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记仇

我最近突然意识到我对某些广告的反感。并不是因为我之前没有意识到我对广告的反感,而是之前那些让我反感的广告并没有出现。现在这些令我感到反感的广告,并不是因为它们的内容,而在于它们的出现方式。一个是出租车上的广告,以前明明可以按掉的,但是现在偏要播放一段什么按钮都没有一定要你看完并且听完的广告后才会出现控制按钮。另一个是诸如优酷/土豆的视频网站在播放视频前强制播放的广告,这个还稍微好一点,因为至少可以把声音消掉,但是这类广告的长度简直跟以前翻了倍都不止。优酷土豆合并后,就这样运用垄断优势吗?!这种广告不但会出现在我面前,而且重点是会要强迫我把它看完。对于这种强制性的广告,我非常讨厌。

于是我觉得我要开始记仇。我计划每当这些广告出现的时候,我都要非常认真的把它们看完,并且仔细记住这些品牌和产品。然后永远地把这些品牌和产品从我的购物计划中消除,并且不断向身边的人传播这些品牌和产品的负面消息。可能有人我觉得我这样做太较真,我以前自己也会觉得这样的行为可能有点过了,何必为了这种小事去费神呢?而我现在却觉得,我不能改变什么,至少应该去珍惜自己“用脚投票”的权利。

明明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事,也知道凭个人的力量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它,但是如果人人都这么想,甚至放弃了“用脚投票”的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那这种坏事不是越发自在得意了嘛。所以,我至少可以自己“用脚投票”。我最近的“用脚投票”的范围又扩充了一些,包括1)不去光顾那些在门面上挂出“保钓”标语的商家,和2)多买日货。这两天我偶尔看到一些店家摆出“保钓”的标语,而这些店家偏偏就是走日系风格的(所以它们想竭力撇清关系)。一方面是靠着日系的招牌想要招揽生意,另一方面又要撇清关系自保,而其实往往这样做的店家根本就不是日本人开的。为啥这样的角色要比那些真心想要争夺领土的人更让我觉得恶心呢?这些角色,我个人以为,根本不算是什么爱国主义者,见风使舵的其实完全只是些机会主义者。

与所谓的“记仇”相反的,是一种无谓的善良和信任。比如现在的商业土地使用权年限是40年,居住土地使用权年限是70年,因为到现在为止没有一块土地达到这个年限,所以也没有人知道到底达到年限后会怎样。现在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不确定商业土地到期后会怎样,至少居住土地到期后政府是不会翻脸的。但是这又是基于怎样的依据推断下得出的结论呢?对于自己不可知不可控的东西,中国人似乎自古就比较会用善良的心态去面对,所以会有“人性本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样的传统想法。对于中国现在的土地政策,老百姓自然而然地也这么想。但是这么想,真的有什么依据吗?几十年前同样是因为信任而被彻底贯彻执行的计划生育,现在是谁在为此买单呢?

老百姓擅于把自己不能控制的东西抛在脑后,不去“记仇”,慢慢地变的“无欲则刚”了。对外界的要求少了,自然失望也就少了。这样的逻辑会不会使事情变得越来越糟呢?反正贪官一大堆,也不求清廉什么的,只要他们干点为民的实事就好了。反正他们也不会真的干什么实事,只要他们不干缺德的事情就好了。这样的期待之下,出现的自然就只有专干缺德事情的贪官了。

近期最会“记仇”的,我觉得真心支持的,就是香港反国民教育浪潮。网上有个段子说:“很多大陆童鞋为HK出头,这和金陵十三钗的精神是一致的:你可以糟蹋我们,但别搞处女。”不是处女就可以被糟蹋了吗?

On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