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Alan Turing

揭秘

That is all you need to know: the untold story of Bletchley Park Idle Motion 2014.11.9 兰心大戏院 这是我看的第二部Idle Motion的戏,从某一种层面来说,这部《揭秘》和《我和博尔赫斯》有着类似的叙事手法。《我和博尔赫斯》分了两个时空平行讲故事,一个是研究、喜欢博尔赫斯的少女身边的一群人的故事,另一个是引用各种历史信息的关于博尔赫斯的故事,这两个层面并没有哪个是主哪个是次的区分。而这部《揭秘》更厉害,围绕着Bletchley Park,有三个层面的故事穿插着在舞台上发生。一个是二战期间图灵工作的Bletchley Park,一个是和图灵一同经历过战时破译密码工作的Gordon Welchman想要写的关于Bletchley Park的回忆录,最后一个是现代一群朋友想要保护Bletchley Park免遭开发的故事。 说实话,我是冲着图灵去的。对于Bletchley Park我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虽然说这段在战争时代的工作的确是比较重要的一段,但我却也从未把Bletchley Park看做是图灵的一个标志,反之亦然。在读图灵传记的时候,我最印象深刻的点是我在图灵身上看到的一种”冷燃烧”。他并非是那种一般意义的会让人感到很鼓舞很鼓动的楷模型人物,我反而觉得他在人生中所有的成就完全仅仅处于他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追求,和那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谈着目标理想的追求完全不一样,但是同时却能让人感到一种由衷地佩服。关于这种”冷燃烧”,我在看这部戏的时候又一次得到了确认,这一点我很喜欢。 但是这部戏说到底,其实未必是关于图灵的,而是关于Bletchley Park的,以及关于那些和Bletchley Park相关的人的。而且这部戏有意地把三个时空场景放在一起,我觉得很巧妙,也很引发我的思考。单纯的看这三个层面,我似乎并不觉得任何一个是值得一提的。战时的爱国,战后的回忆,现代的遗产保护,这三个层面里面所提到的主题,直到昨天我还一直觉得它们都太overrated。但是看了昨天的戏,同一个事件可以有在不同时代的解读,而且是这么同一个事件引发了不同的人的不同的情感态度,让我有点开始怀疑自己对这三种主题的鄙夷有点太轻易了。 我稍微讲讲我是如何被各个击破的。二战层面的故事,从英国宣布和德国进入对战状态开始,并不是因为德国已经入侵到了英国,而是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德国撤军波兰无果后,英国主动提出来对战的。随即便是所有壮年男子被应召,全国上下进入战争状态。作为老百姓,忽然被卷到战争里面,而且还不是切身的威胁而是政府主动的介入战争,如果是这样设想场景的话,我有点难以接受。政府凭什么就这样擅自把全部国民拉进这样的局面呢?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去哪里了?但是我又回过头想,如果人人都坚守自己的自由的话,那没有英国参战的二战岂不是正义无法胜利了嘛。我一直觉得什么也无法justify战争的存在,但是我又觉得那些真心去参战想要守护家人的战士愚蠢同时又很勇敢善良,他们是乌漆麻黑的战争天空里的星星。回忆录层面的事故,我一直对这种政治历史类的回忆录有偏见,总觉得是老兵偏执的自我安慰加对外炫耀的产物。但是这位Gordon Welchman写回忆录被禁以及自己本人还受到迫害的故事,让我又对他敬佩。敢于突破封锁,把(至少是对他而言的)真相存留下来,这本身就很值得赞扬。如果说真相是否值得留存还是一个问号,那么建筑保护那个层面的故事,在我看来更没什么意义了。我一直觉得真相需要留下的是以史为鉴的这一份精神,建筑的变迁自然会给下一代的人带来别的意义,没有必要这么抠字眼似的把所有的东西保留下来啊。但是昨晚看到最后他们有人来访的时候,我却也有感动到。不过可能我觉得珍贵的是他们千辛万苦为一件事情努力付出,而不是Bletchley Park的存留吧。 最后说说舞台和翻译。这部和《我和博尔赫斯》一样,充分利用了各种投影技术,还穿插了一些舞蹈动作,把本来已经很沉闷的剧情稍微加亮了一些。但是翻译字幕真的太烂,我记得的错误有把”拍照片”翻成”拿照片”,把”patronize”翻成”爱国教育”。

艾伦·图灵传

艾伦·图灵传:如谜的解谜者 Alan Turing: The Enigma Andrew Hodges 孙天齐(译) 9787535768780 这本书的英文序由Douglas Hofstadter加持、中文序由马慧元老师加持,适逢图灵百年诞辰之际出版,很难让人错过。传记类的我读的非常少,也不知道该怎么总结,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贴了好几处便利贴,但是现在再看却想不出有什么可以总结出来的感想。至少我知道这本传记写的好,好在它一点也不煽情。这本书里面从比较专业的角度,讲到了好多图灵涉及的研究领域和成果,可惜好多专业的地方我都没有看懂,而关于图灵情感类的八卦内容是限制到了最低限度,并且都是用非常平静地语气一笔带过。我现在想来,这样的文风倒是真的和图灵本人的做事风格很像。在我的眼中,图灵完全就是一个活在自己小世界里的天才,他一点也不顾及什么名利、别人的眼光,也不会怎么主动地正面反抗外部世界,永远只是盯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而他的小世界一点也不小,里面容纳了他的各种兴趣:数学、生物、哲学、逻辑、计算机,从他这样高的角度看待世界,这些领域真的是相通的呢。 光看中文维基百科的时候,会给人一种很不负责的错误印象,好像图灵吃苹果自杀全是因为他之前遭到了不公的审判。这一点也的确让人很震惊,原来我以为王尔德已经是那个时代的最后一个案例了,没想到仅仅在半个世纪前的英国还是如此的偏见和狭隘。然后我再来看这本传记,这本传记的好就完全体现出来了,因为它清清楚楚地把不公审判和自杀两件事情割裂开了。的确有这个可能两者有所联系,但是怎么也没有足够地证据支撑。这样的谜,才是等着大家去破解的。 update 09/12/12 还是想要加些我个人对图灵的评价。我之前对此有所保留,是因为一本书读下来我没有觉得自己有在很大程度上被inspire到。那么厉害的一个人物配上那么详尽朴实的一本传记,我竟然没有被inspire到,我都有点不好意思说出口。后来我好好自省了一下我怎么那么没有觉悟,终于想通原因了。那是因为在我眼中的图灵,他至始至终是一种冷的状态,至少从外部观察来看他是不燃的。我可以非常容易地想起来背景跟图灵有相通之处的可以inspire到我的人物,比如同为艺术家的梵高(在他之前我从未领略如此看待世界的眼光)、或者同为同性恋的Milk(在他之前我都不觉得任何“运动”有啥意义)等等。这些人物都是在燃烧生命的,我可能更容易被燃烧的人打动吧。但是话又说回来,图灵的“冷”并不说明他所遭受的苦难要比那些“燃烧”的人的要少,那么他究竟是在内心默默煎熬着还是纯粹的冷漠着呢?我觉得我自己以前在某些方面也是有点像图灵的,对外界的事情有点木知木觉,而做起自己的事情来即使不如意也不会气馁什么的。可能是小时候系统教育中毒太深了,我总以为那些打着追求真善美的旗帜的任何外部活动,都是虚空无用的,那时的我似乎是个彻头彻脑的现实主义者。但是现在我却发觉自己年纪越大,反倒越有向愤青发展的潜质。虽然事不关己,但是看到丑陋的事情,就是忍不住一团火上来,一点也不淡定。我不确定这两种状态哪一种更好,但我也不觉得可以通过什么努力使自己从某一种状态达到另一种可能会被认为更好的状态。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