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William Shakespeare

兔秋戏剧挑战月 一些日本话剧

新ハムレット新哈姆雷特2023.10.30 开头讲了一些好像是太宰治写在书开头的内容。 新哈姆雷特真的变得很幼稚中二,全员都变得可爱了,Horatio很傻、皇后很傻以为Ophelia怀孕、国王Claudius很傻还特意讨好哈姆雷特(到底是不是真心)。 大臣对to be的反应是“两次,您说了两次‘痛苦’了!您说着一堆看似很有哲理的话语,一边无意义地叹着气,简直像三流演员的演技,实在很难看。” 流言(真相)变成了Ophelia怀孕了。 皇后和Ophelia都有点看不上哈姆雷特,还是为了bonding才这么说。 哈姆雷特大唱rap。 国王杀了大臣,因为大臣看到了什么?国王只是有心,但没真杀。皇后看到国王杀大臣,跳河自杀了。哈姆雷特得知真相,用刀划破自己的脸颊。 有好看的地方和难看的地方。改编真的很奇怪,Laertes变成战时英雄了,日本国旗的存在很多很碍眼,有点分不清楚哪些是太宰治哪些是演出的改编。 Tag: 太宰治, 木村達成, William Shakespeare, 銀河鉄道の父银河铁道之父2023.10.31 这是根据小说改编的话剧,小说的主人公是日本作家宮沢賢治的爸爸。 好宠孩子的爸爸啊,孩子也有很多很多试错的机会,这一家人都好可爱啊。 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没赚什么钱,但是做的都是对社会、对他人、对家人有意义的事情。大赞。 Tag: 門井慶喜, 宮沢賢治, 的場浩司, 田中俊介,

兔秋戏剧挑战月 一些National Theatre Live

Under Milk Wood2023.10.24 好多华丽的词藻,演员记忆力真厉害。 Tag: National Theatre Live, Michael Sheen, Karl Johnson, Siân Phillips, Dylan Thomas, Lyndsey Turner, Hamlet2023.10.25 主演是Rory Kinnear大头娃娃,那时候还蛮年轻的。现代版的改编,有台式电脑。抽烟说to be。 Tag: National Theatre Live, William Shakespeare, Rory Kinnear, Prima Facie2023.10.26 一开始的法律的操作和解释,都非常合理,有说服力。接着到了女主自己亲身经历了,好像一切都变得不合理了。所以结论是:这是一个概率问题?还是这是一个系统问题。 最后一段法庭独白很厉害,比《芭比》那段让女性觉醒的话厉害多了。 Your honour, I am here in a unique position. Usually I stand at the bar, but now I am in this […]

兔秋戏剧挑战月 公园里的莎士比亚

我,哈姆雷特2023.10.3外滩源一号 中国也有Shakespeare in the Park了,这次一连四天有两部剧在外滩旁边的这个小公园(户外草坪)上演,把前面三个字母大写SHA变成了上海的双关语。国庆假期期间天气很不错,晚上也很凉爽,在户外看戏蛮舒服的。场地是露天的,在草坪上放上了临时的座位,面对一栋建筑物和舞台。灯光会打在建筑物上(字幕也会),有点欧式的建筑再搭上装饰的灯光,还蛮有莎士比亚的氛围的。座位有一个天然的缺点,因为是临时改造的,都在平地,而且舞台也在平地,所以坐在后排视线遮挡比较严重。还有无人机低飞的时候很吵,很影响观剧体验。另外入园的时候,还有一些比较fancy的摆拍装置和拉小提琴的人,感觉有点显摆。入园的时候一人发了一个电动的荧光棒,说是会被同一遥控发光,不是很明白有什么意义,最后原来是也显示政绩大合影的时候亮。 回到作品本身。第一场是张军的昆曲,改编的《哈姆雷特》。好像蛮有名的,之前就有听说,但是看下来感觉还是不适合我,我还是欣赏不来,关键体会不到它的音乐韵律之美,唱词太慢了。 可以看的出来这部改编非常辛苦,创作者表演者真的很努力。唱的部分感觉是把一些比较经典的唱段拿过来凑到剧情里(我知道的只有“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其实也算合理,本来就有那种歌曲凑成一部音乐剧的,为什么不能昆曲凑剧情呢。演员一个人演所有的角色,演的也很累,中途坐下来喝矿泉水。让我比较意外的是,原来昆曲念白除了方言,还有普通话,还有英语。说了几段英文台词独白,包括to be or not to be也是用英文讲的。最搞笑的是字幕打在建筑物上,中文的时候一句一句是从上至下竖着的,英文的时候就直接倒下了,太别扭了。 戏中戏蛮中国的,比剑变成耍枪,倒也不违和。把整个剧情紧缩成一个半小时都不到,中国式的哈姆雷特“爹爹”叫的让人觉得有点出戏,直观感觉是父权味道浓了一点,和奥菲莉亚的爱情也很爹味。 Tag: William Shakespeare, Shakespeare in the Park, 张军, 仲夏夜之梦2023.10.4外滩源壹号 第二天接着来看国家大剧院版的《仲夏夜之梦》,国家大剧院夸张式的舞台表演倒也蛮适合这部戏的。舞台后面的建筑灯光更梦幻了,演员们也会乱七八糟地穿梭在观众席之间。整体而言,这部演出比较中规中矩,但是我喜欢,没有不知所以然地瞎改。这次荧光棒亮起来的时候终于合理了,每当施魔法的时候就会亮一会。 虽然之前我看过NT Live版反转性别的视频,但是情节我记得不是很真切,我现在大概记录一下。两条交织的线索,两对男女去丛林中,管理者也去丛林施魔法。两个男的都爱上了一开始自己不喜欢的女的,丛林女王爱上了村民Bottom变成的驴子。最后魔法解除,皆大欢喜,村民表演搞笑闹剧。 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这部作品之所以出名厉害,是对渣男揭露得很有力度,好像很容易就会变成一个女性觉醒的故事。谁知道最后的结局竟然是一个恐怖故事,魔法和误会全部接触之后,还是有一对情侣是因为魔法走到了一起,但是大家却似乎都没在意/不知道/没有意识到这回事。 几点我记下来的:“不要过分惹起我的厌恶”;演员还会不时cue视野范围里的东方明珠什么的。 另外,我特地穿了在Shakespeare Globe买的Nick Bottom的袜子去看戏,仪式感。 Tag: William Shakespeare, Shakespeare in the Park, 国家大剧院, Merry Wives2023.10.5 顺着这个主题看了在纽约中央公园里演的Free Shakespeare in the Park(人家是免费的!),是一部全黑人演出制作的,改编自莎士比亚的《The Merry Wives of Winsdor》。 故事讲的是Falstaff(竟然是《亨利四世》、《亨利五世》里面同一个Falstaff)想要勾引通奸两位有夫之妇,这两位本身就是好朋友,就一起设计假装答应实则捉弄Falstaff,一而再再而三捉弄了Falstaff好几次。当然故事里还有嫉妒心很重的丈夫,也是一个笑话;还有支线的纯爱故事,最后也是大圆满,开开心心,包括Falstaff。 本来名字叫做温莎的,现在直接设定为South Harlem的全黑人社区里发生的故事。莎士比亚的文字语言,配上黑人的语气口音动作手势表情,让这部喜剧更生动更有意思了。同样也有不少现代的reference,BLM、疫情、邓布利多、流行音乐等等。这个故事也算是走在蛮前面的,两位女性捉弄了整个男人世界。这个制作再进一步,全剧唯一一个正面的男性角色也是由女演员扮演的。 Tag: William Shakespeare, Shakespeare in […]

西游韦安地 The Comedy of Errors

The Comedy of Errors 2023.6.25 Shakespeare’s Globe 在Shakespeare’s Globe看莎士比亚的戏剧,象征意义大于看剧的意义吧。这样一个很接近几百年前的剧院的样子是很特别的,之前看视频的时候觉得好像那些可以在现场看的观众可以各种姿势怎么舒服怎么来又可以离舞台很接近。亲身经历之后觉得,真的一次也就够了。因为如果是站立的区域,几个小时下来肯定很辛苦,这部《The Comedy of Errors》只有两个小时,要是像哈姆雷特或者那些历史剧那么长,怎么受得了呢。再加上我看的是周日的下午场,天气特别闷热,站立区的有工作人员发放一次性的遮阳帽,整个场地却还是没有任何空调或者电扇,偶尔的一阵清风大家都开心死了。虽然买的票是坐票,但是坐的也是超级简陋的排排座座位,背后没有任何支撑,真的看的腰酸背痛的。好玩的地方是,正是因为要极度还原古代的样子,露天的设置,正好可以听到飞机飞过(还有不少),甚至声音会压过现场演员的声音(现在也没有麦克风),演员还会调皮地把对飞机的厌恶融合在戏里面。这种古今交汇的效果,身处在一个让人感觉有意为之在古代的场所,同时还是会看到飞机飞过听到飞机的噪音,跳出来想一想也蛮有意思的。 故事本身没什么很大的意思,和第十二夜有点像,双胞胎带来的误会。这个戏的名字更直接了,之前我还以为会是某种更meta的剧情,结果也只是比较简单的误会打闹喜剧。 Tag: William Shakespeare, Shakespeare’s Globe, 最后还是打个分 🌟🌟🌟🌟🌟 Hamilton🌟🌟🌟🌟 Accidental Death of an Anarchist🌟🌟🌟✨ Six🌟🌟🌟 The Comedy of Errors🌟🌟 Frank and Percy

Roméo et Juliette (二刷)

2023.6.11 上海文化广场 疫情放开后的演出市场报复性反弹,真的是一票难求。开票前还在讨论要买什么颜色的阵营,结果点进去根本就是秒没,买也买不到,最后还是朋友在闲鱼上收到的。如此火爆算是可以理解?因为这是放开后上海的第一场国外的音乐剧,还是那么经典的法罗朱,还是原卡来表演的。想一想这部音乐剧号称是20周年了,那这些原卡也已经是40多岁了,真的有点感慨。 看演出之前我打开专辑想在重温一下,一打开就关不掉了,怎么好多歌都那么好听,有点停不下来了的感觉。到了现场看演出,还是在不断地赞叹这些歌怎么那么好听啊。但是到了现场才意识到/回想起来,文广的音响效果有多差。再加上这次的座位是在两侧的包厢的,视角就不谈了,大音响直接对着轰,真的体验很差。歌曲是好听,不得不说还是有一点年代感的,很经典但是感觉又很俗,但是好听就可以了我很满足了。 这次是我第二次现场看演出,第一次的时候记忆就是眼花缭乱看也看不过来,这次的最大感受出了好多歌曲好听之外,稍微多留意了一些专属角色的歌曲,感觉每个角色都有反思(这本来就是音乐剧的特色之一吧)。而且最后的大反思也很厉害,就是可以从罗密欧和朱丽叶之死想到的是大家每个人的罪行就是让这种事情发生。一对鸳鸯情侣之死带来了帮派的痛定思痛和城市的和平,好像莎士比亚的原著并没有提到。 回家的路上我也一直在回听专辑,是一个现场的专辑,里面还有一些场上场下的互动。感觉有点过于美好承受不住了,那个黄金年代的美好,不敢企及了。

虎春戏剧挑战月 莎士比亚多版本

延续去年的挑战,今年过年的一个月也要每天看一部戏。但是说实话,这个挑战已经延续了两年多了,平时日常在b站上总会存下来一些剧都留到挑战月看,现在就算一鼓作气看,劲头和观感也日渐疲软,只能非常简略地记录一些。 The Tragedy of Macbeth2022.2.1年初一 最近的Almeida Theatre的版本,Saoirse Ronan饰演麦克白夫人。 一开始的配乐有Sleep No More的现场的感觉,好像远处传来的跳舞的音乐,第二幕开场更明显,还有现场大提琴演奏,拉提琴的也有台词。 口音好重,夫妻俩都是,感觉自言自语的,独白变多了,有点闷。 结尾是三女巫在商量下次什么时候再见,像是在预告下一轮血雨腥风,然后聚光灯到一个小孩拿着机关枪,一下子把主题从个人的杀戮变成了反战这个波及人员更多更广的范围,不仅是麦克白的悲剧,而是麦克白的暴政/战争。 Tag: William Shakespeare, Yaël Farber, James McArdle, Saoirse Ronan, The Tragedy of Macbeth (2021 film)2022.2.2年初二 2021年的Joel Coen的电影版本,Frances McDormand饰演麦克白夫人。 全黑白电影。布景有点奇怪,像是在外星的荒野中。 杀人的细节都拍出来了。杀门卫的辩解是麦克白说的,夫人晕倒了。在Almeida Theatre的版本里辩解是麦克白夫人说的。 电影更舞台化,话剧更影像化,相互渗透啊。 Tag: William Shakespeare, Joel Coen, Denzel Washington, Frances McDormand, Hamlet2022.2.3年初三 2015年的Maxine Peake饰演哈姆雷特的版本。 哈姆雷特是女演员扮演的,性别依然是男的。大臣是女演员扮演的,直接转性。Maxine Peake扮演的哈姆雷特太亮眼了,大家都是人类,哈姆雷特是仙子。 一团毛衣代替骷髅。 Tag: William Shakespeare, Sarah Frankcom, […]

牛秋戏剧挑战月 莎士比亚多版本

挑战月的最后十天,连看了好几部不同版本的莎士比亚剧。记下来的不多,内容比较雷同。 Romeo & Juliet National Theatre2021.8.22 这个版本是今年最新的也是最火的一个版本,其实更像是一部电视电影,因为有同一演员穿插的场景切换,还有同一场场景里不连贯的镜头剪辑。好多明星。 Tag: National Theatre Live, Simon Godwin, Josh O’Connor, Jessie Buckley, RSC2021.8.23 弄得好像是Benvolio喜欢Romeo。 Tag: RSC, Erica Whyman, Bridget Caldwell, Nima Taleghani, Tom Padley, Matthew Bourne’s Romeo and Juliet2021.8.24 开场的时候,以为设定是在精神病院,后来才明白原来是学校。情节几乎全面了,世仇变成情杀了呢,Tybalt保安一直侵犯学生Juliet,然后Romeo和Juliet联合杀人。两人要亲密的时候Juliet出现了幻觉,看到性侵她的Tybalt保安的样子结果杀死了Romeo。Mercutio太抢戏了,奶妈是温柔的学校老师。 Tag: Matthew Bourne, Cordelia Braithwaite, Paris Fitzpatrick, Dan Wright, Stratford Festival2021.8.25 感觉是最还原古代的,包括服装和道具,台词讲的最具节奏感。 Some grief shows much of love, but much […]

2021阿那亚戏剧节

今年有了阿那亚戏剧节,虽然没有国外的剧团表演,但是整个还是搞的有声有色。整个氛围不比乌镇差,主要还是因为场地比较大吧,不会有小街过桥人挤人的窒息感。活动也非常丰富,除了常规的剧目演出之外,还有很多小团体的候鸟300,还有专业导演的剧本朗读,还有一些戏剧高清放映,还有各种戏剧主题的戏剧装置可以打卡。赶上了开幕大戏Lupa的《狂人日记》的世界首演,看了两部剧本朗读感觉都比常规剧目演出好很多,最后临走那天看了李建军的《变形记》竟然成了这次我阿那亚戏剧节之行最喜欢的一部。明年再来。 狂人日记 2021.6.10 A剧场 三场,每场一个半小时,四个半小时可以睡觉的时间。 一上来就悬疑味道十足,不管是背景音乐还是氛围甚至都有一点恐怖和瘆人了,抛出了很多问题,真的让人很想知道主人公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真的发狂了,他和他日记里的人发生了什么纠葛,现在人到底到哪里去了等等。配合这个悬疑开头的却是全场超级超级慢的节奏,太想念倍速了。这个慢的节奏,却是迟迟不揭开谜底和真相。我那时的想法是,我可以忍,看它慢慢营造气氛铺垫结局,但是如果结局还不讲清楚的话,就太做作了。 同一本日记,第一场的时候叙事者先读一遍斟酌一遍,哥哥帮忙指指点点;第二场狂人自己思考过程来一遍,把文章想一遍,再超级慢的行文速度写一遍。第二场狂人发狂看到要吃人的人来找他了,要吃人的人表演的太夸张一点也不好。十字架上的人是什么鬼?结果狂人又和小姨子暧昧上了,需要加那么多狗血的剧情吗? 看完第一场和第二场,我还是没明白。狂人到底是害怕无差别吃人,还是因为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有想法害怕别人爱吃有想法的人?有的地方又好像在说吃人是指对农民的剥削。 好不容易坚持到那么晚,最后一场直接把我看得翻白眼都要抽筋了。穿越到现代在火车里和大学生谈心,还没把道理说清楚吧怎么已经要链接现在把道义传递了?而且他的身份怎么突然变成吃人而不是害怕被人吃了?然后出现妈妈的回忆,变成了原生家庭的秘密和悲哀,还暗示他们交换了妹妹吃?最后十分钟,全盘反转突然变成了在控诉暴力诉求人道,这个道理对但是和前面的连不起来啊。现在是世界首演,没办法像之前售票演出还挂着试演的借口了,这最后一场感觉根本就没想清楚准备好啊。真的救救孩子吧。 tag: 鲁迅, Krystian Lupa, 哈姆雷特 2021.6.11 排练场 烂片不多做记录,改编的烂,演出的烂,强行插入各种歌曲烂,记住这个导演以后千万不能再上当了。 演出地点是原来的销售中心,环境很好的,还有整排落地窗户只面大海。然后导演就玩了很多次把电动窗帘上上下下想要营造气氛,但是电动窗帘移动的机械声音超级响的。最该退票的地方是整个场地全部是一样平的椅子,从第三排开始根本看不到舞台,演员30%的时间是在地面表演,根本什么都看不到,剩下的时间只能看到一个个头。 tag: William Shakespeare, 白尚武,  变形记 2021.6.12 蜂巢剧场 这个版本的《变形记》的主人公设定是一个中国的快递员,他变成虫子了。我没想到这部西方的荒诞的作品在现在的中国会变得如此字面意思都能字字对上。内卷的可怕之处在于相信甚至感激它,觉得它是理所应当的,甚至为它骄傲自豪,仅仅因为生活质量的上升而忘了付出的代价。这样一来,所得到的东西慢慢变成了必需品,付出的代价也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诅咒。 一开始很容易去责怪最直接的人,客人和亲人(客人不开心就要点差评,亲人全家人指望着他出门打工养家糊口),以为是他们在压榨而忘了根本的原因。而后发现如果大家都是这样,其实压榨的人恰恰就是亲人。从快递员到直播,各种压榨,虽然是不得已为生活,但同时父母觉得这样是好的生活,需要把主人公弄死忘记然后就是美好的生活。 最后好多人出来,把主旨说的更明显,控诉观众努力工作,诅咒大家变成甲虫。其实这里的意思和《狂人日记》是一样的,人不是人了,但又在竭力呼唤一种觉醒,连形式都一样上来一大帮素人,只不过这一部的素人站在狂人这一边。 关于快递员,大家都不把快递员当人,是谁送的快递根本无所谓。我虽然不是这么想,但是反而是社恐不希望接触人类快递员。但是不是我这种想法是在为了自己舒服而把快递员异化?那么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抵制社会主义消费主义资本主义,这样快递员会更开心还是更苦呢? tag: Franz Kafka, 李建军, 公牛 2021.6.11 阿那亚办公室 真的是在阿那亚的办公室里,把一块办公空间中间比较空的地方放了一些椅子,四个角落四个话筒四个读剧本的演员。 故事讲的是办公室里有人要被裁员了,几个职员在相互讨论、吐槽、设置陷阱等等。短短一个小时,剧的内容感觉挺正常的,不会哗众取宠,可以短小精悍的讲一个故事怎么很多人做不到。 tag: Mike Bartlett, 苏小刚, 冬季的葬礼 2021.6.12 阿那亚儿童农庄 刚开始是特别列文的感觉,一个老母亲临死前在和儿子对话,想知道自己第二天的葬礼会不会有人来参加。但是恰巧第二天原本是亲戚嫁女儿的日子,死了母亲的儿子去找亲戚,亲戚为了躲避举家逃亡,竟然变成了一出小品喜剧。直到亲家丈人在逃亡中赶不上了,被死神带走,死神叫丈人像在放屁一样释放自己的灵魂。 因为时间原因,演了40分钟就结束了,好像和完整版本还有很多很多情节。这些演员们虽然说是剧本朗读,但是也有很多表演,服装基本也是到位的,差不多是比较完整的演出了。不知道是因为本来就把期待降低了,还是剧本本身就是很不错的,感觉这两场的剧本朗读都比《狂人日记》和《哈姆雷特》好看呢。 这些剧本朗读是在大麦上免费抢票的,抢不到的话在现场排候补一般也可以排到,真的蛮好的。临走离开阿那亚的时候,在排练场外室外的地方,正好还看到有人在排练《天使在美国》的剧本朗读,那么长那么长的剧,如何截取在一小时内演啊。 tag: Hanoch Levin, 杨婷,

牛春戏剧挑战月 Much Ado About Nothing

Much Ado About Nothing2021.3.12年廿九 今年元月的戏剧挑战月每天看一部戏剧,圆满完成! 最后一天选了一部莎士比亚的喜剧《无事生非》,轻松开心一下。这是2019年Free Shakespeare in the Park在纽约中央公园表演,卡司全部黑人的版本。最大的感受是,黑人的口音配合莎士比亚的这个故事更好笑了,特别是女主全程大姐大的风范很搞笑。另外就是音乐、舞蹈、唱歌都超赞的。还有一个地方印象特别深刻,就是原故事里面最无聊的那一对,那个男的道听途说就相信别人然后羞辱自己的爱人,最后爱人还假装死了装亲戚来和他结婚,我就觉得就算是真爱吧这个女的也有点怨,拿到现在来还真的有可能原谅他?这个版本里,是我印象中第一次看到,这个女的和这个男的结婚(剧情莎士比亚写死了改不了),但是抽了他一记大耳光,感觉很符合这个版本的氛围呢。

牛春戏剧挑战月 Ivo van Hove若干

Roman Tragedies2021.2.21年初十 近期戏剧圈比较大的福利是ITA Live现场直播Ivo van Hove的《Roman Tragedies》了吧,长达六个小时的剧目全程直播。还好有好心人下载,不用熬夜看六个小时,我们自己组织了一场下午场的六小时马拉松,感觉也很不错。 这部《罗马悲剧》改编自莎士比亚的罗马戏剧把三部曲,分别是《Coriolanus》、《Julius Caesar》和《Antony and Cleopatra》。去年春节戏剧挑战月我也看了,分别是RSC的两个和NT Live合作Bridge Theatre的那个很有名的本喵的版本。这次的版本全部设定在现代,把ITA剧场改造成为了一个类似演播室的感觉,在主舞台的周围可以看到各种幕后的部分。手法很像《Network》,包括后面一位主角跑到剧场外面街上的部分。观众看到的画面就好像是新闻转播在播出那些有名的历史画面,经常还会出现好像新闻一样的在下面滚动的观众通过网络发送的相关时事评论,还有各种大事件的新闻标题。因为像是新闻演播室,背景还有很多大屏幕在播放另外一些新闻片段,会穿插播一些当代的国际新闻,通常是各国首脑的跨国访问或者是发表谈话的新闻画面,其中不乏习、约翰逊、特朗普、金正恩,是不是相关的新闻画面是在映射古罗马的这些历史故事不得而知了。另一个比较有趣的地方是,每一个幕间休息换场景的时候,会再出现一个算是播报进度的人,大概说一下接下来一幕将要发生的剧情预告,以及现在距离后面每一个人物死亡还有几分钟。而每一个人物死的时候都会躺到一块白色的长条木块上面,最搞笑的是最后一场戏Antony死的时候,他身边还陆陆续续挤进去很多人要一起死。 这部剧想要探讨的话题是政治。我觉得三部曲的故事其实有点割裂,大将军和凯撒之死好像中间隔的有点远,到了第三个埃及艳后的简直变成了纯爱故事好像又和政治拉远了一些。不过主创厉害的地方是把这三个故事全部放到了当下的新闻视角之下,好像一下子都变成了政治的一部分,所涉及的主题也就统一合理了。而且这些政治的问题也全部变得和当下的现状息息相关。在全片的结尾还列出了很多问题,摘录一下可以思考讨论。 Does freedom exist? Can politics change a person’s opinion? Should a politician tell the masses what they want to hear? Are the masses susceptible to reason? Is a politician allowed to be irrational? Is it possible to have politics without a […]

National Theatre Live一些清库存

最近清库存看了一下Nationa Theatre Live的几部,但是有的看的时候记了一些东西,现在已经有点想不起来具体想表达什么了,所以只能随便写一写记一记了。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之前朋友推荐说这是最好看的一版《仲夏夜之梦》,还是权游里面的女战士主演的。这部是两个月前看的了,真的有点都不记得了。只能罗列一下当时写下来的几个关键词:精灵和观众的互动,口音可爱,londoner,irish,high five;unlock calendar;舞台在观众人群中移动;吊秋千;配乐好;nick bottom。 Tag: William Shakespeare, Nicholas Hytner, Gwendoline Christie, Oliver Chris, David Moorst, Hammed Animashaun, Hansard so easy to mistake an expensive education for an actual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the ability to disguise craven electoral self-interest as the taking of a moral stand 这部我觉得蛮好看的。开始的时候有一点点像《谁害怕》,是一对老夫妻之间的斗嘴甚至有点升级到吵架,但是这两位的吵架不是撕心裂肺不low,感觉他们是好人。 点题的hansard是记录一切的,政治的、私人的,当两者交融矛盾的时候。最后的反转,爸爸现在还在支持反同的议案,以及妈妈讲出他们儿子自杀当天的真相。妈妈看到女装的儿子不自觉地恶心,她觉得是她害死了她儿子。 […]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2020柏林戏剧节

今年的柏林戏剧节线上展开,从10部制作里面挑选了6部作品,在5月初每天放出一部的资源。可以如此免费而且方便地参与到戏剧节之中,真的太好了。 Anatomie eines Suizids Anatomy of a Suicide 自杀剖析 2020.5.3 同一个舞台等分成三个部分,讲的是三个不同时代但其实是传承的一家人的故事。每个部分的门上会标记相应的发生故事的年代,然后场景转换,这些年代继续往后推进,然后三个时代的进度不是一致的。三个部分的人物会用非常紧密穿插的节奏几乎是同时讲话,作为观众而且还是需要看字幕的观众去跟随不同的情节真的有一点累。 三个部分都是从各自的主人公的自杀(未遂)的开始,这些人物的结局也是以自杀结束,或者是整个后代的结束。得到的结论可以是,小孩再怎么天真可爱长大以后还是废掉的人渣,但是废掉的人渣也可以生出天真可爱的小孩,但是小孩还是会长成人渣想要自杀。可以看出来三代有很多传承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遗传基因的地方,比如自杀的念头啊、与人交流的方式啊、对于性的认识啊、同性恋的倾向啊等等。看上去好像是很合理的家庭三代的共性,但是如果简单地归纳为基因我觉得有点辜负了这些特性本身,因为这些特性再深挖的话其实是人性,人性不仅是基因的遗传而是整个人类的命运的基础,所以它不仅仅是共享血脉的三代人的故事,而是整个人类的故事,不管是哪个时代。 Tag: Berliner Theatertreffen, Katie Mitchell, Alice Birch, Deutsches SchauSpielHaus Hamburg, Die Kränkungen der Menschheit Blows to Humanity 人类的屈辱 2020.5.4 先是一群真人扮演的猴子。然后讲到一幅猴子的画。再过来一群人围观,但都站在一个亭子里,夸夸其谈对艺术的分析和理解,但是更像是在被别人(观众)围观评头论足。突然之间,亭子被移到舞台的一角,来来往往经过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她们一直在热烈聊天,偶尔瞥一眼亭子也不多做停留不以为意。最后是这些人朝圣似的拿着猴子的画非常缓慢地推亭子。 什么鬼?! Tag: Berliner Theatertreffen, Anta Helena Recke, Münchner Kammerspiele, Hamlet 2020.5.5 故事还是那个哈姆雷特的故事,结合了莎士比亚原著《哈姆雷特》和《哈姆雷特机器》的内容。 这个是6部里面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最喜欢的点是这个女演员扮演的哈姆雷特太赞了,点名表白这位演员Sandra Hüller,又一次刷新了我对哈姆雷特的印象。非常温柔的哈姆雷特,感觉她讲话都很耐听,不是意气用事。还有很可爱的Ophelia,真的是天真不造作。哈姆雷特讲著名的生存还是死亡的那段台词的时候是和Ophelia背靠背;弑君戏中戏则是演戏是哈姆雷特和Ophelia两个人一起演的,并没有没那么疯。哈姆雷特和亲人之间是很亲密的关系,生气怒气很容易就转换成为亲密的逗笑,像一个小孩子。这些都是我从没见过的让哈姆雷特变得很温柔同时又不乏真实的地方,这份温柔和真实比血气方刚更让人信服。 舞台方面,有一块超级大的金属制的版悬在四方舞台一边,还有一些金属球滚来滚去,音乐是原生的螺丝在铁板上动等等。 Tag: Berliner Theatertreffen, William Shakespeare, Heiner Müller, Johan […]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波兰四部

Anti-Gone TRIPTYCH” Part II 2020.4.19 山羊之歌在舞台上唱歌加上前面的舞者跳舞,剧的标题是把安提戈涅拆开来成了“I was Anty, so I am gone”。故事理论上讲的就是安提戈涅的故事,但是反正歌词我也听不懂舞蹈我也看不懂,只能默认了。歌和舞不完全是同步的,有的时候歌唱完了舞还没有跳完,然后就是没有任何背景音乐的干跳,也不知道怎么掌握节奏,所以群舞的话不那么齐。总之,可以说我没看懂吧,所以也不多评论了。 Tag: Grzegorz Bral, Teatr Pieśń Kozła, 山羊之歌剧团, Sophocles, (A)pollonia 2020.4.20 这部剧貌似很厉害的样子,有接近四个小时的长度,其内容也是非常的多,把三个故事融合在了一起。第一个故事是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的Oresteia Trilogy,Agamemnon为了战争胜利杀死自己的女儿,他老婆Clytemnestra因此杀死了自己的丈夫,他儿子Orestes为此杀死了自己的母亲。第二个是欧里庇得斯(Euripides)的《阿尔刻提斯》(Alcestis),Admetus要死了但是可以如果可以找到一个替死鬼的话就可以继续活下去,他的老婆Alcestis变成了那个替死鬼。第三个故事是波兰作家Hanna Krall的,讲的是在二战迫害犹太人的那个时期,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放弃一个小孩。 把这三个故事连接在一起,主题就很明显了,那就是“牺牲”。我们可以分开的来解读三个故事里的“牺牲”或者是“自我牺牲”,再来比较其中的不同。前两个是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好像离我们很遥远,最后那个关于集中营的故事,离我们时间上并不遥远但是人们却似乎已经渐渐遗忘了其中的教训。在集中营的股市里面,有一段类似于演讲式的控诉,意思大概是听话作恶的大多数并没有什么事,女主谴责他们关上了心房,不舍身处理地考虑被害者。我觉得不一定是这样,是他们不觉得自己会成为被害者,或者是他们觉得自己不作恶也会成为被害者,这才是恐怖的地方。 回到关于牺牲的主题,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要牺牲,这和“为什么需要英雄”的逻辑是一样的。三个故事,一个是为了祭天战争胜利,一个是为了和神的交易让自己活下去,一个是小牺牲为了让自己活下去只能闷死什么吵闹的小孩、大牺牲是弄死所有犹太人,这些牺牲的目的都不成立啊,这才是问题吧。 舞台的表现方面,很颇具实验性质。在一个很大的舞台上,场景不断地转换,还有在舞台上地摄影师在拍摄一些镜头投影在背景上。因为有种种牺牲的场景,所以会出现很多血的地方,一律是用口红来代替。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这个影像记录在拍摄舞台上的表演之外,还会偶尔拍摄观众席上观众的表情动作反应。这些观众简直就像托一样,表情都非常认真严肃,还有一个简直像是已经睡着的样子也可以被解读为在默默深深思索。 Tag: Krzysztof Warlikowski, Euripides, Aeschylus, Oresteia, Hanna Krall, MIĘDZY NAMI DOBRZE JEST We’re All Good 无论我们如何努力 2020.4.21 是一部改编自话剧的影像记录,把话剧舞台上天马行空的场景变换搬到电影的镜头之下。故事讲的是住在一起的三代人和邻居聊天看电视,电视里的明星啊、制作人接下来又出来和她们互动啥的。画出来的房间和器具,无厘头的话题和逻辑。非常日常生活,甚至是贫穷的生活,微小而无意义的追求。时间和空间上的循环与嵌套,被丢弃的杂志,电视节目和三代家族和导演。 最后是对波兰的质疑和否定,波兰如何得以保持自我和外界的流失和被侵蚀,这也是点题的地方。英文的翻译是“We’re All Good”,其实反而是这个中文翻译可能更贴近原意。我对这样的卑微的自我审视看得蛮高的,反而想到很多波兰厉害的地方。比如戏剧的实验性前瞻性,可惜这些立意很好执行并非我的菜。 Tag: Grzegorz Jarzyna, Dorota Masłowska, 2007: […]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Kammer 4 (Week 3)

König Lear 2020.4.6 这周本来打算看三部Kammer 4的作品的,结果只有这么一部有英文字幕,但是这部给我蛮多惊喜的。 原本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里,我个人最不待见的就是《李尔王》,总觉得其他三部的悲剧主题都更noble一些,与生俱来便要绑定的亲情的道理是什么,而且原著里面的李尔王那么任性老派,实在是让我喜欢不大起来。而这部慕尼黑室内剧院的改编,似乎正好是朝我抱怨的方向挖掘了一下。 从一开始,李尔王想拿自己的权贵来交换女儿的爱,这里就有两个很大的问题。首先,如果李尔王本来就只是把亲情和权贵来做等价交换的话,这是不是本身就是对亲情的玷污和侮辱呢,或者换个角度的话,他所放弃的也只是权贵又想到到什么和权贵等价的尊重呢?其次,这种评估交换的思路,就是父权式的思维方式。因为他是国王是掌握一切的人,所以他的选择不能被质疑,所以得到的女儿的爱也是趋炎附势的扭曲的。 接下来的问题是,面对三观有问题的父亲的爱。在这部戏里面,在讲的是两代人的关系,两个不孝的女儿期待着上一辈的消亡自己可以掌权。我突然意识到,这种两代人之间的斗争的戏码其实非常常见,但是我是第一次在看《李尔王》的时候想到这一点。看到别的作品里面,儿子的弑父可以被解读为新生一代对上一代的权威的挑战和新生,但是如果性别变成了女儿,就比如《李尔王》里面的那两个女儿,怎么就定义成为“不孝顺”了呢。这部戏里面好女儿的戏码特别少,重点都在两个坏女儿身上,是不是就在挑战观众对于孝顺的定义呢,不能那么轻易地就把女性对权威的挑战归到孝顺不孝顺上面。 舞台弄得比较现代,服装也相当花哨。有不少的情节是现场拍摄的影响投影在舞台的建筑上,还有从天上钢丝钓下来的弹电吉他的人等等,无感。 Tag: Münchner Kammerspiele, Kammer 4, William Shakespeare, Stefan Pucher, Thomas Melle,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I, Malvolio

I, Malvolio 2020.4.1 Malvolio是莎士比亚的《Twelfth Night》里喜欢女主却被捉弄的反派角色,而这部只有一个演员出演的话剧就是站在Malvolio角色的身份来和观众对话和互动,没有什么情节。感觉并不是说真的是从Malvolio的角度发展出来的东西,而只是借Malvolio这个名字的空壳子加一些有的没的的低俗笑料。整体而言,更像一部脱口秀,语速超快的脱口秀。然后还有很多的观众参与的内容,相互喊话、让观众上台来踢自己的屁股,给自己脱袜子、穿鞋等等。还有自杀的场景,叫了两个观众上去,一个拉绳子一个拉椅子,说是要两位协助自己上吊,最后把上台的观众和台下的观众耍了一把什么也没有发生。 看《Twelfth Night》的时候我很同情Malvolio的,他给我的感觉和《威尼斯商人》里的夏洛克蛮像的,因为被指定为反派,所有人都很无情地对待他嘲笑他作弄他,但他本身并没有那么可恶。看这部“脱口秀”的时候,反而觉得这里的男主特别讨人厌,有一种很粗俗的感觉(言语之外,还会漏屁股)。好像是在打破观众看戏的理所当然,其实根本是在消费观众嘛,还要问观众收戏票的钱,太无耻了。 Some are born great, some achieve greatness, and some have greatness thrust upon ’em. 从一开始的时候,我在期待会不会讲Malvolio的这句名言。这句真的蛮有意思的,我还默默背过。快结束的时候,男主真的讲了,才讲了一个开头,就有观众在台下开始笑了。男主马上回说“Intellectual laughter is the most disgusting sound”。然后男主讲的时候把great替换成mad,整句话的效果损耗了不少。 Tag: Tim Crouch, William Shakespeare,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Kammer 4 (Week 1)

疫情蔓延到海外各国,现在轮到欧美国家lockdown在家了,网上出来一大批官方的戏剧视频,所以我就再延续一下今年的戏剧挑战月,好好运用一下最新的海外的官方资源。从慕尼黑室内剧团的官网开始,有一个叫做Kammer 4的特区,每天都会放出一个戏剧资源。 Hamlet 2020.3.23 一开始的时候,一句台词也没有,几个演员不停地在场地上泼血,足足泼了五分钟。然后有一个长条型的字幕机一样的屏幕,在显示一些文本,看着看着才理解原来这个字幕机原来就是哈姆雷特,他在通过文本的显示来向外部传达他想要讲的话。接下来,就是三个演员分别来讲故事,每个人还多次性别年龄转换来扮演哈姆雷特这个故事里的角色。换角色的时候,这些演员就在舞台上现场换衣服。哈姆雷特字幕机也没有完全闲着,在关键时刻它会来cue剧情,甚至是很有主见地会提出要求按照它的想法来变更情节先后顺序。每当死掉一个人的时候,哈姆雷特字幕机上就会显示这个人的名字,然后一条横杠划过这个名字。这三个演员又是故事的讲述者,又是受控于哈姆雷特字幕机的演员傀儡,是哈姆雷特字幕机在带节奏和指挥。再比如戏中戏的那段,是国王和王后两个人自己按照哈姆雷特字幕机上的台词跟读着演。还有最有名的生存还是死亡的独白,在这部戏的很后面才出现,是通过哈姆雷特字幕机显示出来第一句话,接着空白了很久才由演员讲下去,而演员表演这段的时候是对着一个话筒,好像在喊口号一样。 看演出的现场的样子让人觉得有点用力过猛。泼血也好,后面泼血还泼上瘾了,每个人都往自己和对方的头上直接把用水桶把血浇上去,看得不是很舒服。但是再看剧照,却可以看到舞台布置简单却有一种美感和震撼力,简单的几个人与景的搭配每一张都像大片一样。 Tag: Münchner Kammerspiele, Kammer 4, William Shakespeare, Christopher Rüping, Mittelreich 适度富裕 2020.3.24 讲的是一二战期间的巴伐利亚农村家庭生活,然后中间会穿插一些唱歌的地方。这部戏的特别之处在于,这是一部重排的戏,同样的情节同样的台词重新演一遍,区别在于全部的演员都是黑人。 故事本身我没怎么看进去,至于全部黑人这一点,要不是看到介绍的文本我都没有意识到看出来。不是说不是歧视嘛,全部是黑人演的或者是全部是女的演的,是在前提上把原本的更多的白男的设定摊在台面上来挑战。那结果到底全部是黑人演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差别,倒是其次了吧。我想到之前看过一部全部黑人编剧主演的喜剧片,里面提到一个点子怎么制作出一部超越经典好看的片子,那就是保留一切原由把演员全部换成黑人就好了。 Tag: Münchner Kammerspiele, Kammer 4, Josef Bierbichler, Anna-Sophie Mahler, Anta Helena Recke, The Vacuum Cleaner 吸尘器 2020.3.28 介绍的文本说是日本存在很多不工作的啃老族在家里,然后试问出路在哪。剧里面,在榻榻米的日式房子里住着一家人,年迈的爸爸,宅在家的中年女儿每天都用吸尘器打扫房间同时大声咒骂,吊儿郎当的儿子以及他带回家的打工时认识的社交不能的朋友,还有那个吸尘器。 一家人全部由德国演员扮演,连那个吸尘器也是由德国演员扮演还有很多动作和台词。看德国人演日本人总觉得怪怪的。某些细节的地方,走路踮脚小步的样子、男生穿衣的样子,好像是德国人观察得很仔细,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在日常生活中根本不存在,只是外国人眼中的日本人的样子。外国人就会觉得正中红心,其实只是把某种固有印象重复确认而已。但是我心中的日本人不可能那么外放和肢体语言那么多,也只是我的固有印象,我在用我的固有印象来否定别人的而已。 三个四叠半房间里发生的故事,好像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异化,包括儿子的朋友的工厂故事、女儿对父亲的怨念等等。这种事异化还是某种进化呢?最后问吸尘器要不要出门? Tag: Münchner Kammerspiele, Kammer 4, 岡田利規,

鼠春戏剧挑战月 The Hollow Crown S2 The Wars of the Roses

Henry VI: Part 1 2020.2.14 年廿一 红白玫瑰两组对打,红玫瑰Earl of Somerset忠于亨利六世,白玫瑰Duke of York是理查二世那边的后裔,被派到法国执政。 法国想要摆脱英国的统治,一开始英国军队打不过圣女贞德。红白玫瑰两方联合起来,就把法国打到了,Somerset一眼相中一个法国贵族Margaret带回来想要嫁给亨利六世。亨利六世一下子就被Margaret迷上了,什么条件也没开就把她娶来成为了英国女王。摄政王protector很生气,因为之前好不容易打那么多仗取得的胜利全部白费了。他老婆想怂恿protector策反,被protector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Margaret女王是一个权力欲很强的女人,还和Somerset有一腿。她和Somerset联合起来想把protector搞掉,先是找到了protector老婆扎小人,然后以莫须有的名义把protector关进了牢房。Somerset知道光明正大的审判没办法置protector于死地,就派人暗杀了protector。 亨利六世发现protector之死悲痛欲绝,于是把Somerset和他的同谋驱逐出境。Margaret马上上前劝阻,亨利六世竟然就立即收回了驱逐的命令。白玫瑰York看到亨利六世如此昏君,就跳起来说我才是真正的国王的血脉,我要造反。 这一集的情节看上去挺丰富的,其实就是各种势力间的斗争嘛。Margaret女王出现之后又多了一些宫斗的戏。 看到protector送别即将被游街示众的老婆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有时候舞台剧对话很长但是好像还比较合理,可以等到这一角色把很长很长的一段话讲完、甚至有好几个很长的对话来回,再继续推进下面的情节;但是一旦是电视剧的画面,感觉就很不合理了,怎么可能在很简短的下一步就要发生之前还会有那么多的时间说废话。 Henry VI: Part 2 2020.2.15 年廿二 白玫瑰打赢了红玫瑰,把Somerest也杀死了。然后白玫瑰老大York和亨利六世达成协议,让亨利六世和平顺位,等到亨利六世死后把王位传给白玫瑰老大和他的儿子。 晚上,York儿子们很生气,为什么不马上把王位拿过来,爸爸还在开导他们。此时,Margaret女王立马带人杀到York家,杀死了York的小儿子,大肆羞辱并杀死了Duke of York。 白玫瑰那边剩下三个儿子,继续和Margaret打仗。这场仗白玫瑰赢了,Margaret和孩子逃去了法国,亨利六世看到战争的场面几乎是疯了,被关在了伦敦塔里。York的大儿子加冕成为了爱德华四世,二儿子成为Duke of Clarence,三儿子成为Duke of Gloucester(他也就是未来的理查三世)。 为了寻求法国的支持,英国决定赢取法国路易十一的妹妹,但是爱德华四世自己看中了一个来上访的寡妇娶为了皇后。路易十一、Margaret女王和被派遣的英国大使大怒,于是组成军队回来讨伐。最后又是白玫瑰全胜,Margaret女王被俘,她的儿子被杀。瘸子Gloucester觉得自己的兄弟们还是太善良软弱,暗自决定要上位,自己一个人去到伦敦塔杀死了亨利六世。 在看《理查二世》的时候,觉得亨利四世夺位理查二世是劣币驱逐良币。现在看了《亨利六世》才知道,人间更有劣币在呢。York的三兄弟都不行啊,而且理查三世那么残忍到了creppy的程度。和白玫瑰这一家比起来,亨利四世真的是圣君了呢。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Richard III 2020.2.16 年廿三 这集讲的是理查三世如何上位和败退的。他先是挑拨他的二哥和亨利六世的关系,让亨利六世把Clarence关进了牢房,自己派人把Clarence杀死了。然后亨利六世病重去世,他又造谣亨利六世的孩子不是亲生的。他联手几位大臣,自己登上了王位成为了理查三世。 登上王位后,理查三世还是很心虚,一会和原来帮助他的大臣反目,一会坚持把亨利六世的两个儿子也杀了,一会又想要迎娶亨利六世的女儿(自己的侄女)来巩固王位。后来理查三世发现Earl of Richmond是比他更嫡传的王位继承人便心惊胆颤地和他打起仗来。Richmond大胜,在战役中杀死了理查三世,成为了亨利七世。 把两季全部看完的感想,历史真的是高开低走。按照时间顺序,真的是一个国王不如一个国王,一个故事不如一个故事,一个演员不如一个演员。 tag: The Hollow Crown, William Shakespeare, Sam Mendes, Dominic Cooke, Tom Sturridge, Sophie […]

鼠春戏剧挑战月 The Hollow Crown S1

Richard II 2020.2.10 年十七 BBC精心制作的改编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剧集,导演演员每一个都是大腕。我先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顺序第一个关于理查二世的故事。 一上来的时候,Henry Bolingbroke(也是国王的表哥)和Duke of Norfolk就相互指控对方叛国啥的,纷纷表示要决斗来一证清白。然后理查二世不肯,让他们讲和,他们不肯。那只好决斗,决斗当天理查二世扔下权杖阻止决斗,让他们两个人分别放逐离开国土。 理查二世为了去爱尔兰打仗,要筹集资金。Henry的爸爸临死前尽情羞辱理查二世,于是理查二世就把他家的财产全部充公了。Henry带着他的另一个表弟Aumerle(也就是Duke of York的儿子)去爱尔兰打仗,把国家留给Duke of York来掌管。谁知道,趁这个空档,Henry回到了英国并说服了Duke of York连接了其他贵族掌握了所有的权力。 理查二世回来的时候,等于大局已经全部被Henry控制了,他只得把王位传给Henry。Henry就变成了亨利四世,理查二世被独自关在塔里面。Aumerle暗中联合了别的贵族要报仇,却被自己的爸爸举报。亨利四世赦免了Aumerle,Aumerle接着被人煽动带人杀死了理查二世以示忠诚。 太好看了!其中很大部分要归功于理查二世的扮演者Ben Whishaw真的把这个角色演活了。我不确定理查二世本人是不是真的是这个形象,但是Ben Whishaw演出来的这个感觉特别且真实。又傲娇又美,各种摆动衣服的小动作、坐的样子、骑马的样子,全程有一种少女的气息。唯有在下台之后和妻子吻别,又是缠绵得不得了,连告别也在撩。最出彩的是他在移交皇冠的时候,真的是戏精上身,又是照镜子又是满地打滚,亨利四世在旁边一言不发都要翻白眼了。同时,这个国王的形象又很正面,从他一开始不愿意同胞之间流血而多次阻止决斗,到回到国内大势已去但扔试图保持尊严与暴徒沟通,连皇位的移交也是和平的不是血腥的。 Let me unkiss the oath twixt thee and me, and yet not so, for with a kiss ‘twas made. 亨利四世在这里还没有到他真正的戏码,但是感觉也很正。特别是在他赦免Aumerle的时候,可以看的出来其实他也是在试图赦免自己这个想要谋害表兄弟的人,说明他还是很有人性的。Rory Kinnear在这一集里面演亨利四世,却没有在接下来的整篇里面演,是不是有点遗憾了。 Duke of York真的是脑子有病,看到他第一时间要骑马去国王那里举报报告的时候,我简直惊呆了。更让我震惊的是,Aumerle从忠理查杀亨利到忠亨利杀理查的转变竟然来得那么迅猛。理查二世死的时候就像耶稣,前后呼应,为什么好人要这么死? tag: The Hollow Crown, William Shakespeare, Sam Mendes, Rupert Goold, B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