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onthly Archives: March 2017

2017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

海上音 2017.3.4 上海文化广场 小故事爱情、中故事上海音学学院初期的历史、大故事犹太人来到租界和日据时代的上海。 有种正派武功出身的感觉,因为很明显音乐是服务于情节的。但是音乐太正经(老套),歌词太不口语化太书面化,而且有种故意为之的感觉。有几首慢歌情歌还蛮好听。女音太高,不够音乐剧。 下半场变成了抗日剧,太难看!歌也难听!我可以想象可能自己在那个年代也会被同样的气氛感染甚至投身于此,但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事后现在的我们还要为这样的愚蠢错误的行为正名或者鼓励!一点也不想看这样的戏码。 最后谢幕又变成了音乐学院的政治赞歌。 狂奔的拖鞋 2017.3.11 上海文化广场 主题太散乱混乱,不知道到底是在讲什么。创造者试图什么都讲讲,包括20年前的老掉牙的分手、和现代90后的校园生活和职场梦想、以及我以为会很煽情但还好还算一笔带过的认亲戏码。这些情节融合在一起非常混乱,没有重点。 看简介,好像是在讲在北京的梦想,但是和情节完全碰不上。 能看出来加了一些非常现实的场景,比如北京的生活、空气、工作等等,算是比较贴近真实的生活。 可怜演员,能唱能跳,但本子太差了。 一个不成立的烂本子和一个完整的政治宣传本子,哪个更让人接受? 律﹒诗——雷经天 2017.3.18 上海文化广场 看简介的时候我是很期待的,因为律政主题的音乐剧真的是第一次见到,看了觉得太失望了。剧情是华政的学生在进行法律援助的时候遇到种种不顺,穿越到了1937年延安,亲眼目睹了雷经天(之后的华政校长)审判革命老将情杀少女的案件。光听听这些点子,律政+庭审+穿越+音乐剧,好像是一部很好看的戏,但是根本不是这样的。 我没有看出来女主是如何通过1937年的老案子重拾对现在法律的信心的,反而隐隐地又是一部致敬创作者母校、母校原领导的政治任务。作为想要成为律师身份的女主从一个司法者的角度学到了一些什么呢? 我喜欢法律主题,是因为喜欢看对立的双方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件事情做出相反的却同样有力的说辞。但是这部庭审戏的双方没一方让我喜欢的,一边是连事实真相都不那么在乎一心只想以命偿命的女学生,一边是觉得革命功绩大过天的军队,没一方让我有任何好感。宣传词里面说到双男主的对峰,戏里面其实是审判长和被告的关系,而且没有任何精彩的对决,让我再次失望。 最让我觉得难看的地方是里面的歌真的太难听了,背景的多媒体效果也很拙劣业余还不如不用,现场的话筒不止一次出现问题,灯光聚焦经常正好不打在主角身上。最后主创出来一再强调是原创的很稚嫩的音乐剧团队,但是真的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紫石街 2017.3.25 上海文化广场 毕竟是改编的《水浒》里的潘金莲的故事,应该还是有点故事底子,没想到这部是这次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中最难看的一部,难看到了可笑的地步。 曲子太难听了,有一种很尴尬的时代感,既不是古典的也不是现代的,配乐有浓烈的90年代的痕迹,有一种很落伍的想赶流行的心酸感。 歌词太烂了,偶尔穿插现代的流行语的违和感,经常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硬要把情节总结拔高到很高的主题却不合理),而且一个劲地在重复。 背景的动画太搞笑了,武打的镜头把在场的观众都笑惨了。最搞笑的是,当最后谢幕结束大家都觉得好不容易终于解脱了的时候,字幕的地方突然出现“encore”的字样,然后全场再唱了一次remix版的主题曲,还带这种“被encore”的,太可笑了。

蝴蝶的舌头

蝴蝶的舌头 La lengua de las mariposas 马努埃尔·里瓦斯 Manuel Rivas 李静(译) 9787532153596 这本短经典是西班牙作家的作品,一篇篇很短的刷刷就看完了,看完之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可能最突出的还是同名短篇最后小孩一家子咒骂老师的场景。虽然没有经历过中国的那个年代,但是对于可能滋生出来的这种情绪态度以及这种很丑陋的东西可能在孩子身上带来的不可挽回的印迹有着很熟悉的感觉。 读完小说集又去看了貌似很有名的同名电影,电影其实容纳了《蝴蝶的舌头》、《雾中的萨克斯》和《卡尔米妮娅》三个故事,这三个短篇也全都收录在这本短篇小说集里面。在读小说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三个故事竟然可以揉在一起,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代背景同一群人身上发生,因为对西班牙历史背景知识的匮乏让我很难把另外两个故事和西班牙内战联系在一起,总以为其实另外两篇在说一个和大时代无关的多少有点猎奇的故事。电影非常厉害地把这三个故事融合在了一起,把另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故事作为小男孩成长影响的一部分。我个人并没有很容易被这样的电影打动,从一个小孩子的视角来描写和大人(老人)的美好友谊,这部电影或者法国电影《蝴蝶》(怎么都爱和自然昆虫搭上边)都给我一种想要突出小孩的纯真却暴露了使得小孩失去天真的成人的做作感。

科幻世界译文版 2017-03

The Flicker Men Ted Kosmatka Patterns James Gunn Flight from the Ages Derek Künsken The Mermaids Singing Each to Each Cat Rambo 特德·科斯玛特卡 Ted Kosmatka 闪烁者 The Flicker Men 这部长篇小说其实可以算是作者几年前的短篇《Divining Light》的扩充与续写。前半部分的情节,除去主人公的背景历史故事,几乎和 《Divining Light》一模一样。主人公通过实验发现,双缝实验添加探测仪器可以使得干涉图样消失的关键点在于是人的意识的观察。然后宗教团体就想用这个实验来断定孕妇体内的胎儿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拥有意识,后来竟然发现有的人可以触发坍塌但是有的人无法触发坍塌。(短篇的情节就到这里为止)接着主人公被卷入一场巨大的阴谋事件里,原来世界上本来就存在不能引发波函数坍塌的人,他们被称为“命定者”;会引发坍塌的人,有意识的人,推动世界可以运用人择原理来解释世界是这个样子;还有知晓这背后一切的可以选择是否印发坍塌的极少数的人,“闪烁者”,他们试图阻止世界发展到下一个层面。闪烁者一般通过控制科学家的实验进度来抑制科研的发现和社会的进阶,当主人公的实验向世界揭露了这样的信息后,他们便开始追杀主人公和他的伙伴们。主人公在研发这个双缝实验之前,和他的另一个伙伴研究过某种石英球体会记录周边的信息,甚至到每一个量子状态。而主人公拿到了从诞生以来记录了一切的石英球体,一旦摧毁这个球体,等于是销毁了所有的探测结果,之前的一切都会回到未坍塌的状态。通过摧毁这颗石英球体,世界上所有的不能引起坍塌的人都瞬间死掉了。 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作者关于观察者的意识的点子在现在读起来还是相当地精彩。而扩写的部分,我本人不是特别喜欢逃逃杀杀的情节,感觉有点太多了,但是新的三种人的设定还是蛮有意思的,还有现在的一个东西的存在其实承载着过去一切所有的信息的这个设定也很赞。对于一个实验的小小的改变,引发了那么惊人的发现(虽然是虚构的),这对我非常有吸引力。我也想要通过一系列的假设问题来记录下来我读到这个实验的时候的想法。 为了简化实验,书里面把探测仪器简化成为灯泡亮起来被人看到。那么盲人看不到,没有引发坍塌,是因为这个盲人是命定者还是只是因为他看不到? 如果把灯泡亮起来换成亮起来的特定颜色,那不能分辨颜色的色盲能引发坍塌吗? 探测一定要是视觉吗?如果把信息转换成为听觉、触觉什么的也可以吗?可以让盲人通过听觉来引发坍塌吗? 观察者是否理解自己观察的意义,对实验的结果有影响吗?小猫小狗猴子乌龟不能印发坍塌是不是因为它们不知道自己的观察的意义? 观察的时间点并不重要,所以主人公甚至可以用它来预测未来? 命定者的设定很惊人了,却又好像很真实,细思极恐。 当发觉有的人会引发坍塌有的人不会的时候,难道第一件事情不应该是要质疑实验推理是否成立吗?怎么就变成了不能引发坍塌的就没有意识这种结论了呢?为什么不该得出意识与坍塌没有相关性的结论呢? 最后的结尾我不确定自己看懂了。所有的不能引发坍塌的人都死了,所以世界回到了我们现实中认为的所有人的意识观察都会引发坍塌的科学设定,故事说得很圆满了。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那些没有意识的不能引发坍塌的动物植物都没有一起死掉? 詹姆斯·冈恩 James Gunn 模式 Patterns 程序员通过模式识别出遥远的外星正在探究人类的信息,也通过模式拿捏对外传递此消息的尺度。 德里克·昆什肯 Derek Künsken 纪元航程 Flight from the […]

The Beauty Queen of Leenane

The Beauty Queen of Leenane 丽南小姐 2017.3.19 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 我是完全冲着Martin McDonagh去的。《枕头人》那么厉害的一个剧本,用一个个奇妙而恐怖的小故事构造出来的一部传世之作;这位编剧还创作了电影《In Bruges》和《Seven Psychopaths》;所以我很期待他的别的话剧作品。 这部剧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布景,讲的是生活在爱尔兰偏远小镇的一家女儿Maureen一直在独自照料年迈的母亲Mag。随着岁月的蹉跎,原本风华正茂的Maureen成了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处女,而Mag不仅不断抱怨生活中的各种琐事而且一再干涉Maureen潜在可能的恋情。终于Maureen和一位外出打工简短回来的老乡擦出了火花,Mag却把对方的告白和相邀一同远行美国的信给烧毁了。得知真相的Maureen,为了可以和心爱的人同去美国,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却在母亲的葬礼那天发现原来自己幻想了和男方的再相遇而且男方已另结新欢。 就好像代替她母亲身份一样,Maureen失落地瘫坐在了母亲的摇椅上。(结尾剧透太多,必须反白) 这对母女的相处,是一种很真实的状态,也是一种挺常见的状态。并不是说女儿独身照顾妈妈,这是多么孝顺、母亲有多少享受这份天伦之乐什么的。而是在生活的消耗之下,渐渐地母亲成为了一个需要不断通过抱怨和提出各种要求来吸引他人注意的很刻薄的人,而女儿则在欲求不满的生活中把因为人生的单调而产生的怨恨施加在母亲的身上。好像可以很简单地认为这是一种你情我愿的相爱相杀、或者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亲人的相处模式,但是究其本质,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病态的依存关系。 爱尔兰的离别的主题又一次给这部剧也加了码。故事的背景依然是没有任何工作机会的爱尔兰,所以人们需要到英国到美国去到遥远的地方找寻工作和生活的出路,而那些无法离开的人留守在原地,那些为了留守在原地的人而有心无力离开的人也留守在了原地。这是由这样的特殊的前提下引发出来的苦,也不知道该用何种方法来化解。 其实看完上半场,我已经可以大概猜到结局的走向。这不可能是一个欢乐大团圆的结局,我找不到任何的圆满收场的可能性,因为其中的矛盾是不可能调和的。想要使得这一矛盾冲突化解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取消矛盾主体本身的存在,就好像没钱就不会有选择焦虑一样。但是一旦矛盾的一方主体消失,它必然会带来一种不平衡使得剩下的另一方也处于不好的状态。话是这么说,就算是从某种程度上猜到了结局(的一部分),当我看到Maureen杀死她妈妈的场景的时候,我还是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再看到之后那一层的反转之后,我不禁情绪转换,深深地为她们感到可怜。 被我这么一说,好像整部剧是一部很悲很苦的悲剧一样,其实并不如此。 Martin McDonagh很厉害的地方就是,在人物的简单的对话中穿插了非常多的斗嘴式的笑点,在笑点的累积之下观众慢慢熟悉了解剧情和其中的人物角色,然后再突然揭露人物人性最真实最丑恶的地方让观众有极大的反差却也无法选择站在很远的地方撇清地来评断是非,从而凸显一种令人束手无措的恐怖。这种感觉真的和在看《枕头人》的时候超级像,无法简单地分别出来谁是正面人物谁是坏人,甚至有点分不清楚作者在写这些好像充满邪恶的故事的时候是在褒它还是贬它,只待观众自己慢慢琢磨。 出演本次演出的是来自原产地爱尔兰的Druid(都尔德剧团)。全程口音重到应该只有在场的老外才能百分百地get到所有的笑点,上半场边看演出边看字幕看得我快要抽筋了(因为坐得还挺前排的,所以两侧的字幕还需要转头才看得到),下半场好像慢慢适应了过来才可以不看字幕听懂大部分内容。但是还是要赞一下这个剧团演员超专业的。演Maureen的演员在全局结束出来谢幕的时候感觉还没有走出来,眼神还是结束的最后一幕的样子。看宣传册里说,这次饰演Mag的演员是同一剧团20年前演出这部剧里饰演Maureen这一角色的,太神奇了。

Dirk Gently’s Holistic Detective Agency

Dirk Gently’s Holistic Detective Agency Douglas Adams 9780671746728 什么叫做脑洞大?读完这本小说,我找到了三条评判标准。 第一条。当你在读很多老掉牙或者守规矩的情节的时候,你会发觉才看了没几页就能想到整本书的情节走向;而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发觉读完整本书我还没有看明白所有的关键情节,需要看wikipedia页面的情节梗概才把情节理顺;这种从“以一见十“到“读了十还要再去挖掘才能获得原始的一”的方向就是脑洞在扩大。 第二条。学外语做听力练习或阅读理解的时候,如果你至少能明白大体的语境或者背景设定,好像就已经能理解更多的内容;明明是一个故事,到底是在讲过去还是在讲现在,是在讲老式的学院生活还是高科技的现代生活还是智能机器人的时代,是在讲一个哲理故事还是一个侦探故事还是一个科幻故事还是一个魔幻故事,这些截然不同的设定的出现、转换和交织读得我应接不暇。我一开始的时候是带着读轻松幽默的侦探故事的心情来读的,一开头那个不知道是什么时代的(且带有哲学思维的)智能就把我看懵了,然后后来出现了时间机器,后来又出现了鬼魂附身,我一次次地表示惊讶,同时我又为自己的惊讶感到害羞,为什么能出现时间机器的同时就不能出现什么鬼怪呢?后来我看到DNA作者自己为这本书设定的宣传语就是thumping good detective-ghost-horror-who dunnit-time travel-romantic-musical-comdey-epic。 第三条,那就是DNA的作品。当然那种随随便便东拉西扯的点子堆积只是开始,厉害的是可以把这些新奇却看似矛盾或者完全不搭的元素整合在一起并且全部服务于同一个故事,真正完成了一个hollistic的概念。 阅读的过程中我高亮了很多处有意思的地方,但是现在也不高兴一一列举,好多好玩的地方也真的要是在那个背景语境下才有意思。DNA的书的强大,在于只需要截取其中一部分的小点子就可以放大并培养成为一部崭新又好玩的作品。这本书的两版电视剧改编,其实情节各不相同而且于原著也不同,但是各自运用了DNA书里面的不同的地方,也是一部比一部好看。Dirk Gently这个人物,就算有Professor Chronotis的参与,在time lord面前还可以有如此出挑的表现真的很厉害。他(三苗)真的应该成为新一代的Doctor的companion。 另:Gordon Way到底是怎么死的又是如何超度的?Electric Monk一直存活下来到现在了吗,ta和那匹出现在教授房间里的马到底是什么关系?我还没有看明白Dirk是如何通过和Coleridge的交流来拯救全世界的? 如此强大的一本科幻小说(?),是我太傻还是太粗心没有把书看明白,希望读明白的人能来帮我解解疑。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Feliz Ano Novo 鲁本·丰塞卡 Rubem Fonseca 符辰希(译) 9787532160068 拿起来读了个开头五分钟就觉得放不下来了,真的是短小精悍又足够带劲。这位巴西作家用简短干练的笔法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发生在巴西本土的充满暴力和色情的故事。 用暴力和色情来总结,却是远远不够的。 我本来很不喜欢这种需要通过重口暴力色情来吸引读者/观众的作品,觉得没必要,但是对于这本短篇小说集我却觉得愿意读下去。原因是,与其说作者是在描写这些暴力色情的情节,其实他是在描写这些情节的情绪源头,重要的并不是主人公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而是主人公做的事情虽然出格但却让人在他的情绪背景之下觉得合理。而且这个作家超厉害的地方是并不是直接告诉读者这些主人公行为的深层原因,而是留下了正好的空白处让读者可以自己为其合理性提供可能性。这种合理性的可能性,究竟是更贴近于个人的原因还是社会的原因,都可以讲得通。 比起同名短篇,我特别喜欢的这本书前面的那几篇,每一篇都超级短,可能只有三四页,但是每一个黑暗的情绪都非常到位而且还各自不同。第一篇《夜游》就超级惊艳,事业家庭成功的男主晚上开高档汽车在外面无差别杀人;《索取者》让我领会到了我在看《杀死比尔》的时候无法领会的快感;《雨棚天使》讲的是退休老人看到有人把那些流浪街头的人带上救护车,觉得找到了人生新意义于是想要加入,最终他被带上救护车来到总部直接被肢解用于器官贩卖,这篇简直是完美的反鸡汤反转文;《名册》讲的是男主有一本小册子记录所有玩弄过的女人和其特色,他还利用这本名册成功勾引上钩新的猎物。

13.67

13.67 陳浩基 9789573330806 这本华文原创的推理小说,更确切地说是警探小说,是有六部独立的中短篇构成的,时间上跨越了同一个主人公警察的大半辈子。故事全部发生在香港,六篇以倒叙的时间从贯穿全书的主人公已经濒临病似的现在一直讲到主人公初出茅庐的那个动乱时代。 这本书最特别的地方,在于这些故事真的都非常“香港”。这样的案件、这样的动机和诡计、这样的作案人、这样的警探,我无法想像可能在除香港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真的是香港特色。那么这样的香港特色是什么呢?一部分而言,它相当贴近老式的港剧给给我们带来的香港的印象,即对家庭的重视、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另一方面,是香港独特的政治局面,六个故事里面跨越了现代回归中国后的香港、交接前后的香港、英据时代的香港(以及英据时候但受到大陆政府资助动乱的时代的香港),这使得那些作案人的特性独一无二。 我实在受不了的一个地方是这位所谓的神探以及他的接班人,他们在探案的时候是通过各种操控他人以及给他人下套来钓鱼执法,他们会甚至通过伪造证据来给凶手下套最后使得凶手正法。这种不依法行事的警察的行为,与其说是结果导向,其实更是一种很港式的英雄主义。书中不止一次地强调,主人公的行为准册永远不是依法办案的警察,而是他心中的为国为民的那杆秤。既需要倚赖于警察这样的系统,又要打破一切法制的局限去追捕那些犯法的人,最后又要借用法制的手段把犯人送进监狱,这种层层的矛盾的确和香港特有的局势吻合。 看上去是实实在在的本格推理,但是故事的内容总让人觉得不那么简单。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多了,书中那位神探的形象,至少在看前五篇的时候,我感觉作者还都是在真心把他作为标杆在歌颂他。如果这本书只存有这前五篇的话,我对这本书的评价会是相当差的。然而一直看到最后一篇似乎来了一种逆转,最后一篇的时间定在1967年的香港,那时的香港回归时局叵测(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当年只有新界是租借的,港岛和九龙其实是永久割让的),港英政府、为外国政府服务的警察机构、被大陆政府资助的左派反抗暴力势力各种对峙。在这样的情况下,警察和黑帮的差异就好像英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在香港的一线之隔一样。最后一篇一直在用第一人称在讲故事并且隐去了两位主角的姓名,让读者在过程中不断地困惑前面五篇里的那位神探到底是这第六篇里的哪一个人。而故事的结尾两位主角走上一正一邪的道路似乎也是那么的机缘巧合,也就是说那所谓的一正一邪也并不是由人物来定义、而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官贼职业来定义了。 读完全部六篇,书名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还是好无头绪。幸好有作者后记,他是说他觉得当下的2013年的香港和1967年的香港同样诡异,好像是绕了一圈回到了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