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onthly Archives: May 2021

East, West

East, West Salman Rushdie 978-0-8041-5233-4 本月读Rushdie的最后一本是英文原版的《East, West》,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分为三个部分,各三个短篇故事,分别为东方的、西方的和东方西方混合的。 东方的三个故事都挺有意思的,有一种东方的神秘感,爱说不说但是作为东方人的读者可以自然懂的东西,这些东西在西方读者眼中应该就是一种异域风情的神秘感了吧。 西方的三个故事,更好像是一种西方经典故事的同文作品,有讲哈姆雷特的、绿野仙踪的、还有哥伦布和西班牙女王的。 东方和西方混合的部分。第一个故事是两对情侣的日常,甚至不用去在意到底是在西方生活的东方人的故事还是反过来,总之结尾挺劲爆一下子颠覆了前面全部对主人公的描写和定义。你以为他是疯疯癫癫的自杀的人留下的一些疯言疯语自我迷失的笔记本里描述的东西,其实是真相,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第二个故事又是基于现有的一个故事,只不过原型人物已经是生活在西方世界里的亚裔和俄裔。我已经分不清楚讲的是星际迷航里的Chekov和Zulu在剧集之外的同人,还是Rushdie用这两个名字编出来的一个和星际迷航没有关系的故事里。最后一个故事是比较纯粹的一个印度人在英国成长的故事。 读了几本Rushdie的书以后,我发觉他写的真的都很好,不管是题材还是文笔,而且能够感觉到作者非常聪明,在写作这件事情上面做到了很多,不管是他天赋异禀还是花了很多功夫。但是我另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是,在我的阅读过程中,我的理智在不断地赞叹他的小说,但是在故事之中我却经常在走神。明明觉得这些故事都蛮精彩的,但是我却很难提起兴趣想要一口气把它读完,并不是因为我舍不得,而真的是好像我可以随时想把这个故事放下不读也不会再去惦记它的感觉。应该是我最近阅读状态的问题吧。

佛罗伦萨的神女

佛罗伦萨的神女 The Enchantrace of Florence 萨曼·鲁西迪 Salman Rushdie 刘凯芳(译) 9787540242817 这是一本很神奇的小说,很好看。是东方与西方的结合、虚构与真实的结合、叙述与经历的结合、现实与魔幻的结合。一个外国人来到印度,借助当地的神女的力量,向国王诉说自己的故事,他的家族在佛罗伦萨的故事,他的母亲作为神女由印度去往佛罗伦萨的故事。然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套故事的套路,因为故事里的故事其实就是外围的故事。一个被讲述的过程,内容上好像是把传说转换成为了真实的历史,形式上把这个一个人像《一千零一夜》那样娓娓道来的故事变成了真相,直接改变了人物关系。而印度国王也不是吃素的,他既可以猜到故事里没有被说出来的隐藏的真相,也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着各种神奇,虚拟的女王,开明的政绩。其中不乏很多看似荒唐可笑不可能却可能是很好的点子,比如崇尚开放多观点、女子裸体日。 总而言之,他是故事中虚构的人物,一个好的故事很绝不会真正害人的。

午夜之子

午夜之子 Midnight’s Children 萨曼·鲁西迪 Salman Rushdie 刘凯芳(译) 9787540237523 这个月我打算主打读英国文坛移民三杰的第三位鲁西迪(Salman Rushdie)的作品。这一位的名气一点也不比另外两位石黑一雄和奈保尔差,说起他被官方追杀甚至还带有一些神秘的色彩。这种神秘的色彩来自于出乎我理解的宗教,我对这一宗教的无知,正如我对作者笔下的这个国家的历史一样无知。 很意外的是我读的第一本Rushdie的小说是他去年的新作《Quichotte》,我还蛮喜欢那本小说的,一是赞叹作者人物的刻画有一种看上去不费吹灰之力但句句精准有力道的笔法,二是觉得这种好像很传统的故事框架嫁接让人眼花缭乱又极具异国风情的想象力。读了这本作者比较早期的成名作《午夜之子》之后,我发觉原来一切都有迹象,Rushdie的文风很早就已经很成熟了,只不过在《Quichotte》里更显得举重若轻。《午夜之子》还多次获得布克奖,它的厉害也可见一斑。 这个故事正如书名所说的,讲的是主人公是一个生于午夜的和新国家共同诞生的印度人,他在缓缓道来他的一生和他的家庭,从他的外公到外婆,到父母一辈,再到妹妹和各种亲戚。而说是家庭,他其实是一个在出生之际便被和另一个家境完全不同的午夜之子调包的孩子。他和那些和新国家同一天共同诞生的那些小孩,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神奇的能力,特别是最靠近零点的主人公(鼻子)和被调包的另一个午夜之子(膝盖)。但是他的能力并没有被保存下来,也正如他的一生也并没有新国家建立的时候来自总理的祝福那样被幸福围绕。相反地,他的家庭和他的一生都被国家政治的瞬息万变所牵引和影响,那些午夜之子则是整体被团灭。最后他收养了另一个午夜之子的孩子,那个孩子也是在政权交替的新的一个午夜诞生,是新一批的午夜之子,似乎拥有另一种新的能力。 我最直观的读后感是,这是一部压抑很深却有很外露的反战小说,或者说反政治小说。主人公和他所描绘的人物像一千零一夜一样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精彩,但是都无法逃脱被国家的政变的灾难所裹挟的命运。我们可以不理解他们的信仰他们的宗教,以及这些复数宗教信仰之间的差异,但同样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可怜。主人公在叙事的时候,经常还会反思自己的写法,还常会立尽量不说国家大事只说个人的事之类的flag,结果还是不得不具体列举出来自己“没有说”哪些历史上发生的国家大事。如果沉溺于此,真的很难继续下去,所以小说的情节走向了奇幻。主人公拥有的超能力,可以隔空知道别人的想法,还可以在空中建立多人心灵交流的通道;再配上各种古印度的民间传说和神话人物,这个大杂烩把每一个人的现实和奇幻都似真似假地融合在一起了。读到主人公参军的情节的时候,我都感觉自己在读《湮灭》,奇幻+怪谭了。 最后一些摘录。 新闻和现实脱节。一方面报纸引用外国经济学家的话 ——“ 巴基斯坦成为新兴国家的榜样”,另一方面(未予报道),农民对所谓的“绿色革命”痛加诅咒,他们声称大多数新打的水井完全无用、有毒,反正是打错了地方。一方面社论称赞国家领导人清正廉洁,另一方面,各种各样的谣言提到了总统儿子的瑞士银行账户和崭新的美国轿车。卡拉奇《黎明报》提到另一个黎明 ——“ 良好的印巴关系即将出现?”,但是在卡奇沼泽地,另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却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要明白无误地说明的是,我坚决相信,一九六五年印巴战争的内在目的不为其他,它只是要把我这个陷入到茫茫黑夜之中的家族从地球上消灭掉。 近来把我压垮了的可怕的宿命有了一个更为可怕的形式。我的家四分五裂了,我先后所属的两个国家也垮掉了,能够被正常人称为真实的所有一切都完蛋了,还沉浸在无耻的单相思中。在这种情况下,我试图能够忘却 —— 我这种口气显得太高尚了,绝不要用什么夸夸其谈的词语。那么,直截了当地说,我夜里骑车在城里街道上游荡,寻找死亡。 这会儿,在活动台灯灯光下,我弓着身子伏在纸上,只想成为现在的我,不想成为其他别的东西。那么我是谁是干什么的呢?我的回答是:我是在我之前发生的所有一切事件的总和,是我所见所为的一切的总和,是别人对我所做的一切的总和。我是所有一切影响我也受到我的影响的人和事。正因为世上有我这个人,有些事情在我身后才会发生,我便是这些事情。在这件事上我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每一个“我”,如今六亿多人口中每一个人,都具有这种多重性。我最后再说一遍,要理解我,你必须吞下整个世界。 孩子们,政治,就连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是一件肮脏丑陋的勾当。我们本应该避之不及的,我本不应该梦想什么人生的目标,我如今得出了结论,那就是私人生活、个人的小小的私人生活要比所有这些吹得天花乱坠的社会整体活动更加可取得多。但已经太晚了。没有办法了。没有办法的事情就只好忍耐下去。

2021现代戏剧谷

去年因为疫情关系没有举办,今年的静安现代戏剧谷虽然办起来了,但是还是因为疫情关系几乎没有任何海外来的剧团演出,可看剧目没多少。勉强凑数看了三部,都是北方的剧团演出的国外经典剧作。两部好看,一部难看,中雷率还算可以。 哥本哈根2021.4.27FANCL艺术中心 这部经典中的经典,可以在静安现代戏剧谷看到蛮开心的。演出的还是一直以来的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版本。话剧腔译文腔诗朗诵的腔调还是超级明显,但是在这里似乎也成立,没有那么突兀,因为说的也都是一些很严肃蛮宏大的话题。但是一到小地方就有点可笑,现场观众好几个地方都笑了,应该不是编剧或者演出者的本意。 回到巨作内容本身,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看了,但是还是觉得很震撼。而且让我特别惊喜的是,这部剧的生命力之强感觉里面的内容都是与时俱进的。现在看起来,这部剧其实是可以用两个近几年比较热门的两个概念来讲它。 用量子物理的手法来一遍遍的追溯重塑事件,就像是在狼人杀里正面反面逻辑各种角度来盘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每个人的行为的原因。 最终的控诉是人性和权力/科学的矛盾,说到底其实就是内卷,这个内卷我以前还没有意识到和当下如此的贴切。以前是为了二战的两大势力内卷造出了原子弹,大家会为此感到后悔羞耻自责;现在打着中美关系的幌子,政府也好企业也好在用最剥削的方式制造更可怕的恶,大家似乎只看到必须性和合理性。 Tag: Michael Frayn, 罗慕路斯大帝2021.5.4美琪大戏院 迪伦马特太厉害了。 讲得是罗马迟暮,日耳曼入侵马上要打到家门口了,罗慕路斯大帝却一直无所事事不作为终日以养鸡为好。身边的家人大臣皇亲国戚都看不下去了,罗慕路斯大帝却说自己身为国王就是为了罗马这个国家的终结。 我试图总结一下主人公一步一步的逻辑。先是和妻子的对话,讲清楚国家和政权的区别。从统治者的角度看,爱国和爱权力是两件事;从老百姓的角度看,爱国和爱政府也是两件事。这么来看,罗慕路斯大帝在批判自己妻子爱的是权力的潜台词是自己是真爱国?然后马上进一步甩干净,罗慕路斯大帝和女儿的对话,爱国家不如爱一个人,讲到了国家的伟大和善良的矛盾。最后和日耳曼人的对话,原来日耳曼人的战争目的也只不过是想要抑制疯狂的英雄主义的输出,两个大帝相互要求了结自己。 前半段的时候我还在想身为德国人的作者还挺便利的,这么一来是在给自己国家的对外战争侵犯多少建立起合理性了。最后看到其实是真的反战,罗马帝国本来也是消灭了更理性美好的希腊,就像纳粹的对外武力霸权,就像现在的对外霸权。 有几个小地方我觉得稍微有点矛盾,值得再思考一下。罗慕路斯大帝自己当国王不是也是在满足自己的理想吗,凭什么嘲笑老婆、女儿、女婿的理想?还有最狗血的情节是女儿的未婚夫,为了国家,要抛弃她把她献给有钱人(有钱人可以捐钱让敌军撤离的条件是要娶罗慕路斯大帝的女儿),女儿答应,罗慕路斯大帝死也不答应。女儿爱上渣男,为什么罗慕路斯大帝还要把女儿送给渣男? Tag: Friedrich Dürrenmatt, 等待戈多2021.5.8大宁剧院 难看!明明和《罗慕路斯大帝》是同一个导演,怎么这部那么烂?虽然和《大帝》一样演员讲话听不清楚,其实是北方腔调的缘故,这里直接变成捧哏逗哏的双人相声了。为什么有那么多和观众的对话,搞笑刻意,弄得像低俗小品一样,硬生生地加入各种现代笑料。看到中场休息才走已经是给这部戏最大的宽容和支持了。 场景特别简单,一开始出现两个身材笔挺西装革履的人,我心里想怎么可能主角长这样。然后又马上苛责自己是自己限制了生活窘迫的人的形象,谁说人模狗样的人就不能生活窘迫了。但是后来发觉他俩就是感觉自己是世界的主人,这种气氛太不对劲了。 荒诞的意义在于是有逻辑的,要自己懂了其中的逻辑然后用可以让观众理解明白的手法表现处理很难,特别是换作中国的场景更难。现在的荒诞感很突兀,还感觉就是神经病突然换话题情绪突变。 Tag: Samuel Becke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