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复旦剧社

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

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 复旦剧社 2019.6.8 复旦大学相辉堂 很惭愧我是在两三年前在乌镇看了德万尼茨(Dietrich Schwanitz)的《戈多医生或者六个人寻找第十八只骆驼》之后,才知道有皮兰德娄(Luigi Pirandello)的《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 故事讲的是一部正在排演的剧组,被六个陌生人打断,陌生人声称自己是一家人、并且是值得讲述其故事的一家人,要求自己的故事被演出来。这一组家庭的故事是,妈妈带着大儿子和情人私奔了(还是被抛弃了是罗生门),生下另外三个孩子;情人死后,原来的老公召妓遇上了自己前妻的女儿;最小的两个孩子玩耍的时候都死了。 这些寻找剧作家的角色的故事感觉有点俗套和狗血,而且有点太长了。一共就六个人物,必然是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有一个冲突爆点,我一直在等每个人的爆点出来,但是偏偏他们就是一点也不着急,演了一大半才爆出来两三个人的。最后全部爆出来的时候,感觉也就那样,没必要憋得那么紧。但是考虑到这是1921年的作品,那么久以前可以安排这样的梗,已经很厉害了。 这是个戏中戏的戏,内嵌的这个故事本身也就是情节关系错综复杂夺人眼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重点还是戏中戏的结构讲出了很独特的东西。内嵌的故事是一个真的戏,内嵌的故事里面的人物不是而不是由外围的同一批人演的,也不是由别的角色为演员的人演的,这些内嵌的故事的人物本身就是角色(也只是角色,而非故事原型)。皮兰德娄通过这些内嵌的故事的角色之口,讨论了人物、角色、演员、剧作家之间的相对关系以及变化的可能性。这是这部戏最厉害最好看的地地方。 我的理解是,这部戏通过“真的假的”/“假的真的”的转换,让观众理解和重新定义戏剧和现实和艺术之间的关系。上半部的重点是,内嵌的这些人物说自己的故事是最真的,外部的演员想要把故事演出来、任何的布景不同都违背了内嵌的故事的真。下半部的重点一转,内嵌的故事的这些角色是死的、固定住的、没有生命力的,所以是假的;相反外围的演员是真的,只有真的才可能随着时间和对故事的理解成长、变化。最经典的场景就是,内嵌的故事里的小男孩玩枪自尽死了,外围的演员们去看他真的死了,都吓死了。人们很少会为故事里的角色的死而大惊小怪,这里的角色就和人本身挂钩了。然后临近结束,小男孩又诈尸一样起来跟外围的演员互动了。这种设计好科幻啊,穿梭在各个meta层面的生生死死。再次考虑到这是1921年的作品,简直比现代的观念还厉害。 这次是复旦剧社的同学的演出,虽然几乎都是大一大二的很稚嫩的同学,有点感觉都还没有长开,但是总体来说完成度还是蛮高的。特别是场外的指引等等服务做的蛮专业蛮到位的,还是在自己的小程序上预约免费观看的,太好了。好久没有去这样的礼堂了,感觉像是回到了小时候。

哥本哈根(复旦剧社)

哥本哈根 复旦剧社 2015.6.18 复旦东区艺术教育中心 第一部让我看得弹眼落睛的话剧就是《哥本哈根》了吧,当初第一次看的时候就觉得看一遍肯定是不够的,多看肯定会有更多的感受。然后安利身边所有人这部话剧,还自己和小伙伴们一起全文分角色读了一遍(台词多到读到吐血)。自从看了同一位剧作家的《糊涂戏班》,我更是对Michael Frayn佩服到飞起来。 这本是一部不需要很多布景道具的话剧,角色也一共只有三个人,所以演出的实力至关重要。作为非专业的演出,几位演员的台词功力已经很令人赞叹了,但是整体而言还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层次感。Michael Frayn最厉害的地方应该就是一遍一遍地讲故事,每一次讲同一个故事都能讲出不同的东西新的味道。而在这场演出中,所有的平行的故事都有一种混捏在一起的感觉,虽然中间会有暗灯的穿插,但是缺乏了分割明确的一遍遍的对事件的解释,不仅让故事的情节显得杂乱,也失去了此剧最大的看点。我现在还能记得好几年前看那场《哥本哈根》的时候,可以很明确地看懂故事一遍又一遍地重新开始。 另外就是观众笑点多少破坏了一些此剧的严肃性。按说这部话剧应该是零笑点的,但是每当海森堡和玻尔讲到互相的爱意或者林间散步的桥段的时候,真的笑声不断。 今晚去看的是复旦剧社出品的,在复旦校园里演出,全由学生自导自演的。工作人员貌似都是大一新生,叫卖周边商品也是各种年轻。而三位主角都是大四学生,据说三位从大一开始就一直在合作搭档,特别是两位男主还是同专业同寝室的。一转眼,这些眼前的校园里的快要毕业的学生都已经比我要小上十岁了,但他们看上去却有一种很老成(气)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