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Jamie Parker

西游百老汇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Parts One and Two 2019.2.6 Lyric Theatre 故事发生在其本小说之后的十几年,讲的是Harry Potter的二儿子Albus Severus Potter和Draco Malfoy的儿子Scorpius Malfoy成了同班同学展开的一场冒险。冒险的故事蛮长的,还分成了上下两部演。 第一部分直接完美五分! 效果太棒了!没想到一个舞台剧舞台可以把魔法的效果展现出来堪比电影特效,真的让我长见识了。包括各种魔杖的法术、喝了变身药水变身的效果、在电话亭里传送、在天上飞来飞去甚至飞到观众席上方的Dementors、学校里的移动的楼梯,太好看了。时空穿越的效果,我简直怀疑我的眼睛是不是出了问题,根本看不出来整个舞台的波动感是如何做到的(后来非常仔细看了好几次才看出来真的是打光打出来的)。还有舞台剧特有的,用舞蹈来表现剧情衍变的部分,一个个穿着披风拿着魔杖跳也很好看。就算是变换场景的时候,也是穿着披风的魔法师上来非常帅气地甩一下披风就把道具带走了。 剧情部分我也很喜欢,有一种重新回到我一开始读第一到第四本原著时候的感觉。我觉得全要归功于Albus和Scorpius的少年感,也只有少年才会这样莽撞地信誓旦旦地要去做一件“好事”,与其说是11-14岁的Harry Potter的副版,其实更让我想到的是《伪币制造者》里的小主人公,同样是在家里莫名其妙地受了气离家出走去为一个不怎么相关的人谋求利益。再加上Scorpius的天然呆萌气质,这样天真灿烂的少年,让人没法不喜欢。 上一代留下来的Harry、Ron和Hermione,在这部里面的戏份还是很重的。Ron沦落成中年只能靠自嘲搞笑温馨的发福胖子;Hermione这次变身黑人饰演倒也没什么违和感;Harry已经身肩要职,和青春期时代的气质性格非常吻合,脾气很差超级自我中心,真的是如假包换的爸爸版的Harry Potter。仔细想一想,其实有点可怕,小时候那么可爱的Harry长大后会变成这样。同时也不禁让人害怕,现在那么可爱的Albus以后长大了估计也会如此,人生的循环太无情了。有其父必有其子,现在的Albus其实对待Scorpius也有他爸爸的潜力,但是区别在于Albus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马上道歉了。这又是另一个少年感的优点,就是人生循环竟然可以被打破,因为少年时期是一个可以变化的年纪。 然后我突然意识到,到纽约来看百老汇,连续两天都是魔法好基友的故事。 第二部分场景效果依旧炫目,但是情节我嫌弃有点冗长,而且怎么情节重点又变成了Harry Potter苦大仇深地和伏地魔的决斗。 有几个我觉得有bug的地方(剧透反白) 关于时间穿越的bug,Delphi的目标是把伏地魔召回,她通过Albus和Scorpius的第二次的使用时间机器的尝试得知了可能性。但是如果这个真的可行的话,那她在Albus和Scorpious第二次搞砸并且把整个世界变成伏地魔统治的分支的时候,就过来把时间机器给摧毁就好啦,为什么还要等到他们第三次使用时间机器回来再去找他们呢。 Scorpius用来在分支世界说服Snape的论据是,他知道Snape喜欢Harry的妈妈。Scorpius是历史小谜弟,但是这种事情更像是他读了七本书才可能知道的信息啊,怎么可能把这种事情写进真的历史书里呢? 第二部分的主题从好基友转移到了家庭伦理,重点讨论了一些亲子关系的问题。因为Harry生来是孤儿,所以在七本书里面没怎么涉及,现在他当爸爸了,终于又有一个主题的突破点了,同时也呼应了这个故事的题目。 关于Harry和进了Slytherin的Albus、Draco和谣言伏地魔之子的Scorpius、伏地魔和从未相见过的Delphi,亲子关系好难啊。 最后说一下卡司,这次在百老汇看的版本几乎都是伦敦的原卡,真的太幸运了,果然百老汇的钱比较好赚。

The History Boys

一直没有看这部电影,因为我以前一直以为是类似于《美国派》的但是打着腐国旗帜的英国电影。今天看完才发觉我完全错怪它了,这部电影way beyond my expectation,也way beyond my understanding。其实它更像是英国版的《Dead Poets Society》,但是我觉得它要比《Dead Poets Society》还要特别。看完《Dead Poets Society》后会觉得特燃,看完《The History Boys》后不仅仅是觉得特燃,而且还有点别的什么味道。 我说我感觉好像没有全部看懂。其中包括一开始的时候电影暗示Hector的行径,我根本还以为全是一场误会或者是噱头或是学生的玩笑什么的。因为在我看来要是Hector的行径是真的如暗示那样的话,那这部电影的走向根本会变成正义维权之类的主题啊,于是我一直以为其实电影后半段会漂白Hector。事实上电影后半段的确把Hector漂白了,但是并不是通过很拙劣地把噱头圆回来,而是通过改造观众的想法(至少我的想法被改变了)。 关于我好像没有全部看懂的第二条证据是,我差不多看了四分之三的时候还是不知道这部电影的主角到底是谁。片名叫做“The History Boys”,主角自然是学生们,这的确不错。但是那么多学生,真的是个个迥然不同,每个都不完美,但每个都纯真得可爱。就算是在这些学生中有比较突出的,但似乎也不是这部电影真正想要诉说的主角。那么主角到底是Hector还是新来得Irwin呢?这也是非常颠覆性的安排。因为似乎套路总归是老的代表了迂腐和教科,而新来的小清新带来了积极正面的革新。但是电影中的Hector和Irwin两人似乎都不能被归类到这套路中。后来我才明白,其实正宫男主角就是Hector。在这个人物身上之前埋下的各种看似矛盾的伏笔也证实,Hector是这部电影的主角。 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部电影的结尾。就算是《Dead Poets Society》的结局也是超级积极的,毕竟在真正认识到真善美之后怎能不燃烧呢?但是《The History Boys》的结局不仅仅停留在了每个人保住了饭碗加每个人考进了牛津,这部电影给我们了一个超越开放式结局的结局。闪闪发光的Hector是不完美的,他的结局是怎样的呢?这些考上牛津前景一片光明的孩子的未来又是如何的呢?电影试图帮我们设想了一个可能性,当然正如所有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也是不完美的。这又让我想到了昨天重看的Doctor Who的S05E10《Vincent and the Doctor》:Every life is a pile of good things and bad things. The good things don’t always soften the bad things. But, vice versa – the bad things d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