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onthly Archives: December 2018

卡门·古巴

卡门·古巴 Carmen la Cubana 2018.12.23 上海文化广场 看了宣传单才明白原来这部作品的改编经历那么曲折:现实1845年法国作家的一部短篇小说;然后是1875年比才(Bizet)改编的歌剧;接着1943年美国改编成百老汇音乐剧(设定在美国北卡);后面是好莱坞电影《Carmen Jones》;最近2016年这部音乐剧《Carmen la Cubana》首演于巴黎,把故事背景放到了古巴革命战争。 音乐剧保留了很多比才原作的主旋律,很经典。我觉得最好看的地方是里面的群舞,真的有动感激动,蛮有感染力的。还有就是老妈妈的角色也很厉害,里面换装换得比卡门还多,上帝视角把调子提的很高。至于剧情本身,实在是很没意思。卡门太耀眼,男主太弱了吧。我觉得那么热闹那么宏大,是带着喜悦之情在唱一些真实美好但是很傻的东西。显然故事在抬高爱情和自由贬低战争和狭隘,但是剧中通过diss战争而想要宣扬的是爱情,为什么我只看到了爱情的副产品呢?怎么反而感觉有点在黑爱情的效果呢? 买了VIP的特价票,坐在第二排正中间,有点后悔。看表演看演员真的近在咫尺,但是这种西语的剧目台词有很多,要看翻译字幕头要不间断地转90度来回,真的有点太辛苦了。

鸟 2018.12.21 中国大戏院 最近看了不少古希腊悲剧,阿里斯多芬也是相当有名,所以看到这部古希腊戏剧要来演的时候我还是很想看的。但是一看是国家大剧院制作,还看了一些简介资料和配图,兴趣全无。在最后一刻,满世界在送免费票,想想譬是不是还是给它一次机会。结果比我预想的要好看蛮多的。 一上场就是京味十足的普通话对话,不仅仅是口音上,特别是在遣词用句上看得出来用了蛮多心思本土化的。其实我蛮反感北方口音搞笑的(不知道为啥,却对东北口音搞笑很有好感),但是这么本土化的诠释,多多少少还是把几千年前的剧本显得距离感变小了。总体来说还是很轻松的,就算是好像很繁琐的对话都变得比较生动。而且鸟的羽毛都演的很好,挺惊喜的。 故事讲的是两个厌烦了雅典的城邦生活的人,去到鸟类生活的地方,帮它们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城邦),然后遇到各路货色。蛮讽刺的,有很多现实意义,没有想到那么早以前的一部喜剧作品就算到了现在还有那么多令人反思和给人启发的地方。比如两个主人公出走的缘由、强大城邦里的寄生虫、天神父权的缺点等等。看的时候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乌托邦的致命处,它否定了一切不好的东西,却也忽略了构建这些不好东西背后的必然。故事的最后竟然没有反转和打破这个看似荒唐的设定,在现在看来还是恨清奇的。对于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思考,在那么久以前就如此有预见性了让我非常惊讶佩服,但是站在我们立足之处去批判乌托邦或者批判反乌托邦,我们都不够格。

去见那个男人

去见那个男人 Going to Meet the Man 詹姆斯·鲍德温 James Baldwin 胡苏晓(译) B01FLEPVA8 短经典系列紧接着《黑暗中的绽放》读这本《去见那个男人》,直接是把华丽的泡沫戳破把读者拉回现实看到最真实的生活,这种反差超大,但是我喜欢作者的笔力之强大。每一篇都是一幅很不一样的现实的写照,关于宗教、种族、恋情、毒品、艺术,从亲情到友情到爱情,可大可小,游刃有余。现实的可怕之处不仅仅在于多么穷困潦倒或者歧视压迫,在于混乱、无法从错综复杂的现实中缕出生命的真谛的头绪,因为人类狭隘有限又愚蠢。其实作者笔下的好多弱势群体,放到今天都是有政治正确光环保护的,比如黑人、同性恋、犹太人等等,但是在作者写作的那个年代来看还是非常先进的。虽说是以这些弱势群体为主角,但是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刻画的并不只是那些弱势群体的苦,而更多的是能让读者感受到是整个人类的不足。可以看到黑人身上的缺陷也可以看到白人身上的缺陷,或者把黑人白人的词汇任意替换成故事中别的什么对立面的人物的名词也都成立。而这一点放到今天更为可贵,也是这些作品的层次更上一层楼。 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是,这些故事的一个共同点,大多数的主人公总是和艺术是打交道的。那么穷困潦倒、受尽压迫和歧视,但是他们却对艺术情有独钟还坚持这条道路,蛮出于我的意料的。比如在读《桑尼的蓝调》这篇的时候,正好我同时开始在读《A Little Life》,读着读着两边就互相相串了。最后一篇也是同名的短篇《去见那个男人》太恐怖太血腥了,把歧视这件事情写得那么直白露骨丝毫没有粉饰,再加上这么一件事情对于还是儿时的主人公的影响,力道太强了。让我不禁回想起来这本短篇小说集一开头的两篇,几乎让我以为是同样的主角的两篇,讲的只是一些邻里啊郊游的事情,情节内容反差太大了,但是所要表达的东西和力度又是相似的。这个作者真的很厉害。

Doctor Who S11

唉,新一季的Doctor Who有点不好看诶。13是很好,几个companion的存在感差了一点,这都还可以接受,但是故事太弱了,感觉更像是儿童向的Doctor Who啊。 有几集矮子里拔长子的,比如讲Rosa Parks的S11E03,还有S11E06讲印巴的S11E06,还有算是本季最好看的S11E07的宇宙快递中心,但是都有比较严重的缺陷。 拿S11E03来说,其实历史集的主题和切入点都特别好,Rosa这个人物性格刻画也非常好,但是有两点和我通过看以前的Doctor Who积累的价值观有了正面冲突。第一,我以为历史应该是不管怎样用力去更改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不是一件小事改变了历史,而是矛盾和反抗本身。对比梵高那一集高下立见,就算是用尽一切,悲剧还是如期而至,但是美好的东西依然存在并且不互相抵消。第二,为什么Doctor他们为了能让这件事情发生各种机关算尽(一定要同样的司机同一天),甚至自己要成为逼迫Rosa让位的存在,好像是为了解决问题,去创造那么一个冲突(包括缺少位子和让Rosa被逮捕)?这样太刻意太不真了,反而变成了小孩子的视角。还有关于歧视黑人的当地人,还有一心来捣乱的人设很像Captain Jack的那个坏蛋,其实我觉得这些人物都可以再真实一点,可以再挖掘一下他们歧视的原因。当地人和时空穿越者的原因肯定不一样,而且并不是所有当地人都歧视吧,这么歧视多少也有有色人种的某些行为导致的因素吧等等,现在这些都没有表现出来,更像是非黑即白的教学小学生的片子。类似的问题在另外两集长子里也存在,包括符号化印巴的对立、物化恐怖分子等等。 季终集也是一个打击,剧情真的太弱了。其实我觉得这集里提到的依靠信仰而拥有超乎想象的巨大能量的二人组,是很可以挖掘一下的,也可以因此展开很多精彩而出人意外的戏。结果这二人组变成很傻的直接臣服于第一集出现的超级弱智的外星人,浪费了大好的人物设定不说,其实根本不合理。因为我觉得当信仰的力量那么强大的时候其核心肯定不可能是愚昧,这和很多厉害深奥的哲学是源自宗教的道理是一样的。另,二人组里的小哥我从来没认出男女,后来一查竟然是《Wizards vs Aliens》里少年二人组的科学geek,时间过得好快啊。

鏡之孤城

鏡之孤城 かがみの孤城 辻村深月 劉愛夌(译) 9789573333913 可能是我的期待太高了,又是近期多次被推荐的,又是2018本屋大赏第一名,还千辛万苦拜托朋友从台湾人肉带回来,厚厚的一本我打算好好享受或者被惊喜或者准备臣服的,结果让我太失望了。 我比较看重的推理(悬疑)小说有两个点,要么推理设定足够精彩、让我完全想不到或者变化非常丰富很有意思,要么从小说情节的部分取胜、揭露了人性的真相社会的冷暖之类的。我一下子能想到的做到这两点的,有《嫌疑犯X的献身》,还有十年前同样是本屋大赏的第一名的湊かなえ的《告白》。 这本书两个点都让我蛮失望的。故事讲的是一群拒学族的中学生,被分别邀请通过镜子进入一个城堡世界,他们可以在一年内随意在里面玩,也可以寻找一把许愿的钥匙。情节的推进也太慢了,明显作者是耐心非常好地一个月一个月地在讲故事,故事相当无聊,我一直在默默期待熬过这个无聊的铺垫的步骤,后面会一下子变得非常精彩,前面那么多看上去很琐碎无用的叙述都会被用上。但是我错了,因为一直到最后,情节的展开依旧一点也不着急,而且依旧保持超级无聊的节奏,真的是跳行甚至跳节看都没关系。 一开始的时候,我还比较用心,想要一一记录城堡的设定来推断最后的谜底,后来没过多久在很前面的时候我就轻松想到了这本书的梗(大家是来自不同的时间的)。如果说最后最出乎意外的点,那就是这个梗竟然就是这本书最大的梗,没有更厉害的了,让我倍加失望。 再说人性流,这本书的主题选择得很独到,主人公们都是拒学族。但是我不知道这个作者故意为之还是我的认识偏差,我感觉作者一直在努力维护的这个族群相当不堪。特别是这个女一,看上去好像是玻璃心敏感,其实是腹黑绿茶婊,直接想让对头真的去死、还永远第一直觉以恶意揣测别人等等。我甚至一度猜测这本小说的最大反转,最后其实是这个表面因被霸凌而拒学的少女其实是霸凌别人的始作俑者而用拒学来伪装自己逃避责任。(这样这本书还会比较精彩。)结果作者是很认真地在讲女一的心路历程,还觉得她是受害者,再怎么偏袒和包庇她都不为过,还把她直接送上的心灵美加脑袋聪明加获得帅哥独家好感的人生巅峰宝座。我无语了。

黑暗中的绽放

黑暗中的绽放 Some Bloom in Darkness 西蒙·范·布伊 Simon Van Booy 李露/卫炜(译) B0155XMI4M 短经典系列的第一本就是同一个作者的《爱,始于冬季》,当初我读着就觉得不是我的菜,但是基于前一阵读William Trevor读到路转粉的经历,我还是打算再给Van Booy一次机会。我后悔了。 一看这个标题,就知道这本短篇小说集在打什么牌,又是黑暗又是绽放这种词一用就知道Van Booy还是一如既往是玩虚的。总之,太甜腻了太齁了,各种美好的堆砌反而感觉很做作。不要以为爱吃甜食的人不知道糖的味道,恰恰是爱吃甜食的人知道分辨什么叫做恰到好处的糖份。这本好多很短的文章,我几乎都是忍着吐意迅速翻完的,生怕自己稍微再看得自己点就真的吐出来了,硬要说优点的话充其量算是写的比较好的鸡汤文吧。

近乎正常

近乎正常 Next to Normal 2018.12.9 人民大舞台 七幕又引进翻译了一个高质量的音乐剧,真的很不错。这部剧的主题是围绕着心理疾病的关于失去和亲情的家庭故事。一开始我以为儿子是主角,后来才觉悟其实主角是妈妈,男一是爸爸。妈妈演得太好了,唱功演技都超级棒;爸爸唱得也不错;儿子唱得不行啊,像没开嗓一样,长得像吴磊也没用啊。 先说音乐方面,我喜欢的几首都是妈妈唱的。比如《I Miss The Mountains》是我第一首觉得特别贴心喜欢的,现场唱得甚至比我回家后找来百老汇原卡司原声碟唱得还有感觉。而且音乐剧的歌曲和剧情的结合相当紧密,所以还有几首我特别喜欢的接下来我要配合着剧情一起说说。 这部音乐剧的剧情说起来比较简单,但是有蛮多值得深究和思考的,按照时间顺序来说。 在医生让爸爸决定是不是同意电击治疗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爸爸真的同意的话,我是怎么也不会认可他原谅他的。然后此时爸爸就唱起了这首《I’ve Been》,把他纠结的心里路程很坦诚地唱了出来,我发觉自己竟然觉得爸爸的不可接受的选择也可以接受了。然后就是我觉得最催泪的地方,就是最终同意去电击爸爸妈妈对唱的《A Light In The Dark》,可以看得到两个人的抉择的反转过程,这也太虐了,而且还看到妈妈真的是超大颗的眼泪往下掉,氛围太到位了。关于决定电击,我感觉这就好像反向的囚徒困境,双方都为了对方的好,然后自己愿意承受痛苦以为对方可以减少痛苦,结果最后双方痛苦。 还有妈妈和女儿合唱的《Maybe (Next To Normal)》,不仅是妈妈和女儿之间的和解,也点题。关于记忆和遗忘和痛苦,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特别是到达了心理疾病的程度。健康也好,正常也好,都只是一种用来获取幸福的途径;但是如果反而把健康/正常作为目的,甚至牺牲原本的人生的追求来成全健康/正常,那不是很可笑吗?再说,本来什么叫做好的什么叫做正常嘛,就算健康这个东西是客观的,正常这个东西还是主观的嘛。 妈妈唱的《So Anyway》是最后的结局,这个结局太赞了!我原以为的结局是,大家都接纳无需追求绝对的正常、差不多正常就可以了,然后在接纳这一切的事实的前提下,继续有爱的团结的生活在一起。结果最终的结局是妈妈的出走,瞬间让我觉得我太low太弱了。因为其实我心目中以为的结局是很好很温暖,但是是温水煮青蛙的温暖。妈妈出走的结局才是真的有力量的尝试,也更合理。苦的是爸爸,但是就是有的事情没办法用皆大欢喜的方法解决。 我不是很喜欢最后的一个小反转,就是妈妈走后,爸爸在和儿子对话。当然这也有两种解读的可能性,一个是从以前爸爸就能像妈妈那样看到儿子只是一直在假装忽略,还有一个就是妈妈走了以后爸爸才开始看到的。我觉得第一种可能性减弱了妈妈的力量,因为这部戏的主角是妈妈是全程围绕着妈妈如何应对丧子之痛和心理病痛的,而过爸爸其实和妈妈一样一开始就有幻觉能看得到儿子却还可以克服并且一如往常地生活下去,那妈妈那么勇敢的独自面对并且出走的决定就变得没那么有力量的。而第二种可能性的话,就直接把剧情变得廉价了,就一定要有这么一个反转,让悬疑继续下去。而且我从不怀疑爸爸对儿子的爱和悲伤,后面变成爸爸也要因此接受心理治疗,我觉得戏太多了。 关于心理治疗,我一开始以为这部音乐剧旨在揭露某些心理治疗的黑幕并对大家有警示作用。我实在受不了心理医生不断地鼓励病人不要放弃,同时还不断地promote电击疗法。生病了当然不能放弃,但是从哪里开始不放弃就等同于接受未知甚至有害的治疗方法了呢?但是到了后面,发觉其实也没有把心理治疗妖魔化黑化,反而是留了一个口子。 最后还有一点我无法理解的,这些主人公们他们是怎么得出来结论未来会变好还有一束光的呢?一束光的事情,在上半场最后一幕电击的时候就在唱,明显打脸啊。打完脸以后,下半场最后一幕还要以一束光作为结尾,这不是很讽刺吗?

山区光棍

山区光棍 The Hill Bachelors 威廉·特雷弗 William Trevor 马爱农(译) 9787532157006 我以前读过几本William Trevor的书,都get不到他的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本同样也是在短经典里的《山区光棍》读得我特别喜欢。不知道真的是这本比较特别,还是我自己的几年以来的改变。 这本短篇小说集一共有12个故事,我感觉可以以中间的《圣母的馈赠》作为分水岭,前半本的故事是一种风格,《圣母的馈赠》是很特别的一种存在,然后之后的故事又有很多惊喜。 前半本的那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平静的描述和剧情之下,藏着波涛汹涌的过往或者情感,而且感觉有一个很大很大的足够可以写成一部长篇小说的twist,但是现在仅仅作为背景模糊不清,很高深很费脑。好像每一篇都暗藏着一件很见不得人的大事:监守自盗、性侵儿童、恐怖主义炸弹、出轨、私生子、诈骗等等,但是写得不是很明确,不禁让我开始有点自我怀疑是不是我自己太low想歪了。 《圣母的馈赠》是整本小说集里面我最喜欢的前三名之一,画风和前半本很不一样,特别美好恬静感觉没有任何暗地里波涛汹涌的杂质。情节有一点点像《悉达多》又有一点点像电影《幸福的拉扎罗》,总之是有一点宗教奇幻色彩的很淳朴的主人公的故事。这一篇我正好是在厦门的从聿书店里面读的,小说给我的感觉和书店的感觉也很一致。从聿书店比不在书店好太多了,特别是它的选书和书的陈列,真的是感觉有读过这些书的人花心思布置的,而不是简单粗暴得把撸猫作为卖点。这里我想再多说两句,关于从聿书店里里外外推崇的三个特性:自由、孤独、宽容。一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宽容比自由更重要”,我觉得这几个点抓得太精准了;二是其实词汇的选择也很值得思索,孤独和独立、宽容和容忍,这些词也正好是可以分别套在《圣母的馈赠》的主人公身上细细品味的。所以说这算是在对的地方读到对的书了吧。 前三名的另两篇,我个人觉得是最后两篇《电话游戏》和《山区光棍》。《电话游戏》讲的是新婚夫妇婚礼前一晚玩了一个恶作剧游戏,打电话捉弄陌生人,有一个年迈独居的老奶奶相信了他们的恶作剧去做了一个危险的事情然后失去了音讯,夫妻俩对此有截然不同的露三观的解读。我觉得这篇太厉害了,可以通过这么小的一件事情,如此敏锐地抓到让人想不到的一个很宏大的点。这两个人对待这一件事情下意识里的不同的解读,可以体现两个人本质的区别,又好像是由两个民族决定的,是由历史附加于经历这些历史的民族决定的,这就是传说中的集体记忆传承了吧。这是关于群体DNA遗传的一个很有意思的佐证了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能完全独立于种族、国籍、性别来看一个人,但这也不是歧视。 同名短篇《山区光棍》,讲的是家父去世,兄弟姐妹众多但是唯一单身的儿子回老家,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妈妈和儿子的性格都很独特明显但又内敛且而没有攻击性,真的好像托宾写出来的,放到《母与子》里面感觉也不会突兀。我刚看了英文原名才注意到,原来光棍是复数,那这个故事从一个主人公扩展到了一个群体,一下子把主题立意又提高了一倍,太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