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Colm Tóibín

Mad, Bad, Dangerous to Know

Mad, Bad, Dangerous to Know: The Fathers of Wilde, Yeats and Joyce Colm Tóibín B07CMP158X Just as Oscar Wilde began to become himself in the very year after his father’s death, and John B. Yeats managed, figuratively, to kill his son by going into exile, so too James Joyce managed to kill his father by […]

The Magician

The Magician Colm Tóibín B08VJL1248 托宾的新书讲的是托马斯·曼的一生,虽然我读过托马斯·曼的一些小说,但是对他本人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托宾的这本新书就好像一本虚构的小说一样其中的主人公对我来说就好像真的是一个虚构的主人公,在阅读过程中对他的未来我没有任何预判。 前面三分之一的部分,好像在重读托马斯·曼的小说一样。《布登勃洛克一家》、《死于威尼斯》和《魔山》,每一部作品都和托马斯·曼在写作它们的时刻完全贴合,心境也完全贴合,内容也完全贴合,甚至在阅读的时候也明显感受到托宾在用对应每一本小说特有的写法在写相应的章节。包括后面的《浮士德博士》也是给我同样的感觉,好厉害。 后面的情节开始急转直下,如果说一战对于托马斯·曼的影响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大的话,二战真的是扭转了托马斯·曼和他的家庭儿女的一生。从托马斯·曼对政治的态度,到流亡瑞士、到逃离欧洲去到美国、到在美国和政界的博弈,以及托马斯·曼的哥哥、儿女们面临二战的反应和动作,一幕幕都像是在被一双看不见的双手强力推动着展开。而同时我们读者看到的是托宾很节制的写作手法以及托马斯·曼很内敛的视野之下的这一切,真的有点太好看了。 托马斯·曼对于战争和纳粹的态度,和他的哥哥有很明显的反差,这种反差我理解为一种是非黑即白立场坚定的反对和边走边看又保留可能的现在的力量和线索试图改变的区别。小时候我肯定是特别喜欢他哥哥的这种决绝的态度的,但是长大以后(特别是看了《Wicked》以后),我觉得好像托马斯·曼的这种有韧性的处理方式更为勇敢。托马斯·曼的这种内敛,几乎让人有点生气有点着急,比如他的儿女们就是如此,他的儿女们像是托马斯·曼的哥哥那样张扬加上托马斯·曼的外化的奇葩。 托马斯·曼的这种超强的韧性带着他可以走得很长很远,一步步也更有力量。我总觉得他的这种韧性好像来自于他从未被真正释放的柜里的累积。书里讲到托马斯·曼向妻子求婚的地方,有一种“我就结给你们看的”味道。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历史上的托马斯·曼的生平,但是我的第一反应是一个小说中的主人公在自作孽,不是去追求真正的自我而是赌气一样地踏入婚姻生活,是一种对自己对别人的不诚实,这样的行为能有好结果吗?结果竟然就是托马斯·曼和妻子携手到老还养育了六个孩子,孩子们各个有自己的成就和追求。叶沙以前就这个话题说过人生有很多很多值得花时间和精力的地方,何必去纠结呢?托宾的这本书里的托马斯·曼让我看明白了这个道理,托宾这个公开出柜的小说家写了这么一个故事,故事里不乏主人公同性情欲的情节,但他的一生似乎又与此好像没什么关系却也同样厉害。

牛秋戏剧挑战月 一些话剧

Le Cerisaie2021.8.13 今年的Avignon戏剧节的重头戏是于佩尔主演的这部话剧,非常令人惊喜的是还可以在腾讯视频上限时免费观看还有中文字幕。我看到网上评论普遍比较差,怎么天花乱坠的好我是没看出来,怎么那么差我也没看出来,我感觉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樱桃园》的故事吧。于佩尔出演的这位主角,我脑海中是典型的俄罗斯贵妇的样子,有一种作为观众拼命想为她的财富命运担心和着想结果她却是我行我素地肆意挥霍。应该是我们这种穷人想多了吧,有钱人没有钱也可以继续骄傲。 Tag: Anton Tchekhov, Tiago Rodrigues, Isabelle Huppert, Festival d’Avignon, Pale Sister2021.8.14 这个是2019年下半年托宾的话剧,是站在安提戈涅的妹妹的视角的对故事的重述。去年我读了它的剧本,觉得超级好看,托宾的重述的技能无人能挑战吧。但是这次看话剧的时候却觉得有点看不下去,我想应该也不是演员的问题,作为一个独人演出这个演员已经表演得非常有张弛了。我觉得问题在于,我在读剧本的时候可以按照我的节奏去理解这个故事去体会这个故事,按照我的情绪的摆动来感受这个故事,当然这全部感恩于作者可以留出这样那样的可能性使得读者有自己的选择。但是在看话剧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我必须完全跟随演员现场既定的节奏,我反而觉得重点未必和我想要的一样,所以看话剧的时候并没有那样的满足感。 关于安提戈涅这个故事本身我也想再多说一句。所谓的安提戈涅所遵循的law,在她口中是神的law,所以大义凌然地去对抗她舅舅。我觉得可能有神的law,但它肯定不等于人眼中的神的law,所以永远难分高下。 Tag: Colm Tóibín, Trevor Nunn, Lisa Dwan, Boland: Journey of a Poet2021.8.15 连续两天看了托宾的两部话剧作品。这个是托宾参与改编的,可以说也是一个独人演出,全程是一个女主角在讲一个爱尔兰女诗人的诗和一生。 我有点分不清楚,到底这个女主角就是那个女诗人还是女诗人的女儿。比如有一段是说她看到自己的母亲的画作被她母亲的师傅签字了,感到很不能接受,这里到底是想表现她母亲(作为女诗人这个主角)的经历,还是想表现她(作为一个有现代视角的女诗人的主角)对于上一代女性经历的反思呢? 女主角真的太美的,有点像Saoirse Ronan。 Words are agents, rather than extensions of reality. They made my life happen, rather than just recorded they are happening. But what life? […]

鼠春戏剧挑战月 Pale Sister

Pale Sister Colm Tóibín 978-1-91133-778-2 2020.2.9 年十六 安提戈涅的故事有很多的版本,继《House of Names》对Oresteia故事的改编之后,这一次托宾一如既往地展现了他的改写经典的天才。这一部算得上是一部一个人的独白,从Antigone的妹妹Ismene的口吻来讲这一个故事。故事的框架情节还是一样的,Antigone的兄弟互打都死了;新任国王也就是Antigone的舅舅Creon下令埋葬其中一个而让另一个的尸体烂在荒郊野外并禁止任何人去埋葬他,因为他是作为侵略方来打仗的;Antigone不顾禁令去埋葬了自己的兄弟,被抓住;最后Antigone死了、Antigone的未婚夫暨Creon的独子也死了、Creon的老婆也死了,Creon后悔死了。 框架情节虽然和原著索福克勒斯的一样,但是从Ismene的角度讲出来的这个故事的重点全都不一样了。 首先说说我对两个原本的关键人物的印象全都变了。 对于Antigone,虽然她是一个很勇敢的烈女,但是我原来觉得她是一个得理不饶人又有点过于清高的人,不那么讨人喜欢。我现在静下来一想,我对Antigone的负面的印象其实全部来自于原著里Antigone对她妹妹Ismene的所做所言,因为在原著里她一直在攻击自己的妹妹不够像她那样不顾一切地行动,当妹妹后来提出来要一起帮忙的时候,她又说瞧不起她妹妹迟到的觉悟、要自己一个人独占所有。但是在托宾的这个剧本里,Antigone和Ismene的对话极少,丝毫没有涉及攻击妹妹的对话,这让我对Antigone的判断恢复到了对于她自己心中的真理的纯粹的追求这一闪光点上。而且读剧本的时候,Antigone出现的时候,我脑海里自动脑补13的样子,真的讨厌不起来了。 我原来一直觉得这个故事之所以为悲剧,是因为两个主人公分别坚信了自己认为的真理,Creon觉得禁止埋葬是为了保卫国民对于正义(反侵略)的信念,Antigone觉得她坚信更高的真理的召唤。我觉得这两个真理没有高下之分、两个人物对真理的信仰也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因为这个矛盾冲突存在不可解决,所以注定悲剧。 而托宾笔下的Ismene讲出来她观察到的Creon的小细节。先是用了一个例子,说以前Creon为了惩罚一个惹他不开心的小孩子,放恶狗去吓小孩咬小孩,大家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期待Creon改变主意。然后Ismene又说当Creon得知两兄弟已经死掉,并下达命令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什么通过智慧地思考和判断得出正确的决定,而就是这么决定了,大家也只能默默期待他改变主意。这样的写法,直接把Creon的行为定义成了独裁暴政。 这么一来,悲剧并不是因为双方都合理的但不可化解的矛盾,而是单方面的弱势群体无法反抗独裁暴政、独裁暴政最终也自食其果的悲剧了。这也呼应了前面Antigone对于所谓的真相的态度(laught at the thought of truth)。临近结尾的时候,Ismene的感受是她的世界崩塌了,但是周围的自然环境似乎一如既往地继续着。也就是说,世界本没有变,悲剧是人造的孽。 Walk towards the palace and stand in the sunlight.Accuse them with your silence.Stand and accuse.Stare at them!Standing will be enough. Do not move!Just stand. Stand!They will be alone with their fear. How afraid they […]

走到世界尽头

走到世界尽头 The Sign of the Cross: Travels in Catholic Europe 科尔姆·托宾 Colm Tóibín 温峰宁(译) 9787020145409 这是托宾很早以前的一本非虚构作品,是围绕天主教主题在欧洲各国的一些游记。 她说,波兰被波共弄糟了,但天主教徒会弄得更糟。现在,打开电视机,你不会听到党员在赞颂党,却得听着天主教徒告诫已婚之人,如果他们养了狗,最好扔掉狗,再养个小孩。她说,我们用了四十五年才让波共下台,恐怕还要再花半个世纪来除掉教会。(p.29) 由于我对宗教知识、政治知识、历史知识的匮乏,读这本书感觉我自己像是弱智一样。书中提到的不少欧洲国家,天主教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还经常和共产主义的兴衰相关。讲到共产主义的地方,多少我有一点熟悉感,但是它和宗教的关系我之前却也从未想过。即便如此,我还是可以通过作者的娓娓道来和他特别的角度来获取一些关于天主教和生活在欧洲的这些国家里的人们的信息。要是我能多一些知识,那读这本书的收获和感悟肯定会更多。 托宾本身并不是特别虔诚的教徒,他是如何得到这个差使去造访欧洲各地的天主教徒、参加宗教游行和仪式、甚至有专属的机会和宗教人士交流,我觉得蛮神奇的。但正是因为这一份初始的和天主教的距离感,赋予了作者笔下文章更多一份清醒和理性。与此同时,托宾会很不自觉地把他所到访的国家和自己的祖国爱尔兰做比较,特别是一些北欧东欧的小国家,这又是一种很热忱的乡土之情,一方面让人觉得很佩服托宾这种花时间来梳理根源历史的行径,另一方面给这本书增加了很有人情滋味的佐料。理性和人情的结合,使得对天主教之于欧洲国家的人们的描绘立体了起来。 我对教堂的权威怀着憎恨与畏惧,却对其仪式和纯净的力量怀有感情。(p.16) 托宾记录下来所看到的这些天主教徒们,给我的感觉是,宗教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一种仪式,而不是信仰。人们会很热衷于宗教节日以及某些宗教仪式,但是未必那么虔诚或者在生活中时时刻刻想着对宗教的皈依膜拜。如果宗教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种缺失和需求,那么貌似那些仪式所给人们带来归属感已经足够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宗教和作家的关系、宗教和足球的关系,比如讲到作者到苏格兰看凯尔特人队和流浪者队的比赛。 凯尔特人队球迷挥舞着爱尔兰国旗,而流浪者队挥着英国国旗。凯尔特人对球迷唱着爱尔兰国歌《士兵之歌》,而流浪者队球迷唱着《不列颠万岁》。这让人觉得古怪而超乎现实,这里是格拉斯哥,两边的成员在英格兰和在爱尔兰待过的时间都不大可能太多,现在他们却对这两个地方如此效忠。(p.174) 对我来说,本书最大的惊喜是同名的那一篇里,托宾在去“世界尽头”西班牙菲尼斯特雷角的(作弊)朝圣之路上,偶遇David Lodge。虽然David Lodge只出现了很短的几个小节,但是我却像迷弟一样特别兴奋于这种意外得知原来可能根本不相干的两大男神之间的交集。后来我又一想,这可能也预示着他俩同样的对Henry James的着迷吧,各自写了一本以他为主角的小说:托宾的《The Master》和洛奇的《Author, Author》。

House of Names

House of Names Colm Tóibín 978-0-241-26493-5 又到了怎么写读后感都觉得在把我超喜欢的东西拉low的时候了。所以以下的内容仅供我自己记录,千万不要因为我的这篇而决定不去读这本书,因为这本托宾最新的小说延续男神的水准。 故事取材于古希腊悲剧,三大古希腊悲剧家都写过这个故事或者这个故事的片段。一句话剧透的话就是Agamemnon为了替自己的兄弟复仇杀死自己的女儿;Clytemnestra为了替自己的女儿复仇杀死自己的丈夫;Orestes为了替自己的父亲报仇杀死自己的母亲。换句话说,Orestes杀死了[杀死了(杀死了自己女儿的Agamemnon)的Clytemnestra]。 托宾要是去玩狼人杀,肯定没人玩得过他,因为他把人物的心路历程写得太好了。我前不久第一次读埃斯库罗斯写的完整的三部曲的时候,觉得自己在看科幻片,虽然主人公已经不是神,但也像是外星球异文明的故事。在这样的设定下,我也不会去细究主人公到底为什么会这么做,只是默默地被剧情推动而已。而托宾写的给读者感觉真的就是人类的故事,他可以把事情的发展写得润物细无声但是一步一步累积把心路历程写得完整、饱满、合理。 Clytemnestra决定杀阿伽门农的心路历程写得超好。Electra的也是,完美合理化了她的想要杀人的心路历程,包括前期的被限制种下的种子、被脑海里的父亲和姐姐的鬼魂伴随、到后来剩女求爱不成,使得她的奇特的性格变得讲得通(而不是我之前理解的她就是这个性格那么简单无脑)。 回到剧情的话,托宾多交待了Agamemnon杀女儿的部分。我发觉Agamemnon做的不对的地方有很多层次: 杀人 杀女儿 把女儿性命的重要性放在所有军队之下 相信军队里所有人都觉得把女儿性命的重要性放在军队之下即使赢得胜利也是可以接受的 相信神 相信献祭女儿可以改变风向。 到底哪一层是他真实的想法,我们也就无从得知了。到底因为那一层他罪该万死,倒是可以讨论一下。 除了脑补,托宾也有蛮多改编的地方的,比如故事里没有了Electra的妹妹,Electra也没有那么无助苦情地等待Orestes回来报仇,Aegisthus也没有被Orestes杀死等等,但是改编最大的地方还是Orestes。 先是讲Orestes被绑架、逃跑、到海边屋子里的那段,这段不仅点题(在老奶奶的房子里,老奶奶临死前whisper听不清楚的名字),还成就了Orestes这个全新的人物。Orestes陪伴狗死掉然后帮狗下葬的地方写得太托宾了,叙事很慢但很有味道(也有Alistair MacLeod的味道)。好像时间随时可以静止,因为美好的似乎永远在历史,未来是未知的甚至是令人惧怕的,唯有过往和现在的状态可以慰藉。 然后是Orestes杀母的桥段,感觉他更像是被波浪带着杀人的而没有那么主动。最后的悲剧感觉是Orestes一个人在承受,杀死众人鄙弃痛恨的Clytemnestra的人是他,结果承受Clytemnestra的罪孽的人也是他。他被所有人抛弃,还被戴帽子,还被各种下套操控。那个Leander的妹妹感觉一直在说谎、操控Orestes,她说她的孩子要比预期的早出生的事情告诉了Electra,孩子不是Orestes的事情却没告诉Electra,这怎么可能呢?

SIFF 2016

以下都是今年上海电影节上的,但未必都是我在电影院看的。好看的电影人家都是正常上映,我们要等到一年才一周的电影节才能在大荧幕上看到,购票系统崩溃怪谁呢。 市场法律 La loi du marché 故事从男主失业在职业介绍所求职受阻开始讲,整个家庭的生活财务状况岌岌可危,后来终于男主找到了一个超市保安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抓小偷和违反规范的员工,然后他渐渐在那些被抓的人的身上看到了什么,于是他离开了。 男主在失业的时候,职业介绍所的人、招聘人员以及银行职员对他讲话的语气并没有什么鄙视或者不尊敬,有的时候甚至是为他着想的,但是当他们都会用法国人专用的那种先是犹犹豫豫支支吾吾、然后突然很急促地把不好的消息说出来、最后补一句voila,就好像在说我把真实的情况说出来了就是这样但是传递这样不好的消息并不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只是事实就是如此世界就是如此。 所以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有误,这里的loi其实是指客观的法则、定律(好像牛顿第一定律那种),而不是指人为制定的法律。我猜电影题目映射的是市场法则如此,现实如此的苦(找不到工作),不是男主也不是雇主的问题,更或许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仅仅是市场规律之下的结果而已。而如果这是法则规律的结果,那是不是法则的问题呢;如果不是法则的问题,那是不是市场的问题呢? 后面男主工作的时候,面对偷肉的老头顾客、藏打折券的收银员、刷自己会员卡的收银员,男主变成了那个说voila的人。我太能感同身受这部电影里的情节了,作为一个超市从业人员。我感觉越是生活在底层的人,公司/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越是严格。有钱人有那个资本去任性,就算出了什么错也兜的住;而对于那些本来就在底层挣扎的人,反而有各种各样严格的要求。这一点和男主在求职时候的处境是一样的,找一份工作会那么困难是因为招聘者设置了超高的要求门槛(高到甚至要用情景再现的教程来分析)。 最后一幕男主的离开,我觉得回味无穷。一开始的时候有点摸不到头脑,男主突然之间离开询问室是要干嘛,换了衣服开车离开到底是紧接着的事情还是到了时间正常下班也有点混淆,但我理解这个最后结尾还是指男主实在无法在直面这样的苦境而决定离开了。我从两个角度来解读它:1)正如男主想放弃前一段解雇诉讼的时候讲的,并不是怕时间金钱不够什么的,只是不愿意再次经历一遍那样不幸的感觉。我也经常这样,很苦的东西虽然我知道它的存在也同情它的存在,但就是不想去看它。2)不能改变它,至少不成为其中的一员。这貌似又高档了一个层次。 布鲁克林 Brooklyn 2016.6.12 新天地UME 二刷《布鲁克林》,比第一遍看的时候感觉更好看了,因为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一些主角们的细微表情动作。 去年年底托宾来上海图书馆讲座的时候主题是小镇和城市,说是在城市里别人不知道也不在意你在做什么、而小镇则充满了人尽皆知的流言蜚语。这部《布鲁克林》正好见证了这一点,小镇和城市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正是成就了女主最终的选择。但这也并不能说是因为城市里的人冷漠或者小镇里的人狭隘什么的,否则也不会有几乎完美形象的姐姐或者是默默接受的母亲、或者女主在布鲁克林的那些热情助人的同事朋友们。问题不在于人,而在于所处的硬件环境决定的生存环境。 我总觉得这部作品要是给在外打拼的人来看会有更多的感触。反观我自己,很奇怪的是我自己在离家求学的时候竟然一点也没有想家,也没有对家人的依恋。我的理论是,觉得家人离不开自己是小瞧了家人,觉得自己离不开家人是懦弱。但是在看到别人有这种对家人的依赖的时候,我有时又会觉得这种离不开的情感其实是美好的,它诉诸了人类最原始的情感巩固了人类最原始的关系。于是我又一次遇到了这样的矛盾困境,即我通过逻辑思考得出的结论与从小到大被潜移默化的道德的冲突。 最后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是Saoirse Ronan完美地出演了这么一个不完美的女性角色。当然这么一个角色的存在要全部归功于原著者托宾,这部电影再一次证明有时重点不在于情节如何反转跌宕,即使是被剧透的故事还能很好看才是真正的厉害。 特朗勃 Trumbo 2016.6.13 环球港 这部传记题材电影讲的是好莱坞著名编剧Dalton Trumbo,在20世纪中叶因为共产党的身份而受到迫害入狱并被冠以黑名单不能从业。在出狱之后,Trumbo以匿名身份继续创作并凭借《Roman Holiday》和《Spartacus》拿下两座奥斯卡。 我一直被这样的题材所吸引,我觉得这部电影当然不是为了给共产党人洗白用的,如果站在美国人的角度是多么容易把共产党当作是恐怖的十恶不赦的敌人,但是最终主人公的成功之处并不在于他的信仰是多么正确,他所追求的也并不是要达成他的信仰所宣扬的东西,而仅仅是一个人有权选择信仰并且并不以此而被不公平地对待。这样总结下来好像是那么简单的一个道理,但是在五十年代的美国或者是现代的绝大多数的地方仍然是被忽略的。最搞笑的是,永远可以有可以套上来的大帽子,口口声声为了维护伟大的祖国的自由,却是在通过剥夺别人的自由来达成。 这部电影有太多层面了,每一个人物立场背景各有不同、而就算是同一战线的对待同一件事情的态度也完全不同,可以说每一个人物都是一面镜子。我甚至有点分不清楚究竟现实本身就是如此还是电影编剧通过提炼突出了这些人的特性。真的需要再看几遍,才能完全做一一的总结分析。剧中主人公才华横溢,好像每一句台词都可以作为名言警句摘抄下来。 最让我感到颠覆的点,在于这样的与不公的世界的斗争,主人公另辟蹊径。他并不是纠结于敌人的无耻、也不把时间浪费在正面冲突(法律途径、抗议等等)上面,主人公拨乱反正的方法是自己厉害到爆炸。我要好好学起来! 最后主人公老年的时候在领某个类似终身成就奖的时候回顾自己的职场人生,强调重点在于那些受害者,而不是谁是好人坏人。我的理解是我们要回顾要直面才能避免未来,但是如果把回顾的重点放在针对某人的复仇那不是和某人就一样了。所以一方面不需要刻意地去复仇,另一方面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把过去给忘记。 这篇观后写的太烂,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再看重写。 莫西干回到故乡 モヒカン故郷に帰る 2016.6.15 曹杨影城 这部电影讲的是在东京打拼完全没有创出什么名堂的男主携怀孕的女友回到老家,却正值发现父亲生了绝症,然后陪伴父亲一直走到最后的故事。 从某一个角度来,可以和《布鲁克林》对比着看,都是从一个小镇离开到了大都市又回到家乡。但是这部比《布鲁克林》差太远了。《布鲁克林》里生活在小镇里的家人日子过得苦,但是不管是妈妈还是姐姐都超级有骨气让人觉得很美好;《莫西干回到故乡》里老家里的父亲的形象我几乎厌恶到可怜他,要把自己的人生活得像一部搞笑喜剧的需求是多么可悲。最坏的例子就是因为父亲要死了,所以儿子一再达成父亲的最后的一些愿望:吃披萨、参加婚礼啥啥的,与其说这是感人的亲情,倒不如说是伪装成为孝心的满足父亲私欲的愚蠢而无奈的行为。我想不出这样的事情和以死向子女逼婚的行为有什么差异,只觉得如果把这种事情大张旗鼓地扣上孝顺的帽子太霸道太凄凉了。不过再回过头来想,《莫西干回到故乡》里主角的家庭不也正是《布鲁克林》小镇里不开化的那些居民的典范吗? 比起欧洲电影,日本电影最大的优势是真的太好懂了;换句话说作为中国人的优势是可以非常容易地理解亚洲人的一举一动背后的含义。我一直觉得男主的表演很到位、不过火。但是我最厌恶的父亲的那位表演太过戏剧化,笑点太刻意太low了,这个貌似反而迎合了很多现场的观众的笑点。 超新约全书 Le tout nouveau testament 2016.6.17 上海影城 又是一部期待很高失望很大的电影,按照门口黄牛所强调的,这是一部比利时电影。 说的是上帝其实是一个渣男,他的女儿反叛来到世上重写一部全新的新约全书。从这个基本设定来看,其实还蛮厉害的,可以发展出来很多想象力爆炸的情节。但其实之后的情节脑洞根本不大。明明可以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故事,为什么女儿下凡做出来的事情那么普通,而且全部都是鸡汤类的温情故事?!一方面,这些故事有荒诞的地方,毕竟这是它吸引眼球的地方,但是致命的弱点是不够真实。另一方面,我所指的不够真实,其实就是太像童话故事了,而且里面的价值观都太老套了。荒诞和真实并不是两个相互矛盾的东西,只有把两者都达成了,才是好的讽刺。最后的结局传达的讯息我也无法接受,获胜的是不用脑子的母后,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有点矫枉过正了。 另外,我发现这部电影用小孩做主角,让这个小孩去接触那些人讲述故事,是因为一旦不是小孩(或者是小孩身边的无用的流浪汉)就很讨人厌。但是我实在无法忍受用童声发出的貌似很纯真无邪的却很装的那些哲理性的问题。 Avril et le monde truqué 没抢到票反而在b站上能看,所以期待度很高,没想到那么难看。原来我预期的是脑洞很大有很是烧脑的情节,毕竟动画是比真人 […]

爱在他乡

昨天终于看了托宾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Brooklyn》,幸运地正巧赶在台湾上映的时候来台北看到了,台湾译作《爱在他乡》。 因为我的记忆力超弱,原来读书读来的故事情节我已经记不太清了,只是隐约记得女主有孤身到布鲁克林打拼、与一个爱尔兰小伙和一个意大利小伙的爱情羁绊等等。本来托宾笔下的故事情节从不那么跌宕起伏惊天动地,而且最吸引我的地方也不是其中的情节。再退一万步讲,这本《布鲁克林》也不是我最喜欢的托宾的长篇小说,可能连前三名都排不上。但是电影版的《爱在他乡》我还是要打五颗星,托宾叙事特色之强也渗透进了这部电影,一部情节很普通甚至结尾有点儿嘎然即止的电影,看的时候依然相当享受、看完还为女主而回味。 不足之处,我愿意忽略,但还是有一些可能会给观众带来的误解。第一,女主最后急匆匆地想要回到美国,给观众的错觉好像是因为她自己在美国的经历被暴露了、她在小镇要混不下去了,其实不然。女主其实意识到的并不是老雇主知道了自己的小秘密,而是老雇主这样的行径让她回想起了/再一次认清了这样的小镇里的状况,女主选择立刻离开并不是害怕自己的秘密被揭露,而是选择不要这样的小镇的生活。第二,虽然影片中好多次在强调女主的聪明、能力、为人等等方面的优点,但是重点却似乎一直在恋情上面,给观众又一种错觉好像女主全是靠找到了男友,脱单就是人生赢家。 最后说一下几位主角。女主Saoirse Ronan选角太成功了,一会儿感觉外貌略乡、一会儿感觉长相平平、一会儿又感觉超美,她的那双绿眼睛搭配绿色系的衣服太吸引人了。我本来一直以为Domhnall Gleeson是男一的,但总觉得他演得应该不是意大利人吧,果然是只出现1/3场的男二。男一Emory Cohen矮甜,看着总觉得眼熟却想不起来哪里见过,散场回家路上我突然想起原来他很像Rupert Evans,脸盲症又犯了。托宾之前来上海做讲座的时候说他在里面当过群众演员,我努力留意了还是没有找到。

空荡荡的家

空荡荡的家 The Empty Family 科尔姆•托宾 Colm Tóibín 柏栎(译) 9787020094974 短经典出版的中译本的《空荡荡的家》我一直没舍得读,得知托宾即将来沪讲座,便拿来重温一下托宾的感觉。没想到距离上一次读这本《The Empty Family》的原著已经整整五年时间了,每一个故事的开头还是会唤起我对其内容的回忆,甚至我在当时读的时候的感悟。我觉得读托宾的作品有点上瘾的感觉,所谓上瘾的意思是线上线下反差很大:在阅读的过程中非常享受,简直可以把自己融入他笔下的世界,为其主人公的情绪起伏牵引、为其主人公的选择决定鼓气叫好;但是一旦读完每一个故事,回到我身处的现实世界就会有一种很强烈的失落感,对我自己的人生很唏嘘。问题不在于所谓的人生有多成功、赚多少钱、有多少情感寄托啥的,而在于我从来没有想清楚过自己人生的定位,我生活中的选择仅仅基于“我知道哪些是我不想要的”,却不知道我的道路究竟在何方。我自以为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才连这个问题都想不到答案,因为我觉得自己至少比半数的人聪明,还因为我总觉得解答这个问题并不全靠智商。和五年前一样,这本短篇小说集里我最喜欢的还是《采珠人》(The Pearl Fishers)。我可以站在高地去嘲笑/看不起故事中的多纳彻夫妇,好像是我已经看穿了他们生活的虚假和可笑,可是我却也做不到男主那样对自己生活那样的有主张和坚定。话说回来,其实多纳彻夫妇对自己生活的坚定的态度完全不亚于男主,但是他们是在自我蒙蔽中“安全地”坚定自我。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的坚定追求才是类似男主的真正的坚定吧?这就好像在你认清了“自由”的真相之后,仍然追求自由,而不是逃避自由。我非常崇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也非常羡慕这样的人,而我发现这样的人才托宾的笔下比比皆是(而且不分男女老少),我甚至有一种错觉这样的人外国人比中国人多得多。有两种思维方式,第一种是做一件事情第一个想到的是要不要做想不想做,然后怎么做、以什么代价来做是其次才考虑的;第二种是做一件事情首先想的是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代价是什么,到底要不要做这件事情取决于利弊分析。我个人经验自己和身边的人更习惯性地会使用第二种思维方式,而我接触到的老外(以及我电视里看到的老外)更多会用第一种思维方式,好像外国的生长环境促使他们不会用算计的心情来面对世界。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把话题从对人生的定位引到思维方式上,我也并不觉得思维方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要害,还是把话题说回托宾的书的内容吧。 这次重读我才惊讶地意识到原来九篇短篇里有那么多是有同性恋情节的,我的意思是我头一回读的时候也知道,但是读完之后给我留下最大印象的并不是这本书和同性恋有多大关系,而是其中的主人公们的故事和情感。我不愿意很概括很匆忙地给每一篇作总结,这本书的题目是《空荡荡的家》,主题与其说是在宣扬家庭的概念,还不如说是在重新定义家庭的概念。我记得我以前对美国总统选举宣传非常shock的两点,一是他们如此公然并且天经地义地宣扬God对美国的必要性,二是有的候选人会专门打出宣扬传统家庭观念的牌。因为我以为每个人想要怎样的父子关系或者夫妻关系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为什么某个政治人物特别宣扬传统的家庭观念就会受到拥护呢?然后最近几年的美剧《Modern Family》又是运用最不传统的家庭构成来宣扬最传统的家庭观念,还有今年的美国同性婚姻合法的事件。这些都让我很困惑,本来就是非传统的东西了,为什么都要硬往既定的传统的框架里挤?而托宾的《空荡荡的家》的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真正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的,并不是说要把这些家庭和所谓的完美家庭比较从而改进,而是真正的家庭就是这样子的,关键在于在这些家庭里的人选择并且有能力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托宾的故事、情感、寓意,每一项都如此让我五体投地。

Nora Webster

Nora Webster Colm Tóibín 9780670918157 托宾的最近的新作《Nora Webster》讲的就是女主Nora Webster在丧夫之后如何调整自我和家庭的故事。作为托宾的脑残粉,我再次折服在他笔下,我觉得他写小说写得太好了。而且很神奇的是,我还发现一股简直是类似预知的熟悉感。我记得故事一开始,还没开始交代人物谁是谁的时候,我就能明显感觉到对其中一个人物的敌意,然后没翻几页果然是女主感到反感的一个时刻。还有就是写到女主开车去到一片海,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感觉那是Blackwater来着的,没想到过了几行还真的说这是Blackwater。后者可能是因为我刚重温过《The Blackwater Lightship》碰上托宾喜欢把故事背景设定在他的故乡,前者则肯定要归功于托宾细致入微的笔力,把一种思想情感在你还没意识到的时候就植入了你的印象中,从而很容易就有了共鸣。太厉害了!我也非常喜欢这种对托宾笔触的熟悉的感觉。 然后我发觉随着托宾年岁的增长,他笔下的故事也越来越“冷”。一个寡妇奋发图强的故事,其实可以写得很轰轰烈烈的,放到中国来都可以上三八红旗手的典范节目大肆宣扬了,但是托宾笔下的故事毫不夸张地说一点儿也不煽情,一丁点煽情的水分也没有。这种去煽情版的文本,更显得故事的真,也更凸显了女主真正的本性。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女主透出来的那种“冷”简直到了一种励志的程度。这时我就会想,使这个人物如此有魅力的地方,是不是真的就是因为她的性格呢?似乎也很难找到其他的答案来。我喜欢这样的性格,但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种喜好,可能在别人眼中这种性格就很讨人厌也平常不过。但是我觉得女主的优秀是恒定的,并不是在你我眼中会不同的,那么她的优秀到底和她的性格挂钩多少呢? 丧夫之后的生活,女主要重新扛起全家的生计,两个年长的女儿就快要出社会了,还有两个年幼的儿子需要细心照顾。接下来,女主做了好多事情,把房子卖掉、工作、和上司吵架、参加工会、开房车度假、学唱歌、为儿子换班而去闹、整修房间等等。我喜欢她不是那种一心围绕孩子为了孩子而失去自我的人,我也喜欢她可以做到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各个问题而不被打到,我最喜欢她那稍微有点固执地永远坚持自己的选择。当然这位女主也不是什么完美的圣人,我看到那段她为了把小儿子弄回高段班而施展出来的一系列动作,我也被shock到了,这是典型的我不会觉得佩服的一种行为。但是人家就是这样,才是完整真实的一个人物。 这本和托宾之前大名鼎鼎的《布鲁克林》的很大的一个差别在于几乎没有爱情戏码。一部没有爱情戏码的虚构类小说的存在,简直难以让人相信。在书的前90%,女主的已故丈夫几乎还没怎么正面出场过,认识他全靠周边的人的评价,到了快尾声的时候距离去世已经两三年后这位人物的形象才稍微露一下脸,而且还是在女主的幻梦中稍微对话了一下。虽然只是这么一个短暂的出现,却让人一下子感受到他在女主心中的地位。快餐式的文化里最会教人如何“move on”,大家都在期待守寡少妇的新欢出现。但是托宾笔下的这位女主,不但没有任何这方面的心思,到最后还是真爱已故丈夫。不是说这种old-fashioned的爱情就一定胜过新的爱情,但是这种一辈子的感情还是总让人觉得比较珍贵。 最后感谢小冷同学非常早鸟地从老远的莎士比亚书店帮我买书带回来给我。

黑水灯塔船

黑水灯塔船 The Blackwater Lightship Colm Tóibín 温峰宁(译) 9787532942176 托宾今年10月初出了新书《Nora Webster》,作为他的铁杆粉丝,我决定在读他的新小说之前再重温一下他以前的小说。《黑水灯塔船》是最近一本被引进的托宾的中译本小说,是今年年初出的,不过不再是柏栎翻译的,也换成了山东文艺出版社。 没读几页,就一下子又找到读托宾小说的感觉了。那是一种很踏实的感觉,知道不会有什么狗血剧情,然后自然而然地会慢慢了解书中的每一个人物。不会让人想要快点读完知道结局,也不会让人觉得无聊得读不下去,而是真正地让读者享受整个阅读的过程。而且就算是中间有停顿地拿起书继续读,也会很容易让人回到原来读到一半的地方的氛围。托宾笔下的故事,其实并没有什么非常大的情节起伏,但是所有的故事都写在了每一个人物的身上。我觉得他最厉害的地方是,像这样的故事很容易写得很煽情,病苦+亲情的戏码稍微一不注意就会让读者有读催泪文的感觉,但是托宾能够做到花最少的功夫去炒热感情色彩,但是同时通过对人物的细腻描写能够使得读者最饱和地切身感受情节中人物的情绪起伏。每一段,只要那么多提一句,感觉托宾都可以轻轻松松地使得感情决堤,但是托宾就是会很朴实地描写,不多加一分调料。话是这么说,但也有像我这样不争气的读者,好不容易坚持到最后几十页的时候(在车子里妈妈唱歌的那段)还是没忍住。 故事讲的是,因为弟弟病危的关系,把整个家族都会聚在了一起,包括之前心里面有疙瘩的姐姐、妈妈和外婆。我回顾了一下几年前读原著的时候写的观感,现在看来我完全把重点放错了(至少那篇网志的重点没放对)。我那时候最大的感受是这本小说里的那些人物都太作孽了,然后我对作孽的人发表了一通感想。但是我这次读这本小说的时候,“作孽”这两个字完全没有出现在我的脑海中过。这些人虽然有一些身体上的缺陷或者是不完美的过去,但是这哪能叫作孽呢?能够在特别的时刻,聚集在一起,这样的人生怎么能算得上是作孽呢?这本小说明明是在说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亲人之间)存在的羁绊的美好的嘛。 大海轻柔地奏鸣,在没有观众地情况下,远离世界。在慢慢长夜,大海或许会更加自我、更加不朽、更加难以触及。想象、共鸣、痛苦、微小的渴望、偏见。面对大海坚定的冷漠,它们什么都不是。它们还不如淤泥与泥灰,还不如悬崖上那被风吹雨打、被大海冲走的干燥白土。这并不是因为它们会消逝;它们几乎不存在,它们根本不重要,它们对着清冷的黎明没影响,对这海水会在晨光中闪耀、用其犹豫之美震慑她的偏僻海景没影响。她想,如果这里没有人,世界的这一面,这发光的海水、清晨的微风不被看到,没有人感知、记忆、死亡和尝试去爱,情况会好很多。 我是很能理解姐姐Helen的立场的,我以前也一直隐隐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了百了也挺好挺干脆的。有些东西,我没有看到过它的好、但是它的不好却很突出很明显,我为此鄙弃它。我现在慢慢地开始怀疑自己的看法,但是同时觉得在无法说服自己的情况下换一种看法我也无法接受,但是同时又觉得倔强地不改变看法可能未来后悔的还是自己。一想到大海啊、灯塔啊,这样的东西就感觉好治愈,我也好想去到这样一个人烟罕至的无名海滩,远远望着灯塔听着海声,发呆加思考。

The Testament of Mary

The Testament of Mary Colm Tóibín B009495TN6 作为Colm Tóibín的脑残粉我感到非常惭愧。他今年上半年出的非虚构类新书《New Ways to Kill Your Mother: Writers and their Families》,从写作的角度来分析各位大家,由于背景知识匮乏我没能看完。他今年下半年又推出了基于他原作剧本改编的小说《The Testament of Mary》,很短的一本,是以圣母Mary为第一人称叙述(有点one women show的感觉),看是看完了,但是没啥感觉。可能还是因为背景知识的缘故吧,我本身对圣经历史就不大了解,不会像信教的人那样那么熟悉其中各种典故,所以我几乎只能从最最原始直接的母子关系的角度切入理解这个故事,自然对这本书的欣赏有所限制。 硬要搭上宗教背景的话,我其实一直以来都对这个基督故事特别难以置信,不仅仅是对于这个故事本身,更是对于人们对这个故事的坚信程度。在我这个无知的门外汉看来,这是非常基础甚至是相当拙劣的故事啊。一个男人自称是上帝的孩子,号称母亲是处女怀孕,还不断有人鼓吹他是以自己的死来拯救世人,不论是哪一条的荒唐程度都是破表啊。不知道是不是什么样的读者就会读出什么样的味道,我看到Colm Tóibín笔下的Mary的自述也充满了对这些“圣经故事”的否认和讽刺啊。但是我觉得Colm Tóibín的切入点很好,中国打击异教的方法首先也是先刨根究底那个教的创始人的身世背景,人家从耶稣的母亲入手也再好不过啦。

关键所在

母与子 ‪Mothers and Sons‬ 科尔姆·托宾(Colm Tóibín) 柏栎(译) 9787020073979 昨天跟几个朋友讨论托宾的短篇小说,讲到《母与子》里面的一篇《关键所在》(The Name of the Game)。让我非常惊讶的是大家的解读跟我的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异,所以想多说几句。《关键所在》是我在托宾的这本短篇小说集里面最喜欢的一篇,故事讲的是小镇里的母亲南希在一家之主的父亲去世后,为了维持生计开薯条店,结果大获成功,然后她不顾儿子强烈的反对,决定卖掉薯条店举家搬到都柏林开始新的生活。对于这个短篇的解读,总结大家的意见,这篇文章的关键所在差不多一共有三种: 这篇讲的是时代更迭两代人之间价值观的差异。 这篇的重点在于母亲和儿子间的关系。 这篇是在讲母亲这个人,重点并非仅仅是母与子的关系。 我最有意见的是持有第三种看法的人对母亲这个人物的解读。他们觉得:母亲太过于“自我”,本身在性格上是有缺陷的,再加上待人接物有问题(和儿子的交流也有问题);而且她在整个过程中是迷失的,她到底要什么其实是没有想好的,所以她即使是成功搬家之后的生活是打问号的。 而我看中的却正是这位母亲。南希的梦想的内容是搬家,首先我觉得我们是不能去质疑这个决定的内容的。我的意思是,到底南希为什么要搬家、她就搬家这件事情是否做了十足的考虑、在考虑这件事情的时候她到底把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放在了怎样的天平上,作为读者的我们是没有权利去judge的,而且我们更没有权利以这种行为的成功概率来作为依据去评判这件事。说到底,南希就是决定要举家离开小镇去都柏林了,在我心中,我是默认南希是出于所有善良好意而做出的一个很坚强的决定。但是正如我不能以她决定的内容去评判这件事,我也不能仅仅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出于所有善良好意而做出的一个很坚强的决定而去肯定这件事。 我看中的不是南希决定的内容,而在于她的权衡。我比较同意这个短篇还是很契合整本小说集的标题“母与子”作为主题的,这篇的重点还是在讲母与子。即使在儿子千说万说苦苦哀求之下,南希还是毅然决然地要坚持原来的想法。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几乎就要为她拍手叫好了。为什么说我觉得这是很难能可贵的,这要从它的反面说起。回忆一下《母与子》里面的第一篇《借口》(The Use of Reason),为什么大家都对这篇里面的那位母亲有着负面的印象?即使是儿子的身份是游走在法律之外的强盗黑帮,大家负面情绪的焦点却全部在那位母亲的身上。说难听点,是大家都觉得那个母亲其实是在“利用”她的儿子;说好听点,就用那位母亲的原话“啊,上帝,我该怎么办?不要带他离开我。”要是再结合现代中国的很多母亲的形象就更明显了,母亲的世界都是围绕着孩子转的,孩子是母亲唯一的意义。母亲自己可以也愿意承受一切苦难,但是只要是为了自己孩子的利益,三观都可以瞬间抛弃了。这样的中国式母亲的例子都不用举。但是不管是怎样的母亲,即使有母亲这样的角色,不应该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吗?!我敬佩那些把自己看得比自己的孩子还要重的人!我觉得这种所谓的“自我”是丝毫是不跟对孩子的爱冲突的,而恰恰是相辅相成的,或者说一切的出发点,是最基础的东西。对我来说,这才是这篇《关键所在》的关键所在。

The South

The South Colm Tóibín 9780330323338 我沿着倒数的顺序,一本一本地往前看托宾的小说,终于看到这本他的第一本小说《The South》。这本里面我觉得有一点《布鲁克林》雏形的样子,又结合了托宾自己青年时代在巴塞罗纳的经历。故事讲的是女主人公从爱尔兰富裕的生活毅然决然独自出走去到西班牙,由此开启了她另一条人生,在年老的时候当她重返爱尔兰面对自己离开的城市(小镇)又有别样的感觉。我只能说这不是我最喜欢的托宾的作品,不知道是不是我心里暗示这是托宾的第一部小说,反正我总觉得有点稚嫩的痕迹。女主人公的大起大落不够细腻,我知道其实托宾笔下的这位女性角色是很独立的很有主见的形象,但是我却老是隐隐觉得好像起主导作用的是一股娇小姐耍性子的感觉。反正看了一半的时候我几乎快要看不下去了,还好从三分之二的地方开始,女主角回到爱尔兰,这一段是我全书最喜欢的部份,最后那部分真的有赚回来我的好感。 至今,我终于达成了今年年初时候许下的new year resolution,那就是看完托宾所有的非虚构类小说,包括6本长篇小说和2本短篇小说集。把托宾成为我今年的阅读主打我感到非常满足,因为我不仅看完了他那么多的书,还在书展的时候见到了他本人,还拿到了他的寄语签名,真的很圆满。我最最喜欢的还是他的短篇故事,《Mothers and Sons》和《The Empty Family》里面每一篇的质量真的都很高,而且篇篇精彩。长篇里面我最喜欢的还是《The Master》,其次是《The Heather Blazing》。希望来年托宾有更多好作品可以给我们读。

The Heather Blazing

The Heather Blazing Colm Tóibín 9780330321259 我沿着托宾作品出版逆序,从最新的作品一本一本读他更早期的作品。这本《The Heather Blazing》出版于1992年,是托宾的第二本长篇小说。我非常喜欢这本,在我心目中是我现在读过的托宾长篇小说里面第二喜欢的一本,仅次于《大师》。 这本《The Heather Blazing》的主角是一位法官,故事分两条线来讲这位法官,单数章节都是讲这位法官老年时代的事情,双数章节讲的是他青少年时候的事情。看似平淡的人生,其实两条故事线分别都蕴藏着一位在这位主角身边并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个人物,青少年时代是他的爸爸、老年时代是他的妻子。我觉得托宾写的最妙的地方就是,这两条时间线其实都是在并行前进的,但是同时也能看到呼应的地方。前半部分,少年时代对于主角最重要的人是他的爸爸,老年时代对于主角最重要的人是他的妻子。但是这两位又在“对方的”时间线里不断出现:一开始讲老年时代主角的故事的时候,不断回忆爸爸对他的影响;后来就在讲到老年时代的主角失去妻子的时候,正好讲到青年时代的主角失去了爸爸,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的妻子开始在这位主角的青年时代起作用。 故事的叙述如此深思熟虑,这还只是其次的,重点是托宾以他一贯的写作风格,能把他笔下的主人公们的最真实的感受准确地传达出来。我非常赞同有一句对于托宾的书评:If Colm Tóibín were a singer you would say he had perfect pitch。其实托宾的口吻完全不是那种花里胡哨想要语不惊人死不休来夺人注意力的那种风格,但是我就是觉得就算是他最平铺直陈的描写,也有一种可以让我静下心来慢慢不断想要看下去的吸引力。即使是在这种慢节奏之下,反而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主人公所经历的心理感受。反正我是经常看着托宾的段落,鸡皮疙瘩不断起来。 我印象最深的是比较前面有一段,讲主人公小时候跟着家里人一起过圣诞节的那段。主人公的父辈们和祖父辈们都在,而且他们都是在爱尔兰独立运动中活跃的一份子,可见这个家的生气。圣诞节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由不同的家庭成员开始唱歌。然后圣诞过完不久,读者便跟着主人公一起经历一个接着一个的家里人的离开人世。这一切发生地如此迅速,仿佛都还没来得及从圣诞的安详的气氛中走出来,就要面对无情的现实。这样的人生只有唏嘘了。

The Blackwater Lightship

The Blackwater Lightship Colm Tóibín 9780330389860 《The Blackwater Lightship》是托宾1999年的作品,曾入选当年的布克奖短名单。故事从Helen的角度出发,她被告知她的弟弟Declan因艾滋而病重,于是她不得不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她的母亲和外婆,但是其实她心中一直对这两位女性家族成员心怀芥蒂。为了帮助Declan,这三代女性加上Declan的两位好友集聚外婆家照顾Declan。 托宾的笔触依然是很细腻的,细腻之下的人物性格更显得锋芒毕露。一共就有六个人在同一屋檐下的故事,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但是很明显可以看出来即使是在同一个大前提下,每个人的处事方式和看问题的出发点都很不一样。在我本来的想法,即使是一群亲友集合起来照顾一名病人,那肯定是一切都以这位病人为中心,至于这些人本身各自怎样根本就无关紧要。但是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出来,他们的确是真心照顾帮助Declan的,而且他们自己本身的观点也非常强烈。这种强烈我原本以为是不合时宜的,但后来我发觉其实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很真实的。 看这本小说我的最大感触是在Declan越发虚弱并带有病发症的时候,有好几段我印象特别深刻,比如那段关于他失去一边视力的时候,还有后来他不愿意跟人说话的那一段,还有她们送他去医院唱歌的那段。我觉得这些人好作孽啊。我经常会压制自己为别人感到作孽的想法。有时候会看到路上的残疾人或者是干很脏很累的活却很明显依然生活得很艰苦的人,我会故意让自己不要去关注他们并且快点把思绪转到别的事情上面。因为我觉得我凭什么去觉得别人作孽呢?觉得别人作孽的时候,其实是把别人放在了一个比较低的位置,设身处地的想如果我也处在那个位置的话,我怎么可能会要别人觉得我作孽呢?我们也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谁比谁更不作孽呢? 事实是,作孽的事情和人依然存在着,并且每天都在不断发生。我最近每次看到温州动车事件的相关报道都觉得那些受难者和他们的亲属非常作孽。《The Blackwater Lightship》里面的人物虽然作孽,但是至少还有值得欣慰的地方,因为在艰难的时刻,他们至少还有真心关心的亲友在那里。托宾书里面的作孽是我可以理解的,就好像书的标题的两个名词对比一样,虽然是在blackwater但是还有lightship。但是在真实的动车事件中,我看到的更多是无助的作孽,这作孽的缘由是我根本无法理解的。同样是受害者自己本身无法预测和掌控的灾难,说实话,温州动车事件给我的震撼要比汶川地震还要强烈。能不能把人当人对待啊? 回到小说本身,个人觉得如果说有缺点的话,唯一的缺点在于这一相聚和化解略有刻意。唉,一想到作孽的事情就无法顺利思考下去了,就写到这儿吧。

Mothers and Sons

Mothers and Sons Colm Tóibín B003GWX88K 前两天我在听2010年子夜书社的年末阅读总结节目,2010年里叶沙一如既往地介绍了很多书,里面不乏《盖特露德》、《魔山》之类的非常高质量的书,但是我最感谢的是子夜书社在2010年里让我认识了科尔姆·托宾这位当代作家。我想了想,我特别喜欢的作家似乎都是已经作古的作家,于是托宾瞬间成为了我喜欢的当代作家。 这本《Mothers and Sons》是他在2006年出的一本短篇小说集,和他最近出版的短篇小说集《The Empty Family》有异曲同工之妙。《The Empty Family》里的每篇故事背景是形形色色的家庭,《Mothers and Sons》里的每篇故事里面都有一对母子,未必母子两人都是主角,但必定有一人因为另一个的变动而变动。这部集子里面一共有9篇,也是几乎篇篇都精彩。我就说我最喜欢的三篇,有剧透,但不影响阅读享受。 我第三喜欢的是《Famous Blue Raincoat》,说的是母亲年轻时代是流行乐队组合里的一员,儿子找到以前的老唱片把它翻录成现代的电子格式,母亲却不愿意谈起甚至听以前自己的歌。故事的主要笔墨在随着母亲回顾以前的岁月,一个看似普通的母亲的过去竟然有如此的故事。我们日常的观察力是如此有局限,一个人又是可以如此全面地选择记起或抹去一段回忆。 我第二喜欢的是《A Long Winter》,这是9篇里最长的一篇,也是最令人回味的一篇。说的是在农村的一家有父母和两个儿子,大儿子刚刚从战场回来,小儿子紧接着就被召唤去了前线。离家有一段时间的大儿子回到家,发现母亲已经染上了很眼中的酗酒问题。正在大儿子踌躇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母亲的酗酒问题被父亲粗暴简单地解决了一顿。母亲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却正好遇到大风雪,当天就失踪了。大雪封路,谁也找不到母亲。日常生活没人管理,父亲找来了个孤儿帮忙料理家务。之后,这个孤儿成了大儿子面对丧母之痛的唯一慰籍。里面有一段孤儿的人生观,这个孤儿之前的生活也很苦。 ‘In the late house where I stayed’, Manolo said, ‘the old man died and all his children came, some of them were old themselves. And even though he was old and dying for […]

The Empty Family: Stories

The Empty Family: Stories Colm Tóibín 978-0670918171 在读完《大师》和《布鲁克林》之后,我对科尔姆·托宾(Colm Tóibín)的喜爱之情骤增,但是苦于这是国内仅有的两本被翻译引进进来托宾的作品。于是我拜托朋友从国外带回来另两本托宾的作品,其实就包括托宾今年10月最新出版的短篇小说集《The Empty Family》。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啊,《The Empty Family》里一共收录了托宾的9篇小说,其实绝大多数我都喜欢的,还有几篇特别喜欢。 我觉得在读托宾小说的过程中一直有一个很舒服很安心的感觉,即使某些情节是很紧张甚至惊心动魄的,但是读起来却一点也不慌张。因为我对托宾营造的叙事节奏很有信心,我知道他不会为了煽情而过多地浓彩重墨,我也知道即使是从最微小的细节出发托宾也可以很有效很准确地传达他想要表现的那份情绪和意境。 在这个安心和满足的阅读过程之后,托宾的故事讲完了,却又常常让人有点放不下。特别是这本短篇小说集,看标题也能猜到一二,里面每一篇都和家庭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要么是以主人公自己的家庭为中心展开的故事,要么是主人公目睹身边的其他家庭等等。不管是哪种情况,托宾笔下的这几个故事都很容易让人产生“感同身受”的经历,会让人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家庭联系到书中家庭的情节。比如里面有一篇《The Colour of Shadows》,我在看的时候就唏嘘不已,看完睡觉的时候就狂做梦梦到我外婆。 在九个故事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The Pearl Fishers》了,我太喜欢这篇的结尾了。特别摘抄在这里: Across the city I imagined Gráinne and Donnacha driving to their home in Terenure; I imagined her going over the evening, indignant about some of the things said, satisfied at others. And Donnacha 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