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onthly Archives: October 2018

2018乌镇戏剧节

第三年来乌镇戏剧节。人更多了,多到道路阻塞了,戏剧节带来那么多客流,是不是可以考虑稍微限流一下游客,否则人太多真的要出踩踏事件了。今年没有抢票神保佑,来两个周末,也只看了四场演出。 现场排队参加了一个小镇对话,讲的是从电影改编到话剧的主题,现场请的是去年的《黑夜黑帮黑车》的导演、今年的《黑暗中的舞者》的助理导演和《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的导演。对话的几位非常齐心但是可怜地捍卫了非商业化的戏剧的优秀。一看到是电影改编称为话剧,我就不想看了,这是我的偏见。这次听了讲座,感觉这些剧都蛮特别的,可以用舞台剧的特有的手法来讲一个电影镜头来讲的故事,让人非常好奇。但是冷静下来,我发觉其实听听就知道这些剧特点在哪里好在哪里,很可能比真看好很多。 等待戈多 Waiting for Godot 2018.10.20 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4号厅 超级有名的作品,大学的时候我读过一次剧本,根本get不到。这次看的是来自罗马尼亚的锡比乌国家剧院演出的版本,竟然觉得还蛮好看的,也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至少觉得好像得到了一些启示。 剧中两个主人公每天的生活乏善可陈,偶尔遇到一些路过的人物启示也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于是他们在等待戈多。关于人生的出路,好像全部要靠戈多了。 这部剧一共就两幕,其实两幕发生的事情差不多一模一样,两个人先是自己对话一下,然后碰到两个很奇怪的人,然后一个小孩子来跟他们说戈多不来了。一样的戏为什么要演两遍?因为在第一幕结尾的地方,第一次看到小孩子过来,终于有人提到这个戈多的影踪了,所以结果是充满了希望。第二幕开始的时候,感觉主人公的心情都好多了,因为昨天没有来,而且小孩证实了的确有戈多这个人,他们并没有在纯粹地自我欺骗等戈多。但是当第二幕在重复第一幕的情节的时候,这个不仅是在说第二天的事情,等于是在说明一个每天都重复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戈多昨天不来今天不来,其实是前天也没来大前天也没来明天不会来后天也不会来。两天的重复暗示了永恒的每一天,这招蛮绝的。 每天重置重复的设定几乎就是科幻的路线了,但是科幻作品往往有一个符合科幻的合理的解释(往往让人恍然大悟因此觉得很好看),然而这部剧并没有,有的也仅仅是荒诞本身了。这里的荒诞又和不确定性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我记得一开始两个主人公在讨论和戈多的约定时间的时候太有意思了,每一个元素都可以是不确定的点。约的是周四,“记得”是周四吗,约的是“周四”吗,“今天”是周四吗,周“四”是指一周的第四天吗,以此类推,可以永远不确定下去。 戈多是等不来了,那么还有别的出路吗?他们也有认真地考虑过,别的出路要么是死(在树上吊死),要么是分开。先说死,是死不了了,因为他们找不到绳子,预示着死不可能是出路(?)。再说分开,我觉得这个地方也很有意思,因为我一直在想这个等待戈多的动作,为什么有两个主人公一起在等,明明可以一个人等啊,有什么差别呢?但是剧里面不止一次地提及两个人的关系,也不止一次地讲到如果分开,可能可以走出一片新天地。如果从正面理解,那就是人生没有出路和希望,至少可以彼此依靠取暖共同经历。我的理解更偏向它的反面,我觉得作者暗示的三条出路(戈多、死、分开),除了戈多不值得指望,另外两条路都走得通。但是人们就是逃避自由,而且这都不是人们的偏好,而是人们自然的设定造成。人们太弱了,就是宁愿去等一个不靠谱的“救世主”的来临,也不可能去死或者独立(因为做不到)。 本次演出特别改编的地方,我不是很理解。一个是在舞台的一边(但是很显然是舞台的一部分)有一个女人坐在沙发上,她一边看着舞台上的主人公的表演,一边对着一本类似剧本的东西,时不时地敲一下铜锣。一开始我没理解铜锣的意思,后来听到前排的观众在休息的时候讨论,才理解原来铜锣每敲一次代表时间的流逝。但是为什么这样的行为要摆在舞台上特别演给观众看呢?还有在第一幕落幕的时候,有三个穿着兔子服装的人弹奏乐器,这又是为什么呢? 魔力魔音魔法 Breaking the Silence 2018.10.21 水剧场 导演在开演前,先做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介绍。这部剧讲的是一对音乐家夫妇,由于政治理念的冲突矛盾层出,有一天丈夫失踪了,妻子则在脑海中回想并试图寻找她的丈夫。 故事好像很简单,但是真的很好看。 先说情节的部分。我在听到导演说到政治理念conflict的时候,我还觉得她说得很婉转,因为我一直觉得其实不存在什么政治冲突,存在的只是真相和欺骗。对于这对夫妻,在看到一半的时候,我依然坚持觉得他们之间的政见不同仅仅是因为一个知道真相另一个不知道不相信真相而已。但是慢慢地,我意识到我太偏执了,现实生活中就是可能存在知道真相但是对此有不同追求和判断的人。普通人(大多数的人)完全可以主动地选择一个安稳的生活方式、选择逃避自由,就好像剧中的哪个妻子一样。这样的话,会不会大多数人选择逃避自由就变成民主的专政了?但是前提也是先民主自己选择的专政,还是不一样的。 虽然可以感觉到有明显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向,其实也是基于真实人物以肖斯塔科维奇为原型的。其实讲到这对情人、又是东欧独裁背景、又是音乐家,让我不禁想到了波兰电影《冷战》。《冷战》的主题好像更多的是爱情,而不是音乐或者政治,但是尘埃落定想一想的话,不是为了爱,艺术或者政治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魔魔魔》这部剧最终还是回归了爱的主题。如果是爱的主题,政见不一样的人别在一起不就行了,政见不一样的人相爱就受苦感觉很公平啊。 再说说表达形式。很特别的地方是,这是一部用现场演奏的音乐撑起来的一部(音乐)剧,而且是在室外演出,在江南水乡古风建筑的背景之下,再配合林中的此起彼伏的鸟鸣,真的太赞了。而且表演的途中,还下起了绵绵小雨,观众全部坐在剧场的台阶上,披着雨衣,台上则是照常演奏乐器表演,感觉真的蛮有意境的。 剧中有一段,也被用来做海报的场景,就是社会和谐的音乐想起来,女主头上扣着一个垃圾桶军事化地踏步前行。其实戴着垃圾桶根本看不见道路,但是还是这边走着,一开始是很有朝气很有信心的,后来越走越乱。这段的讽刺太真实了。话说回来,这样一部抨击审查的剧可以在中国通过审查来演出,真的太幸运了。 神奇理论 Théorie des Prodiges 2018.10.27 乌镇大剧院 从生命的起源、到语言到各种发展(数学、逻辑)到宇宙到万物神奇,分成好多章节,先是由一个虚拟影像的好像天文台讲解员的人大概说几句,然后再配合各种以肢体舞蹈为主体的表演,融合服装、歌曲、灯光、舞台效果来表达这个章节的主题。 这个点子不错,我一直以来也喜欢这样的东西,但是感觉编剧野心太大,实际表现出来的东西不够精准到位也不够让我觉得惊艳。从舞蹈动作看到数学、逻辑、智慧之美,我感觉我在看芭蕾的时候就很震撼,而且芭蕾完全做到了,还是在不经意之间本来只是为了表达一些别的情感的时候就可以顺带做到的。现在更多的是奇形怪状的服装的现代舞,理论上束缚更少、可变化的空间更大,却还做不到。 中间有唯一一段使用英语来描述的主题,讲的是社会发展起来了,但是却出现了问题。背景音乐不断地用英语重复“What’s wrong with the world”,台上的舞蹈演员很机械地摆姿势,感觉太中二了。然后我突然体会到一个问题,相对于法语,英语对于观众来说更为熟悉。一旦一个主题是用英语来讲的时候,就会觉得很low,这种感觉就好像是央视在采访你幸福吗,弄得好像只有用比较高冷的语言来比较严肃地讨论一个非生活化的问题才比较合理。但是其实这种结论站不住脚,现在看着法语讨论比较哲学的问题很合体,其实是不管用什么语言来表述都蛮中二的。 说话的手 2018.10.28 乌镇大剧院 全场是四位演员用手语表演,然后加配音和翻译字幕。算是一个手语大杂烩。先是用不同地区的手语规范来表达同一个词,让大家知道手语的种类很多并不是全球统一的。然后每一个演员讲了一下关于自己的故事,自己是为什么使用手语,又是如何长大的,为此有什么想法等等,最后一个演员还炫技表演了一番(好像是自己发明的)配音打碟手语。最后又说这个群体其实不团结,缺失属于这个群体共同的文本,于是要求全体起立,合唱聋人的赞美诗。 这是什么表演?感觉更像是一个没有设计好的科教片吧。虽然我通过这出戏了解到表演者以及那个群体的不易,但是不能因为是弱势群体出演或者是弱势群体的主题就直接高分啊。刚开始的第一个女孩讲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我觉得很好的,她还特别强调了她所说的仅代表她自己,她不能也不可能代表某一个群体。但是最后突然转到所有演员齐唱赞美诗,寻求团结和强大。这个矛盾太明显太可笑了吧,这还是同一部剧吗?

OIDIP

俄狄浦斯 OIDIP 2018.10.25 上戏实验剧院 一周之内看了两场罗马尼亚锡比乌国家剧院的作品,上周六还在乌镇演《等待戈多》,这周就来上海参加国际艺术节演《俄狄浦斯》了。这场《俄狄浦斯》改编自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加《科洛斯的俄狄浦斯》,最开始的场景是俄狄浦斯已经失明和他的女儿在外流浪,然后倒叙失明之前的故事,下半场讲他失明之后的经历。 第一个场景里的俄狄浦斯,一下子让我联想到了《不可自理的生活》里面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无助可怜的感觉一下子就来了。但是显然俄狄浦斯还有更多的骄傲和尊严,这和他本身的身份有关,在下半场表现得很明显。 俄狄浦斯的故事我很久以前读过剧本,那时候就觉得设计得太好了。悲剧的揭露,好几层嵌套得非常完美,也让人很受震动。这种悲剧,几乎就是人类被(神的)预言死命地玩弄,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悲剧的感觉更是那种怎么也无法挽回、也无法忘却的全身心的不舒适,死也没办法抹去,以后时间过去也没办法弥补,唯有时光倒流才能改变。 舞台虽然看似简单,但是有很多很有心思的机关,木质结构的组合好像是七巧板一样有各种变化,甚至还可以瞬间把整扇门拆下拿走。再配上灯光和背景屏幕的效果,真的感觉做的很好。关于故事的演绎,因为我没看过第二个故事,所以很多地方没有get到。比如说背景宴席上开抢杀死所有人的是谁?戴纸袋头套的是谁?全身包裹着会骑到俄狄浦斯身体上的是谁? 关键本场演出最大的bug还让观众更难理解这部剧,那就是字幕的字体实在是太小了。两个小小的在边上的屏幕上打字幕,还是中英文双语的。一旦那段话稍微长一点,也不分成两次显示,而是直接在屏幕上有五六行的字,根本看不清!我看到不止一个人在用手机对着字幕拍摄放大,好像感觉眼神不好的同学在拍板书放大一样。

Interiors

Interiors 我心深处 2018.10.24 上海大剧院 由英国的消失点剧团带来的2016年爱丁堡前沿剧展的作品,作为2018国际默剧展的开幕大戏。舞台上能看到一栋房子里的作为客厅/餐厅的房间,通过一栋透明的墙(或者是很落地窗户),里面上演着一次朋友之间的聚餐。除了偶尔的音乐,观众听不到任何房间里的人物说的话,智能看到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但是还有一个画外音在对正在发生的一切做一些评论性的解释,一开始只是画外音,后来讲这个画外音的人现身,在房子的外围游走,近距离地观察房子里面发生的事情,依然继续向观众讲述她所知道的事情。房子里的聚餐,人物性格各自不同,大家也都怀着自己的小心思和想法,发生了一些小事引起一些情绪上的小高潮和平复,最后聚餐结束散伙。 之前看介绍,把这部剧吹上了天,但是我却没有受到多大的感触。我能感受到这部剧想传达的是普通人的一些非常平凡的生活,暗藏着这样那样的内心的渴望,这些渴望可能是迫在眉睫的可能是远大的,但是是否可以实现谁也说不上(更准确的来说,是否可以实现都无所谓了,因为这部剧更想要表达的是现在的渴望的状态)。然后呢?我一直在等有什么进一步的东西,然后什么都没有了。于是我只能把一切寄托在最后画外音的女子的揭露上,比如她是房间里的这些人一同谋杀的受害者(非常阿加莎克里斯蒂),再比如她是房间里的人的后代穿越回来或者是他们的祖先什么的,结果就她就只说自己是一个鬼魂而已。这个鬼魂和这个房间、和这个房间里的人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吗?貌似也没有啊,因为她接着说她要去看别的房间了。我最后只能默默把这个全身穿着白色的画外音女子当作是北极熊的鬼魂,房间里所有人都携带着猎枪就是以防万一要射杀北极熊。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 埃斯库罗斯 Aeschylus 罗念生(译) B01I57SZ88 波斯人 The Persians 七将攻忒拜 Seven against Thebes 普罗米修斯 Prometheus Bound 阿伽门农 Agamemnon 奠酒人 The Libation Bearers 报仇神 The Eumenides 这本包含了六部埃斯库罗斯保留下来的古希腊悲剧。 《波斯人》讲的是战败国的角度讲的马拉松战役。 《七将攻忒拜》讲的是攻城守城,我觉得最无聊。 《普罗米修斯》原本是三部曲,现在仅存留下来了《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讲的是最开始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谋福利而被宙斯下令锁在山上,这个故事蛮经典的,我也蛮有兴趣看看下面两集的。 最后三部是重头戏,同时又是一个三部曲,也是我第一次比较完整地读完这个故事(The Oresteia Trilogy)。从Agamemnon为了特洛伊战争祭祀自己的女儿,讲到胜利归国后被自己的妻子Clytemnestra及其情夫Aegisthus杀害,再到他们的儿子Orestes回来为父报仇,中间穿插他们的女儿Electra的出现,到最后Orestes被复仇神们追讨正义,去雅典娜那里进行审判。故事情节比我预想的要好看很多诶,简单总结的话其实就是一个家族冤冤相报的故事,但是感觉这种家庭戏码一和古希腊神话沾上边以后也变得荡气回肠。 整个故事我在看的时候,好像在看一个科幻片。我的意思是,不管是人物还是年代,再带上那么多的神话的色彩,我根本无法拿着现在的三观来解读这个故事。它反而好像存在在某一个外星文明,那里生活着的可能是和我们几乎一模一样的人类,但是他们的信仰、社会的构成、道德标准可能和我们现在完全不一样。 但是作为人类,某种特定的生理机制是几千年不改变的,那就是生育和家庭。可以想象在古代,家族和血缘的纽带是相当强大和重要的(比现在更甚),所以这种重要性衍生出来不同的分支。一种是纽带关系之珍贵,把自己的家人做牺牲可以成为向神祈福的筹码;一种是血缘关系之神圣,不可以伤害亲人;一种是纽带关系的之强大,你杀了我的亲人,我就要跟你拼命杀死你。 简单罗列一下这个悲剧里死掉的人,其实起因不外乎以上这几种,而且还是相互连贯一环扣一环的。Agamemnon为了替自己的兄弟复仇杀死自己的女儿;Clytemnestra为了替自己的女儿复仇杀死自己的丈夫;Orestes为了替自己的父亲报仇杀死自己的母亲。杀人是不对的,但是不为自己死去的亲人复仇也是无法原谅的。所以正义的尺度在哪里呢? 结局把这个难题交给雅典娜评判,作为一个古希腊的神,又非常特殊。古希腊神感觉更接近人,有七情六欲有优点缺点,他们不是一家独大,他们却又是推翻旧时代的新神。这里又凸显了一个矛盾,因为新神最终赦免了Orestes,说明给予了人类一个杀母的free pass,杀母都可以了,那接下来就可以杀神了。这个神怎么判?

破碎的星球2:方尖碑之门

方尖碑之门 The Obelisk Gate N.K.杰米辛 N. K. Jemisin 雒城(译) B07B9T6QCR 第二本接着第一本的故事往下讲,第一本的三条故事线汇聚成了一条,第二本里又多加了一条女主走失的女儿的故事线。故事背景设定也更为清晰宏大,从混乱愚昧到更有目的性和民族纷争,这一本的主旨是要召唤方尖碑运用方尖碑的力量重新把月亮找回来,以此恢复生态的平衡。看点在于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类族群,每个族群对这么一件看上去没有争议是最佳也是最完善的解决方案的意见还不一样,他们各自有觉得值得存活下去的人的名单。 简单地记录几点读后感,要不我就先只读这两本吧,暂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动力让我把三部曲的第三本也看完。 沙法好像法海啊,可能和名字也有关系(误) 女主变得非常强大,却依旧没感觉到觉醒,只是隐隐地反抗 为什么能力特别厉害的人反而成了二等公民呢 临近结尾的时候有一段女主劝说族人不要投奔别的族群的话,大义凌然,矛盾到搞笑。 不必投票。想走就走。可以去加入雷纳尼斯,如果他们愿意接受你们。但如果你们留下,这个社群的任何部分都无权决定让另外一部分人去死。也不能投票决定哪些成员算是人。 不必投票。这是一个社群。你们必须同心协力。你们要为彼此战斗。否则,我他妈的就杀死你们每一个人。

破碎的星球1:第五季

第五季 The Fifth Season N.K.杰米辛 N. K. Jemisin 雒城(译) B07B9VFXGH 今年国庆假期我的阅读计划是马拉松读完《破碎的星球》三部曲,三部曲连续三年拿下雨果奖的殊荣,这太令人好奇这是怎样一部巨作了。现在第一本读下来,觉得略微失望。 科幻的背景设定是有一种有原基力的人(原基人),他们可以通过和大自然的沟通来运用力量做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他们却被视为二等公民,只能成立某种学院限制性地发展为其他人类服务。故事则分为三条线讲,一条是母亲发现自己的小孩被自己的丈夫杀死,因为小孩被发觉有原基力,于是她去寻找她被带走的另一个孩子并且想要去杀死丈夫复仇;一条是小时候被发觉有原基力而被带走送去学院的小姑娘;一条是原基少女被指派要和很高级的十戒原基大师生孩子和出任务。 比较特别的地方是,其中那条母亲的故事线,一直用的是第二人称的描述,看得我很不舒服很难进入情节。因为老是说“你、你、你”,但是作为读者的我既不了解这个人物的身份历史,也不知道这个人物做的所有事情的意义和目的。同样的莫名的感觉,我在读另外两条故事线的时候也有,因为作者常常会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露一件事情,但是揭露得特别隐晦。经常是A说话说到一半,B使了一个眼神,A就恍然大悟,接下来也没有任何一个书中的人物或者作者跳出来把这件事情说清楚说完整了。 当然这和作为那么大的一个三部曲的科幻系统有关,毕竟这个系统的设定特别宏大,读者也很难一下子去理解设定背后的内容。不仅仅是内容,连价值观也可能不同,所以我持有很大的开放的包容心去慢慢理解这本书里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比如说,在比较开头的地方,小女孩的那条故事线和原基少女的那条故事线里面,她们分别遭遇了两个比她们年长、更有权威的男性的形象。但是我实在受不了这两个男性形象(沙法和十戒)对两个女主的态度和说教。起初的时候,我几乎以为他们是在认真讲道理了,本来在一个全新甚至不清晰的科幻设定世界里,的确有某种观点和价值观合理的可能性,所以我一度以为这是正解。但越到后面越觉得,其实这些都只是在用很浅很弱的直男观家长式的压制,所以我一直在期待两位女主的觉醒。结果根本没等到,反而等到了原基少女对这个世界的融合以及和十戒的和解。比如讲到原基少女和十戒去访问某个任务城市的时候,他们的立场看似是二等公民想要不卑不亢追求尊严,但是他们的交流的外交手段真正体现出来的是极度自卑想要硬撑而做得很aggressive,令人厌恶。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缘故,感觉里面的三位女主都好粗糙啊,没有我想象中的非洲裔女作家笔下女主人公的样子。要么就是我太刻板印象了,谁说少数裔女作家写出来的女主角不能是白人直男癌的样子? 要说好看的地方,应该是后半部分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反转吧(剧透反白):三条线是同一个人,十戒是gay,比诺夫是变性人+测量者。还有原基少女那条线一直是很正常地在用第三人称讲故事,到临近结尾突然出现第一人称“我”来评论了,并且揭露“我”就是母亲故事线里的霍亚。

中国大戏院2018国际戏剧邀请展

新开的中国大戏院,2018开幕演出季包含了一个国际戏剧邀请展,剧目都不错,战线也拉的比较长。从开幕首演到现在三个月,我也看了好几场了。总体而言,剧院的硬件设计得不咋地,但是还是希望它能生存下去,继续多演点好看又不贵的剧。这三个月也正好和我近期不顺的工作挂钩,所以下面也仅仅复制粘贴我在看完每部当下记下来的几点感想,不展开了,有的连我自己也记不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了,以后还是要勤记。 雪,覆盖下的真相 2018.6.22 中国大戏院 超长210min,实际有四个小时,半夜11:40结束。下半场又困又冷又饿,再好的内容也救不了对肉体的煎熬啊。 开场戏第一场我看到了,人不多。剧院太窄又陡,楼上栏杆影响视野。 字幕跳过超过1/3的内容。 有很多人物、很多情感(苦难、贫穷、无知、愤怒、幸福等等)、很多思维的角度和方式,这些大多是负面的痛苦的,层次很丰富但又好像全部是一个来源(如果能搞清楚这一个问题一切可以迎刃而解)。 非常忠于原著,看着看着就想起来看的书了。但是还是觉得书更好,我更愿意在晚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控制来读进度,书也有更多可以细嚼慢咽咀嚼的。 女孩自杀是因为想要有自主、自杀成了唯一可以自主的机会。 舞台的构成,有一块大屏幕,偶尔有摄影直播。 真正的正面人物是科幻小说家吗,他是唯一最sincere、innocent、honest的。 耻 2018.6.30 中国大戏院 超级好看,正对我胃口,对于各种身份的思辨:一个“背叛”的伊斯兰人,一个“爱”伊斯兰文化的白女,一个搞艺术的犹太人,一个黑女,一个先改名后相信根源宗教的伊斯兰侄子。 宪法vs圣经、宗教文化vs政治 最终还是打了女人,说明了文化的根基(?)群体意识(?)不可更改撤销(?) 肖像画的意义,原本的意义,女主对它的解读,副本的意义。美国梦的破灭?虽然也说得通,是一个平台,但总觉得不是重点。 不可自理的生活 2018.7.20 中国大戏院 生活的无奈,为人父为人子的无奈 没有常识,不是该先上厕所再换尿布嘛 背景的大幅耶稣画像,感觉一直在细微的变化,我一开始以为是因为灯光,后来觉得真的在很subtle的在变 让中国小孩向耶稣像投手榴弹很违和,我可以理解初衷是年幼的人类开始反抗耶稣,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但是放在中国小孩的身上根本不存在啊。小孩扔手榴弹的样子明显是被统一教过的,左手伸很前面,一个小胖墩左手伸但是又不收回来很搞笑 最后从背后突破耶稣像好像异形的虫子出来(应该也是有寓意的故意的),有点像邪教仪式 you are not my shepherd 这种挑战宗教的觉悟深度,对中国人震撼不大。 但是又有文章说扔手榴弹是在致敬耶稣(黑人问号?) 变形记 2018.7.28 中国大戏院 想读一下原著到底变虫的意义是什么?剧开始的时候提了一下下关于工作的压力,后面却没有任何缘由的追究,只是变化后的影响。 日本人演的版本。中文的添加、搞笑的桥段很无聊、没不出来必要性。 舞蹈和舞台设计蛮用心的,但是意义在哪感觉也不大。 又是叙述者、表演者的多重演员、又是叙述者和表演者的串。 原著有两个妹妹、画里的女人、三个房客的剧情吗?在现代的社会设定下,人变成非人的坏处是什么? 西方社会 2018.8.19 中国大戏院 Gob Squad 从最简单甚至可能没什么意义的一张照片,邀请观众上台成为剧中的布偶,来服务于每一个演员的故事线。 说到底是西方社会下人们的一些情感与烦恼(父亲情结、恋爱等等)。 有很多的关于好与坏的问题,A与B的选择,这些问题很无厘头,但又感觉是现代西方社会会关注的,视野比较广也有很多偏政治的,感觉现代西方人在关注很宏观很广泛的社会问题之外,还非常擅长剖析自己个人的心里深处的情感问题。 不喜欢的地方是邀请观众上台蛮干的,吹的很好,但是我不喜欢。 好像每一场应该都不一样,每一场的录像都会上传到网上,感觉满社会实验的。 评论哈姆雷特 2018.9.29 中国大戏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