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一个自杀者的传说

一个自杀者的传说

Legend of a Suicide

大卫•范恩

David Vann

潘爱娟(译)

9787532152827

这本书由5个短篇小说和1个中篇小说组成,全部是基于作者的亲身经历的虚构创作。作者年幼的时候经历父母离异,父亲和母亲有各自经历多次不同的情感,然后作者的父亲在作者13岁的时候自杀身亡。这些情节在中篇小说《苏宽岛》之前的那几篇短篇小说《鱼类学》、《罗达》和《好男人的传说》里都交待得很清楚。这几篇短篇小说独立成文,同时又在为中篇小说《苏宽岛》某种程度上是在铺垫,某种程度上是在做镜像的比较。

第一篇《鱼类学》我就很喜欢,说到了小男孩的成长经历。里面讲到一段主人公小男孩在观察鱼缸,突然之间察觉到了自我意识,懂得了自己和鱼的差别。乍看之下有点像我前不久读的Michael Chabon的《大千世界》的下本部分《The Lost World》,但其实要成人化得多、硬冷得多。而之后情节的发展,就能看出来其实《The Lost World》和《Boyhood》和这本小说集比起来简直就是小清新了。很多事情,我简直无法置信会是很个十二三岁能够做的出来的。

中篇小说《苏宽岛》看得我太震撼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去整理读后的思绪。

首先光从文本的故事来理解。13岁的小男孩和自己的父亲一同到阿拉斯加的一座无人岛计划共同生活一年,遇到各种自然阻碍,而父亲却缺乏野外生存的技能且没有整体观;同时在小男孩与自己父亲的相处中,又暴露出父亲种种抑郁的症状,甚至有父亲几乎极端的表现。故事的上半部分的结尾是看得我目瞪口呆的小男孩的自杀。下半部分是父亲带着小男孩的尸体想要寻求帮助,而最后回到文明世界后被指控杀害了自己的孩子,父亲一开始想要远走高飞,后来又想要供认自己杀了孩子,最后死于非命。读下半部分的时候,我仍然还处于看到小男孩自杀的惊吓之中,一直不敢相信这是在故事中确实发生的事情,我还一度以为是某种误会或是恶作剧,小男孩最终会醒过来的。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父亲太渣了!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渣,从不珍惜美好的家庭开始、饱暖思淫欲去外面乱搞、逼迫孩子和自己在无人岛生活、把自己的孩子置身于无尽的危险之中等等。但是我的第二反应是:这个父亲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最日常的人。从来就不是说为人父母就是神坛上的完美,相信每个小孩都有发现自己的父母不是原本以为的完美的一天。而这个父亲所做的,其实也真的是追随自己内心,不管是感情上还是事业上,还是对人生的思考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几乎每晚父亲都在入睡的时候哭泣然后第二天早上醒来就像没事儿人一样。这和《Please Like Me》里面男主陪抑郁的母亲出去野营的情节一模一样啊,我很难想象东方人父母可能在孩子面前这样的表现,而站在子女的角度,又怎么可能再去对这样的父母提更多的要求呢?

我发现这篇中篇和其他几篇短篇最显著的一个不同,是叙述故事的人称不同了,其他的短篇都是以小男孩的第一人称来讲故事的,而这篇则是以第三人称来的。现在看来这个转变还是有缘由的,一个是要是用第一人称,第二部分的故事就继续不下去了;还有一个是重点转变了,当第一人称讲故事的时候感觉还是“我”是整个故事的主人公,而第三人称的时候很明显父亲的戏份变重了,这简直是一篇父亲是主人公的小说了。

第二步可以对应着“现实”来看,更有力量。在此书最后附有一篇作者的访谈,里面讲到在现实生活里,作者并没有答应父亲让他去阿拉斯加陪他生活一年的邀请,然后不久父亲就自杀了。而在小说里其实正好相反,从某种程度上说,小男孩去陪父亲其实就是为了防止父亲自杀。把父亲的自杀写成小孩的自杀,我最开始的解读是作者的一种报复。正如第二部分情节所发展的,以及作者读者会油然产生的对父亲的负面情绪,父亲在小说里虽然存活下来了,却依然是万夫所指的对象。第二种解读可以理解成为作者的一种自我救赎,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没有去陪父亲作者觉得多多少少和父亲的自杀有关,于是在虚拟的小说中去描绘一种alternate reality,用自己的死来拯救父亲。然后作者再通过第二部分对父亲的转变的描写,也给了虚构中的父亲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

之后,当然还可以把这篇小说和另外几篇基于现实生活的虚构短篇小说一起对照着看,又是另一番对应的感觉。当然,一个男孩的自杀永远总比一个中年男人的自杀更具震撼力,同时更强烈地引发了读者对于亲子关系的思考。但是在思考亲子关系之前,必须先考虑一个人的存在的问题,这又陷入了一种死循环。这又一次验证了作者在《苏宽岛》一开始的时候引用的父亲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