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onthly Archives: October 2014

Doctor Who S08E10 “In the Forest of the Night” 小吐

我几乎想说这一集一无是处了。从情节故事上来说,这可能是本季以来最弱的一个了吧。因为这集等于什么都没有讲,Doctor也是什么作用也没有发挥。我继续极度讨厌粉红先生的出现,貌似他很保护学生的样子,但是除了听到他在不断地说不断地重复强调,从行动上根本看不出来。我极度鄙视编剧又一次把他写成拯救Doctor的人,晃电筒照老虎的把戏太low了。我也非常想抽Clara,前一秒还在说“能救多少是多少”,后一秒就说“我不想做最后一个人类”,这个才叫patronize吧!满嘴full of it,除了大作Doctor,她还玩弄身边学生的生命,骗粉红先生。最后那段粉红先生和Clara亲嘴前的对话,并不说没有道理,人生中的确是存在各种美好,有的是远处未知的美好,有的是身边的更细致的美好。但是被粉红先生这么一说,好像这两种东西是敌对的、两者只能取一似的,眼光很窄。只能说Clara和他的确是绝配。 另,12穿的洞洞衫好潮啊。

枕头人

枕头人 The Pillowman 2014.10.24 上海人民大舞台 昨晚去看了《枕头人》的上海首演,我知道并想要去看这部话剧全只是因为一个原因:David Tennant这部剧首演时候的主演。昨天的演出出乎意料的长,两个小时演下来之后,灯光暗下来,大家都已经以为全剧终了,没想到突然广播说“上半场结束,还有下半场”。最后整整演了三个多小时,实在有点冗长,如果能把台词对白再精简一点会更好。 这部剧可以算得上是一部剧中剧,因为主人公是一位作家,剧中穿插了好多他的笔下的故事的情节。这些故事并不是无意义地出现,不仅和主线索故事相关,也和背景故事相关,而且每一篇都像寓言一样想要说些什么。这些故事和写这些故事、听这些故事的人们一样有一个很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变态和腹黑,结局残忍真实令人印象深刻,还有一个共同点是它们绝大多数是关于虐杀小孩的。光是这一主题的存在,就让人觉得很不安,更不要说围绕着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各种恐怖的想象了。这一点让我想到《恶童日记》,我觉得这部剧和《恶童日记》有一个很显著的共同点是都是深植于无法想象的非人道的童年遭遇的,看完以后是能够切身体会到不少东西的(却又很难说是些美好的东西),尽管精彩却很难去决断是不是要推荐身边的人去同样经历一遍这样的阅读/观剧体验。 我到现在还能清楚地记得这些小故事的情节。三个关于虐杀小孩的故事,我就不想多提了。记下几个相比之下我还稍微喜欢一点的,我觉得这几个故事每个都可以值得拿来讨论一下。(以下有剧透,小心!) 枕头人的故事,是点题的故事。说的是每当痛苦的成年人生不如死想要有自杀的念头的时候,他/她身边会出现一个枕头人。这个枕头人的全身都是用软趴趴的枕头做成的,很eco的感觉。枕头人的功能是,它会回到这位痛不欲生的人的小时候,然后告诉这个小孩子将要面临的所有的苦难,然后帮助这个小孩子自杀。有接受枕头人帮助的小孩,他们会误食毒药、或者是被车撞死之类地像是意外地自杀;也有不接受枕头人的建议的小孩,他们活下来忍受人世间非人的虐待,长大后后悔小时候没有听枕头人的话。帮助小孩子自杀,枕头人自己也很痛苦。有一天枕头人来到一条湖边,远处走来一个小小的小孩,这个小孩也是全身都是用枕头做成的。枕头人向这个小枕头人诉说了自己的痛苦,小枕头人点燃火柴把自己烧死了。 笼中的汉子的故事,没有谜底的故事。一个汉子醒来发现自己在一个笼子了,在他所在的笼子旁边还有另外两个笼子。每个笼子上贴着一张牌子。汉子能看到贴着“强奸犯”的牌子的笼子里有一具已经腐烂的尸骨,贴着“杀人犯”的牌子的笼子里有一个奄奄一息的男人。汉子想知道自己的笼子上贴着什么牌子,于是他去问那个杀人犯男人,那个男人朝他的牌子看了一眼,不回答他,啐了一口在他身上。接着,走过一群修女。她们为强奸犯的尸骨祷告,给杀人犯水和粮食,却对这个汉子不言不语。晚些,又过来一个强盗,他瞅了眼强奸犯的尸骨,用刀砍掉杀人犯笼子上的锁把他放了出来,再看汉子的笼子,接着一把刀把汉子捅死了。 作家和他的兄弟的故事,这是一篇剧透到家的故事,在剧里的作用也是如此。有一个小男孩从小被父母培养成为一名作家,但是他每天晚上都会听到从地下室传来的电锯声和小孩子的惨叫声,父母告诉他这都只是他的想象。在父母的培养下,和晚上听到的声音熏陶下,小男孩的写作越来越优秀,同时他笔下的故事也越来越恐怖。男孩14岁的时候,某天突然看到一封血书,上面有个自称是他哥哥的人说父母为了激发男孩的创作天赋一直在地下室折磨他哥哥而不让他知道。男孩冲到地下室,却发现他的父母正在那里,一个拿着电锯,另一个发出伪装小孩惨叫的声音,而血书的背面其实是男孩作品的奖状,原来这是父母给他开的一个玩笑。男孩长大后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作家,有一次他心血来潮回到儿时的住所,重访给他儿时带来各种刺激和灵感的地下室。他却在那里看到一具男孩的尸骨,这具尸骨全身被虐待的痕迹,而这具尸骨手中紧紧篡着几页纸头。作家把纸头打开,看到一篇比他自己所写过的以及将来可能写的所有小说更好的一部作品。作家一把火把这篇故事烧掉,再也没有向任何人提起此事。这是作家和他的兄弟的故事的A版,B版的故事是男孩14岁时冲进地下室,果然发现了他被虐待的哥哥,然后他用枕头把他们的父母闷死了。 整体而言,现在再说这是一个悬疑故事其实没什么大意思了。首先因为这个故事的情节其实很好猜,刚开始把人物的存在介绍清楚的时候,就很容易已经猜到事件的真相。接下来的问题只不过是编剧能不能把情节安排到超出观众的既定思维,但是显然没有,但是也不用。因为这个故事也并不需要悬疑和有多么出人意料来赢得观众,这个故事的重点其实是其中的众多独立又相关链的小故事。这么说的话,我现在可以稍微理解一点下半场存在的意义了。我本来是对下半场吐槽颇多的,我根本觉得下半场不用也够了。下半场说了什么,一个是把第三个虐杀小孩的故事说了出来,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第二是通过警察之口讲了一个故事,其实这部剧的大背景是极权政府的,但是和虐杀小孩的主题一比已经不是重点了;第三是第三个小孩的结局,这一点本来是可以写得很吓人的,那就是主人公误会了哥哥,其实三个孩子一个都没有死(前两个是警察编的),这就是个大逆转了,可惜不是这样;第四就是主人公不厌其烦地保卫自己的小说,关于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时间来强调小说的继续存在对于主人公的意义,我理解不能。 在中间休息的时候,其实上半场几乎已经把故事讲的很完整了,所以我一方面很莫名为什么还有下半场,另一方面也很期待下半场到底会有怎样的大逆转。没有想到下半场的走向那么的中规中矩,还没有我在中间休息的间隙想出来的情节劲爆。我猜想的情节,下半场讲的是把时间设定到几年以后,主人公是在上半场被虐杀的三个小孩长大以后他们人生非常痛苦,而上半场把他们弄死的哥哥其实是枕头人来着。这部剧最值得讨论的,不就是枕头人的存在嘛? 在我看来,这部剧最大的败笔是主人公最后临死时构思的那个故事(或者说是他没有构思的那个故事,因为在他剩余的七又四分之山秒的时候就被枪毙了)。在那个构思的故事里,枕头人再次出现。说是枕头人来到主人公的哥哥小时候被开始虐待之前,告诉哥哥将要发生的一切丑恶的苦难,问要不要自杀。主人公的哥哥的回答是“不要”,理由是要是他那时候自杀了,他弟弟就不会写出那么多优秀(独特)的作品了,而他希望他弟弟能够写出这些作品。这样的说法又一次证明了这部剧的主创人员把这些小故事文稿的地位放得多么的髙,同时也是我最不满意的关于枕头人的故事的解读。小时候不自杀是因为怕将来的美好会消失?这些美好的代价,将是无尽的痛苦,而且还不仅仅是自己的痛苦,还包括其他无辜的孩子的痛苦。这一点哥哥想到了吗?如果想到,他还会坚持为了那些故事的存在而保留每个人的痛苦?我觉得面对枕头人的回答完全可以是“不要”,但是理由肯定不能是基于枕头人对于未来的描述,理由只可能是相信将来不会是枕头人描述的样子,理由只可能是对于未来的希望。这也是我对于枕头人这个故事的解读。 既然一开头提到了David Tennant是我看这部剧的源动力,最后再说一下上海场的演员。豆瓣页面上的信息不是最准,我看的这场周野芒演的是“脑力警察”,沈磊演的是“武力警察”。能够把这三个小时的剧演下来已经很厉害了,但是这么资深的演员也吃了好几个螺丝,可见剧本难度。上海演出的布景和多媒体相当精致,整个舞台分为上中下三个场景,中间的拷问室的布局也相当的未来主义。这些也是我在之前别的地方上演的一些剧照里是看不到的。我刚才wikipedia了一下这部剧,原来此剧各种得奖,而且写这部剧的Martin McDonagh还是《In Bruges》和《Seven Psychopaths》的编剧加导演,好鬼才。

大师的盛宴:媒体一代

大师的盛宴:二十世纪最佳科幻小说选 Masterpieces: The Best Science Fiction of the 20th Century 奥森•斯科特•卡德(编) Orson Scott Card 9787513307109 George R. R. Martin 乔治•马丁 Sandkings 沙王 这本短篇小说集里面,唯一一本我之前读过的就是这篇《沙王》。几年前在冰火的电视剧还木有开拍的时候,我读了这篇备受推崇的《沙王》。最大的感觉是好恐怖,一开始好像是小清新的养宠物的开头,根本想不到后面的发展会这么的残酷和不可收拾。但是这种不可收拾的感觉又很符合人的本性,有的时候似乎只要是有那么一点点恶的偏差,接下来就会有源源不断自己再也控制不了的东西出现。从这个层面来说,这是一篇非常成功的小说。 至于George R. R. Martin本人,应该也不用多做介绍了吧。这篇《沙王》是他唯一一篇拿到双奖的作品,接下来靠着Song of Ice and Fire系列,GRRM也是拿奖无数。2011年出了冰火的第5本后,GRRM似乎一直在写前传和番外之类的东西,第6本不知何时才出。再这样下去,电视剧的情节都快要赶上小说了呢,莫非以后就是先影视后文本的节奏? Harry Turtledove 哈里•托特多夫 The Road Not Taken 异星歧途 这篇讲的是一个外星文明来入侵地球,他们有着地球闻所未闻的超高级的飞行技术(超光速),但却在武器装备上只是人类几千年前的水平。可能只是那么一个很小的差别,接下来两个文明的走向和发展重点就完全不一样了。我很喜欢这样的设定,有那么一点蝴蝶效应的意思,好像整个文明的进程似乎真的是由随机因素决定的一样。我觉得这样的情况,不仅仅适用于不同的文明之间,对于物种与物种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 这位作者Harry Turtledove被冠以“The Master of Alternate History”的称号,他擅长在历史事件中加入新的科幻元素甚至改变了我们已知的历史进程。他于1993年凭借《The Guns of the South》获得了雨果奖,《The Guns of the South》就是把背景设定在美国内战时期又包含时间旅行元素的一本科幻小说。 William […]

黑水灯塔船

黑水灯塔船 The Blackwater Lightship Colm Tóibín 温峰宁(译) 9787532942176 托宾今年10月初出了新书《Nora Webster》,作为他的铁杆粉丝,我决定在读他的新小说之前再重温一下他以前的小说。《黑水灯塔船》是最近一本被引进的托宾的中译本小说,是今年年初出的,不过不再是柏栎翻译的,也换成了山东文艺出版社。 没读几页,就一下子又找到读托宾小说的感觉了。那是一种很踏实的感觉,知道不会有什么狗血剧情,然后自然而然地会慢慢了解书中的每一个人物。不会让人想要快点读完知道结局,也不会让人觉得无聊得读不下去,而是真正地让读者享受整个阅读的过程。而且就算是中间有停顿地拿起书继续读,也会很容易让人回到原来读到一半的地方的氛围。托宾笔下的故事,其实并没有什么非常大的情节起伏,但是所有的故事都写在了每一个人物的身上。我觉得他最厉害的地方是,像这样的故事很容易写得很煽情,病苦+亲情的戏码稍微一不注意就会让读者有读催泪文的感觉,但是托宾能够做到花最少的功夫去炒热感情色彩,但是同时通过对人物的细腻描写能够使得读者最饱和地切身感受情节中人物的情绪起伏。每一段,只要那么多提一句,感觉托宾都可以轻轻松松地使得感情决堤,但是托宾就是会很朴实地描写,不多加一分调料。话是这么说,但也有像我这样不争气的读者,好不容易坚持到最后几十页的时候(在车子里妈妈唱歌的那段)还是没忍住。 故事讲的是,因为弟弟病危的关系,把整个家族都会聚在了一起,包括之前心里面有疙瘩的姐姐、妈妈和外婆。我回顾了一下几年前读原著的时候写的观感,现在看来我完全把重点放错了(至少那篇网志的重点没放对)。我那时候最大的感受是这本小说里的那些人物都太作孽了,然后我对作孽的人发表了一通感想。但是我这次读这本小说的时候,“作孽”这两个字完全没有出现在我的脑海中过。这些人虽然有一些身体上的缺陷或者是不完美的过去,但是这哪能叫作孽呢?能够在特别的时刻,聚集在一起,这样的人生怎么能算得上是作孽呢?这本小说明明是在说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亲人之间)存在的羁绊的美好的嘛。 大海轻柔地奏鸣,在没有观众地情况下,远离世界。在慢慢长夜,大海或许会更加自我、更加不朽、更加难以触及。想象、共鸣、痛苦、微小的渴望、偏见。面对大海坚定的冷漠,它们什么都不是。它们还不如淤泥与泥灰,还不如悬崖上那被风吹雨打、被大海冲走的干燥白土。这并不是因为它们会消逝;它们几乎不存在,它们根本不重要,它们对着清冷的黎明没影响,对这海水会在晨光中闪耀、用其犹豫之美震慑她的偏僻海景没影响。她想,如果这里没有人,世界的这一面,这发光的海水、清晨的微风不被看到,没有人感知、记忆、死亡和尝试去爱,情况会好很多。 我是很能理解姐姐Helen的立场的,我以前也一直隐隐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了百了也挺好挺干脆的。有些东西,我没有看到过它的好、但是它的不好却很突出很明显,我为此鄙弃它。我现在慢慢地开始怀疑自己的看法,但是同时觉得在无法说服自己的情况下换一种看法我也无法接受,但是同时又觉得倔强地不改变看法可能未来后悔的还是自己。一想到大海啊、灯塔啊,这样的东西就感觉好治愈,我也好想去到这样一个人烟罕至的无名海滩,远远望着灯塔听着海声,发呆加思考。

Doctor Who S08E09 “Flatline” 小吐

Jamie Mathieson连续写了808和809两集故事,都是同样的问题,明明是一个很好的点子,发展进程中让人很期待最后的爆点,但是最后却都平淡(缺乏惊喜)得让人失望。上礼拜看预告的时候,第一直觉是这集应该会抄《平面国》很多概念,但是今天在看的时候,这种感觉反而没那么明显了。反倒是Tardis的能量因为被这二维的吸走而变小,这一点非常好玩。但是在赶走这帮二维生物的方法上,还可以更简单粗暴讲不通一点吗?任何人包括拿着Doctor的起子的Clara都无能为力,Doctor一出现、炫酷地说几句中二的台词、把起子这么一挥,那些二维生物就全都跑光光了?而且为什么那些进入二维世界的人就死了呢?在我想来,他们都是可以活着回来才对的呀。 再仔细一想,其实第8季有好多集都是这样,包括801的机器人、804的毯子下的生物、以及808的木乃伊和这809的二维人,他们的表现形式看上去都很夺目和新奇,但是编剧却没有好好利用这一点,在问题的解决上很让人觉得不甘。就算是我都能想到很多更好的点子,这是我在看第8季时经常会有的一个想法。我不确定魔法特会不会在这一季季终的时候,给这些才华被辜负的怪兽们一个圆满的解释,我估计不会有的。但求他把应许之地的洞给补好,已是谢天谢地谢谢魔法特一家门了。

罪人の嘘

虽然我看完最后一集还是不能百分百确定自己把这个故事的基本情节给看明白了,但是还是想要推荐这部作品。表面上是一部腹黑的律政剧,打了一个虐心的故事伏线,但是真真想要探讨的既不是法律、也不是情感,而是一个少有人想的更难的问题:为什么人会做坏事。 先说说这部只有5集的日剧《罪人の嘘》,它的特点是你猜不到剧情的走向。主演伊藤英明所扮演的笠原律师,衣冠禽兽的样子,不管是从海报上还是每每阴沉地出现的时候,总有他在《悪の教典》里蓮実老师的即视感。只不过蓮実老师似乎就作为恶的本身而存在着的,而笠原律师却一直是一个谜。不仅仅这位律师行事的动机是一个谜,连故事情节我都发现很难follow,好多情况下我竟然必须通过弹幕吐槽才能脑补其中真正的情节。这也算是这部剧的一个特点了。另外,伊藤英明在剧中已经帅到家了,占着这么完美的外貌演坏人太不公平了。 然后再说说看完这部剧让我想到的几点。我喜欢看律政剧,是因为我发觉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问题是一种纯理性却又可以很不一样的视角,而且这个视角还不是单一的,这让我觉得很神奇,也很开拓眼见和思路。我最喜欢《The Good Wife》,最近此剧的剧情走向让我有点担心,但这不是这篇的重点。好妻子Alicia说她为什么要做律师:“I like clarity. I like rules that tell me what’s right and wrong. I just wanted to be inside something that made sense to me. I never thought about people (or wanting to help people with those rules).”虽然我没看到什么clarity,但是这个想法看似无情却和我喜欢看律政剧的原因是一致的。但是用法律来帮助人的想法并不是说不存在,而是在我看来默认的。类似的例子已经很多,比如为什么每个人都要被辩护,或者杀人犯也要有律师之类的。然而《罪人の嘘》中的眼光又走到了更远,律师的使命看似是遵循律法来维护公正,但是再进一步说,律师的使命可以是理解罪人为什么要犯罪从而从更深远的角度来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吗。因为说到底这些审判辩护都是在为之前已经发生的事情定性,每一件具体案件的辩护和审判其实无法为将来做出任何贡献。把小偷关进牢里只是对他过去所犯下的罪行的惩罚,这种惩罚本身并没有任何让小偷真正改邪归正的作用。有可能这样的事情也轮不到律师来做,也轮不到法官来做,那应该谁来做呢?

Istanbul: Memories of a City

Istanbul: Memories of a City Orhan Pamuk Maureen Freely (translator) John Lee (narrator) 9781400033881 7年前我第一次接触帕慕克的作品,读了他的《我的名字叫红》和《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对前者的感觉一般般,对后者非常喜欢。在今年决定要去土耳其的时候,我就想着一定要重温这本《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幸运地在网上下到了电子书的版本,边听边看重温了一遍这本神书。这是一本关于帕慕克自己对伊斯坦布尔这个城市的回忆性的杂文集。在重读之前我能记得的情节也仅仅只有他笔下的“呼愁”了,再重读我惊喜地发现原来还有好多好多可以说和“呼愁”无关的内容,却也可以说这些都属于帕慕克的“呼愁”。 我是带着寻找的心情去到土耳其的,但是坦白说我并没有在伊斯坦布尔找到帕慕克所谓的“呼愁”。是因为伊斯坦布尔的美食彻底把我征服了,我都无暇去考虑在历史悠久的却又那么美味的食品和甜品之外这座城市还承载着怎样的心情。光是看到伊斯坦布尔街头的甜品店里各式五彩缤纷的甜品摆放的样子,嘴巴和胃就瞬间满足了起来。但我想说的是,我并不需要去伊斯坦布尔去体会这种“呼愁”,我觉得仅仅是作为上海人这件事情本身就足以使人能够百分百地体会到“呼愁”这个东西。我觉得伊斯坦布尔和上海真的太像了,同样是有那么一段在世界舞台上极度光辉闪耀的岁月,在那一时期几乎能够称得上是引领世界发展的中心。在这之后,落寞与想要西化却没那么成功的感觉,站在二等舱的现在还忘不了往年的辉煌的感觉,我很能理解体会。在伊斯坦布尔的时候,离感觉到“呼愁”最近的一次体验,是当我坐在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轮渡上从欧洲大陆驶向亚洲大陆。在出发的时候还是白天,到岸的时候已经天黑,在轮渡上度过了整个黄昏日落,平凡且寂寥在夜幕之下又显得繁华和温情起来。是不是每个有一条穿越城市中心的河流的地方,都有这样的治愈的轮渡呢? 从土耳其回来后,下一本我打算读的和土耳其有关的书是帕慕克鼎力推荐的Tanpinar的作品,希望不要让我失望。最后附一下当年读《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后的网志。 NOVEMBER 12, 2007 伊斯坦布尔的回忆 最近的一个月里,我连续看了两部奥尔罕·帕慕克的作品,先是《我的名字叫红》,然后是《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看的先后顺序是有原因的,因为之前看简介说《我的名字叫红》讲的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悬疑故事。想想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写的悬疑小说,让我很是感兴趣。看完之后,对悬疑故事的部分大为失望,但是这本书也不失为一本有些内容的书,但这本书的好和悬疑故事完全无关。其实我现在对《我的名字叫红》这本书的主题还是有些困惑,我觉得至少应该不是关于报仇和寻找真相的,但是这到底是一本讲什么的书呢?之所以会让人感到困惑,是因为穿插于这本书的很重要的一个载体──细密画,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东西。作为画的一种,怎样的细密画才是美的标准呢?完全没有个性的对前辈大师的复制,还是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有签名式的作品?看似是一个美学的问题,似乎又是一个人们对待文化交流和文化冲突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人们自我认识的问题。 说到各种画风的不同以及十六世纪奥斯曼帝国对自己古老文化“闭关式”地封闭保存,我心中有一个疑惑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喜欢强调多样化。比如要强调会议中总要又一个少数民族什么的,班里要把外国人混杂起来什么的。记得去年上课的时候有一个案例,比如要从一个十几个人的候选名单里选择四个人送到外星球进行文化交流,候选名单里每个人有各自的特性。大家都很自觉地首先想到送出去的代表要多样化,首要就是要有男有女。但要是比如已有四个男的或四个女的已经承载了最多样化的信息,那为什么一定要弄成有男有女呢?所谓的多样化是一个自然的结果而已,决不应该是什么凸显业绩的手段、指标或是目标。 第二个疑惑是什么要文化交流,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我阅读《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的时候解决了。我一定要严重表态,我觉得《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要比《我的名字叫红》好太多了。不管是行文的方式,内容的深度,还有吸引人的程度,比起《我的名字叫红》的拙劣的故事线,《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绝对是一本经典的佳作。伊斯坦布尔就是一座“文化交流”的结果。古老的东方的幽深的文化,西方工业化经济发达文明,还有奥斯曼帝国本身曾经极度辉煌的历史,造就了这座充满了“呼愁”的城市。我们所出生的城市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不能自己选择,但是不可否认的就是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成就了自己。就像帕慕克说的:“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我依附于这个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 之所以很喜欢帕慕克的这本自传式的作品,还因为我感觉到了共鸣,对这座从未造访过的伊斯坦布尔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或许是因为帕慕克小时候的伊斯坦布尔多少和我小时候的上海有那么点相像。同样是一个曾经辉煌过的城市,同样试图摆脱过去想要完全西化,同样有一些破破旧旧的城区和一条不那么让人觉得干净明亮的河流。莫言说,人类文化多种文化碰撞,总是能产生出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但我觉得与此同时,总伴有文化撞击后带来未知的余震,就好像布满伊斯坦布尔以及其所有居民的挥之不去的“呼愁”。对于急于文化交流撞击和西化的我们,余震效果又会是什么呢?

雪 奥尔罕·帕慕克 Orhan Pamuk 沈志兴/张磊/彭俊/丁慧君(译)  9787208068407 赶在到伊斯坦布尔的飞机着陆前读完了这本小说。我本来是想着先多看点关于土耳其的历史再来读这本号称有政治色彩的帕慕克的小说的,没想到其实东罗马帝国或者奥斯曼帝国再多的相关知识,和上个世纪90年代的土耳其还是千差万别。读这本小说的过程中,有好几个点是让我很吃惊的。 关于戴不戴头巾,这个看似那么随意和简单的问题,能够引发和折射出那么多不同的派别,真的很让我吃惊。政府为了完全的西化,提倡不戴头巾,为此甚至不允许戴头巾的少女进学校;虔诚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少女,在因为坚持戴头巾而被拒校门之外,在土耳其的偏远小镇卡尔斯竟然发生了多起少女自杀的案件;因为少女自杀而引起地纷乱,有些原本坚持戴头巾的少女因为害怕自己的家人受到影响而又摘去了头巾去上学;伊斯兰宗教派和血气方刚的宗教学校的学生,讨伐那些要求不戴头巾的官方,甚至有组织地枪杀校长;军队在要求不戴头巾的时候,趁着小镇上的敌对和骚乱展开了政变,一边用演出的文化形式传播自己的信条,一边血洗剧院;还有来自西方的无神论者,或者是基督派;还有这本小说的主人公雪,原本是被迫到德国很穷苦生活的无神论者,在回到土耳其的偏远小镇后却遭到了神的召唤。 明明看上去只是那么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当说到是和宗教相关的时候,瞬间变成了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因为对宗教的理解很难以对、错去判断它。我可以很直截了当地觉得“政府可以提倡不戴头巾,但是也用不着禁止戴头巾”,这样看似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一旦牵扯到对宗教的信仰,又变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伊斯兰教的书里面写女的要戴头巾,但还写了女的要全听男的,但还写了不能自杀。即使都是虔诚信仰伊斯兰教的,怎样做(选择那些教条去遵循)才是真正的虔诚这都很难说,更不要说是有着别的信仰和想法的人了。小说中有一段搞政变的人的一套控诉很能说明问题,政治的难点就在于即使把所有的事情都考虑周全了,也不可能有一个周全的解决方案吧。 你们说要民主,可你们却和伊斯兰分子合作……你们说要人权,可你们却和恐怖主义杀手作交易……你们说向往欧洲,可你们却支持那些把女人的头发盖起来的男人们。你说欧洲人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可你做的和你想的却不是一回事! 故事的一开头,是以主人公诗人雪到卡尔斯,目的之一是为了了解少女自杀的真相。此时的情节设定几乎就像是一篇侦探小说,又很像Jeffrey Eugenides的《处女自杀》的感觉。我当初在读《处女自杀》的时候其实没怎么懂,但是在这本小说快结束的时候,似乎挑明了卡尔斯这些少女的想法。说是所有人自杀都是为了尊严,至少女人是为了尊严而自杀的;女人自杀不是因为她的自尊受到了伤害,而是为了充分体现出自己的自尊;女人是带着赢的憧憬去自杀的,而男人自杀则是因为看不到赢的希望。似乎还蛮能说得通的。 小说里提到的关于信仰和贫富的关系,这也是我之前完全没有想过的问题。小说中似乎在说有这么一说看法,说是正是因为穷,所以在更大程度上人们选择了信仰。穷国的人什么都没有,只有信仰。说到这里,我联想到的是圣斗士星矢北欧神话那一段,说是北欧物资匮乏又天寒地冻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但是在那边生活的人们却愿意留守环境那么艰苦的地方,而他们对于他们的奥丁神是如此的信仰和虔诚。那我们中国千百年来对信仰的松散是因为我们过得太富裕了嘛? 这本小说还有一个特点是,一开始读的时候没有特别察觉到,读到后面会感觉突然出现了一个跳脱于故事但又不是全知形的故事讲述者本人。这个人竟然会在故事的进程中穿插着以过来人的角度点评其中的情节,甚至会提前剧透里面人物的命运,而且是各种倒计时类型的剧透。而到了小说的结尾,这位故事讲述人在大雪天来访卡尔斯则和故事的主人公在大雪天来访卡尔斯成为了一种首尾呼应。 最后说说帕慕克,读完这本《雪》,我才真正见识到了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厉害。很早以前读他的《我的名字叫红》的时候,我一直觉得他是靠卖弄民族性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来赢得了西方文学奖项评审的芳心,没什么了不起的。《雪》里面打着一个侦探小说的幌子,讲了政治、爱情、宗教,以及人类的各种感情,再发散性地一一描述了各方各派的想法和想法背后的理论,真的太了不起了。同样是打阿拉伯民族牌的Khaled Hosseini,帕慕克要甩他不知道几百条大街。

Doctor Who S08E08 “Mummy on the Orient Express” 小吐

这一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吐槽,一部分是冒险的剧情,另一部分是Clara和Doctor的关系。 按照上一集的走向,我都已经Doctor已经和Clara分开了,本来还盼望着终于至少有那么一集Clara free的故事了,没想到Clara还是以变装女王的形象来跟Doctor做分手旅行。这一集的设定我觉得其实是很赞的,太空中的东方快车,然后出现了东方快车谋杀案。不知道是不是编剧在借用了阿加莎的一个片名后,故意要把剧情偏离阿加莎的风格来写。毕竟第4季《The Unicorn and the Wasp》的时候,有阿加莎本人出场的那个故事,已经满满的阿加莎的故事的韵味了。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这一集的反派的设定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只有将被杀的人才能看到的杀手。这个点子相当的不错,一开头看的时候我还在默默地想:每一次Doctor的冒险都会让我有惊喜的想象力的感觉似乎终于又回来了。可惜的是,明明很有潜力的一个点子,后面却被各种不靠谱的洞弄得没什么意思,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我对Clara的厌恶越来越明显了。她到底是什么意思?!说无法忍受12的也是她,说不介意了可以继续旅行的也是她,这样的反复太作了。关键是,她的反复没有任何的铺垫和说得通的理由,完全看不出来她是在什么时候转变了心意。然后最后她还把粉红男拖进来两边说谎,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却让人加强对她的厌恶。关于12到底变没变的问题,我相信本质上是没变的,只不过regeneration之后随着性格的改变,即使是本质上同样的信仰,他所变现出来的行为和对人的态度不一样也是很自然的。我受不了的地方是,编剧的导向是把观众当白痴,然后故意在某些地方添油加醋抹黑12。我估计到最后总归要帮12洗白的,但是这样的先抑后扬的招数,有点太下三滥了。

Doctor Who S08E07 “Kill the Moon” 小吐

我还挺喜欢这一集的,有三个我觉得很不错的原因,同时每一个原因背后还有一些小坑。 这集故事的点子其实相当不错,月亮原来是一颗蛋,孵化出来飞走的鸟再生一颗留在那里当月亮。但是,为什么说月亮上的重力会越来越大?在质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为什么重力会变大呢?又,怎么可能当月亮孵化成鸟飞走的时候,地球上的引力、潮汐什么的没有瞬间崩溃? 地球和月球的命运,取决于三个站在月球上的女性的决定,然后Clara又把这个决定权交给全地球的人,在最后一秒又突然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力挽狂澜。一开始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很喜欢这样的设定,就是在关键的时刻Doctor不去做那个抢风头的救世主,而是让人类决定自己的命运。这个时候,不管Clara她们做出怎样的决定,我觉得都是无可厚非的。一条命PK数亿条生命的事情,在Doctor Who的历史上已经上演过无数次,近到50周年特辑的毁灭一个星球拯救全宇宙的选择,而主流Doctor Who的导向也已经非常明确,主人公肯定是不会去牺牲任何一条生命,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存在。这也是这个故事的一个薄弱之处,为什么Doctor在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人类的核炸弹可以毁灭月球,而丝毫不花功夫去好好分析如果让月球蛋孵化出来的可能的结果呢?另外,地球上的人类灭灯也灭得太齐心协力了(在月球上能看得那么清楚吗?),就是为了凸显Clara最后人性的光辉,这也有点太假了。 最后Clara向Doctor发飙,一开始看得我很莫名,觉得Clara也太情绪化、太作了吧。后来得知原来Doctor是知道一切结果的,就觉得的确是Doctor太贱!如果把情节设定在,月球的生死的确是Doctor严重的灰色地带,的确是Doctor不知道其结论的,在Doctor不知道结论的前提下他还愿意让人类自己做出决定,那才是正道啊。这么故意编的走向,显然是在把Doctor往坑里推啊。都活了那么多年的Doctor,应该早已学会如何不去patronize人类了吧?以前也没见他这样自视甚高呀,他以前一直是很humble地尊重珍爱人类的呀。这又说到了这一集一开始Doctor对待Courtney的态度,其实我觉得这很正常呀,本来就不是每个人都special的(或者说每个人都是special的,in a way),不special本来不也是一种很可贵的东西嘛,什么时候开始不special=nothing了呢?是不是我们人类把自己的架子端得太高了呢,因为人家time lord本来就比我们见识、智力高上不知道多少截呢?就是因为Clara心里有这种比Doctor低人一等的潜意识的自卑,所以才会对Doctor的无心之举那么鸡飞狗跳,有可能使这个原因吧。

Doctor Who S08E06 “The Caretaker” 小吐

这集的冒险故事情节好水啊,重点其实全在Clara的男盆友见家长的戏码。我表示强烈支持Doctor对待士兵没有任何妥协的厌恶,以及强烈抗议编剧如此为粉红男洗白。 有两点我觉得是在这一集里面情节有点过了,第一点是Doctor再怎么解释也不听地坚信士兵不能当数学老师只能当体育老师,第二点是粉红男对自己以前是士兵的身份如此放不下和骄傲。Doctor的这种狭隘我有点接受不了,但是粉红男的这种态度以及最后编剧安排粉红男成为救世主的转折让我更生气。士兵这种职业的存在,往好了说,是一种牺牲自我保卫祖国的荣耀,往坏了说,其实就是国家机器。什么叫做国家机器,就是没有自我主见、唯命是从的工具。当作一种职业来,既然选择了这种职业,那没有主见、唯命是从的生活方式就是相应选择带来的必须,这本身也没什么好指责的,人家自然有权选择这种职业。但是拿这种生活方式当作炫耀的资本,或者真的把自己的牺牲当作是作善的标志,那就太可笑了。所以虽然Doctor一直不给粉红男正名的机会,我也愿意倔强地支持他,这集里面本来好好的事情都是他弄坏的,粉红男瞬间成了此剧我最为反感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