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Daily Archives: February 12th, 2019

西游百老汇 Sea Wall / A Life

Sea Wall / A Life 2019.2.11 The Public Theater 两戏连排,都是单人独白的独幕剧。一个是Simon Stephens的《Sea Wall》,由Tom Sturridge演出,讲的是一家人到岳父在南法的房子度假女儿不慎摔死,男主走不出来;另一个是Nick Payne的《A Life》,由Jake Gyllenhaal演出,穿插在讲新生儿的诞生以及父亲几年前的离世,男主也走不出来。 有点难看。特别是第一部,男主经常讲话讲到一半不讲了,不知道是他太难受了讲不下去,还是编剧故意让观众感到难受。第一部的结尾也看得我莫名其妙的,忽然又在质问关于上帝的存在现在未知未来可知什么的,这和整个故事有什么关系?第一部戏的题目是海之墙,然后剧中会不时有一种海浪打过来压过来似的震动的背景声,我觉得还蛮恰当海之墙这个意向的,但却抓不准这背景声来的节奏,好像和男主讲话的情绪节奏也不能完全搭配起来。到了第二部戏,已经是完全另一个故事了,还有这个背景声。我这才发觉原来这个根本不是什么编排播放的背景,而是地铁开过传来的声音。 把这两部戏放在一起,的确有其作用,多少有一种互为镜像的效果。一个是女儿的死责怪岳父,一个是父亲的死而对女儿爱不起来。可以看得出来,在表演中也有一些共通的地方,比如对着观众说着说着好像忘词了,还有两个男主都经历过不知道往哪里看(女儿的出生和妻子出血),还有都有法语。两部连排还有一个效果,就是看了第一部那么难看,第二部可能单独看的话也会觉得难看,但是紧跟在第一部后面,可能就显得没那么难看了。 我能理解在戏剧里表现这个悲伤的主题的意义,但是我还是对这样的独白的形式有点接受不了,我想不出来这样的独白在任何一个场景存在的合理性。我的意思是,一个真正深陷在悲痛中的人,哪来的空去那么精心设计完整地讲述他的故事,他会去对说做这样的独白呢? 现场看这部话剧的没有什么迷妹,反倒有不少剧评家,可能是因为还在preview的阶段。我在IMDB上看到了一篇关于Andrew Scott版本的《Sea Wall》的剧评,简直戏精上身,写的和原作本身一样莫名其妙但是情感充沛,看得笑死我了。不知道看这次现场的两戏连排的剧评家们,会不会给出真实的评论,会对这部剧接下来的演出有什么影响。

西游百老汇 Superhero

Superhero 2019.2.10 Second Stage Theater 想看这部新的音乐剧,一是冲着它的词曲是《Next to Normal》的Tom Kitt,二是冲着它的剧本是《Red》的John Logan,三是冲着它的演出剧场是《Dear Evan Hansen》外百老汇时期的Second Stage Theater。 看下来以后觉得好失望哦。情节轻松、歌曲也不难听、演员唱的也很不错,也有各种刚才提到的几部超级优秀的剧的影子,但是它的歌曲当天晚上我就已经一点也想不起来了,一点点旋律也没有印象了。这更像是一部音乐剧的雏形,有很长的一段需要修改和优化的路要走。

西游百老汇 Network

Network 2019.2.10 Belasco Theatre 这次《Network》的话剧版本改编自1976年的同名电影,讲的是一个电视新闻主持人临近失业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去年的Laurence Olivier Award上的最佳话剧奖项,它惜败给《The Ferryman》,但在我看来这是我此行百老汇最喜欢的一部话剧,没有之一,满分作品,双手同时点赞。 最让我佩服和惊叹不已的是这部话剧在讲的东西不断地在升级,每当我觉得自己看明白它在讲什么了的时候,它可以立即把主题再多元化或者再升级一个档次,这种主题的进化发生了不止一次。 最开始的时候,故事讲的是主人公Howard被告知自己主持了25年的新闻节目收视惨淡即将拱手让人,自己也即将被辞退;于是他宣称将在节目中自杀,节目收视反而突然猛增;看到商机后,电视台高管把Howard塑造成一个愤怒的“预言家”的形象继续在电视上主持新闻,Howard却也因此几乎陷入癫狂状态。到这里,是话剧的一个小高潮,我甚至一度以为全剧就此终了。因为故事已经很完整了,对于主人公的认识,我觉得完全可以套用Arthur Miller的《Death of a Salesman》,一个辛勤工作了一辈子的人在过了他的最旺盛精力的年代之后被工作和社会遗弃。我还觉得对于这个悲剧的挖掘、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抨击,这部作品做得甚至比《Death of a Salesman》还要明显和直接。因为在《Death of a Salesman》里,悲剧貌似更多地与主人公本身的性格和人生追求的特定性相关,而在《Network》中不存在主人公本身特有的缺陷(至少并不是重点),主人公被工作遗弃甚至逼到发疯的境地的缘故应该说全部是系统本身。 这个小高潮里,男主Bryan Cranston的演技爆炸,太厉害了!我对他最初的认识源自《Malcolm in the Middle》里的老爸,谁能想到这么一个sitcom的资深老配角能够演出之后让我也同样超级喜欢的电影《Trumbo》。所以这次很大部分原因我是冲着他作为伦敦西区原卡来到百老汇演出而选择这部话剧的,果然一点也没让我失望。Laurence Olivier Award最佳话剧没拿到,但是Bryan Cranston拿到了Best Actor真的是实至名归。 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到这里已经相当完整了,但是故事才讲到一半。第二大主题慢慢开始浮现:新闻业,或者说点题的电视网络。 关于Howard是不是继续主持新闻节目,有多方面的势力,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即使看到的事情和变化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反应截然不同。首先是新闻集团公司领导,他注重的是利润,如何把不赚钱的新闻部重组扭亏为盈是唯一的重点。Howard是否继续主持,取决于能不能帮他找到接盘侠。他的观点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观点,即资本主义寻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这和新闻业本身是相矛盾的。(悖论1:新闻业赖以生存的组织架构和它的愿景。)其次是女编剧,作为一个在新的电视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热心从事电视行业的人,她看中的是收视率。可以说她是一半的新闻从业者,因为她并不会因为金钱利益而改变做新闻的初衷,但是她对新闻/电视媒体作用的理解仅限于服务观众的需求、吸引收视率。最后是Howard自己,他有很多想要和观众分享的东西,经历了几十年以后他有很真实又有份量的情绪传达给观众。 Howard传达给观众的是什么呢?一种愤怒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病毒式的也是洗脑式的。所以当话剧表演的过程中,作为每一节Howard的新闻节目的开始,会有工作人员来调动观众气氛,于是穿越剧场直接和我们现在的观众互动,让大家高声大喊关于愤怒情绪的口号的时候,我很惊讶现场的观众有不少附和的。因为如果他们共享Howard的愤怒情绪,那必然他们也理解Howard传达的第二样东西,即对人们和电视行业之间的关系的现实揭露。如果他们理解的话,怎么可能还甘愿用继续做受控于电视的行为来表达对受控于电视的愤怒呢?(悖论2) 现实揭露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于电视的信仰。电视里演的东西明明都是假的,观众也知道都是假的,但是还是沉溺于其中。更恐怖的是,观众在用电视里的东西作为生存生活的范本。Howard看透了这一切,并且想要疾声警告观众,但是他能做到的是通过电视节目叫观众关掉电视。(悖论3) 到这里,两大主题探讨得都很到位了,但是还有更多。因为阻挠了电视台的被收购的计划,Howard被召唤见大boss。大boss站在上帝位,继续站资本主义的队。新闻业看中的是国家、民主、观众等等,但是对于资本主义来说目光如果还是停留在这些东西上面是相当狭窄的。所谓资本的运作和流动,才不是以国家或者某一种政治意识为界限的呢。为什么要在意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团体受到的不公或伤害,资本最大化自由运作带来的必然是全体的利益最大化。看到这里,我不禁心里一惊。因为从学生时代,我就是自由经济的拥护者,什么政府税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我觉得都是目光狭窄的很傻的行为。但是当大boss拿着这些同样的理由来说服Howard的时候,我又觉得有点无法接受。 于是这部话剧的两大主题在高处交锋合并升华了。但是还没结束,还可以再跳出一层系统,再讲一个道理。最后Howard真的在新闻节目直播现场死了,却不是自杀,是被不想让他再主持的人雇佣杀手枪杀的。最后的场景是Howard的灵魂出来对观众说的一些话。之前的Howard自己也是在摸索,也是在电视节目中难辨真假,但是Howard作为灵魂应该是其言也善,我愿意把他此时的话当真。他说,我们要警醒的是destructive absolute belief,当一种信仰纯粹绝对以后它的力量是超级强大的,它能带来的毁灭性也是失控的。也就是说,不管是对待新闻业、电视行业、传媒、政治宣传、资本主义等等,一旦把它作为绝对信仰,那就出大问题了。 那出路在哪呢?Howard的灵魂也给指了一条路,我们要珍视的是commitment to others。我理解这个好像有点“loyalty to a person, not to a cause”的感觉,说到底人类的人性和情感重于一切,有了它才有诸多0之前的那个1。我觉得这也是整部话剧在通过副线故事想要传达的信息,副线是Howard的好友和女编剧的出轨爱情故事,只不过女编剧已经是一个从小看电视不知道如何去爱的人了。 另外说一下场景布局,在正常的舞台之外,还有一个超大的背景墙和若干个悬挂在各处的电视屏幕,上面会转播各种画面。包括现场新闻、一些在边缘处发生的场景、广告等等,这些画面有了是实时在棚内棚外拍摄的、有的是录播的。Howard大崩溃的那场戏,摄像机直接对准以实时转播拍摄内容的背景墙为背景,Howard的一举一动在背景墙的画面里无限循环,效果太棒了。 很难想象这是一部40年前的电影改变过来的话剧,到现在来看还是那么适合当下而且有震撼力。更不要提话剧中仅仅涉及了在那个年代业已普遍的电视节,丝毫没有提到现在的网络和新媒体的生态,肯定有更多可以思考的。 另外,在全部戏终结、所有演员谢幕之后,观众正准备散场离开,背景屏幕墙突然开始播放近几任的美国总统就职宣誓的镜头。播到克林顿和奥巴马的时候,有不少迷妹般的欢呼声;播到川普的时候,现在很自然地一片嘘声。这是不是又在强调关于absolute belief的警醒,如果说资本主义已经比较明显的潜在可怕的绝对信仰的话,那么总统的宣誓效忠是不是也是一种呢?很好奇在伦敦演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设计,播放的是什么镜头。

西游百老汇 The Ferryman

The Ferryman 2019.2.9 Bernard B. Jacobs Theatre 2月9号是爱尔兰主题的,下午在外百老汇看都柏林三部曲的第一部讲的是爱尔兰独立战争背景的故事,晚上在百老汇看去年Laurence Olivier Award最佳话剧最佳导演最佳女主三料冠军,背景则是20世纪80年代的IRA。 男主是前IRA成员,离开IRA后和家人有一个特别温馨的大家庭,家里有老婆和7个孩子,还有叔叔阿姨,还有他的弟妹和侄子因为十年前也是参加IRA的弟弟失踪而一起生活。有一天,弟弟的死讯终于确凿地传来,IRA的老大则百般计谋要男主保证不复仇而且否认弟弟的死和IRA的关系。 人物实在是太多,第一幕基本是在交待人物关系。多子多孙的爱尔兰大家庭,一言不合就直接把餐桌搬开跳舞唱歌的,非常欢乐幸福的景象。但这背后却蕴藏着黑暗的历史和隐忍的畸恋。全剧的冲突其实都是围绕着IRA的存在。全家的老阿姨一直全心支持IRA,性格乖张易怒,是因为她从小就崇拜的哥哥为IRA捐躯;男主的弟弟年轻气盛时加入IRA,却失踪十年一去不复返;十几岁的小毛孩被招募加入IRA去放风暴力斗殴,口口声声地把discipline、courage、loyalty、justice放在一起,让人看得毛骨悚然;IRA的老大嘴上仁义道德但是不断利用身边的资源还暴力威胁神父出卖秘密,太邪恶了;男主以前就是IRA的,他的小孩刚出生的时候甚至扬言为了爱尔兰的自由可以烧死小孩,后来却变成暖男好爸爸。每个人都能演出一场戏。 80年代的IRA的角色,好像已经和都柏林三部曲里的IRA不怎么一样了。如果还是可以说IRA对于爱尔兰独立的追求还是一如既往没有改变的话,那么是什么让它变成了一个类似于黑帮组织甚至恐怖组织的存在了呢?难道只是人们看待它的角度?至少在老阿姨的视角里,她应该是经历过爱尔兰独立战争时期的IRA的,她眼中的IRA的光辉形象一直延续了下来。从外部看老阿姨的逻辑是,老阿姨的弟弟很可能只是想表现自己的勇敢而加入了一个暴力组织,但是老阿姨看中的是她弟弟(和他的勇敢),之后却转变成了她对暴力组织的看中——这种转包一层的情感变得合理化的步骤细思极恐。出于美好正面的缘由做一件龌龊低级的事情,结果这件龌龊低级的事情反而正大光明得被标榜起来,这很常见,但我们也经常没有意识到它的荒唐。 最后讲一下关于话剧标题的意思。剧中有提到,所谓的The Ferryman是灵魂的摆渡人,只有两种人白驹人拒绝服务,那就是“the unburied and liars”。从一开始的时候,我就感觉男主有一种John Proctor的感觉,家庭很幸福人很善良,内心深处有某种不可明状的渴望但是压抑着,最后他逼得走投无路了,承担了一切悲剧的后果。淳朴的好人活不下去了。

西游百老汇 The Shadow of a Gunman

The Shadow of a Gunman 2019.2.9 Irish Repertory Theatre 今年2月到5月,Irish Repertory Theatre将举行一系列的围绕爱尔兰剧作家Seán O’Casey为主题的活动,包括上演他的都柏林三部曲、剧本朗读会、由他的作品改编的电影放映、展览等等。都柏林三部曲是Seán O’Casey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以爱尔兰革命为背景的三部话剧。分别是以1919年到1921年的Irish War of Independence为背景的《The Shadow of a Gunman》、以1922年到1923年的Irish Civil War为背景的《Juno and the Paycock》、以及以1916年Easter Rising为背景的《The Plough and the Stars》。 我这次看的是都柏林三部曲的第一部,故事发生在都柏林的工薪阶层的 老房子里,主人公Donal Davoren是一个穷苦的诗人和Seumus Shields共享一个房间。楼上楼下的邻居对Donal都一知半解,却一致误会他是Irish Republican Army (IRA)的秘密成员,是被英国政府通缉的在逃犯。(那时的IRA还是比较正规的爱国组织,也相当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对Donal有这种误会的邻居中,还包括少女Minnie,甚至对他非常崇拜。Donal没有戳穿这层误解,因为他对Minnie也很有好感。一天,Seumus的一位友人在屋内留下了一个箱子,晚上他们打开一看竟然是一箱炸药。正巧晚上宵禁的时候,英国警察Black and Tans(说是政府机器,实则是由雇佣兵组成的流氓)来查楼。Minnie自告奋勇把一箱炸药藏了起来,却被抓到并且因此身亡。 第一幕的时候一点也不沉重,反而有点像“七十二家房客”,各种邻居不请自来地来拜访男主Donal,在这个误会中倒是有很多笑料。爱尔兰语听起来也非常好玩,给笑料增加了笑点。那些邻居住客太可爱了,非常天真、真诚、热心、坦荡没有心计,但是也很无知、没有坏心思。反而只有男主是一个有智商的“狡猾”的诗人,但是因为被爱情拉低了智商,也蛮可爱的。这种老百姓对革命军的感情很有熟悉感,很像小时候听说的中国老百姓对待红军的设定。但是区别在于这些爱尔兰的老百姓每个人有各自的性格和缺陷,很真实,而不像是我看过的政治宣传战争片里面的军民一家亲的样子。 男主的身份立场设计得非常巧妙,他本是一个不想与政治战争相关的局外人,却被意外得牵扯进来,并且因为别的原因而顺从了,结果被实质影响了。Minne的死,比真实的炸弹还要有爆炸性,这对男主和男主的同屋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啊。老百姓对自由有追求,对和平也有追求,当两者冲突时每个人都会有轻重选择,Minnie、Donal和Seamus的优先选择都不一样,并不是说孰对孰错,但依然有可能会相互影响。很可贵的一点是作者也仅仅是从底层老百姓的角度来讲这么一个和爱尔兰独立战争相关的故事。 这个剧场是专门上演爱尔兰剧作家的作品的,我没有找到这一次演出相应的playbill的封面,反而意外在它们官网上找到1999年上演这出剧时的封面。这次没有playbill,但是有剧院自己印的小册子,里面有短小精悍的关于剧作家、他的剧以及很多恰到好处的历史背景知识,太有帮助了。再有里面讲到Black and Tans的成行是那些一战后失业的退伍军人被英国派到爱尔兰却没有正统的训练和监管,于是他们就变成了欺负老百姓的残忍无情的流氓。流氓也不是无缘无故存在的,他们也不是被物化的形象,这比干瘪的要被手撕的鬼子形象高级多了。很小的一个剧院,舞台和座位也都很小。我去拿票的时候,超小的大厅里坐着的都是60+的老人。爱尔兰是多么神奇的一个国家,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出了那么多有才华的作家。在遥远的纽约还有这么一个常年致力于保存爱尔兰戏剧文化的剧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