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Broadway2016

西游百老汇(番外) The Critic & The Real Inspector Hound

The Critic & The Real Inspector Hound 2016.2.10 Shakespeare Theatre Company’s Lansburgh Theatre, Washington, DC 这次春节假期,除了纽约,还到华盛顿看了一场演出。很特别的地方是同一个剧场同样的演员一个晚上连演两部话剧,分别是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的《The Critic》和Tom Stoppard的《The Real Inspector Hound》。我本来没有任何期待,还以为是一些话唠剧的,结果出乎意料地好看。 第一部其实是一部很古老的剧,创作于18世纪末,讲的是当时的剧评家玩弄想出风头的剧作家在舞台上排演一出戏剧,结果笑料频出。这部古代闹剧,几乎像是Michael Frayn的《Noises Off》的雏形(但是没有《Noises Off》那么绝妙精美的结构)。 第二部是差不多两个世纪以后的作品,讲的是两个剧评家去看一出很类似《The Mousetrap》的戏,戏中人物一直在寻找凶手,而两位剧评家看着看着竟然变成了剧中的角色,还成了凶手嫌疑人被指证。非常有黑色幽默的味道,而且细思恐极。因为这部戏本身有很多层次,有舞台上上演的一部戏中戏、有评论家本身凌驾于舞台上的另一出戏之上的观众席、还有被评论家侵入的戏、还有新出现在观众席上的人物等等。你能从一个旁观者突然间进入另一个不同层次,并且命运瞬间产生了变化,而且这完全不是由你主动控制的,层次间的界限的打破这是恐怖点之一。。到最后男主死在了戏中戏里面,但又挣扎到了戏中的观众席上,这又打破了on/off stage的界限,层次间的界限的模糊这是恐怖点之二(升级版)。另外很厉害的一个地方是,戏中戏的故事唯有层次被打破才得以make sense,最后案子谜底的合理解释就是归功于层次间的融合。我只能说这部戏写得太厉害了,虽然喜剧效果上比不过第一部,但是结构的设计超值得咀嚼。 两部话剧连演,因为它们有着同样的主角职业和主题,都是关于剧评家的。剧评家本来就是在做一件meta的事情,讲剧评家的故事又是一件meta的事情,讲剧评家现场评论的戏剧的内容就是meta*3,重要的事情说了三遍果然意义很不一样。

西游百老汇 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Time

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Time 2016.2.6 Barrymore Theatre 之前读过一遍原著,看过一遍National Theatre Live版本的视频,再来纽约看现场。这场演出竟然成了这三个版本里面我最喜欢的一个,也成了这次春节百老汇看的演出里面最少喜欢的一个。 这次的演出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很嘈杂,不管是众多的人物出现还是在Christophe眼中的公众场所,嘈杂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之前看的两个版本给我的印象。有可能这是导演故意为之,但是给我的感觉就是很烦躁,甚至有看完第一幕就回家的冲动。这次的舞台也不像National Theatre Live那样四周都是观众坐席,而是只有一面舞台面对观众,布景倒是同样的炫酷,在十字坐标下科技感很强。但是我很期待的geek向的科学小知识解释却几乎没有,最后bonus的勾股定理的证明几乎和没有证明一样,太让我失望了。还有一个我的新的印象是,Christophe攻击性变强了,原来我脑海中他最多是很自卫性地攻击别人,而这次演出Christophe给我的印象更像一个心智不健全的小孩生气了但是用成人男子的躯体去表达他的愤怒,很有家暴的倾向,蛮吓人的。

西游百老汇 Fiddler on the Roof

Fiddler on the Roof 2016.2.6 Broadway Theatre 太苦了!20世纪初生活在俄国的犹太人族群,他们的生活艰苦并经常面临整个族群被强迫迁离的威胁。所谓的屋顶的小提琴手,就是指这些在岌岌可危的状态下依然用心音乐的人们。犹太人的苦,仅仅是因为自己是犹太人,所以居无定所、到哪里都要被人驱逐、从来没有属于自己稳定的家园。这些上帝的选民,似乎注定了流浪的人生,却也依然把犹太人的传统放在最重要的位子。而这部音乐剧的主人公,从一开场的时候也是如此,一切都从因循传统出发:男人有男人按照传统要做的事情,女人也是这样,儿子是这样,女儿也是这样,婚姻是这样,政治也是这样。而这位当了五个女儿的父亲的男主,真的是太好了,同时也承受太多了。第一个女儿打破媒娘提亲的传统要嫁给发小爱人,第二个女儿追随有革命精神的男友去到远方,第三个女儿要和相爱的异教徒远走高飞。我们看到这位父亲做的,是在用传统衡量之下怎么也是不可能的unheard of/absurd/unthinkable的前提下,去站在the other hand的角度切身为自己的女儿着想,并最终选择背弃传统。而在这一切苦难的结尾,当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的时候,他们选择去到美国,似乎是最好的选择了。很难想象到了美国以后,他的第四、第五个女儿又会怎样地让这位父亲离传统走得更远。结论是,为了遵循传统而遵循传统没有任何意义,那是为了什么而不废弃传统呢?

西游百老汇 Something Rotten!

Something Rotten! 2016.2.5 St. James Theatre 我自己也没想到此次纽约之行看的百老汇剧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部,竟然超越了《The Book of Mormon》。又好听又好玩,又有各种新意段子。故事设定在文艺复兴的英国,剧作家的男主Nick Bottom被莎士比亚的风头遮掩得几乎没有出路,于是他去找预言师寻求帮助。预言师告诉他,将来最火的演出形式是音乐剧,莎士比亚最厉害的剧叫做Omelet,于是男主决定排演历史上的第一部音乐剧,主题就是早餐炒蛋。 Brian d’Arcy James饰演男主Nick Bottom,Christian Borle饰演莎士比亚。之前在也是以音乐剧为主题的美剧《Smash》里面同时见过这两位演员,在这部音乐剧里面他们的表演都好不一样,原来信手捏来的明星都是唱跳俱佳的百老汇音乐剧主角。特别是剧中的莎士比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高高在上的莎士比亚也可以是这样自大、小气、搞笑的样子。我还特别喜欢饰演男三Nigel Bottom的John Cariani的声音,男三的讲话方式也是搞笑的点之一,虽然好像演员长得样子和角色设定有点差距。 剧中还包括了各种对经典音乐剧的引用和对莎士比亚的引用。相信如果我对这些有更多背景知识的话会明白更多的梗,这部剧也会更有意思。下半场的冲突略显无聊,主要靠剧中剧《Omelette: The Musical》搞笑的剧情和华丽的舞蹈来撑场,也很精彩。能够这样来戏虐莎士比亚(虽然他并不是男一号,Nick Bottom其实是《仲夏夜之梦》里面的一个驴头人),而且做出这样充满reference的创新作品,态度又是如此现代和轻松的,我觉得太厉害了。此剧2015年4月才首演,是相当新的一部音乐剧,2015年的Tony Award从Best Musical到Best Choreography各种提名最后只有Christian Borle拿了一个最佳男配,谁叫它很不幸地撞上了《Hamilton》的同一档期呢,太可惜了。

西游百老汇 Sleep No More

Sleep No More 2016.2.4 The McKittrick Hotel 这是一段很不传统的观剧体验。演出场地设在一个由旧工厂改造的大楼里,观众被分批带进去,并被要求戴上统一的面具,而且被叮嘱在演出结束前任何情况下也不要摘下面具。面具的目的是区分观众和演员,演员都是不戴面具的,如果摘下面具很容易被当成演员而被追逐。据我记忆,大楼大概分成四层,一层类似于医院、一层类似于老式宅子、一层酒店、还有一层舞厅。然后就是时不时地在某些场景会有演员出现,表演一段段地场景,没有对话,只有一些近乎舞蹈的动作来表达剧情。这一段表演结束后,演员便纷纷朝不同的朝不同的方向离开,去到下一个地方继续下一段情节。观众在这个大楼里随意走动,想去哪去哪、想坐在场景里就在场景里、想看什么道具随便拿起来看、甚至想站在正在演出的演员之间也没问题。但是观众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在哪里会有剧情发生,也有可能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场景同时发生着两条故事线的剧情。所以在观众的首要目标其实是要看明白这部剧的剧情的前提下,观众可以有他自己选择的观剧策略:比如他可以一直呆在某一个场景/某一层楼里,等待不同的演员过来演那段发生在那里的戏码;他也可以选择跟随某一个特定的角色,那个角色到哪里就跟着他到那里,等于是就从这个角色的角度看这条故事线;当然他还可以很随性地瞎走瞎看,看到什么是什么。所谓的故事情节,正如这部剧的名字所提示的,必然就是关于麦克白的。但是其实是把麦克白放到现代来,也不是21世纪,看演员的着装感觉是20世纪初的样子。因为没有任何的台词,演出也都是零碎的,所以还需要自己来判断到底每个演员分别是什么角色等等。 就我个体的感受而言,我觉得非常恐怖和困惑。医院的那层和老宅的那层,我就一开始的时候待了一会会,后面根本不敢再去,因为太恐怖了。医院那层都是那种好像一战时候的老医院,完全就是恐怖片基本场景的设定。老宅那层各个房间里面,也都是感觉空了几十年的样子,还有各种小孩的玩具和玩偶,灯光时亮时暗,背景音乐也相当阴森,是另一部恐怖片的场景设定。在这样的密室里,转头一看突然出现另一个带着恐怖面具的人,对我来说太多了。关于情节,我只能说我勉强看出来了谁是麦克白谁是麦克白夫人,关于他们的有些情节我看到了两遍(显然有的剧情演员们会隔一段时间再演一遍),而我无法理解其他的一些剧情,比如在酒店里一直有关于一个孕妇来来回回咋咋唬唬的情节。这样的情节结合这样的布景,其实更像是在演阿婆的什么戏,关系错综复杂的人物来到一个几近废弃的酒店,发生一些莫名其妙匪夷所思的事情,最终的解释却谁也不知道。剧中的演员我觉得太厉害了太专业了,他们等于是在观众的人群里表演,还有全裸的戏码,他们并不能无视观众(否则很容易撞到或者打到观众),他们还要表现专业的舞蹈。整场演出三个小时,就只能在大楼里到处徘徊三个小时,全靠走的也的确蛮累的。但同时你也不甘心提前离场,因为总怕错过什么情节,虽然你不知道在哪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情节,也不确定你会看到的是不是重复的情节。所以真的有点密室逃脱/密室探案的感觉,智商被侮辱了。 如此有创新的演出,我觉得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好。一旦有了一些情节演出的重复,其实对观众有一些消极的作用,最直接的影响是观众对各个场景情节之间的时间关系彻底混乱了。因为情节会重复出现,说明观众看到的若干情节发生的时间顺序并不可以按照观众看到的时间顺序来排。我倒觉得可以用内容上的类比来替代情节的重复出现,我的意思是现在显然有不止一条故事线,每条故事线有各种场景情节发生,那么用字母来代表故事线、数字来代表各个场景以及发生的时间,有A1/A2/A3/A4…,也有B1/B2/B3/B4…等等。观众看到的时间顺序必然是1-2-3-4,但是看到的场景可能是A-B-A-C之类的,那能不能做到虽然A/B/C/D的故事线不一样,但是当观众看到A1-B2-A3-C4的时候,我其实等于可以理解A1-A2-A3-A4以及B1-B2-B3-B4等等在讲什么。这样的编剧设计肯定更难,但我觉得会更有意思,同样是对观众智商的挑战,至少前提变得公平了。

西游百老汇 A View from the Bridge

A View from the Bridge 2016.2.3 Lyceum Theater 我能先坦白我去看这部话剧的原动力不是Arthur Miller而是Russell Tovey嘛 :P 然后认真地讲一下关于这部话剧的内容。Arthur Miller的剧都好苦,就算我已经看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并且已经预先读了一遍剧本,在看话剧的时候还是感觉到一些不适,因为他笔下的人太苦了。 讲一下我对剧名的解读,一开始我很困惑这部话剧的剧情和bridge到底有什么关系,到底这是指哪座桥。想一想,应该也只能是指布鲁克林桥了吧,因为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布鲁克林的。叙述者是一名律师,是层次高于Eddie的人,从某种意义上几乎是处于故事边缘的人,他来讲这个故事正如从桥上往下看芸芸众生的生活。布鲁克林的移民生活,从曼哈顿是看不到的,需要从布鲁克林桥上才看得到。 主人公Eddie是一个很有局限性的人,他不懂得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不敢直视),反而在寻找各种借口。至于为什么亲Rodolpho?是为了掩盖自己冲动去亲Catherine,是为了证明给Catherine看Rodolpho是给(他想用他passionate kiss把Rodolpho掰弯),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认为是前面那种解释。这种行为很像小孩子的行径,我倒是很难理解,因为我记得我幼儿园的时候和一个同学打打闹闹的时候正好被老师看到了,我不会停下来,反而会继续到他,是因为我想通过继续打他来说明我的行径的合理性。 看了《The Crucible》和《A View from the Bridge》,虽然故事的主题和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差别,想表达的东西也有很大差别,但是可以留意到作者有一定的模式。比如,主角都是明显有缺陷的人而且最后也都死掉了;还有就是作者的大招,把一些其实是很关键的信息写得非常模棱两可,我感觉这也是作者最厉害的地方。 Rodolpho是不是给/是不是为了美国身份才跟Catherine好的?如果把故事写清楚,如果Eddie的怀疑的内容是真的,出于观众的角度会不会就对他更同情一些呢。当然这仅仅是在感性上的,只要稍微理性推理一下,就会发觉怀疑的内容是否为真与怀疑本身的性质无关。作者在这里运用模棱两可,使得观众对Eddie的态度中性化,不带着同情或者挑战的初衷来看待他。 Eddie对Catherine的感情到底是什么?虽然两人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所有人都认可这是禁忌的,包括Eddie。就是因为没有血缘关系,所以才会引起怀疑,才会引发紧张的关系。剧中的Eddie和Catherine的亲密动作,我之前在读剧本的时候根本没有读出来,有没有这样图像化的信息或许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又会不同吧。 从读剧本到看话剧,我都没有懂结尾的时候律师的独白,律师说Eddie好是因为he is known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求解。 最后附送一张Russell Tovey果照

西游百老汇 The Book of Mormon

The Book of Mormon 2016.2.2 Eugene O’Neill Theatre 美梦成真,终于看上了我心心念念好几年的这部音乐剧的现场了! 原声歌曲和枪版视频我已经听了看了很多遍了,剧情的转折、舞美设计的心思我全已经了然于心,所以有的梗在已经剧透的前提下好笑的地方多少被减弱了,但依然是一晚轻松享受的观剧体验。每首歌都很好听,融合了不同的音乐风格(非洲元素、雷鬼),舞蹈动作也好看好玩。三位主角显然已经换了演员,Cunningham的声音没有原版的那么动听,Price的演员倒是很意外地能把所有的歌词都唱得很清楚。 关于剧情,不知道为什么似乎突然变得没有当初看枪版的时候给我那么大的震撼。事件的解决显得更容易和完美,但是重点似乎变成了把宗教当成一种metaphor,但是如果所有的宗教/宗教的所有都只是metaphor,就感觉没意思了。用这种逻辑,也可以把世界上所有不合理的东西当做一种比喻、或者是把各种苦难和不公也当做是一种比喻,那接下来用什么来作为判断的准则呢?再者,如果把宗教的历史当作一种比喻,那为什么要去遵循它的仪式呢?如果把这些仪式也仅仅当作比喻,那就索性像济公一样做酒肉和尚就可以了。但是人家济公是已经悟道了的,剩下的大众信徒咋办呢?作者作为摩门教徒,把摩门教作为这部音乐剧的主题,那他对宗教的态度到底是戏虐还是宣扬,我还是没看出来啊。感觉不是在为了贬低宗教而调侃它,又好像是通过这样的剧情安排在再次确认安心自己的信仰。 另外我还在想,Price拥有一切传教士的优势,为什么Cunningham会比Price成功呢?从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对Cunningham的设定,包括Cunningham对自己的设定,都是follower。Cunningham从follower的角度出发,把自己脑海中的故事改编给到当地民情,所以他才成功的吧。这并不是中国的老二哲学,而且真心把自己有限的才华运用出来。 我非常喜欢摩门教徒传教士傻得很可爱,很正能量。而我又突然想到这些傻傻的摩门教徒传教士很像《炊事班的故事》里面的小兵们,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是被某种狭隘的信仰洗脑的产物。瞬间我就觉得汗毛竖起,我究竟是该为了在如此环境之下依然自觉愉快的人而欣慰还是觉得恐怖呢?

西游百老汇 Kinky Boots

Kinky Boots 2016.2.1 Al Hirschfeld Theatre 很典型的音乐剧式的故事,一个初出茅庐的主人公来到了一个崭新的环境与境遇,最终改变了他也改变了他身边的一些东西。套用在这部音乐剧上面,讲的就是主人公接手父亲面临倒闭的鞋厂,偶然的机遇在变装皇后界找到了新客户(那些足以承受男性体重的高跟女靴),并与一位变装皇后成为了创业好伙伴。 故事的主题是不同世界的交流,还夹杂着一些父子情怀的内容。在直男癌和恐同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伪装在乖巧无知之下的冷漠,主人公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他并不针对或者敌对,他根本就不需要也不在乎去真正理解别人。 即使如此,这部音乐剧里面的歌还是都很好听,看现场的感觉更觉得很好。变装皇后有很多苦难,鞋厂少东家也有很多烦恼,但是一旦把那双kinky boots穿上便是另一个欢乐的世界。世上有那么多很欢乐的事情,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负面的东西上面。与其说这是一种鸵鸟式的逃避行为,我倒觉得有很积极的意义,至少这部音乐剧给我这种感觉。

西游百老汇 King Charles III

King Charles III 2016.1.31 Music Box Theatre 这部话剧讲的是假设现在的英国女王Queen Elizabeth II去世后,Prince of Wales继位成为King Charles III,然后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明明是一部alternative history,却在海报上明码标注这是一部future history play,可见作者是有多大胆。 此剧分为上下两幕,有着相当惊人的反差,几乎可以把两幕当作两部作品来看。 上部讲执政党想要通过一则新的法案,来限制媒体自由报道,被新上任的King Charles III给拦下了,接下来发生了各种党派之间、党派与皇权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博弈。从剧情上来看,很像现代政治讽刺剧,有一点点在看《Yes Minister》的感觉,主要在讲权力的分配以及皇权的意义。在上部中,我们还能看到两组对称的权力。在野党不能全心帮助执政党去挑战国王,王子也不能全盘否定父亲的决定,他们考虑的并不是自己真正的想法,而是在考虑自己未来可能遭遇到的政治环境。而国王却貌似是在一心一意地听从自己内心真切的想法、行使自己的权力。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不久之前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讲到洛克的政治哲学,民主国家政治上摒弃世袭主义而在经济上依然保留。我们好像都很理所应当地理解应该政治上摒弃世袭主义,于是开始来考虑经济上世袭主义是否站得住脚。而在看这部剧的时候,我反而感觉到一种一种振奋与希望,在于皇权起到了之前未有的作用,从自己的理解出发站在民众的角度挑战了执政党,但是执政党本身是从定义上来就是民众的选择。国王签署法案才会生效,这给予国王check democrcy的权力,也就是说让国王来做判断被选举出来代表民众的政党所通过的法案内容是否真正对民众有利。国王利用自己理论上的权力真的可以使用的话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光从剧情来看的话,好像是一件很正面很燃烧的事情,但是使之这样的并不是权力的分配机制本身,而是完全依赖于国王个人是怎样的人。 下部的剧情走向在中场休息的时候根本不可能猜到,我本来还在思索作者将会如何给皇权的合理性定调子、如何结果皇权与民主之间的冲突,没想到下部画风瞬间变成了权力的游戏,更像一部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像李尔王,国王臣服于亲情;像麦克白,被老婆挑唆的威廉。在看上部的时候就很明显有在黑Kate王妃,没想到原来是为了铺垫这样的神发展。很奇怪的是Harry的反转不是很合理,他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忠诚于他的哥哥? 上下两幕有如此大的反差,看这部剧真的是赚到了。再加上台词写的好,有节奏感,像莎剧,而且不同背景人物的台词有不同的节奏,寓意着不同的身份阶层。剧中的人物都有些stereotype,但是仅有如此,才能让观众能在一个alternative history的剧里面识别现实生活中原有的那些角色,同时起到parady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