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onthly Archives: July 2015

西方哲学史:马基亚维利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西方哲学史 Bertrand Russell 罗素 9780415325059 卷三开始讲当代哲学,从文艺复兴之后就算是当代哲学,他们已经不是古代的、也不是基于天主教的,是更为独立的、个人色彩也更为明显的哲学家们。也是我最为期待的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部分,终于可以以差不多每一章就是一位哲学家的哲学观点的频率来学习了。而卷三的这个第一个有名有姓的哲学家就是Machiavelli(马基亚维利)。 马基亚维利是弗洛伦萨人,生于1467年卒于1527年(wiki上说是1469-1527)。他的著作有两本,一本是《The Prince》(帮主鉴)主要是想要用来讨好美第奇家族的,一本是《Discourses》(罗马史论)有更多的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色彩。 接下来是罗素总结的马基亚维利的一些观点。 政治上有三种很重要的东西:国家独立、安全和井然有序的政治组织。最好的政治组织就是在君主、贵族、民众之间按比例平衡的权利。就此而言,给民众更多的权利是明智的,仅就为了达到稳定的目的是如此。 政治上当然还有手段/方法(means)的问题。用注定会失败的方法去追求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是没用的,只要决定了目的(end),就应该去选择相应的方法。方法的选择是纯科学化的,无关好坏。所谓成功,是指目的的达成,不管目的本身是什么。 终极问题是关于权力的,因为要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权力是必要的。权力取决于意见,而意见取决于政治宣传。政治宣传可以使你显得比你的对手更为有德,显得有德的方法之一是真的有德,胜利往往属于那些被大众认为是有德的人。 然后是罗素对马基亚维利观点的一些分析。 马基亚维利对于权力的总结有一定的道理,特别是从教会在11到13世纪的权力增长以及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上可以看出这一点。但是同时也有重大局限。首先,掌权一方可以通过政治宣传使得自己显得有德;其次,在有些混乱时期明显的无赖行径也会成功,此时就会迅速出现犬儒主义,觉得只要有相应的回报那什么都可以原谅。 最后罗素在本章结尾说道,我们现在的世界已经变得比以往更像马基亚维利的世界,现代人谁希望驳倒他的哲学观,必须做一番比19世纪时就看似应当做的更为深层次的思考。 我以前对马基亚维利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一句话总结上,那就是”为达到目的,不惜一切代价,不择手段”。我觉得很惊讶,这种人生观看一眼就觉得那么低级怎么可能会有人真心认同它。我以为马基亚维利一定时非常非常远古的人,那时候的人的认知还不健全所以才会有这样几乎是动物原始性的哲学观。套用一句《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的台词,”It’s not that I don’t like it. I am physically repulsed.“我根本没有想到要去反驳它或者是寻找其逻辑上的错误,我都无法想像会有一个人会站出来承认自己是马基亚维利主义。 在和小伙伴们一起阅读了罗素写的这一章节后,我发现我深深地误会了两件事。首先,马基亚维利的哲学是一种政治哲学,没说是打算用在追求个人利益上的;其次,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反感马基亚维利主义的(至少仅仅是政治上的运用),并且我发觉自己竟然无法很轻松地去反驳马基亚维利的观点。另外,究竟马基亚维利的观点是什么,我以为马基亚维利的一句话总结是”目的达成最重要,过程手段不重要”。但是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误解,什么叫做目的达成(它和目的本身是什么区别),什么叫做目的(它和结果是什么区别),什么叫做重要(是去评判他的好坏还是是否有效),什么叫不重要(是指不用去对它做判断还是做了判断但可以无视它)。就算是反对它的人的观点也可以是不一样的。我尝试总结小伙伴们以及我自己对应的观点,以下也仅适用于政治哲学。 M:目的达成最重要,过程手段不重要。 V:目的不重要,过程手段不重要,只要结果是好的。 A:结果不重要,目的和过程手段重要。 Y:目的达成重要,过程手段也没有不重要。 然后,我开始明白为什么难以驳倒马基亚维利的观点,因为他的观点本身是自我实现的。在他看来,用来评判事物的本身是其目的是否可以达成,那么自然来评判他的这一观点的方法也仅仅是他的观点是否有效。换句话说,他的观点等价于”写在这里的这句话是真的”,当你尝试想用这句话是不是写在这里来判断这句话本身的真假的时候,自然得不出其他的结论。所以,想要避免这种死循环发生的唯一办法就是跳出他的判断体系。 如果真的要跳出马基亚维利的评判标准,不以目的的达成作为尺度,那应该用什么来做尺度呢?是不是真的每个人用自己心中的一杆秤来做评判的标准?但是如果可以用每个人自己的个人判断来评判过程,那说明也可以用个人判断来评判结果(只不过结果的范畴可能更大更复杂罢了),那还是没有说明为什么”过程手段不重要”是有问题的啊。所以,跳出了他的判断体系,得出的是与马基亚维利无关的结论,只能说是一个马基亚维利之外的观点,而不是一个驳倒马基亚维利的观点。 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马基亚维利主义的适用范围仅仅是政治的话,是不是可行?为什么我们对待政治和对待生活中的别的领域会不同呢?会不会是因为我们已经看多了政治上的丑恶,而去它的要求已经放低了呢?但是如果把马基亚维利主义和孙子兵法拿来对比,这和兵不厌诈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比起兵不厌诈,我生理上会对马基亚维利主义有更强烈的反感呢? 最后我们谈到了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因为关于结果/目的/过程/手段的讨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法律层面的可以说相对应的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如果我们很粗略地把这两者对应起来,似乎可以很轻松地说程序正义比实体正义更重要,所以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小青非常机智地就我们最近刚看过的关于Snowden的纪录片《Citizenfour》提出了问题,既然我们都默认程序正义比实体正义重要,为什么我们都如此坚决地支持Snowden,很显然他是犯法而使得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我觉得程序正义比实体正义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程序正义可以在更长久更高的角度来帮助促进实体正义。而一旦现行法律是有缺陷的,是无法起到刚说到的这个作用的时候,那么问题在于法律本身,而不能死板地把程序正义和遵纪守法画上等号。但是谁又有权来做这个看似轻松的判断说现行法律有缺陷所以可能置之不理呢,那不就把程序正义这件事情从最开头的地方弄得没有任何可信度了吗?因为每一次在破坏程序正义的时候,我都可以搬出一句”这一次程序正义没有就这一特定事件促进实体正义”,那么破坏程序正义的举动就可以被认为有道理了吗?对此的思考与讨论待续。 PS:看完《Citizenfour》感觉Snowden真的是我的偶像!

The Martian Chronicles

The Martian Chronicles Ray Bradbury Peter Marinker (narrator)   这本小说太精彩了,从头到尾全部五星,随便摘一篇出来也是五星!书名是纪年,我本以为会是很无聊的一篇篇的连续的故事,没想到是如此的宏大、有想象力。其实这本书里有很多篇本来就是在别的地方发表过了,然后再因为火星这个主题再拿到这本里面一起成书的,所以有时会让读者感觉到自己在看一些很独立的短篇故事,整体的连贯性没那么强烈。但是正是因为这种不那么强烈的连贯性,显得整本书的视角更高了,牵涉的范围更为广阔。也正是因为这种不那么强烈的连贯性,整本书的情节有一种虚实交错的感觉:火星人一会儿是这样的一会儿又是那样的;火星人在这里出现了,又在那里出现了,又好像从来也没有出现过。 我对火星人的理解是,他们每一次的出现其实都是人类最真实的想法的反应。他们可能是没有真身的,你对火星人潜意识里的认识是什么,那么他们就用哪一种形式在你面前现身。就算是前几个探险队,看文本似乎有很明显的人类与火星人的互动,但是火星人的遥不可及、火星人的精神分裂、火星人的失去的爱的填补其实都是人类对火星人的一种想法的映射,即便是第一第二个探险队的故事里是站在火星人的视角来讲故事也是如此。在后面那些火星人并没有真正出现的故事里更是如此,火星人成为了一种概念的存在,当他真的来到你身边的时候其实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同样的,作为作者的我们如何去理解火星人,也正暴露了我们自己的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在这本小说里,我也看到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我觉得他太善良了。在这么一个万千变化的世界,很容易就可以把故事写得更为残酷、更接近现实,但是我在作者笔下的故事里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认清残酷之后犹存的善良的温暖。每每我觉得可以轻而易举让人想象到心寒的结局,作者都可以把它写得温情,这点我很佩服作者。 之前在《大师的盛宴》里读到过Ray Bradbury的另一篇《Dark They Were, and Golden-Eyed》,虽然是同样的火星人外貌设定,但却很出人意料地并没有被收录在这本《The Martian Chronicles》里面。我觉得那篇完全可以作为一篇番外的注解,说是火星人的祖宗其实是人类,而在《The Martian Chronicles》的结尾写道人类将成为新的火星人。生物/文化的演化真的是很神奇的。 殖民火星,最容易类比到发现新大陆之后殖民美国的过程。的确在后半段的故事中,有好多有很强的政治意味。但是我依然很喜欢,能够在科幻故事里讽刺时政,那不是科幻小说最基本的功能吗?

The Awakening

这是老版Doctor Who第21季第二个故事,播出于1984年初,是5的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5和他的companion到当时的”现在”1984年,却发现那个小镇都是两三百年前英国内战的样子,原来是镇上几乎所有人都在参加cosplay。而再细究为何,原来是镇上的领导被外星战神诱惑重建战争场景,外星战神就是靠着这些能量而崛起。同时,从两百多年前的内战小镇穿越过来一个当时的人,Doctor的companion也被扮成权贵要被烧死。最后,Doctor一行人终于把外星”战神”打败。 一个多礼拜前看的这部片子,我现在却一点也回想不起来Doctor和他的伙伴们他们分别到底是做了什么使得一切和平收场的,似乎更多的是各种事情自然而然地到最后就是这么一个走向,但是为了确保这个终极走向地发生,重点不在于你如何去影响它引导它,而是要幸存下来去见证它,这也是Doctor一贯做的事情。 最近bilibili上出了好心人翻译的老版的片子,大大地点个赞。

求证

求证 Proof 2015.7.14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这出话剧大概讲的是女主为照顾自己患有精神疾病的数学家父亲蹉跎了青春,在父亲死后邂逅父亲的学生坠入爱河,并交给他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一种求证)。而这份求证则被男友和姐姐质疑,女主濒临崩溃,于是更被怀疑自己在继承了父亲数学天才的同时也继承了精神疾病的因子。 观看之前我是满心期待的,因为它宣传的主题数学和人生貌似是很有意思的,可是看完才知道这出戏和数学半点关系都没有!可以把这份数学上的求证替换成任何东西,一本小说、一部电影、一份人文研究等等,然后这部戏的剧情依然成立。我本来以为求证的内容本身能和剧情有着某种程度上的联系,就好像《哥本哈根》一样,结果讲了半天根本一点也没有说这份求证的内容,是我期待太高了。这部剧怎么就拿到了托尼奖的Best Play呢? 除了对话剧故事情节的失望,我对女主的意见也非常大,我觉得说到底这就是一个作女的故事。她对世界有着双重的标准,一方面要求别人遵守逻辑够聪明,另一方面又要求别人充满情感无条件的爱。对内,她永远处于崩溃的边缘,所以对自己要求的时候她可以在这双重标准中来回切换;对外,她对别人的要求是必须同时满足双重标准。姐姐一直忍辱要给她关心和照顾,女主嫌弃姐姐不够聪明;男友勉强可以和她谈论数学,她则要求男友上床的第二天就无任何条件地信任她的每句话,即使逻辑证据上无法支撑。 唯一的亮点算是男主的演员贺坪了吧,从《死亡陷阱》到《糊涂戏班》,他总是能有很突出的让人印象深刻的表演。在这部戏里,他貌似有点发福了,但是总感觉他的表演骨子里总有喜剧的效果。

色 PORNOGRAFIA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 Witold Gombrowicz 杨德友(译) 9787020095025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贡布罗维奇作品系列第二本,讲的是两位年长的知识分子到乡间一户人家,看到一个少年和一个少女,脑补他俩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然后想尽办法来证明他们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于是他们联合起来运用大胆又离奇的方法来使少年少女陷入谋杀案的中心位置,企图用罪孽来成就这段关系。 从基本情节看来,这本小说最接近《巴卡卡伊大街》里的《一件臆想杀人案》,局外人来到乡下的环境,全凭主人公自己脑中的幻想与判定,决定了原来生活在那里的人的命运,即使主人公的臆想与被设想的那些人的真实想法无关。我觉得这样的情况太有趣了,颠倒黑白的能力仅仅存在于脑海中的一种perception就够了,关键问题在于为什么那些被臆想的人就会乖乖听话按照别人的想法走呢?就这个问题,在《色》这本小说里,提供了一种比《一件臆想杀人案》更清晰的解释。 首先,可以从臆想者的角度来看,作者设计的巧妙在于《色》里有两位年长的臆想者,他们其实并不是完全统一的,并且这两个人之间的想法还会有冲突、交流、汇合,而其中一位就是整个故事的第一人称叙述者。于是我们就可以从这一位叙述者的口中得知这两位臆想者的逻辑,毕竟他们也是延续着他们自有的逻辑行事的,他们本身即使作为我们眼中的疯子也是有逻辑的。 然后,一旦读者接受了这些臆想者的逻辑,那么自然而然地按照这些逻辑而设计出来地行径也在最大功效下影响着被臆想的少年少女,即使他们原本并没有任何相同的意向(并且在事件终结之后也无法判断他们是否有了被臆想的相同的意向),可怕的是似乎有一种这些臆想者的行径多多少少起了效果的感觉。 以上这些仅仅是在meta的层面来探索臆想这件事情的可行性,而这本《色》肯定不止这些,因为它本身是有内容有情节的。臆想发生的时代背景(战时)、臆想发生的对象(少年少女之间的情色)、臆想发生最后导致的结局(两具连环的谋杀案)都为读者提供了更多可以思考的东西。但是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却没觉得这些东西有比meta层面的领悟更有意思。

黑鸟

黑鸟 Blackbird 2015.7.8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这部独幕剧讲的是40岁的男主和12岁的女主发生关系后的15年重逢,回顾当初事实的真相以及之后的生活。 在前95%的时间里,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对话向我们转递的似乎是这样一个讯息:在外界看来是不伦的恋情,可能是两情相悦的真爱,而这真爱反倒是被外界给扭曲变味了。所谓的伦理道德是来约束人的还是来约束人性的?对于这样的话题,人们常常的结论是责任在于年长的一方,他应该懂得更多以至于不去占这个便宜,但是这样的判断也必须是基于一个前提:这样的交往本身是不可能如人所愿的成功的。这是一个不能多去推敲的前提,因为这个前提很可能被推翻的(虽然概率不大),外部的人如何可以去判断当事人到底是否真的不甘或者不愿呢。于是外部的人开始向年轻的当事人洗脑说这样的行为不是她真心想要的。但是话又说回来,就算是当事人自己也无法判断某一件事情是不是自己真心想要的,那如何又去判断接下来的事情呢。这么说来,好像这部剧的中心思想被完美传达出来了。 而这部剧最精彩的地方在于最后5分钟的反转,就是一个新的小女孩的出场。她的出场瞬间打破了一切,包括之前由这两个人物对话所构建起来的世界。当我们知道看似顺理成章的逻辑推论,其实可能都是一片谎言的时候,逻辑推论的结论也被瞬间宣判失效了。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观众可以选择相信男主,也可以选择不相信男主,也可以把对男主的信任状态定义为limbo。这个反转打开了另外一个视角。

莱比锡之旅

莱比锡之旅 Le Voyage à Leipzig 米歇尔•莫拉 Michel Mollard 张雪(译) 9787549524280 这本书是虚构了一场发生在18世纪末的两位法国青年前往莱比锡拜师来讨论巴赫的《平均律键盘曲集》的故事。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告诉读者,平均律是什么、赋格是什么、主题和对题是什么等等。它还专门采摘了巴赫的《平均律键盘曲集》中相对应的几首来特别说明。最贴心的是书还附带了一册所提及到的乐曲的曲谱。 即使对于我这个音乐白痴,我却也深深被巴赫的作品所吸引。我的问题所在是,我能够感受到它的好,但我却无法在乐理上解构它以此来寻求它的好的源泉。但是巴赫的作品的厉害之处就是在于它有着数学般的美,也就是说一旦把巴赫的音乐,特别是平均律,转化成纸上的音符,即使是不懂音乐的人也能用肉眼看出来它的形式上的美。这些是我在初步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理解的问题,但是继续读下去到后半本的时候,我发觉这些写于纸上的美还是必须要转化成音符才能透彻的理解它,于是我再一次遇到了瓶颈。我只能默默接受这是我与生俱来的遗憾了。所以我很喜欢这本书最后结局的时候定的调子,就算是用那么详尽的解释和理论来分析了巴赫的这些作品,它所带来的意义其实在于得知它形式上的美、理念上的美之后,作品的意义在于作品本身。

吉屋出租

吉屋出租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2015届毕业公演 2015.7.3 兰心大戏院 久负盛名的音乐剧,终于有机会看现场,虽然只是学生的毕业公演。在兰心,舞台布景啥的也还都算过得去。半本土化的翻译,台词对白的部分都是说中文,唱歌的时候都是唱英文,旁边中文字幕。其实这样的方式挺好的,看懂剧情听中文比较容易,欣赏歌曲还是原版的比较有味道。但是我并不觉得这场音乐剧的表演是令人满意的,因为它犯了音乐剧最大的忌:根本听不清歌词!现场伴奏直接在舞台上,伴奏音乐(特别是鼓)的声音实在是太响了,演员唱的词要听清难度超级大。而且真的确定这些是专业学生吗?为啥我感觉各种走音无处不在啊?我后来有稍微帮忙找理由,可能是这些演员都很努力地想要接近原版音乐剧里面的演员的嗓音特征(这一点真的做得不错),但是在模仿嗓音特征的同时却失掉了最基本的音准和清晰度。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在脑补这首歌要是现场是Idina Menzel来唱该会是多赞。不可否认的是,唱得再烂,这部音乐剧里面的好多首旋律本身还是很好听的。看完剧回家路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听原版的原声曲,来洗一洗自己的耳朵,果然人家都是唱得又清楚又好听的呀。 最有名的那首应该就是第二幕的开场曲《Seasons of Love》了。我还喜欢第一幕里的《Another Day》和《Will I?》,第二幕里我喜欢《Take Me or Leave Me》和《Without You》。 剧情讲的是525600分钟里面,住在同一幢大楼里面的朋友们拒付房租(没钱付房租)而发生的故事。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称之为波希米亚式的,在社会最边缘的人们的生活中参杂着各种不稳定、病痛和爱恋。他们排斥也看不起主流的生活状态,同时他们为自己不那么舒适的生活所骄傲,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活的真实、生活中有爱。男主女主的关系滥俗得让人看着厌烦,男二一对典范式的真爱却是琼瑶式的结局也很烦,反倒是女二一对吵来吵去很真实。正如主题歌所唱的,用来衡量人生时间的东西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过着波希米亚式生活的人们愿意用爱来衡量,那所有人应该都能找到一样属于自己的能使自己心里得以平衡的衡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