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Hampstead Theatre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aiww: The Arrest of Ai Weiwei

#aiww: The Arrest of Ai Weiwei 2020.4.30 Hampstead Theatre At Home这次推出的一系列话剧主题都挺政治的,这部剧是《Drawing the Line》的编剧加上《Wild》的导演,讲的又是艾未未的故事,可以想见一二其内容走向。此剧根据艾未未2011年被捕一事改编,讲艾未未在机场突然被捕,然后在不同的地方被监禁审问,最后被定罪经济犯罪。这一逮捕背后,是因为艾未未一系列的艺术作品以及政治视角和当局的相左。 乍看之下,艾未未被捕和斯诺登的逃亡有那么一些相似之处,都是因为和国家利益冲突而被追捕。这部话剧和《Wild》之间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是从机场这么一个浮动性的地点开始故事,但是接下来这两位主人公受到的对待却大相径庭。艾未未受到的审问,我不确定真实性有多少,但是是很典型的西方人归纳总结的中国式的审问。逻辑前提是有罪假设,而且是欲加之罪的有罪假设,艺术诈骗犯、色情犯都是可以随便来的。 让我特别在意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剧中的那些“反面角色”,他们的合理性在哪里。第一个审问场景里,两个审问的人最后怎么就变得温和了还掏心掏肺了?第二个审问场景里得两个年轻警卫,艾未未说他们只是一无所有的农村小孩,他们怎么就愿意不动嘴巴和艾未未说话聊天了呢?本以为一切没那么简单,其实就那么简单,这就是制度的厉害之处。 我很粗暴地总结,作恶的人要么是真心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那是“坏”,要么是被洗脑了所以就乖乖执行上面的指令那是“蠢”,要么是自己其实也对自己的行为抱有怀疑但是却身处底层必须低头那是“弱”。这个英国人笔下的故事显然是把大多数人作恶归结于“弱”,我觉得有点太乐观了。 两个政客之间的对话解释了为什么要逮捕和释放艾未未。释放的原因是因为官方不相信这么一小撮人可以搞得出来什么有影响的事情,就算是放任其自由所带来的伤害也没有逮捕他使得国际关注升级带来的压力大。 我想到的是那是接近10年前了,现在中国继续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而且已经没有国际压力了,所谓的国际压力直接转变成为煽动民族情绪的催化剂了。(所以?)管的的更紧了。并不是因为这一小撮人的力量变大了,而是不怕国际压力了。 最后一段艾未未看着花瓶、拿着花瓶、砸碎花瓶的独白非常直白,总结得很好,但是对于西方来说理所当然、对于东方来说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性不够。 每一幕开场前有一群老外在看展,好像很fancy的样子,其实都是在摆拍和夸夸其谈。这是一个很有洞察力的标志,对于艾未未来说,艺术之美并不在艺术品本身,而是在观赏艺术品的人身上。那对于欣赏艺术的人来说,欣赏艺术本身只是一种价值,更该做到的是去理解艺术家想要表达的诉求,并用行动来帮助艺术家来解决这一诉求。 另外,虽然是一个完全发生在中国的故事,为什么扮演故事里的角色的演员全部是亚洲面孔呢?而且是中国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不是中国人的亚洲演员?这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话说回来,Benedict Wong真的挺神似艾未未的呢。 Tag: Howard Brenton, James Macdonald, Benedict Wong, Ai Weiwei, Hampstead Theatre,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Tiger Country

Tiger Country 2020.4.24 故事讲的是一个医院里面的医生的故事,有比较资深的也有初来乍到的实习医生。和医疗剧不同的地方是,它并不会花太多笔墨在奇形怪状的病理或者病人身上,主要还是在讲这些医生自己以及和他们息息相关的各种情绪。但是在这些西方关于医生的描述,相通的一点是,几乎所有医生身上都带有一种戾气乖张。 不可否认医生很厉害,是通过了那么多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才能达成如此厉害的能力,但是厉害的人就有权利自持高人一等了吗?我能理解的是,因为医生这个行业或者现有的医疗行业制度之下,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很高。压力之大,造成了某种职业伤害,类似于医疗行业的996,对从业者带来的伤害是可以同比想象的,但是他们整个行业如此也没有其他的出路。 就这部话剧本身,虽然明星很多,但是感觉有点看不下去。一方面是医生各种脾气很大的场景一点也不讨人喜欢,另一方面是情节也没有很抓人,怎么正好是医疗剧可以弥补的地方? Tag: Nina Raine, Indira Varma, Luke Thompson, Hampstead Theatre,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Drawing the Line

Drawing the Line 2020.4.17 主人公是一个英国的法官,突然之间他被派到印度去负责给印度和巴基斯坦画边境。到了那边以后,他想见一个甘地却被拒绝了,然后被委派了不同派系的人来做助手帮助他决定边境怎么画法。可是他是一个之前对印度、对地理都没有什么了解的人,只能硬着头皮上。后来他还受到官方的压力做了修改,最后虽然边境画完了,主人公也接近崩溃,一心只想回家隐居。 前面一直强调男主对印度的无知,但是为什么这个男主被选上了呢?为什么他被选上却并不让我觉得讨厌,因为对人性和公正的认知比专业更重要?我觉得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作为个人,如何在大环境下,做到自己该做的而不仅仅是一颗政治棋子或者世界洪流的棋子。剧中有很多来自不同的宗教派系的人,还是很不稳定的局势,暴力、斗争俯拾皆是,但是厉害的是他们都是自己。其中还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多方博弈的点,比如甘地对男主的不接受,甘地的宗旨,男主最后的妥协和羞耻,两国领导人的新生等等,但是我也不高兴展开了。还有宗教性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关于行动、(被)行动和结果的讨论,也可以多思考一下。 A man does not attain freedom from the results of actions by abstaining from actions, for no one ever even for a moment exists without action. 标题取得特别好,一语双关,既是是实实在在画地理边境线,又是指作为一个人在抉择的时候有一些必须遵守的底线。我还觉得难能可贵的是,所谓的底线远高于利益得失,就像剧里面说的我们应该“better than this”,而现在decency都是一种奢求了。 Tag: Howard Brenton, Howard Davies, Hampstead Theatre,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Wonderland

Wonderland 2020.4.9 Hampstead Theatre在疫情期间推出的在线观剧系列叫做“Hampstead Theatre At Home”,一周有一部,质量都还蛮高的。这周的《Wonderland》讲的是上世纪80年代,矿产行业面临将被私有化,矿工和原本国有的主体政府以及私有化的企业三方之间的博弈。 这次演出最突出的地方在于有很多矿工的描写的场景,矿工下矿、日常社交聊天等等。这些矿工之间的对话口音之重、土话之多,youtube自带的字幕辨识都没办法识别。整个故事其实是穿西装的人在旁边独白解释间离的,但是故事真正的主人公应该是这些矿工才对。底层的矿工会和工业、经济那么息息相关、有影响力,而我们常常take for granted,忘了他们才是真正的核心。因为市场经济是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导致的裁员啊关店啊,都是资本主义的计算的结果。所谓计算的结果,那就是把所有一切转化成可以被计算的数字,而且只是从公司的利益角度出发,这两件事情都变得和矿工本身无关了。 We have proved that not only can we do something naughty and get away with it, we can be reelected to do it all over again, with a huge majority. The once unthinkable privatization is on the horizon. Nothing stands in our way but the […]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Wild

Wild 2020.4.3 故事的主人公原型取自于Edward Snowden,场景设定是在他向全世界揭露了真相之后,辗转来到俄罗斯却被滞留在那里。设定之外,这部话剧里发生的一切都是Mike Bartlett虚构的,或者至少Snowden没有在他的自传里这么描述过。有一个神秘的组织愿意向他提供帮助,同时也想从他那里得到什么,男主人公在俄罗斯的酒店房间里,和这个组织派来的人交谈起来。 第一幕是一个自称George的女性,看上去奇奇怪怪的,好像那种剑走偏锋的智商超高的特工的感觉,然后讲出来的话也是天马行空,搞笑又犀利,又好像有点和世俗世界割裂一样。女George说,男主人公的这一行为的影响力特别大,出发点可以被解读为为了国家好也可以被解读为为了国家坏,而对于女George而言还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为了adventure。男主挑战女George自己的选择,既然是为了人生的adventure,为什么女George要成为组织的一员。女George的回复是至少她可以成为或者当世界发生重大改变时在场,而且因此有可能有所影响力来改变一些什么。男主不觉得自己愿意出卖什么,不愿变成某个组织的一员,为这个组织的利益挂名。女George被拒绝了,于是就离开了。 第二幕来了一个自称George的男性,说他才是真正被组织派过来的,那个女George不知道是谁。男George开始质疑男主这一惊天行为的结果,不仅是毁掉了整个国家的安全体系,而且男主这么做的结果是很可能自己马上会被暗杀,人都死了,世界没有任何意义了。男主感觉到被威胁了,不愿意合作,男George便走了。 第三幕女George又回来了,男主已经搞不清楚状况了,也对所谓的组织产生了怀疑。男主的纠结在于必有一些信仰的东西在支撑着一个人在世界上存在下去,女George说她的是progress,男主说他的是真相。男主就说只要女George说出自己真实身份,看到女George真实的地方,他就愿意就合作。女George尝试讲了好几次自己的名字,真相实在是说不出口,于是只能在自己的手上戳一个洞用流血自证。男主就答应配合了。 最后一幕,男女George同时出现,原来他们都是同一组织派来的。然后男主突然发现,女George之前流血是假的。男女George哈哈大笑,流血是假的是小case,整个酒店房间都是假的呢。然后男女George按了几下遥控器,整个酒店房间的舞台全部消失了,整个舞台被倾斜90度抬起来。男女George站在现在的平面上继续讲话,而男主则呆坐在已经成90度垂直于地面的椅子上。最令人震惊的并不是政府在侵犯民众,而是民众有多不在意,只要这些东西是免费的。男主想证明某种美好信仰(belief/trust)的重要性,结果男女George却告诉他这些也都是假的。世界on the edge,男主也并没有tilt it over,他merely point at it。男主的世界被颠覆了,perception变化了,他也无所适从了。 几个可能性的思路的探讨,已经是非常高能了,最后整个世界的颠倒,太有震撼力了。看到男主的呆若木鸡,我本能地想为他维护争辩些什么。好人的世界被颠覆,并不是好人的错,就好像不能让揭露恶行的人等同于恶人一样。但是我觉得这部剧说的是在此之上,好人要对此有觉悟,这又是另一个高度了。然而至少在现阶段,我觉得是不对的,越默认,强权就越得寸进尺,所以审查会变成自我审查。 对于标题的理解,我觉得一方面是代指男主的来源(戴着西部牛仔帽)的美国,是一片新大陆的开拓之地;另一方面是指男主现在的所在,俄罗斯,一个完全不用同样的规则和价值观行事的战斗民族的环境;最后还指整个人类的疯狂世界内嵌的逻辑和规则的复杂和不可理喻。 Tag: Mike Bartlett, James Macdonald, Hampstead Theatre, Edward Snowden,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I and You

I and You 2020.3.25 一个因病常年在家的少女,有一天突然有一个同校的男孩闯进了她的房间,说是要和她一起做一个关于惠特曼的诗歌的project的作业。少女有一些艺术方面的天赋,关于摄影和手工啥的,但是对男孩和世界充满了敌意。交流之下,话题从诗歌到音乐到自己的历史,两天渐渐相互了解走到了一起。但是男孩却有所保留,期间少女也几度因为病痛中断对话。最后原来男孩是当天下午突然在学校篮球场猝死的,也就是少女正在进行器官移植的来源。 一部只有两位演员的少年话剧,女主是权游里的Maisie Williams,在这里的演出感觉有点太用力了,男主有很多抬头纹还是可以来演学生。两人之间的对峙,特别是女主对于男主的种种防备和刁难,让人觉得有点刻意,为什么宅在家里的geek或者loser会那么difficult呢? 关于这部剧最大的twist。前面男孩讲到看到有人打篮球死的时候很明显后面要发生什么大揭秘,我以为是两个人都已经死了,男孩的鬼魂来迎接女孩或者是两个人都是女孩想象出来的之类的。最终的治愈来的有点牵强,中二的少年时代的人其实都期待着某些东西,只要简单的美好的东西比如诗歌或者音乐或者一番好意就能打开她的心扉。如果这是真的感觉有点假,如果这是假的又有点可悲。 话剧的标题来源于惠特曼的是个里面的人称代词的运用的变化多端。 最特别的地方是这是疫情期间免费在IGTV播放的视频,是竖屏的,而且有的时候还是竖屏切割画面。既然已经是在数码终端播放了,那为什么不可以是像手机这样的竖屏设定呢,可以习惯起来了。 PS:少女房间里的床头还有Tardis的粘纸。 Tag: Edward Hall, Lauren Gunderson, Maisie Williams, Zach Wyatt, IGTV, Hampstead Thea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