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onthly Archives: February 2015

昨夜的咖喱 明日的面包

这部日剧的基本设定很难让人猜到它真正想要讲的内容,丧夫的年轻女职员和公公单独生活在一起,实在是很奇怪的设定。再看它的标题是《昨夜のカレー、明日のパン》,又貌似是一部关于美食的日剧。的确,这部日剧的片头全部是各种令人看着就嘴馋的传统日式美食,而且每一集都会出现美食的镜头,但是却从来没有正面地对这些美食大加解说或者评价。这些美食并不是这部日剧的主角,但是同时似乎又在很平静地述说着故事,正如这些美食本身就不是那种以新奇或者奢华来多人眼球一样。其实这是一部治愈系的日剧。 一开始看的时候还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然后慢慢地好像有一种在看真人版《夏目友人帐》的错觉。我把它归结于配乐,两者配乐真的好像。然后每一集看到快三分之二的时候,泪点就来了,而且还是非常不经意地悄悄地来。不是那种刻意催泪的泪点,而是某些对人生观的解答恰巧就戳中了你。虽然说不上有什么剧情,因为从头到尾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但是每一件小事都变成了很大的大事,大到足以可以改变整个人生的事情。 我最喜欢的是第3集《幽霊と△》,我也是从这一集开始才真的喜欢上这部剧,然后接下来的每一集都为之感动。《幽霊と△》用到了超现实的手法,本来看来超级写实的剧情忽然加入了神鬼的元素,整个就突然“心灵化”了起来(更像《夏目友人帐》了)这种东方式的人与鬼的相处方式衍生到人与人的相处方式,真的好温暖。 唯一让我觉得不真实的是,里面的人都太好了吧。就算是反面人物是骗子,都感觉没有那么坏,更不要说各位主角人物了,感觉他们的善良的光芒都把身边的一切不堪和最不起眼的恶给亮瞎眼了。特别是男主,真的存在这样的人吗?有一首八木重吉的小诗,是第5集里引用的,摘抄在下面用来自勉也用来给这些剧中的人物点大大的赞。 我自身也好 身外的世界也好 就没有些真正美好的事物吗 就算是敌人也无所谓 无法触及也无妨 只要知晓它的存在 啊 我长久以来为此拼命追逐而疲惫不堪的心灵

糊涂戏班

糊涂戏班 Noises Off 2015.2.25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真的笑到爆炸啦! 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最搞笑的话剧了,别的话剧可能只是点睛之处会心一笑啥的,这部剧就是笑到根本停不下来。三幕将近三个小时,竟然能做到一幕比一幕好笑,到最后一幕我真的是笑到眼泪都出来了。我本来以为我不是那么喜欢闹剧的,这部剧中剧的闹剧彻底打破了我的偏见。 剧中剧的意思是,这部闹剧的内容是讲一个戏班排演另一出话剧。第一幕是在舞台正面讲排演的过程,把剧中剧演了一遍;第二幕是在舞台背面讲现场演出时幕后的事情,把剧中剧又演了一遍;第三幕再次回到舞台正面,又演砸了一遍那场剧中剧。在第二幕之后休息的时候,我还在纳闷他们在前两幕把幕前幕后都演完了第三幕还能演啥,如果再重复第二幕里的剧中剧、只不过把它正过来的话不是很没有创意。没想到,第三幕的确是正过来演,但演的是更夸张的演砸版,竟然成了最搞笑的一幕。当然这也得归功于前两幕的铺垫,包括每个演员的特点和招牌动作,每个演员在剧中剧里的特点和招牌动作,以及每个演员之间的化学关系,堪称完美。 要把演砸的戏演得完美,我真的太佩服这些演员的功力啦。但我更佩服这部剧的作者Michael Frayn,我看了资料才知道原来他也是《哥本哈根》的作者。能同时写出那么严肃复杂好看的剧本,还能写出这么胡闹复杂好笑的剧本,太绝了。

耶路撒冷三千年

耶路撒冷三千年 Jerusalem: The Biography 賽門•蒙提費歐里 Simon Sebag Montefiore 黃煜文(译) 9789861371689 这本砖头大书其实我只读了四分之一,只读了犹太教和异教的部分,好在小伙伴分别读了并分享了其他部分。我不得不承认,在阅读之前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很高的,然后读下来的感觉落差很大。 首先我想要了解的,当然是耶路撒冷这个城市是如何变成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其次是当代的以色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巴以冲突,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在这个城市到底是怎么一个状况。可惜的是,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新的我所不知道的关键知识。原因在于,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总结出的唯一的重点:耶路撒冷从来不是历史的中心。不管是在耶稣诞生以前,还是中世纪,还是奥斯曼帝国时期,耶路撒冷充其量只是各国战局中的一个点,往往都是罗马打到波斯了,顺便把耶路撒冷拿下,或者是阿拉伯人打到埃及了,顺便把耶路撒冷拿下。耶路撒冷的命运,似乎永远不是站在聚光灯的中心的。作者在这本书里对耶路撒冷的描写是很片断化的,都是在说另一个主角的时候带到一些这个主角对耶路撒冷的所作所为而已;但同时作者几乎不花任何笔墨来解释这些对耶路撒冷有所动作的人们之间的前因后果,所以读的时候还蛮痛苦的。历史之外,则是宗教的作用在慢慢孵化,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宗教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宗教的理解竟会产生如此大的力量。一开始的时候,我理解这三大宗教:犹太教从不care别的种族信什么,反正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基督教是不管什么种族都可以信仰;伊斯兰教是要求不管什么种族都必须信仰。所以一直要到很后面,耶路撒冷才重新回到了舞台的中心,那就是从锡安主义犹太复国开始的。 我本来很不能理解为什么很久以前大家都那么讨厌犹太人,后来我脑补是因为犹太教的狭隘性和犹太人的“自以为是”;然后我又很惊讶于这个流浪的民族为何流浪了几年前后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原有的民族性而不融入当地,为何这个被追杀了几千年的民族现在还那么人丁兴旺。在我看中的犹太复国,感觉就是《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所追寻的虚幻的梦,迟早要被时代的大浪淹没的。没想到以色列国真的建立了,确实建立在把当地的阿拉伯人赶走的基础上,同样是有着被赶走他乡的经历的犹太人应该是最能理解同情并不做出这样的举动的不是吗?至少在真正踏上耶路撒冷的土地之前,我是这么想的。 我要冒着被指控歧视的风险写下我真实的想法。在耶路撒冷,最直观的对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判断就是,犹太人有礼貌、英语讲得超好、乐于助人、很有生意头脑却也不会让人感到反感,而阿拉伯人则是low出新境界、脏乱差、时刻想要斩你一刀;而且可以非常明确地感受到自己身处的地方是犹太人的居住区还是阿拉伯人,因为差异真的太大了。我不得不反思,像这样的“入侵”,带来的其实都是正面的东西,充沛的资金、封闭却温和的思想、开化的文明,在我看来似乎都是些好东西呢。话题又说到本次以色列之行让我倍感震撼的马萨达,当年犹太人为了免遭罗马人的奴役,近千人在马萨达全体自杀。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诗句,原来有如此具体如此真实的一个历史事件的体现。犹太复国,现在的谁应当成为当年马萨达的犹太人呢?

When We Were Orphans

When We Were Orphans 石黑一雄 John Lee (narrator) 9780571283880 这本小说的中文译名叫做《上海孤儿》,主人公是一个从小在上海长大的英国人(外加一个日本人)。故事有很大一部分发生在上海,其中包括主人公在少年时的回忆,已经长大后回到上海后寻找自己父母失踪的真相,偶尔穿插一些主人公年轻时在英国社交场合和年老后的异地归宿。 这本小说和《The Remains of the Day》一样,让我感到一种模糊的政治观念。我已经很习惯于一部作品的主人公(特别是以主人公的视角讲故事的时候)是“好人”,所以这两本书在提到战争事件的时候,我需要花特别的功夫才意识到和我脑海中的历史是如何相对应的。在那个年代的上海,殖民区内的英国少年和日本少年的友情,也让我看得有点出戏,为什么那个年代的英国会和日本那么要好?(在《Torchwood》里说Toshiko的爷爷在Bletchley Park工作的梗也让我感到很诧异。)但是这段共同经历臆想的困难的少年友情,却几乎是这本书唯一的亮点。因为我很难喜欢起来,那位水性杨花的潜在女主的行径(每次她出场我的眼白都翻到抽筋了);我也很难理解已经临近结尾时男主为了寻找他的父母的“不畏艰险”。然后到了结尾抖包袱的时候,把男主的父母失踪的真相说出来的时候,却又太过戏剧化而失却了一份真实感。 另,这本有声书的大部分我都是在跑步的时候听掉的,每次差不多正好可以听掉一章。我发觉这样的安排太适合我了,一方面避免了我以前听有声书听着听着就会睡着导致白听,另一方面当我把注意力集中在听有声书的时候,就不会一直感到快要跑不下去的痛苦,会帮助我继续坚持跑下去。最后有声书也听下去了,跑步也跑下去了,win-win!

一个简单的故事

一个简单的故事 A Simple Story 阿格农 S. Y. Agnon 徐崇亮/郑军荣(译)  9787532734924 继续补课以色列文学,这位是在196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格农。这部小说就如它的书名,就是一个简单的故事。简单的故事,但是有民族的特色,用平淡不浮夸的语言,又让人有一些有高度的启发,这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要害吧。这个简单的故事,也可以说是最老掉牙的故事,两位相爱的年轻人最后没有走到一起的故事。有点让我想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同样是从一个家族的缩影才体现整个社会甚至是整个人类的命运,只不过这个《一个简单的故事》的时间线索要更为简略,其中的人物命运也没有那么戏剧化。 这本小说给我最大的震惊,就是整本书充斥着一种宿命感。无论是讲故事的叙述方式,还是人物的线索命运,都有一种“听天由命”的感觉。故事的叙述者常常会在一旁做一些评论或者总结,一般用的是最平淡的口气,好像已经看破红尘,而且几乎不带任何edge。而书中的主人公的命运起伏,永远是一开始能感受到他个人的不愿意;接下来却是顺从地接受了世俗的安排(世俗的惯例和上帝的安排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了),即使还是不情愿,但还是这么做了;最后虽然是违心地走上了这条道路,但是这条道路对于这个主人公也蛮好。 我不确定主人公这样地选择以及故事地叙述者这样平静的态度是不是和他们本身的宗教信仰有关,我感受到的却是一种找不到力量的感觉。把老天给你的挑战,视作为一种恩赐,然后以顺从老天的安排的方法顺从自己的内心,很难分清楚这是一种内化了的自我实现还是一种自欺欺人。有些经历了文革的人觉得文革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而去包容它,我完全无法认同这种牛屎,我觉得这是一种通过自我安慰而放弃反思与自责的懦弱的表现。但是如果不是这么做,很可能的结果就是必须生活在直面人生的痛苦,要去承受这些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耶路撒冷异乡人

耶路撒冷异乡人 Second Person Singular 萨义德•卡书亚 Sayed Kashua 吕玉婵(译) 9787208112766 我只能说没我预想得那么精彩,这是一本很容易读的通俗小说,但豆瓣上8.3的高分感觉有点水。当初光看介绍,这本小说吸引我的地方有两点,而现在读完回想起来都有点失望。首先是这本小说宣扬自己是伯恩斯坦文学奖得主,看到伯恩斯坦的名字我自动脑补是某个德系的国际文学大奖(其实是我把伯恩斯坦和伯恩哈德搞混了)。后来我一查,原来伯恩斯坦文学奖就是专门颁给希伯来语作品的。当初第二点吸引我的地方是简介里说得很神秘的三位身世截然不同的主角人物,我以为会是那种讲述发生在耶路撒冷不同种族之间冲突性很强的故事,没想到看下来根本就是男主角心眼小到家的故事。我发觉这位作者真的是“高级黑”,在文中一开始是不断铺垫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在耶路撒冷的区别,西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多么富裕、低调、有文化;东耶路撒冷居住的以及来自外乡的阿拉伯人多么屌丝、爱炫耀、容易打着民族平等的旗号进入好学校、千辛万苦成功后爱模仿西方文明品味等等。重点在于这本书的第一男主角,故事全部是围绕着他看到一则妻子很久以前写的一张暧昧的字条之后,如何丧心病狂地不信任妻子、调查妻子、耿耿于怀等于不存在的陈年老帐却怯步于自以为的别人的眼光。作者黑阿拉伯男主黑到极致的是,当我们以为所有事情已经水落石出、男主也该释然、故事也可以结束的时候,最后全书的结尾是阿拉伯男主还要再次用最狭隘的心和最妄想的思路来做判断。我估计也只有阿拉伯裔的作家才能又立场写如此黑化阿拉伯人的书,我几乎难以想象,如果同样是以色列人但是是犹太人来写这样的书的话会怎样。 歧视的话题,我觉得非常微妙。1)意识到每个民族自然有每个民族的特性;2)把这种特性归纳出来;3)因为不同的特性而区别对待。从哪一步开始已经构成了一种歧视呢?我个人觉得,国人最容易犯的一种歧视,叫做ignorance。世界这么大,不同的文化那么多,我们却很少愿意去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不同的人。什么都不懂,好像跟歧视搭不上关系,但是我觉得主动选择无知,其实就是一种歧视。 另外我很好奇,到底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从外表上如何分辨。我猜想,原本同为亚洲人的中国人和日本人从外表上应该也很难分辨,但是身为中国人却似乎很容易从“气质”上一眼看出来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区别。这种区别,应该已经是超越了外在的体貌特征的了。我多少可以理解,这本书里为什么一位阿拉伯少年最终可以伪装成一位犹太少年,并且互换身份。这种理解,是不是也是一种歧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