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岡田利規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2020柏林戏剧节

今年的柏林戏剧节线上展开,从10部制作里面挑选了6部作品,在5月初每天放出一部的资源。可以如此免费而且方便地参与到戏剧节之中,真的太好了。 Anatomie eines Suizids Anatomy of a Suicide 自杀剖析 2020.5.3 同一个舞台等分成三个部分,讲的是三个不同时代但其实是传承的一家人的故事。每个部分的门上会标记相应的发生故事的年代,然后场景转换,这些年代继续往后推进,然后三个时代的进度不是一致的。三个部分的人物会用非常紧密穿插的节奏几乎是同时讲话,作为观众而且还是需要看字幕的观众去跟随不同的情节真的有一点累。 三个部分都是从各自的主人公的自杀(未遂)的开始,这些人物的结局也是以自杀结束,或者是整个后代的结束。得到的结论可以是,小孩再怎么天真可爱长大以后还是废掉的人渣,但是废掉的人渣也可以生出天真可爱的小孩,但是小孩还是会长成人渣想要自杀。可以看出来三代有很多传承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遗传基因的地方,比如自杀的念头啊、与人交流的方式啊、对于性的认识啊、同性恋的倾向啊等等。看上去好像是很合理的家庭三代的共性,但是如果简单地归纳为基因我觉得有点辜负了这些特性本身,因为这些特性再深挖的话其实是人性,人性不仅是基因的遗传而是整个人类的命运的基础,所以它不仅仅是共享血脉的三代人的故事,而是整个人类的故事,不管是哪个时代。 Tag: Berliner Theatertreffen, Katie Mitchell, Alice Birch, Deutsches SchauSpielHaus Hamburg, Die Kränkungen der Menschheit Blows to Humanity 人类的屈辱 2020.5.4 先是一群真人扮演的猴子。然后讲到一幅猴子的画。再过来一群人围观,但都站在一个亭子里,夸夸其谈对艺术的分析和理解,但是更像是在被别人(观众)围观评头论足。突然之间,亭子被移到舞台的一角,来来往往经过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她们一直在热烈聊天,偶尔瞥一眼亭子也不多做停留不以为意。最后是这些人朝圣似的拿着猴子的画非常缓慢地推亭子。 什么鬼?! Tag: Berliner Theatertreffen, Anta Helena Recke, Münchner Kammerspiele, Hamlet 2020.5.5 故事还是那个哈姆雷特的故事,结合了莎士比亚原著《哈姆雷特》和《哈姆雷特机器》的内容。 这个是6部里面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最喜欢的点是这个女演员扮演的哈姆雷特太赞了,点名表白这位演员Sandra Hüller,又一次刷新了我对哈姆雷特的印象。非常温柔的哈姆雷特,感觉她讲话都很耐听,不是意气用事。还有很可爱的Ophelia,真的是天真不造作。哈姆雷特讲著名的生存还是死亡的那段台词的时候是和Ophelia背靠背;弑君戏中戏则是演戏是哈姆雷特和Ophelia两个人一起演的,并没有没那么疯。哈姆雷特和亲人之间是很亲密的关系,生气怒气很容易就转换成为亲密的逗笑,像一个小孩子。这些都是我从没见过的让哈姆雷特变得很温柔同时又不乏真实的地方,这份温柔和真实比血气方刚更让人信服。 舞台方面,有一块超级大的金属制的版悬在四方舞台一边,还有一些金属球滚来滚去,音乐是原生的螺丝在铁板上动等等。 Tag: Berliner Theatertreffen, William Shakespeare, Heiner Müller, Johan […]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Kammer 4 (Week 1)

疫情蔓延到海外各国,现在轮到欧美国家lockdown在家了,网上出来一大批官方的戏剧视频,所以我就再延续一下今年的戏剧挑战月,好好运用一下最新的海外的官方资源。从慕尼黑室内剧团的官网开始,有一个叫做Kammer 4的特区,每天都会放出一个戏剧资源。 Hamlet 2020.3.23 一开始的时候,一句台词也没有,几个演员不停地在场地上泼血,足足泼了五分钟。然后有一个长条型的字幕机一样的屏幕,在显示一些文本,看着看着才理解原来这个字幕机原来就是哈姆雷特,他在通过文本的显示来向外部传达他想要讲的话。接下来,就是三个演员分别来讲故事,每个人还多次性别年龄转换来扮演哈姆雷特这个故事里的角色。换角色的时候,这些演员就在舞台上现场换衣服。哈姆雷特字幕机也没有完全闲着,在关键时刻它会来cue剧情,甚至是很有主见地会提出要求按照它的想法来变更情节先后顺序。每当死掉一个人的时候,哈姆雷特字幕机上就会显示这个人的名字,然后一条横杠划过这个名字。这三个演员又是故事的讲述者,又是受控于哈姆雷特字幕机的演员傀儡,是哈姆雷特字幕机在带节奏和指挥。再比如戏中戏的那段,是国王和王后两个人自己按照哈姆雷特字幕机上的台词跟读着演。还有最有名的生存还是死亡的独白,在这部戏的很后面才出现,是通过哈姆雷特字幕机显示出来第一句话,接着空白了很久才由演员讲下去,而演员表演这段的时候是对着一个话筒,好像在喊口号一样。 看演出的现场的样子让人觉得有点用力过猛。泼血也好,后面泼血还泼上瘾了,每个人都往自己和对方的头上直接把用水桶把血浇上去,看得不是很舒服。但是再看剧照,却可以看到舞台布置简单却有一种美感和震撼力,简单的几个人与景的搭配每一张都像大片一样。 Tag: Münchner Kammerspiele, Kammer 4, William Shakespeare, Christopher Rüping, Mittelreich 适度富裕 2020.3.24 讲的是一二战期间的巴伐利亚农村家庭生活,然后中间会穿插一些唱歌的地方。这部戏的特别之处在于,这是一部重排的戏,同样的情节同样的台词重新演一遍,区别在于全部的演员都是黑人。 故事本身我没怎么看进去,至于全部黑人这一点,要不是看到介绍的文本我都没有意识到看出来。不是说不是歧视嘛,全部是黑人演的或者是全部是女的演的,是在前提上把原本的更多的白男的设定摊在台面上来挑战。那结果到底全部是黑人演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差别,倒是其次了吧。我想到之前看过一部全部黑人编剧主演的喜剧片,里面提到一个点子怎么制作出一部超越经典好看的片子,那就是保留一切原由把演员全部换成黑人就好了。 Tag: Münchner Kammerspiele, Kammer 4, Josef Bierbichler, Anna-Sophie Mahler, Anta Helena Recke, The Vacuum Cleaner 吸尘器 2020.3.28 介绍的文本说是日本存在很多不工作的啃老族在家里,然后试问出路在哪。剧里面,在榻榻米的日式房子里住着一家人,年迈的爸爸,宅在家的中年女儿每天都用吸尘器打扫房间同时大声咒骂,吊儿郎当的儿子以及他带回家的打工时认识的社交不能的朋友,还有那个吸尘器。 一家人全部由德国演员扮演,连那个吸尘器也是由德国演员扮演还有很多动作和台词。看德国人演日本人总觉得怪怪的。某些细节的地方,走路踮脚小步的样子、男生穿衣的样子,好像是德国人观察得很仔细,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在日常生活中根本不存在,只是外国人眼中的日本人的样子。外国人就会觉得正中红心,其实只是把某种固有印象重复确认而已。但是我心中的日本人不可能那么外放和肢体语言那么多,也只是我的固有印象,我在用我的固有印象来否定别人的而已。 三个四叠半房间里发生的故事,好像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异化,包括儿子的朋友的工厂故事、女儿对父亲的怨念等等。这种事异化还是某种进化呢?最后问吸尘器要不要出门? Tag: Münchner Kammerspiele, Kammer 4, 岡田利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