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Daily Archives: April 17th, 2021

抵达之谜

抵达之谜 The Enigma of Arrival V.S. 奈保尔 V.S. Naipaul 蔡安洁(译) 9787544259897 最近中国电影取名的时候经常会用外国小说的名字,然后对应的同名的外国小说的情节完全没有关系,可能是觉得那些外国小说的名字有异域风情又有点不明觉厉反正就是很装。其中之一,就是《抵达之谜》。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发觉原来奈保尔的这本书名也不是原创,而是他借用了以为超现实主义画家Giorgio De Chirico的一幅画作的名字。现在在中文必应上搜索“抵达之谜”关键字的图片,90%是那部中国的电影,10%是奈保尔的书的封面,我把原画作的图片贴在这里平衡一下。 回来说这个月我打算沉浸式阅读奈保尔的,第一本读的《米格尔街》不难看,但也并没有让我觉得惊艳。第二本我在喜马拉雅上找到了英文的有声书《A House for Mr. Biswas》,超级长的一本书,我打算每天上下班通勤路上听的,听了五分之一竟然突然下架了。正在听的有声书还没听完就突然下架,而且也不是什么近期上架的热门的有声书,怎么就这样中招了呢。尽凭我听了的那几章,我不得不说我喜欢不起来。特别是朗读的人还会经常模仿里面的人物用口音来讲话,我听着觉得很不舒服,可能主要是因为我那个口音我经常听不懂吧。不知道是我潜意识里在种族歧视还是朗读者在种族歧视,要么就是奈保尔根本就不是我的菜。 我决定再给奈保尔最后一次机会,隐约回想起刘先生以前一直很推崇奈保尔的这本《抵达之谜》,于是决定这个月再最后看一本就看这本。这本应该算不上是一本虚构的,更多的是作者絮絮叨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在英国某地的生活经历,讲讲这个小镇上的人和事,再结合自己的回忆。整本书是作者第一人称口吻,是那种淡淡的很平实的,好像是在用有距离的新参者的角度在观察和交互。照道理我是很喜欢这种写作方式的,非戏剧化的、很谦卑的、不介入的表达方式,好几个我超爱的作家都是这样的。但是奈保尔真的是我欣赏不来啊,我读这本书感觉到更多的是一种作者的得意,一种仗着自己聪明有眼光还会写作的能力来用老百姓读者可能喜欢的写法来写这本书。是只有我从这位作者的书里面读出了作者本人的人渣属性吗?还是是我让作者人渣的设定影响了我对他的作品的判断呢?

犯人IA

犯人IA 犯人IAのインテリジェンス・アンプリファー 早坂吝 王皎娇(译) 9787513341738 这一本是《侦探AI》接下来的故事,其实两本都那么薄,完全可以并成一本的。更何况上一本叫“侦探AI”下一本叫“犯人IA”,但是其实故事情节上面却也并没有两本分别侧重一个人物,所以完全可以是一本书。区别在于,上一本是五个短篇不同的推理,这一本只有一个推理故事。 情节延续了上一本出现的那些人物,这次案件的主角是上一本的警察和他的三胞胎兄弟。推理故事用了一些三胞胎的梗,反而和AI并没有太多的关系。打擦边球用到的点,一个是AI和电车问题,还有一个是AI和机器人三定律。 电车问题是一个人类道德困境,到底是否移动轨道让电车压死五个人或者一个人,变形是是否从高处推下一个胖子,让他坠亡但是可以阻止电车压死五个人。我从没想到这个会和AI相关,读了这本书我才突然发觉其实这和AI那么接近。人类可以没有想好选择和答案就上路,不带任何预设的面临可能非常紧急的问题。但是如果是AI无人驾驶的话,不可能没有写好一个逻辑判断就让AI车辆上路来面临电车问题的啊,那么现在已经上市的这些无人驾驶用的是什么逻辑呢,是压死一个人、压死五个人、还是自己爆炸弄死车上的人? 机器人三定律在这本小说里用的更是牵强,机器人要自己认定自己是机器人才会去遵守三定律,人类如果认定自己是机器人的话也会去遵守三定律吗?所以这里的关键点并不在于如何遵守三定律或者找到三定律的漏洞,而变成了一个认识/自我认识的问题了。以前我在读阿西莫夫的作品的时候,我就一直很好奇,机器人怎么知道对方是机器人还是人类。 这本小说还用到了类似相关的一个点来进行推理。说是还有一个不是很高级的AI,当这个AI接收到同一个人相矛盾的指令的时候,会忽略第一个执行第二个;而当AI接收到来自两个人的矛盾的指令的时候,会尽量找到一个折中的同时满足两个指令的方案。在这个故事里,当然就是通过三胞胎/双胞胎的点来判断到底这个AI在案发现场经历了哪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