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科幻世界译文版 2015-12

 sfw201512 2015年度轨迹奖专辑

南希•克雷斯
Nancy Kress
昨日的亲人
Yesterday’s Kin

外星人来访地球,有各种高科技,并且刀枪不入。然后人们发现这些外星人竟然和地球人长得惊人的相似,原来他们和地球人就是同宗同源的,和地球人的差异仅仅在某一个遗传基因上面。在非常许久的过去,这些外星人和某些地球人共有一位母亲,而在今天地球上还存在着若干拥有这支遗传基因的人。外星人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性格非常温和、彼此间的合作倾向很强,换句话说他们都是一家人、对亲情联系相当重视。

外星人开放跟地球人交流,并警告地球人一团病毒将从外太空来到地球,届时人类将无法抵御并且灭亡。外星人答应帮助地球人一起寻找病毒的抗体,同时召集了所有和他们有着同一个遗传基因的人类,并向他们提供一个带他们走的机会。最后外星人带着一些自愿的同种族人类离开了地球,而地球上虽然没有找到有效的病毒解决方法,但是结果原来人类已经经过几千年的时间自身有了针对这种病毒的免疫力。

我觉得这篇有意思的地方,是外星人的基本设定,把协作者生存替代适者生存的。能够敞开心怀,把人性可能拥有的美好建立起来,这种层次是某大刘永远达不到的。这篇《Yesterday’s Kin》不仅拿了轨迹奖,还拿了幸运奖。我觉得看的时候还挺入戏的,而且要是变成长篇我觉得应该也会挺精彩。总觉得在人类女主的孩子们身上还藏了很多更多的戏没有篇幅可以展开挖掘下去。

伊丽莎白•贝尔
Elizabeth Bear
治疗协议
Covenant

一个连环杀手被变成了一个孤助无力的潜在受害人,战战兢兢地走过一条街。

正好前不久刚读过Elizabeth Bear的另一篇《Tideline》,两者有一定的相似性,那就是作者对于人性的乐观。她相信同理心,在《Tideline》里机器人和无家可归的少年相互信任依靠,这篇里面连环杀手体会到了被害者的心情。但是我的问题是,连环杀手在成为杀人不眨眼的机器之前肯定也是有同理心的,他不可能是没有考虑到受害者的苦然后再大开杀戒的,连环杀手应该是有同理心然后看透了同理心并且打破了心理障碍才出手的。

斯科特•林奇
Scott Lynch
老锡拉丹的一年零一天
A Year and a Day in Old Theradane

主人公以前以惊天大盗为生,在新的国家里,她成为了政治斗争的武器,被要求去偷走一条街道。

这是什么故事啊,没意思,貌似应该是很大的很负责的设定下的系列的一篇,不过我也没兴趣看这个系列里面其他的故事。

阿尔玛•埃尔莫达
Amal El-Mohtar
关于猫头鹰的真相
The Truth About Owls

猫头鹰好像是一种很厉害的生物,然后不知所云。

厄休拉•勒古恩
Ursula K. Le Guin
沙漠之瓶
The Jar of Water

仆人应富商要求穿过沙漠递送一瓶水给到一个圣人,圣人又叫他把这瓶水穿过沙漠送回给富商。临近旅途的尾声,仆人打开这瓶水喂给了口渴的小沙鼠,违背了富商的叮嘱。但是最终当富商重新打开瓶子的时候,里面的水是满的。接下来就下雨了。

看到这册目录的时候,我是最期待这一篇的,之前看过不少Le Guin的作品,好多都是五星之作。可能是期望太大,看完这个故事有一点点小失望,这里哪里是科幻小说啊,明明就是一个阿拉伯传说或者一千零一夜的小故事。现在总结起来,好像非常有东方式哲理的感觉,但是我并不喜欢。我觉得很不服气的是,为什么仆人就是要不管主人什么要求都要毫无质疑的誓死执行,而为什么这个富商和这个圣人就扮演了类似神的角色,弄得好像是富商和圣人在考验这个仆人是否顺从和善良来决定世界能不能久旱逢甘露。

科伊•多克特罗
Cory Doctorow
出卖月亮的人
The Man Who Sold the Moon

主人公创造了一个利用沙子作为原材料的3D打印机,并打算把它改造并命名为“免费午餐”发送到月球上去,为将来人类殖民月球做准备。

我对Cory Doctorow的期待值相当高,因为之前好几个场合都听闻他的作品,《Little Brother》就曾被提名雨果奖,续集《Homeland》更是大神Snowden的手边书。而这一篇《The Man Who Sold the Moon》算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Cory Doctorow的作品,看得我有点找不到方向,因为我都无法定义自己在看哪一个种类的小说,一开始貌似是很文学化的中年男子危机的自白,然后变成了科技geek无节操派对的冒险,然后画风又转变成了创业日志,最后又好像是在谈暮年的理想。我有一种卡不到正确位置来理解欣赏这篇作品的感觉。文中还提到了各种非常规的想法,有的和个人的理想有关,有的又和社会的运作有关(比如提到所谓的礼物经济,交易者的目标并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成为获得最多的给予礼物的人)。我能理解为什么这篇在去年的轨迹奖最佳长中篇小说类别输给了《Yesterday’s Kin》,作者的点子想法的确很多,但同时又显得过于杂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