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onthly Archives: January 2015

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

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 Suddenly, a Knock on the Door 埃特加·凯雷特 Etgar Keret 楼武挺(译) 9787532150694 这本短篇小说集真的太赞了,直接五颗星!刚打开目录的时候,我吃了一惊,薄薄的差不多只有两百页的小册子,竟然有近40篇短篇,多少有种赚到的感觉,同时看到五六页就是一个故事的长度,让人感到压力也变小了。至于其中的故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想象力太丰富了,而且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想象力,也就是说近乎有哲学思考或者社会思考的想象力;每一篇的情节也都很有特色,不会看过就忘。让我想到了同在短经典系列里的Michel Tournier的《爱情半夜餐》,只不过Michel Tournier的故事更像寓言故事,而这位以色列作家Etgar Keret的故事更现代。 有几篇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很喜欢的。《拉开拉链》可以说是相当恐怖的一篇科幻小说。亲吻时女主的嘴唇被男主的舌头扎破了,原来在男主舌下藏有一条拉链;女主趁男主熟睡时拉开拉链,去掉皮囊,竟出现了另一个人,于是女主继续与这位新人恋爱,直到新人由于工作缘故离开了;接着一天女主照镜子发现自己的舌下也有一条拉链。《创意写作》,故事里套故事,夫妻各自参加创意写作班些故事,一篇比一篇有创意。《选择一种肤色》一开始是人与人之间因为不同的肤色而存在各种歧视与纷争,然后介入了上帝,发现原来上帝自己也是种族歧视的受害者。《痔疮》说是有一个人得了痔疮,这颗痔疮越涨越大,变得比那个人还大, 最后变成了公司的董事长。这篇和我之前看过的一则漫画好像,漫画是讲宅男掳管的手进化成完整的女孩模样,而宅男退化成附属品。不过公司老大是从痔疮进化来的这个槽点我觉得不能更棒。《异次元空间》讲的是无数个平行世界总有一个圆满的我。《石榴》讲的是一位临死的人面前出现天使来满足他一个最后的愿望,他希望“世界和平”,接着他死后转世成了一颗石榴。世界的确和平了,石榴在担心自己会从树上掉下去。

The Hobbit: The Battle of the Five Armies

我今天回头一看,自己竟然没有写《The Hobbit》电影版第二集的观后,足见我当时是有多失望。我非常喜欢电影版第一集的,有一种充满着前途未知的冒险感。但是第二集里加了太多原著里没有的情节,特别是矮人和精灵的那段三角恋情,无法直视。没想到我原本一个从来没有入门的魔戒门外汉,好歹跟看完了三集《The Hobbit》的电影。 我非常满意龙在出电影标题之前就死了,故事的重点从来不在、也不应该在BC身上。 人类怎么可能那么强大,到最后幸免于难最多的竟然是人类? 每次巨鹰就不能稍微早点来,什么问题不都解决了? Legolas跟矮人经历了那么多,怎么可能到魔戒的年代还保有那种初心? Bilbo和Thorin的最后对话,怎么会扯倒重视家庭/亲情头上?浑身不搭界啊。我在读原著的时候,其实也没有感受到这两人之间如此深的羁绊。但是电影三集看下来,的确是想要表现两人崇高的友情来着,但是最后为啥又变成Thorin要用最后一口气宣扬亲情了? 最后一集的名字不叫”there and back again”是最大的遗憾,同时也决定了这一集的走向。这一集更像是在对魔戒三部曲致敬,补充了很多两者的关联部分,但是同时失去了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侧重点,那就是Bilbo。说到底,这应该是一部讲霍比特人的故事,而不是讲矮人夺回江山的故事,更不是魔戒故事的前传的存在。我心目中,这永远、也只是一部关于霍比特人的故事,所以它才好看。

keep galloping

  我还记得我刚开始看《Miranda》的时候的感受,根本没有想到到现在我会对这部喜剧如此的喜爱。当我看到剧中的女主人公Miranda人高马大、除了搞笑似乎没有任何的有点,而她的梦中情人又是如此”正常”的时候,我一直在质疑两人在一起的合理性,因为我觉得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穿越外表的组合不可能真正实现。不是有个笑话说是第一次接触对方相貌平平,然后深入接触下来发现对方不管是礼仪谈吐还是知识储备都超群,于是感叹还是无法弥补外貌的不足。我对Miranda也是有如此根深蒂固的偏见。但是让我自己都吃惊的是,尽管她其貌不扬愣头愣脑,我竟然发现了她”内在的美好”,感受到了她的可爱,甚至觉得她的梦中情人有点配不上她了。 《Miranda》的全剧终,由圣诞节和元旦的两集特辑组成,最后当然是终成眷属,但我也感受有点失落感Miranda的故事就这么结束了。后来我再去看了Miranda Hart的一个现场脱口秀的视频,一两个小时在O2的简直是演唱会级别的场子里,人多得就和演唱会一样,真的好厉害。然后我发觉Miranda的搞笑不仅仅是肢体上或者口语上的,她的搞笑来自于她的人生哲学,从她那独特的近乎儿童的视角看出来的世界,而且她还能用欢快的态度去面对它。全场几乎没什么黄段子,但是还是能把人逗笑到舍不得看完。策马蹦腾的人生,开始的方法应该比想象中简单。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The Story of the Bible 房龙 Hendrik Willem van Loon 乔菲/刘学政(译) 9787540213237 道听途说的圣经故事之外,我是第一次读比较正经的圣经的故事,也是作为以色列之行前的功课。让我自己比较吃惊的是,读完圣经的故事,让我自己故有的一些对圣经的想法产生了改变。 对我来说最大的改变莫过于通过圣经的故事来重新认识了犹太人。之前在读到相关历史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搞懂为什么大家都那么讨厌犹太人,我无法理解古代人怎么就对犹太人有如此根深蒂固的仇恨。看完了旧约的故事,犹太人的面貌才可见一斑。一句话,旧约其实是犹太人的历史,有点像是犹太人的神话故事。旧约里面说是神以他的形象造了人,我的读后感反而是犹太人以自己的形象造了神,或者说犹太人以自己的形象造就了这段神话故事。旧约里的神有多狭隘、小心眼和变化无常,其实就是膜拜他的犹太子民有多狭隘、小心眼和变化无常。我最不能理解的是,那些打着神的名义、捧着“十诫”要来维护神的人其实是在违反“十诫”。“不许杀人”和“不许拜别神”同时存在“十诫”中,为什么可以通过杀人来惩戒“拜别神”的人呢? 于是我才慢慢理解为什么大家感到被犹太人惹到了,为什么大家会愿意去相信耶稣。从旧约圣经的故事里,我没有看出任何的蛛丝马迹这门宗教将来会有如此大的影响,我也无法想象为何将来这门宗教会厉害到这种程度。我感觉新约几乎是要颠覆旧约的一门全新的宗教,新约中耶稣的行径和旧约中神的形象几乎是对着来的呀,所以耶稣不断被法利赛人迫害,但是为什么基督教还要认可旧约呢?我以前一直以为,因为旧约的传播历史更悠久一点,所以应该是比新约更质朴更有价值,现在才发现我之前的想法多天真。 从现代的眼光来,似乎很容易一眼看穿圣经的故事的来龙去脉,很容易从这些故事的背后猜到更靠谱的真相,所以我很难去相信这么一门宗教。但是毕竟基督教还是盛行于当下的一大宗教,那么多人真心信仰,我非常好奇他们的逻辑判断是怎样的呢。作者房龙在提到任何很明显瞎编的情节的时候,都会用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会去理解为何当初编写圣经的人会写下这么一个现在看来假得很明显但在当时是有特别目的的故事。去其糟粕后残留美好,但是哪个宗教不是如此呢?

The Sound of Music

2015.1.10 上海大剧院 我一直不知道,原来《音乐之声》是先有音乐剧再有的电影。我小时候看《音乐之声》的电影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后来读大学的时候重看,似乎是我第一次有意识地给一部电影打五颗星满分。能够融汇那么多内涵和正能量,还不让人觉得假,这才是音乐的力量吧,我当初是这么觉得的。音乐剧和电影的区别不大,有几首歌出现的地方略为不同。比如《My Favorite Things》出现在了临行前嬷嬷对Maria的开导,而电影中本来出现《My Favorite Things》的打雷场景的歌变成了《The Lonely Goatherd》。这打破了我印象深刻的《My Favorite Things》本来的样子,后来查wiki才发现原来并不是这次的音乐剧修改了电影的编排,而是人家从1959年音乐剧都是这么演的。这次看完音乐剧以后,我再次感受到了一种很正面很温暖的音乐的能量,太满足了。与此同时,还有一种时间上的洗礼感,特别是那首《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第一次看电影听到这首的时候我还远远没到那个年纪呢,而现在竟然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我对人生的认识却似乎仅仅到人家16岁就拥有的水准。话再说回来,我发觉自己年纪大了以后,最喜欢的曲子是同名主题曲《The Sound of Music》,很多东西真的是自然才能治愈的, 另外,最近我还看了一系列的关于音乐的片子,有amazon的《Mozart in the Jungle》第一季,还有电影《Inside Llewyn Davis》和《Whiplash》。相比《音乐之声》,我感觉这几部新片看得我好迷茫。我一直觉得音乐之所以美好,是因为音乐本身;正是因为音乐可以是超脱于个人(人类)的存在,所以它才那么伟大。而演奏者/演唱者之所以重要,也并非(不仅仅)是他们本人有多厉害,而是他们成功地把音乐演绎了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人类是臣服于音乐的,因为音乐本身是有力量的。但最近看的这几部片子里,貌似每一部都是打着励志片的幌子其实是在合理化一个“艺术家”可以多么自私。特别是网上评价最高的《Whiplash》,我只看到男主为了保住自己首席的位置,死命地演奏。难道音乐家的使命不应该是去贡献自己的才华吗?当自己已经无法演奏的时候,把这个位置让出来使得整个乐团可以完整演奏,这才叫励志吧?整天想着算计着怎么才能讨得指挥的欢心来保住自己的位置,练习练到磨灭了人性,这能叫励志?!

她的身体明白

她的身体明白 Her Body Knows 大卫·格罗斯曼 David Grossman 张静(译) 9787533934569 旅行前补功课,这是我读的第一本以色列作家的作品。故事的内容和以色列几乎没什么关系,而且我对其故事内容的情节感兴趣程度几乎为零。主人公是一位瑜伽教练,然后主要讲的是她和一位少年和她的女儿的分别的羁绊。好歹书的名字就叫做《她的身体明白》,情节中参杂了很多对于瑜珈的理解与运用,个人很难苟同。但是这本书真正出彩的地方在于它的叙事结构。书的封面就注明了这本书的最大看点“迷宫般的叙事,迷宫般的情感”,我也是因为这个才决定去读它。 首先全书分为两条线描写,一条是瑜伽教练临终前,她的女儿在她床边给母亲读自己写的小说;另一条就是小说的原文,这本小说是根据瑜伽教练年轻时真实发生的和少年的故事改编的。这两条线是穿插着进行的,一段小说的原文,再一段病床前母女的对话或思考以及对这段小说的评论。有的时候小说里的内容是真实的,母女还有就此引发一些对其他人物的观点;有的时候是虚构的,母亲就很直接地指出,但也强调不要让女儿再修改等等。第一个层面,就在现实和小说文本之间产生了一种对应的关系。第二个层面,是瑜珈教练分别对少年和对自己女儿的情感,这位少年和她的女儿有着很雷同的一面,少年刚出场就已经暗示了瑜伽教练立马想到了自己的女儿,接下来的少年背后的秘密也与瑜伽教练的女儿相温和。但是令人费解的是,瑜伽教练对待这两个人是截然不同的态度。第三个层面,在于少年的身份,他是假借着另一个人的名字而存在着的,他的故事其实是另一个人的故事。而这另一个人却又和这位瑜伽教练有着关系,这本书是几天前读完的,这关系我已经有点记不清了,也有可能是我自己脑补的,但我觉得肯定有这关系比较精彩:P

Predestination

可能是因为我太喜欢原著Robert A. Heinlein的《“All You Zombies–”》了,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好看啊。在读小说的时候,硬是要说有漏洞的话,那就是怎么可能自己认不出来自己。电影里的处理方法是索性请了两个演员来演,殊不知其实最大的难点应该在于女主角如何认不出来男主角或者是男主角如何认不出来自己是女主角。其实请两个演员的目的应该是骗观众的,否则要是年轻男女主角也都让Ethan Hawke来演的话,就太容易猜到了。 这部电影对原著的最大改编就是加入了炸弹客的情节,我觉得这也是电影版最大的败笔。话说回来,我能理解为什么要加这么一个情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对原本主题的一个升华。中文译名“Predestination”有一点望文生义,“前目的地”有一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本来“Predestination”直接就是“预先注定”的意思。不断的轮回和事先已经注定好的人生,这原作的主题,也是相当一部分人相信的人生观。这种预先注定的人生是否有跳出的机会,电影改编的情节特别以试图跳出作为结局,显出了一丝别样的希望。接下来的故事,我们想象一下,还勉强可以说圆,比如主人公愤慨射杀老年的自己以后,正如老年的自己预言的一样经历某种精神上的质变后决定放炸弹。但是说圆的故事就又一次泯灭了希望,跳出的希望和逻辑竟然就如此变成了一对水火不容的元素。 但是我怎么也接受不了的败笔情节设定,就是主人公的工作是去“改变”历史,而不是“筑就”历史。里面说,老年主人公是看到了将来的报纸,来决定哪些将会造成未来更大的灾难的人要死。结果他炸弹炸死这些人,未来怎么还会有灾难的报纸呢?无论如何我也接受不了这样的设定。就算是平行世界也无法来解释电影中的设定偏差,而明显Robert A. Heinlein笔下的世界是完美的圆的世界,电影版和原著文本已经是两个世界了。

To Be Loved Tour

2015.1.13 Mercedes-Benz Arena, Shanghai  这次Michael Bublé的上海演唱会的宣传比较低调,我本来都没有听说,然后是决心上购票网站买Ed Sheeran的演唱会门票的时候才看到原来也要来上海了,于是我瞬间决定抛弃Ed Sheeran去看Michael Bublé。很难理解为什么要把演唱会放到工作日的晚上,也不知道为什么宣传力度那么低,好处反倒是似乎因为出票量不大,我们买的票被自动从五层升级到了二层,第一次在这个场子坐那么近。 这场演唱会给我惊喜连连。我以前一直只觉得Michael Bublé的嗓音太独特了,从不知道他还有别的方面的才华。今天才知道,原来他也是一个搞笑高手,整场段子不断。从一开场就把歌迷叫上台接吻,到后面让单身参加threesome和祖父母唱后街男孩的定情歌的桥段,让人感受到很活生生的很好玩的Michael Bublé。至于Michael Bublé的歌唱才华,自然不用多说了。我觉得像Michael Bublé这样的嗓子不唱爵士太可惜了,可能因为他算是微胖界的帅哥,所以出的专辑都比较偏流行。他的几首大热歌曲也都是伴随着爵士的唱法,但是很随性的爵士加上很口水的旋律灌成的唱片反而给我一种过度包装缺乏内涵的感觉。《Haven’t Met You Yet》和《It’s a Beautiful Day》的我也是单曲循环停不下来,但我更喜欢他的《Me and Mrs. Jones》。但是听Michael Bublé的现场就没有那种包装的感觉,再简单的旋律也变得有一种human touch,很赞。通过今晚,我还喜欢上了《Everything》和《That’s all》。 Michael Bublé头一回来上海开演唱会,而且是亚洲巡演的首战。我本以为会是专注于新专辑的宣传,但是很意外的是这次的歌单和之前他在欧美的To Be Loved Tour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连《It’s a Beautiful Day》都没唱。期待他下次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