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Ivo van Hove

兔秋戏剧挑战月 一些Ivo van Hove

La Ménagerie de verre2023.10.14 Ivo van Hove + Isabelle Huppert 重磅组合,还有男主是波斯语课的主演,一直觉得眼熟。 感觉我比第一次看的时候明白了一些,感受到我自己的理解的差异,可以有更多的同理心理解剧中的人,都好可怜啊。 Jim O’Connor很正能量、有野心,愿意交朋友、给Laura建议。这样的人感觉不是一个世界的,不知道该觉得他很inspiring还是manexplaining。说那么多,结果Laura理解她的人生意义就是玻璃动物园,Jim惊呆了哑口无言。妈妈实在让人受不了,无法呼吸,但又特别可怜。感觉两个孩子都已经接受了,但是妈妈是最受不了的,她最要强、最要孩子们好。最后的结局是儿子的离开。 Tag: Tennessee Williams, Ivo van Hove, l’Odéon-Théâtre de l’Europe, Isabelle Huppert, Justine Bachelet, Cyril Guei, Nahuel Pérez Biscayart, ITA Live, A Little Life2023.10.15 主题倒是和动物园一样的,如何直面悲惨的人生。可以花三个半小时讲完一整本书的故事也蛮厉害的,演员也厉害,都是熟脸,一开始我还会稍微在外观上judge一下觉得这个不像jude那个不像wilem,后面也不会觉得。这不是一场愉悦的体验,我也知道自己将经历几个小时的不适,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我。 依旧是Ivo最擅长的开放式舞台、不用换场景。 明明这些人可以比动物园里的那些人更不在乎传统、世事,其实也是,为什么更痛苦呢?jude苦难时自虐,幸福时自虐,我们好像不懂,应该是有原因的合理的吧?是因为热爱生活相信人性?  即使他自己那么痛苦,他留给别人的、他的工作还是那么优秀,这个怎么解?给别人以幸福,别人还不如他,怎么幸福? It isn’t only that he died, or how he died; it is what he died […]

牛春戏剧挑战月 Ivo van Hove若干

Roman Tragedies2021.2.21年初十 近期戏剧圈比较大的福利是ITA Live现场直播Ivo van Hove的《Roman Tragedies》了吧,长达六个小时的剧目全程直播。还好有好心人下载,不用熬夜看六个小时,我们自己组织了一场下午场的六小时马拉松,感觉也很不错。 这部《罗马悲剧》改编自莎士比亚的罗马戏剧把三部曲,分别是《Coriolanus》、《Julius Caesar》和《Antony and Cleopatra》。去年春节戏剧挑战月我也看了,分别是RSC的两个和NT Live合作Bridge Theatre的那个很有名的本喵的版本。这次的版本全部设定在现代,把ITA剧场改造成为了一个类似演播室的感觉,在主舞台的周围可以看到各种幕后的部分。手法很像《Network》,包括后面一位主角跑到剧场外面街上的部分。观众看到的画面就好像是新闻转播在播出那些有名的历史画面,经常还会出现好像新闻一样的在下面滚动的观众通过网络发送的相关时事评论,还有各种大事件的新闻标题。因为像是新闻演播室,背景还有很多大屏幕在播放另外一些新闻片段,会穿插播一些当代的国际新闻,通常是各国首脑的跨国访问或者是发表谈话的新闻画面,其中不乏习、约翰逊、特朗普、金正恩,是不是相关的新闻画面是在映射古罗马的这些历史故事不得而知了。另一个比较有趣的地方是,每一个幕间休息换场景的时候,会再出现一个算是播报进度的人,大概说一下接下来一幕将要发生的剧情预告,以及现在距离后面每一个人物死亡还有几分钟。而每一个人物死的时候都会躺到一块白色的长条木块上面,最搞笑的是最后一场戏Antony死的时候,他身边还陆陆续续挤进去很多人要一起死。 这部剧想要探讨的话题是政治。我觉得三部曲的故事其实有点割裂,大将军和凯撒之死好像中间隔的有点远,到了第三个埃及艳后的简直变成了纯爱故事好像又和政治拉远了一些。不过主创厉害的地方是把这三个故事全部放到了当下的新闻视角之下,好像一下子都变成了政治的一部分,所涉及的主题也就统一合理了。而且这些政治的问题也全部变得和当下的现状息息相关。在全片的结尾还列出了很多问题,摘录一下可以思考讨论。 Does freedom exist? Can politics change a person’s opinion? Should a politician tell the masses what they want to hear? Are the masses susceptible to reason? Is a politician allowed to be irrational? Is it possible to have politics without a […]

西游百老汇 Network

Network 2019.2.10 Belasco Theatre 这次《Network》的话剧版本改编自1976年的同名电影,讲的是一个电视新闻主持人临近失业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去年的Laurence Olivier Award上的最佳话剧奖项,它惜败给《The Ferryman》,但在我看来这是我此行百老汇最喜欢的一部话剧,没有之一,满分作品,双手同时点赞。 最让我佩服和惊叹不已的是这部话剧在讲的东西不断地在升级,每当我觉得自己看明白它在讲什么了的时候,它可以立即把主题再多元化或者再升级一个档次,这种主题的进化发生了不止一次。 最开始的时候,故事讲的是主人公Howard被告知自己主持了25年的新闻节目收视惨淡即将拱手让人,自己也即将被辞退;于是他宣称将在节目中自杀,节目收视反而突然猛增;看到商机后,电视台高管把Howard塑造成一个愤怒的“预言家”的形象继续在电视上主持新闻,Howard却也因此几乎陷入癫狂状态。到这里,是话剧的一个小高潮,我甚至一度以为全剧就此终了。因为故事已经很完整了,对于主人公的认识,我觉得完全可以套用Arthur Miller的《Death of a Salesman》,一个辛勤工作了一辈子的人在过了他的最旺盛精力的年代之后被工作和社会遗弃。我还觉得对于这个悲剧的挖掘、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抨击,这部作品做得甚至比《Death of a Salesman》还要明显和直接。因为在《Death of a Salesman》里,悲剧貌似更多地与主人公本身的性格和人生追求的特定性相关,而在《Network》中不存在主人公本身特有的缺陷(至少并不是重点),主人公被工作遗弃甚至逼到发疯的境地的缘故应该说全部是系统本身。 这个小高潮里,男主Bryan Cranston的演技爆炸,太厉害了!我对他最初的认识源自《Malcolm in the Middle》里的老爸,谁能想到这么一个sitcom的资深老配角能够演出之后让我也同样超级喜欢的电影《Trumbo》。所以这次很大部分原因我是冲着他作为伦敦西区原卡来到百老汇演出而选择这部话剧的,果然一点也没让我失望。Laurence Olivier Award最佳话剧没拿到,但是Bryan Cranston拿到了Best Actor真的是实至名归。 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到这里已经相当完整了,但是故事才讲到一半。第二大主题慢慢开始浮现:新闻业,或者说点题的电视网络。 关于Howard是不是继续主持新闻节目,有多方面的势力,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即使看到的事情和变化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反应截然不同。首先是新闻集团公司领导,他注重的是利润,如何把不赚钱的新闻部重组扭亏为盈是唯一的重点。Howard是否继续主持,取决于能不能帮他找到接盘侠。他的观点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观点,即资本主义寻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这和新闻业本身是相矛盾的。(悖论1:新闻业赖以生存的组织架构和它的愿景。)其次是女编剧,作为一个在新的电视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热心从事电视行业的人,她看中的是收视率。可以说她是一半的新闻从业者,因为她并不会因为金钱利益而改变做新闻的初衷,但是她对新闻/电视媒体作用的理解仅限于服务观众的需求、吸引收视率。最后是Howard自己,他有很多想要和观众分享的东西,经历了几十年以后他有很真实又有份量的情绪传达给观众。 Howard传达给观众的是什么呢?一种愤怒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病毒式的也是洗脑式的。所以当话剧表演的过程中,作为每一节Howard的新闻节目的开始,会有工作人员来调动观众气氛,于是穿越剧场直接和我们现在的观众互动,让大家高声大喊关于愤怒情绪的口号的时候,我很惊讶现场的观众有不少附和的。因为如果他们共享Howard的愤怒情绪,那必然他们也理解Howard传达的第二样东西,即对人们和电视行业之间的关系的现实揭露。如果他们理解的话,怎么可能还甘愿用继续做受控于电视的行为来表达对受控于电视的愤怒呢?(悖论2) 现实揭露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于电视的信仰。电视里演的东西明明都是假的,观众也知道都是假的,但是还是沉溺于其中。更恐怖的是,观众在用电视里的东西作为生存生活的范本。Howard看透了这一切,并且想要疾声警告观众,但是他能做到的是通过电视节目叫观众关掉电视。(悖论3) 到这里,两大主题探讨得都很到位了,但是还有更多。因为阻挠了电视台的被收购的计划,Howard被召唤见大boss。大boss站在上帝位,继续站资本主义的队。新闻业看中的是国家、民主、观众等等,但是对于资本主义来说目光如果还是停留在这些东西上面是相当狭窄的。所谓资本的运作和流动,才不是以国家或者某一种政治意识为界限的呢。为什么要在意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团体受到的不公或伤害,资本最大化自由运作带来的必然是全体的利益最大化。看到这里,我不禁心里一惊。因为从学生时代,我就是自由经济的拥护者,什么政府税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我觉得都是目光狭窄的很傻的行为。但是当大boss拿着这些同样的理由来说服Howard的时候,我又觉得有点无法接受。 于是这部话剧的两大主题在高处交锋合并升华了。但是还没结束,还可以再跳出一层系统,再讲一个道理。最后Howard真的在新闻节目直播现场死了,却不是自杀,是被不想让他再主持的人雇佣杀手枪杀的。最后的场景是Howard的灵魂出来对观众说的一些话。之前的Howard自己也是在摸索,也是在电视节目中难辨真假,但是Howard作为灵魂应该是其言也善,我愿意把他此时的话当真。他说,我们要警醒的是destructive absolute belief,当一种信仰纯粹绝对以后它的力量是超级强大的,它能带来的毁灭性也是失控的。也就是说,不管是对待新闻业、电视行业、传媒、政治宣传、资本主义等等,一旦把它作为绝对信仰,那就出大问题了。 那出路在哪呢?Howard的灵魂也给指了一条路,我们要珍视的是commitment to others。我理解这个好像有点“loyalty to a person, not to a cause”的感觉,说到底人类的人性和情感重于一切,有了它才有诸多0之前的那个1。我觉得这也是整部话剧在通过副线故事想要传达的信息,副线是Howard的好友和女编剧的出轨爱情故事,只不过女编剧已经是一个从小看电视不知道如何去爱的人了。 另外说一下场景布局,在正常的舞台之外,还有一个超大的背景墙和若干个悬挂在各处的电视屏幕,上面会转播各种画面。包括现场新闻、一些在边缘处发生的场景、广告等等,这些画面有了是实时在棚内棚外拍摄的、有的是录播的。Howard大崩溃的那场戏,摄像机直接对准以实时转播拍摄内容的背景墙为背景,Howard的一举一动在背景墙的画面里无限循环,效果太棒了。 很难想象这是一部40年前的电影改变过来的话剧,到现在来看还是那么适合当下而且有震撼力。更不要提话剧中仅仅涉及了在那个年代业已普遍的电视节,丝毫没有提到现在的网络和新媒体的生态,肯定有更多可以思考的。 另外,在全部戏终结、所有演员谢幕之后,观众正准备散场离开,背景屏幕墙突然开始播放近几任的美国总统就职宣誓的镜头。播到克林顿和奥巴马的时候,有不少迷妹般的欢呼声;播到川普的时候,现在很自然地一片嘘声。这是不是又在强调关于absolute belief的警醒,如果说资本主义已经比较明显的潜在可怕的绝对信仰的话,那么总统的宣誓效忠是不是也是一种呢?很好奇在伦敦演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设计,播放的是什么镜头。

西游百老汇 A View from the Bridge

A View from the Bridge 2016.2.3 Lyceum Theater 我能先坦白我去看这部话剧的原动力不是Arthur Miller而是Russell Tovey嘛 :P 然后认真地讲一下关于这部话剧的内容。Arthur Miller的剧都好苦,就算我已经看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并且已经预先读了一遍剧本,在看话剧的时候还是感觉到一些不适,因为他笔下的人太苦了。 讲一下我对剧名的解读,一开始我很困惑这部话剧的剧情和bridge到底有什么关系,到底这是指哪座桥。想一想,应该也只能是指布鲁克林桥了吧,因为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布鲁克林的。叙述者是一名律师,是层次高于Eddie的人,从某种意义上几乎是处于故事边缘的人,他来讲这个故事正如从桥上往下看芸芸众生的生活。布鲁克林的移民生活,从曼哈顿是看不到的,需要从布鲁克林桥上才看得到。 主人公Eddie是一个很有局限性的人,他不懂得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不敢直视),反而在寻找各种借口。至于为什么亲Rodolpho?是为了掩盖自己冲动去亲Catherine,是为了证明给Catherine看Rodolpho是给(他想用他passionate kiss把Rodolpho掰弯),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认为是前面那种解释。这种行为很像小孩子的行径,我倒是很难理解,因为我记得我幼儿园的时候和一个同学打打闹闹的时候正好被老师看到了,我不会停下来,反而会继续到他,是因为我想通过继续打他来说明我的行径的合理性。 看了《The Crucible》和《A View from the Bridge》,虽然故事的主题和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差别,想表达的东西也有很大差别,但是可以留意到作者有一定的模式。比如,主角都是明显有缺陷的人而且最后也都死掉了;还有就是作者的大招,把一些其实是很关键的信息写得非常模棱两可,我感觉这也是作者最厉害的地方。 Rodolpho是不是给/是不是为了美国身份才跟Catherine好的?如果把故事写清楚,如果Eddie的怀疑的内容是真的,出于观众的角度会不会就对他更同情一些呢。当然这仅仅是在感性上的,只要稍微理性推理一下,就会发觉怀疑的内容是否为真与怀疑本身的性质无关。作者在这里运用模棱两可,使得观众对Eddie的态度中性化,不带着同情或者挑战的初衷来看待他。 Eddie对Catherine的感情到底是什么?虽然两人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所有人都认可这是禁忌的,包括Eddie。就是因为没有血缘关系,所以才会引起怀疑,才会引发紧张的关系。剧中的Eddie和Catherine的亲密动作,我之前在读剧本的时候根本没有读出来,有没有这样图像化的信息或许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又会不同吧。 从读剧本到看话剧,我都没有懂结尾的时候律师的独白,律师说Eddie好是因为he is known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求解。 最后附送一张Russell Tovey果照

萨勒姆的女巫

萨勒姆的女巫 The Crucible 2015.10.30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 我观看这部《萨勒姆的女巫》(The Crucible)的经历略为零散,看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的时候因为有事错过了最后一幕大结局的内容,看李建军主演的Old Vic版的视频上下部分相隔了近两个月。但是好在这是一部非常杰出的剧本作品,所以还是觉得很赞。 这样的故事留给我两方面的启示,一个是如何在形式上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那就是被指控的豁免权以及举证义务的明确,虽然在这一点是似乎在剧中已经很明确地说明了这两则的漏洞;另一个是这种悲剧的来源,我个人觉得是一种把宗教、道德和法律融合在一起的结果。不管是对女巫的迫害、对红色思想的迫害、还是对反红色思想的迫害,它们的共同点都在于封闭的非开放式的思想试图借用法律的手段来做清洗工作。然而一旦法律被这种单一的思想道德的所控制,那就会发生很恐怖的事情。 剧中的人物都设定得很好,每个人都可以拿来单独分析一番。 少女这种生物,一秒钟纯洁天真无瑕,一秒钟可以说服自己鬼上身,一秒钟腹黑,一秒钟一根筋的浪漫主义,一秒钟极端现实主义,太恐怖了。 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法官和Hale牧师两位的设定,两者可以说都是外来的却决定着事件走向的审判者。这种冤案的产生,我们很习惯于把它归结成审判者的无能或者偏颇,但是在这部剧中我不能说这是一名判决或者审判中明显有偏颇的法官,我甚至觉得这位法官称得上是公正的,因为他愿意听取多方的意见、而且它对事件的基本判断是有理性思考的(只不过有方向上的问题)。在这样一名可以说是公正的法官判决之下的结果,却是让人无法接受的,这正揭露了问题的所在。而Hale牧师的反转也是一大看点,我觉得他是最接近于普通人的想法。他的那句“God damns a liar less than he that throws his life away for pride”,初听之下类似“好死不如赖活”,却是他在宗教框架之下能够想出来了的最符合人性的理论。 男主John Proctor最后纠结于自己的认罪书公布公开并为此走上绝路,我理解为他心中对宗教的挣扎。因为他觉得可以在上帝的眼前说谎因为上帝是明眼人自有上帝的判断,他的内心是无罪的;但是一旦这份认罪书流落到了社会,那么他立足人间的名誉不保,他个人的人格失去了尊严,这种损失在John Proctor看来是重过于宗教对他的压力的。 最后很直观地讲讲中英两版的差别。中版让我实在有点出戏的是,里面的少女都是大妈,特别是领头少女Abigail的扮演者每句话讲出来每一声尖叫全部都是典型的大妈啊,都是久经历练的烟酒嗓啊。两版最大的差别,也是中版最大的硬伤,就是在英版里事件的背景真相是隐喻的,并非直白的告知的,不能百分百地确认少女们的控告是诬蔑的,而在中版里面不知道什么原因加了一出戏并且在之后的表演里也一直很明确地指出这些被控告的人都是被诬蔑的。因为这个剧情上的改编,把整部戏想要传达的东西降低了一个档次。我觉得原版想要传达的信息在于,问题的重点并不在于被迫害的人们是不是清白的,在不知道是否清白的前提下,我们就可以看出迫害本身的可怕与可笑;而被添加了洗白剧情后,传达的意思反而变味了,好像是一定要是本身是清白的才可以去反对这些迫害,而这种意识本身就又一次站在了迫害者的逻辑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