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onthly Archives: December 2019

西游韦安地 Ian McKellen On Stage

Ian McKellen On Stage 2019.12.31 Harold Pinter Theatre 一个人的演出,主要是讲故事、秀舞台才艺,中间穿插不少笑料简直就是搞笑的脱口秀了。以《指环王》里的甘道夫的那段开始表演,然后从现场的一个大箱子里面一个一个地把他的“宝贝”拿出来。上半场有点像他的自传,主要包括三个主题,从他的戏剧启蒙讲到他对戏剧的热爱、如何入这一行的,然后是他关于自己的gay的身份的认知和出柜的故事,最后用一首关于老年的诗结尾。有很多culture reference,我只能get到一部分,但也已经觉得很精彩。 下半场是莎士比亚全集,Ian拿出全套莎士比亚37本,然后观众现场想到的顺序一本一本讲相关的故事,重点剧目他就直接表演起来其中的独白。Ian太会说台词了,原来很深奥艰涩的段落在他口中突然变得很有韵律节奏栩栩如生,要是我英语再好一点就好了。看完真的很想莎士比亚全部刷一遍。最后的结尾落在传言是莎士比亚写的一部关于Thomas Moore为主角的维护移民的独白上,切合时事。 Ian的记性和体力都太好了,佩服,瑞斯拜。 Tag: Ian McKellen, J. R. R. Tolkien, William Shakespeare, 这次的伦敦看戏之行在新年之夜落下帷幕,只看了两部但是是最最好看最最经典的音乐剧就不参与评分了,剩下的都是话剧。我觉得把这部Ian McKellen的秀也作为话剧有点不是很公平,毕竟其中大多数的文本不是他写的,但是还是想给它打一个很高的分数。 🌟🌟🌟🌟✨ Death of a Salesman🌟🌟🌟🌟✨ Ian McKellen On Stage🌟🌟🌟🌟 King John🌟🌟🌟 Measure for Measure🌟🌟🌟 My Brilliant Friend🌟🌟✨ Cyrano de Bergerac🌟🌟✨ The Duchess of Malfi

西游韦安地 Death of a Salesman

Death of a Salesman 2019.12.30 Piccadilly Theatre 西区上演美国的话剧经典,一家人全部是由黑人演员扮演的。黑人扮演全家,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那么歧视。如果是colour blind的话,那应该是各种族的演员混着来的,全部是黑人的话是不是想要传达更多的在那个年代关于种族歧视的问题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来看,我唯一看出来的一点是爸爸在公司被分配了很烂的工作以及儿子进餐厅没有被安排到最好的座位,这些可以勉强被解读为种族歧视,但是原著里面本来就是同样的剧情发生在白人啊,不是种族歧视也会有这结果。 这次的演出好看的,黑人太会讲台词了,很普通的甚至很无聊的都可以讲得让人觉得津津有味。每一场开头和结尾的地方唱歌也唱得超级好听。男主爸爸的演员是Wendell Pierce,之前看海报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是Jordan Peele(希望不要脸盲被误会成歧视);女主妈妈的演员是Sharon D. Clarke,看到剧照的时候觉得她好苦啊,后来一查发现她竟然演的13出场的companions的自我牺牲的亲人(奶奶/老婆),瞬间觉得她演技爆表。 另外舞台的设计也不错,特别是在男主回忆片段和幻想片段的时候表现的都蛮好的。当初我自己和小伙伴们在读剧本的时候,还为此觉得有点混乱。不知道是因为已经知道剧情了,还是真的是舞台表现的好,反正今天看的时候觉得讲得蛮清楚的。 回到剧情本身,我觉得Arthur Miller这部剧的一大特点是它的两重性,主人公的悲剧很明显是和资本主义的残酷(美国梦的破碎)息息相关的,但是又无法让人很直接地把原因仅仅归结于此,因为主人公的个人和育儿方式的缺陷也非常瞩目。 那这个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撇开一切不是确定性的因素,是资本主义吗?因为老了没有收入了活不下去了?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不管之前的贡献多大,被剥削了多少剩余价值,说辞退就辞退。这样的命运在今天的中国看来更为现实,甚至不是辛苦到老了,到了35+就已经要到男主的窘境了,各种裁员的新闻故事分分钟可以改编成现代版的《程序员之死》。我觉得最可怕的是总有这样的大公司大裁员的新闻出现,然后官媒(也是唯一的媒体口径)的反应不是资本主义的忘恩负义而是要员工更投入更有奉献牺牲精神。这个逻辑不是和要女性不被猥亵就不要衣着暴露不要出门一样嘛?! 主人公爸爸机会主义、大男子主义、好面子,但是妈妈讲的也很对,他只不过是一个human being,不是说为了给他开脱和原谅,只是需要可怜他。 话虽如此,但是看到哥哥在少年时看到自己的爸爸出轨然后对爸爸和世界的认识瞬间崩塌、以及在成长过程中被爸爸灌输的有缺陷的价值观,还是会觉得很唏嘘。父母毁小孩一生,谁买单?不来说是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被大人毁了的小孩,还不是大人的初衷,这怪谁?这又让人想到了今天豆瓣上看到的一边说自己是最爱孩子的人一边冷暴力逼婚的妈妈。 随便想一想,就能想到那么多和现在的中国那么紧密相关的新闻,这是Arthur Miller太有预见性了呢,还是中国特色的经济把资本主义运用得太到位了呢? 这次话剧对最后的结局做了很大的改编。我在读剧本的时候的理解是爸爸和孩子reconcile之后为了给家人一个美好的未来筹钱走投无路便决定自杀骗保,但是这次话剧的处理变成了爸爸其实是崩溃自杀顺带着骗保险。这样一来,减弱了对资本主义的攻击,变成主要是他个人的悲剧了。对这样的解读,我抱有保留意见。 Tag: Sharon D. Clarke, Wendell Pierce, Arthur Miller, Marianne Elliott, Miranda Cromwell,

西游韦安地 Measure for Measure

Measure for Measure 2019.12.28 Barbican Theatre RSC的演出,除了在大本营莎士比亚的故乡之外,还会到英国别的地方甚至国外去巡演(之前也有来过中国),还会把一些现场的影像输出到电影院播出。这次看的是RSC在伦敦巡演演出的莎士比亚喜剧《Measure for Measure》。 故事讲的是公爵Vincentio把执政权交给Angelo要他从严治理,然后自己伪装成一个神父藏起来。Angelo判一个未婚生子的男的Claudio死刑,Claudio的修女姐姐Isabella去找Angelo求情,Angelo要求Isabella用自己的贞洁来换取Claudio的赦免。Isabella回去告诉Claudio,Claudio最开始的反应是拒绝,后来又想还是命要紧,就求Isabella答应。Isabella死活不答应,装成神父的公爵出了一个主意,让Isabella去假装答应,然后调包成Angelo原来答应要迎娶却没有下文的Mariana。Mariana如约而至,Angelo却反而把Claudio的死刑提前了,幸好被公爵用另一个病死的死囚调包救下了。最后公爵以真面目现身,惩治Angelo和Mariana结婚,揭晓一切真相并向Isabella求婚。 不知道是剧本本身的原因,还是表演的原因,出来的效果太一本正经了,不像是喜剧啊,还没有Aileen在开场前给我剧透的时候讲的好笑。这个故事里有很多我们现在看来很有距离感的不合理的地方,比如Mariana怎么会答应自己去调包、为什么Angelo情愿死也不要娶Mariana、为什么公爵要Angelo从严治国自己却不断地undo所有Angelo的判决等等。我觉得如果可以用一个超脱的心态来把这整部剧当作嘲讽的喜剧来演的话,会好看很多。 所谓的“一报还一报”的设定是到位的,我觉得能在一部戏里面找到那么多可以measure for measure的点很厉害。 Angelo调包公爵。 公爵调包神父。 Mariana调包Isabella。 病死囚犯调包Claudio。 要救Claudio,就要牺牲Isabella的贞洁。 Angelo玷污Isabella的依据是男人不能婚外性行为,目的却是男人的婚外性行为。 婚外性行为,要么婚姻,要么死刑,二选一。 其实整部戏的大boss从始至终就是公爵本人,他是一切的始作俑者,更是一切的操控者。最后真相揭晓的时候,公爵要告知Isabella她的弟弟没有死,还要向Isabella求婚。我之前在想他到底会以哪一个顺序先后来,但是又想到不管是哪一种顺序都有被攻击的点,所以哪一种顺序都不构成被攻击的点。所以,整部戏的就是在说Isablla逃过了被Angelo #metoo还是逃不过要被公爵#metoo咯。 突然发现连续两天看的三部剧都是以意大利为故事发生地、以女性为第一视角主角的。 Tag: RSC, William Shakespeare,

西游韦安地 The Duchess of Malfi

The Duchess of Malfi 2019.12.28 Almeida Theatre 故事讲的是16世纪初的时候的Malfi的女公爵丧夫后和一个非贵族的男人相爱结婚生子,但是她的两兄弟百般阻挠,还分别排出了同一个奸细Bosola去监视她,而Bosola反而得到了女公爵的信任,最后所有人都相互残杀死了。很久以前的故事,剧作也是很有年代的17世纪初的时候几乎和莎士比亚是同一时期的John Webster写的。 我对Almeida剧院一直抱有叶公好龙似的好感,夏天的戏剧挑战看了好几部Almeida剧院的王尔德的作品,好多个《Hamlet》的版本我也是最喜欢Almeida的Andrew Scot的版本。到了现场,发现是一个还蛮偏的剧场,然后剧场比我想象中的要小很多。舞台上直接是一个可移动的玻璃盒子,不少情节是作为女公爵的房间在玻璃盒子里发生的。好处是舞台和座位比较紧凑的话可以感受到比较直接的表演吧。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部戏蛮难看的。Bosola竟然是三方都信任的人,地位最高了,但是他之后的反复、觉醒和复仇让人觉得并没有那么顺理成章。三兄妹的感情真的也是很奇葩,毕竟是那么久以前的贵族的价值观,我有点难理解。女主Lydia Wilson是作为卖点被宣传的,好像她之前演过《King Charles III》。上半场的时候我光听声音觉得好像《Humans》里的Emily Berrington,后来中场休息的时候查了一下Lydia Wilson,照片一出来就是她在《Press》里面演的那个很高冷世故的角色,然后下半场我看到的女公爵全部被自动脑补成那个高冷世故角色了。 Tag: John Webster, Lydia Wilson, Rebecca Frecknall,

西游韦安地 My Brilliant Friend

My Brilliant Friend Parts One and Two 2019.12.27 Olivier Theatre, National Theatre 分两部分说这部系列小说改编的话剧,先说舞台呈现的方面,再说剧情改编。 虽说小说本身是剧情导向的,但是要把小说改编成话剧感觉还是有很多难点的。在看话剧之前,我心中觉得最难的地方是小说里面Lila被爸爸从楼上的窗户里扔出来的场景,不像是电视或者电影可以有特技特效剪辑,话剧舞台上如何把这段演出来我十分好奇。现场的解决方式是用衣服,在某一点演员和她的衣服分开了,两个黑衣人拿着衣服代表了这个角色继续,而主人公就站在旁边,好像是灵魂出窍一样在旁观自己的遭遇。不仅是Lila被从窗口扔下去是这么演的,在婚礼当晚被Stefano强奸的戏也是这么演的。这样的手法我觉得好聪明啊。 还有婚礼上幻想的打斗和内心戏,就是灯光一转,主人公会把口是心非内心真实的想法再讲一遍,这是可以代替小说里面内心独白的地方,虽然我并不觉得有多必要在话剧里也这么讲出来。 另一个话剧改编的重大挑战是年龄的跨越。小说里面的主人公从小女孩成长到少女到少妇到中老年妇女,HBO改编的电视剧版本第一季只讲了第一本小说的内容主角已经换了两批了,话剧里面就是两个女演员从小演到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似乎是话剧的一个优势,因为比如像我这样坐在山上的观众,可能根本看不清楚舞台上的演员的脸,全靠演员的肢体动作讲话语调来判断人物的年龄。从这一点来说,我感觉这部剧做的是很成功的,两位女主角演的很到位,我都想象不出来她们就是海报上的那两个人。包括Elena的前两个小孩,也都是成人来演巨婴;倒是后面Lila和Elena同时生的两个女儿倒是黑衣人带着布偶来演的。从colour blind进化到age blind了。 闪回的部分蛮搞笑的,不能调带子蒙太奇播放,Don Achille在舞台上死了四遍,从舞台上摔进暗格里面摔了四遍。 明明是意大利的故事,但是可能为了贴近观众,意大利方言的地方用的是英国的非伦敦的口音,后面和世事相关的比较接近现代的地方,用的都是英国的当时的流行歌曲做背景。这样的处理对于我这样的外国人看来,更是莫名其妙格格不入了。 再说剧情方面的改编。 把四本书的内容放到分成两个部分一共5个小时的演出里。本来就很难在那么短时间内把那么多人物交代清楚,话剧已经是尽可能忠实地把情节展开了,但是情节实在太多,每一段都是精华在场上却只有短短几分钟供观众知晓而无暇回味。 对于没看过原著的人不友好,因为信息太多有点来不及跟随情节发展;对于看过原著的人不达标因为看过原著的人期待的是如何聪明而完美地把故事本身讲完整。最好的证明是和我一起看的Aileen之前没有看过小说或者电视剧,她说她更喜欢Part Two因为Part Two里的情节和Part One里的串起来了很融洽完整;而我则更偏爱Part One,因为我觉得Part One里面的情节非常忠于原著,而Part Two里面有很多书里面很重要的情节都没有包含,甚至我觉得有的做的比较大的删减失掉了小说的本意。 我觉得情节上改编最大的地方是Part Two里面Lila那条线的情节少了,书里面那么好的Enzo的剧情没有讲,然后通过抹黑Pietro洗白了Elena,都没有提Elena自己勾引Pietro同事的事儿。把男人全部否定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好男人了,女性主义就理所应当了。这样的推理和结论,我觉得都不是小说原著想要表达的吧。 再次感叹Lila真的太厉害了,做什么什么厉害,把Brilliant翻译成“天才”不够表现Lila的主观能动性。“我不能与世界抗衡”,和“世界不能抗衡”是两件事情,前者是个人太弱小,还要锻炼成长,后者就是像Lila这样已经那么强大了,但是面对肮脏的世界还是要被其裹挟的悲剧。 终于到National Theatre来看了一部戏,地段好、设施好、戏好,三好剧场啊。拿票的时候发现周边一半以上都是老年人,又来到了老年专场。入座以后发现,是不是Olivier剧院太大,竟然还是有很多空位。National Theatre Shop也太棒了,是我看到过最最最全的纸质剧本的书店,想搬回家又嫌重。 Tag: Elena Ferrante, April De Angelis, Niamh Cusack, Catherine McCormack, Melly Still,

西游韦安地 Dear Evan Hansen

Dear Evan Hansen 2019.12.26 Noël Coward Theatre 好看!感动!要准备好足够的纸巾。语无伦次地记下一些观后。 这次西区的卡司很棒。男主表现很好,语速比Ben Platt还要快,特别是开场讲一大段很nerdy的话的时候快到飞起来;《Words Fail》让人满意。 和《Hamilton》的故事相比,DEH的故事更小,但也更贴近现代和普通人的生活。我不愿意再次长篇分析每一个人物了,只觉得每一个人物都很美好也很真实,所以每一个人物都很可怜。 知道剧情看比没有剧透看更伤心,但是很难说哪一次的体验更好,因为在第一次看发现真相的过程中也有一种成就感和附属感,总归是自己有过类似的想法才能猜到真相。 这次观看的第一个泪点是Evan在学校读自己写的那封信,果然今天过得不怎么好,这周不是,这一年可能也不是。 Evan在没有朋友的时候那么受罪,在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的时候还是要被母亲、同学唱good for you,好像loser永远没有资格得势一样,想象一下loser如何才能得势而不受人讨厌。 Evan的妈妈好,但是更真,其实她需要Evan甚过于Evan需要她。这么一想,又更sad了。 Evan给自己写的信,开头和结尾的两封,内容是一模一样的,要做自己。但这是一个伪命题,没有不做自己的自己啊,不做自己也是不做自己的自己啊。这句话真正想表达的可能是true to oneself吧。 这些感情都很真实和感人,而且我相信一直都存在,只不过在受伤软弱的时候显得特别珍贵和有力,我相信过了一阵回归平淡生活的时候,这些又会被遗忘,就像类似Connor project总会被遗忘,父亲的出走、弥天大谎的揭穿也一样。那我们能hang on to什么呢? 又或者这么珍贵的感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逃避自由”,需要别人的关注、需要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羁绊。自己一个人如果很强大的话,这就不是问题了。但是绝大多数人并不是这样,所以这种东西的需求和供给成了美德。

西游韦安地 King John

King John 2019.12.24 Swan Theatre, Stratford-upon-Avon 戏剧朝圣之旅来到了莎士比亚的故乡Stratford-upon-Avon,这里除了莎士比亚出生的房子以及一系列莎士比亚相关故居之外,还有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的大本营。在这里会长期上演莎士比亚的剧作,也会演一些新的当代的作品。这次来看的是不怎么被搬上舞台的莎士比亚的历史剧《King John》。 故事讲的是法国王要求King John把王位交给King John的侄子Arthur,市面上又出现了一个狮心王Richard的私生子,然后King John通过把自己的侄女Blanche嫁给法国王的儿子联姻暂时化解了矛盾。此时出现从罗马来的红衣主教Pandolf,觉得King John不够忠诚于教廷,要法国和英国打仗。一边打仗,一边King John要他的手下Hubert去杀死Arthur。Hubert不忍杀死Arthur,还和King John吵了一架,Arthur从城墙上坠落而亡。最后King John中毒而死。 这次的改编一方面是把场景都变得比较现代化,一般穿的都是现代的衣服西装套装什么的,还有电话报纸什么的;另一方面是性别的转化,主角King John是由新进女演员Rosie Sheehy饰演的,而红衣主教Pandolf也变成了女性由Katherine Pearce饰演。 关于现代场景的改编,我在想为什么还是停留在报纸和电话的阶段,完全没有手机的出现。我能想到的原因是,毕竟故事要按照剧本原来的情节发展下去,手机和citizen两个东西是无法共存的。这个故事最让我惊讶的是citizen这样的角色的存在,即使是在那么久远以前的被宗教、皇权统治的地方,还会有这么样的citizen的角色的存在在发表意见。不是说这些citizen的意见有多智慧有多正确,在剧里面的这两个citizen也是很小市民的形象,至少她们说的话是被国王聆听的、是有影响力的。但是如果突然发展到了有手机存在的时代,不是说这些citizen的存在突然变得不合理了,而是似乎人们都转为云沟通了,很难看到现场citizen的人肉出现了。 另一个现代改编的重头戏是婚礼场景的food fight,现场真的是出现各种食物进行食物大战还殃及到现场的观众,我还看到有观众把不小心扔到他们身上的面包往舞台上扔回去的。蛮搞笑的,立意也蛮好的,什么皇亲国戚之间的斗争其实就是和普通人家的food fight一样幼稚混乱。 这场的两个性别转换的角色演的都特别好,特别是红衣主教Pandolf,一下子变得非常鲜活。这其中还有一些小区别,这两个角色一个是女性扮演的男性角色,另一个直接是把原本的男性角色变成了有女性扮演的女性角色。如果已经是sex blind的角色安排的话,为什么还有这样的微妙的不同呢? 第一幕婚礼加food fight非常好看,第二幕稍微逊色了一点重点放在了Arthur生来死去上面。第二幕Arthur鬼魂出来和King John被良心折磨的地方,蛮像麦克白的。 宣传语上说这次的重演正好切合了现在的英国的政治风貌什么的,说的有一些过了,因为剧情本身并没有什么变化,最多只是说可以从那个混乱的King John的年代看到我们现在疯狂的政治世界的影子罢了。 总的来说,这部历史剧的意义是告诉观众人类包括国王都是来被捉弄的利用的? RSC这个剧院太棒了,座位的设计太赞了。我们买的是最便宜的票价,只要十几磅,是最后一排的位子。但是三楼一共只有两排位子,都是围绕着舞台的。而且这两排位子的高低幅度差很多,还有搁脚的地方,还有搁手臂和脑袋的地方,还可以站起来扶着栏杆看也不会影响到后面的人。真心照顾到看戏的穷人的人道权利的好剧院。 Tag: RSC, William Shakespeare, Rosie Sheehy, Katherine Pearce, Eleanor Rhode,

西游韦安地 Hamilton

Hamilton 2019.12.23 Victoria Palace Theatre 再次确认,《Hamilton》是最好看的音乐剧!今年年头年尾各看了一遍,2019算是圆满了吧。怎么每一首歌都这么好听呢!鸡皮疙瘩起太多了,又一次回到了我第一次听的时候对于政治的感动。但是如果仅仅把这部剧归结为美国版的建国大业的话,我是不愿意的。 这次坐的比较后面但是比较中间,舞台看的正正好好,舞蹈舞美太强了太好看了。这次我才突然注意到Hamilton从第二幕开始有戴眼镜。 伦敦的演员感觉唱的比美国版的稍微慢一点点,不着急把歌词唱完,特别是第一首的时候比较明显。这一场演Hamilton的是B卡Nuno Queimado,但是他唱的超好的,而且声音还有那么一点神似Lin-Manuel Miranda。 如果要硬挤出来一点观感悟的话,Hamilton这个渣男都做了那么多事情,最后Eliza也做了那么多事情,真的很让人想要扪心自问要做点什么。 Tag: Lin-Manuel Miranda, Musical,

西游韦安地 NT Live: Present Laughter

Present Laughter 2019.12.22 Curzon Aldgate 上海全面下架看不到了,来发源地伦敦赶紧看一下这部The Old Vic新版的《Present Laughter》。 几年前我在上海看过BroadwayHD版本的Kevin Kline主演的版本。这次安利朋友和我一起去看NT Live的版本,我事先打了预防针说这是很老很老的剧本,所以不能深究主人公的男女关系作风,主要看点还是耍嘴皮子。 故事本身讲的是主人公是一个很有名的演员,但是将要步入中年,他身边有很多年轻女演员总是围绕在他身边想要走进他的生活,他也乐而为之,用夸张的个人行为和轻浮的感情生活来隐藏自己的孤独和悲伤。这一次几乎变成了一场闹剧,因为他和他的亲密的生意合作伙伴的另一半搞上了。 现场看了感觉改编的地方太惊喜了。光看故事的话,简直就是一个#metoo的温床,有钱有势的中年男子玩弄多名年轻刚步入社会的女性。戴着政治正确的眼镜来看这部剧,我觉得有点可惜了。所以这次的改编太聪明了,把这一错误的焦点完全避开了,方法就是做了性别的转换,把合作伙伴的性别变成女的,把想要上位的合作伙伴另一半的性别变成了男的。 特别妙的是,虽然做了这个性别转变,但是台词什么的都没有变。第二幕大家看到上位男留宿的反应,讲的话还是原本的话,却没有一点违和感,反而多了一层合理的惊讶/指责。整个故事这么处理也很合理。上位男和男主对手戏的时候,原本是看上去是女的想上位然后男主顺势占便宜,现在这一企图由男的演好像更明显了;所谓的捕食者的身份好像也随即反转了,变成了是上位男在控制局面。 不去管这样的改编对模糊错误的时代焦点的成功,如果要反思一下这样的安排的话,好像是进步了,又好像是退步了。老的剧本能把捕食者安排成女性,到底是在为主角开脱,还是在做平权?新的改编只要把性别简单对换一下,就有那么大的影响,那是因为#metoo的作用太大了,还是我们对#metoo的理解太单一了? 回到原本的情节核心,剧本原名是《Sweet Sorrow》,好像想要表达的更多是主人公中年危机的孤独,和一直在表演以至于自己都分不清表演和真实了。演的多厉害其实就说明自己就多越孤独,这是一种逻辑,但是我并不觉得反过来讲也成立,孤独的人有很多表现形式。但是我蛮喜欢男主这种爱演体质的性格的,蛮好玩的。这次继续让我对Andrew Scott路转粉,我本来一直嫌弃他讲话怪腔怪调的、演戏也全都是那种内心敏感的神经质的样子,但是这次他的喜剧才华爆棚。特别是在东窗事发后,他去一个一个反驳/攻击他的合作伙伴最后说自己其实只要一颗苹果一本书就好了,这口气太长了。 全局最后以MIKA的《Happy Ending》谢幕,完美。 Tag: National Theatre Live, Noël Coward, Matthew Warchus, Andrew Scott, Indira Varma,

西游韦安地 Cyrano de Bergerac

Cyrano de Bergerac 2019.12.21 Playhouse Theatre 故事讲的是很传统的大鼻子情圣的故事,因为对自己的大鼻子外表不自信不敢向喜欢的人表白,正好朋友也喜欢她,于是为朋友代书和她交往。 这个版本的改编的地方是加入了一些现代的元素,最明显的是rap的部分,很多台词都变成了在讲rap的感觉。乍一看好像穿越到了《Hamilton》,特别是在出场介绍某一个角色的时候,和Hamilton的出场介绍全部押韵的感觉有点像。这种rap的安排,可以结合这部剧本来讲的就是语言的魅力,所以表演形式上也在语言上做文章也合理。 搞笑的地方除了原本的剧情,主要靠改编的加入现代元素,还包括几个参与的主人公性格多元。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角色的演员都多元化了,主角还是一美?一美演因为自己外表丑陋而没有信心,谁会相信呢?之前看到剧照的时候,Cyrano一股苦大仇深的样子,到现场看更是有一点psycho的感觉、脾气反应很大,简直是一个潜在的会打老婆的样子。但是再想一想,如果主角不是一美,真的很像没有一个明星的三流的改编。 稍微较真一下,爱一个人的外表和爱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差别在哪呢? 这是此次英国之行看的第一部话剧。我上半场结束后就离场了,10%是因为总觉得这个笑点和背后的反转经不起推敲,40%是因为到伦敦第一天晚上时差还没倒过来,50%是因为座位视角。现场大部分时间舞台被前面的观众遮挡住了,因为三楼的层高高且座位间隔超窄。虽说我买的票价比较便宜,但是这种反人类的座位设计本就不该存在吧。 Tag: James McAvoy, Edmond Rostand, Martin Crimp, Jamie Lloyd,

孤寂棉田

孤寂棉田 Dans la Solitude des Champs de Coton 2019.12.17 上海大剧院 本以为《等待戈多》我多少有点开窍之后可以挑战一下这部话唠剧,但是这部我还是没看懂,更没明白两个主角往自己头上脸上身上摸泥的意思、也没懂其中讲到好多处暴力的意思,最后大白话总结“你没告诉我你想要什么/你也没告诉我你有什么我想要的”的时候还带了一句“武器呢”也没懂。死活不说想要的/买卖的东西当然内容,全部在外围讨论为什么买、怎么买、用什么买、买不买得起之类的,那想要表达什么呢? 用我自己的话来总结一下我记得的剧情。全程只有两个演员,一个是看上去瘦弱胆小的斯文男(买家),另一个是看上去有点暴力的地痞男(卖家)。他们在一个没有其他人在的阴暗晦涩的地方相遇、交谈。当然其实技术上不能定义他们为买家和卖家,因为交易根本从头到尾没有发生。架子鼓穿插在两个主角讲话之间,有点烦,但至少没那么干。 卖家:我有你想要的东西卖给你。 买家:我想要的东西你没有,我是光明正大系的。 卖家:你都不说你想要的是什么,怎么知道我没有?暴力是小事,人和动物可悲的是缺失。 买家:你怎么知道我有钱来买? 卖家:你可以买别人想要的东西。 买家:我不想要无缘无故的东西(和平)。 卖家:我只是设身处地地在为你考虑。 买家:跟我打感情牌没用。 卖家:看来只有用武力威胁你了。 买家:别以为你用武力,我就会为了面子不呼救。 Tag: Bernard-Marie Koltès, Théâtre des Halles

玩偶之家

2019.12.14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故事讲的是小家庭因为丈夫被任银行要职,日子马上要苦尽甘来了;多年前为了给丈夫养病,妻子瞒着丈夫在外面借了一笔巨款,现在债主用这个来威胁妻子要保住银行的职位;一切暴光后,丈夫的种种行径让妻子意识到自己只是被当作家中的一个玩偶便决定离开。 丈夫是隐形渣男,一开始他的情节不多,后面每一个爆点都是deal breaker:小心眼(头的确很大)、知道朋友绝症讯息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觉得坏了气氛和惋惜少了可以陪衬他的人、把妻子当成物件玩偶、口口声声要保护妻子出事了第一时间摔锅把错全扣在妻子身上等等。 其实妻子从一开始就不是仅仅是玩偶,是她借的钱救的老公。妻子的觉醒稍微有点晚,直到天崩地裂还是在害怕担心借款事件,最后觉醒的决定很智慧很有勇气。开场前我看了场刊,说女主最后的行为很劲爆甚至引发了当时社会的侧目,我不觉得这算劲爆,我觉得这样已经很好了,再有什么劲爆也不合理了。 一百多年前的作品改编的最大困难应该是人物的价值定势和思维过程和现代有很大区别,我不怎么能够理解女主为什么那么怕借款分期付款事件、女二怎么就和借钱的渣男好上了,在这一点上这次的改编可以做的更好。易卜生厉害的地方同时也体现在这里,就是他的主旨到现在还成立并且特别当下。我觉得更厉害的是易卜生讲的“首先我是一个人”,不仅仅是女性主义,这样的玩偶关系不仅是男女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也是的,再推而广之师生之间、职场上也都是的。最近的负面社会新闻特别多,很多是关于关于两性之间的、还有校园的、996的,每一个都可以和易卜生的这部话剧所讲的东西切合。不管是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首先都是一个人,如果以角色的设定而不是一个人来对标一个人的话,就是有问题的。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还是那么愚昧。 最后说说这次的布景设计,蛮用心的但是质量有点差: 就算可能是为了后面地板可以升起来,地板走路声音也太响了; 假苹果很low; 椅子也是牵到好多次衣服; 下雪了,不是通过看到雪花知道的,是通过听到鼓风机知道的; 很装的地方是所有演员不下台,然后场景交替的时候穿插一些太响且不佳的音乐这些演员就在旁边做一些好像很现代但是无意义很装的舞蹈动作; 带动物头套也很装; 这次舞台的爆点是丈夫得知妻子借钱真相的时候,整个舞台升了起来,天崩地裂。效果真的蛮抢眼的,但是重点放错了。

韦礼安 而立 深圳站

2019.12.7 嘿吼小镇 这个场地那么偏,音响效果也有点差,好多座位还都是临时加出来的,真的适合做演唱会场地吗?我买的是第二贵的票,但是座位是二楼最最边上,而且是只能通过二楼栏杆的缝隙才能看到舞台,舞台后的屏幕一点看不到,倒是提词器看得一清二楚。最夸张的是,我第一次遇到看演唱会还要查身份证才能进。门口四个安检口,带身份证的可以在前三个口安检,没带的要报身份证号码全部排第四个安检口,事先没通知绝大多数人都没带,第四个口子排队超级长。我安检好进去,韦礼安已经开始唱第一首歌了,后面队伍还很长很长。 好在第一首歌《女孩》韦礼安没有发挥好,可能是因为刚开场,我都有点吓到了,没听全也不可惜。讲到不好的地方,后面唱了两首新歌(吃烦恼、猫咪共和国)有点幼稚和萌俗,有点欣赏不来。但是其他的歌都一如既往的好听,现场歌迷的反应也很好。我突然意识到好多好听的歌都是可以追溯到他的第一张专辑的,那些歌有一种少年时代的青涩的美好;然后后面几张成熟的歌也好,包括《似曾》、赤裸的《在意》等等。

美狄亚 声音

美狄亚 声音 2019.12.3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不是杀子复仇出轨老公的美狄亚,而是德国作家Christa Wolf颠覆性改编的美狄亚的故事。 故事的主线在讲一个女心理医生来到一个家族领地通过心理治疗家族的患病少女解锁了家族不可见人的秘密,然后成为了谴责愚昧和霸权的女勇士。重点全变成了发生在柯林斯的罪恶,杀小孩祭祀的秘密被掩埋、相关人士得知秘密真相不能承受反而要杀死真相公布者、容易被独裁者煽动的老百姓(字幕翻译为人民)声讨美狄亚。然后把原来的美狄亚的故事套在这个女主身上,洗白所有原来的美狄亚的污点:偷金羊毛是为爱走天涯,杀弟弟是同行嫉妒造谣,用衣服毒死情敌是情敌收到衣服回忆挚友感动到投井自尽,杀死孩子其实只是送到祭坛然后被无知暴民投石砸死。 和伊阿宋互动对话的情节好少,可能是因为怕是写多了洗白就要穿帮了吧。中间我还在想杀死孩子怎么洗白,是不是可以表达为因为对这个世界失望了杀孩子是为了让他们免受罪的高贵的感觉。 从戏剧的表现方式来说,这部柏林德意志剧院的演出的特点,一个是全部剧情发生在一个浅浅的正方水塘里,有很多与水的互动,还有很多背景人物在水塘里的翻滚和追逐(我感觉有点多余);另一个是小孩子的角色都是用木偶做的,有一点徘徊在像真人和恐怖的边界线了,特别是伊凡诺死的戏很吓人的。 可以有这样的同人文很厉害,而且把主旨全部改掉了,虽然有一点刻意且不合古风,但是改编想要表达的东西蛮solid的。我看到很多地方评论写的是女性主义,我为啥没看出来呢,我只看到全剧最后美狄亚说的话想传达的意思:“可以身处什么样的世界和时代,该向谁发问,这就是答案”。

Permanent Record

Permanent Record Edward Snowden Holter Graham (Narrator) B07VZWH6NB 读这本书的最原始的目的是为了get inspired。我以前从来不爱看传记类的,觉得这些将军总统商界成功人士的自我标榜宣传很没有意义,所谓的成功并不可以也不值得复制。现在的想法是,并不是要复制主人公的经历,而是去理解主人公对自己经历的解读、和对自己解读的解读。读完斯诺登的自传,感觉不仅是了解了他这个人,还从科技的角度理解了真相,而最多的是从人类发展的层面懂得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发生了。我最原始的目的达成了,只不过是从一个让我没有预料到的斯宾诺莎式的“真理即爱”的觉悟方法。 用一句话总结我读完这本传记的收获是:它让我自己从两个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第一是隐私的意义;第二是其中科技扮演的角色所带来的两个问题(法律滞后和信息观)。 America’s fundamental laws exist to make the job of law enforcement not easier but harder. This isn’t a bug, it’s a core feature of democracy. In the American system, law enforcement is expected to protect citizens from one another. In turn, the courts 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