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onthly Archives: April 2012

关键所在

母与子 ‪Mothers and Sons‬ 科尔姆·托宾(Colm Tóibín) 柏栎(译) 9787020073979 昨天跟几个朋友讨论托宾的短篇小说,讲到《母与子》里面的一篇《关键所在》(The Name of the Game)。让我非常惊讶的是大家的解读跟我的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异,所以想多说几句。《关键所在》是我在托宾的这本短篇小说集里面最喜欢的一篇,故事讲的是小镇里的母亲南希在一家之主的父亲去世后,为了维持生计开薯条店,结果大获成功,然后她不顾儿子强烈的反对,决定卖掉薯条店举家搬到都柏林开始新的生活。对于这个短篇的解读,总结大家的意见,这篇文章的关键所在差不多一共有三种: 这篇讲的是时代更迭两代人之间价值观的差异。 这篇的重点在于母亲和儿子间的关系。 这篇是在讲母亲这个人,重点并非仅仅是母与子的关系。 我最有意见的是持有第三种看法的人对母亲这个人物的解读。他们觉得:母亲太过于“自我”,本身在性格上是有缺陷的,再加上待人接物有问题(和儿子的交流也有问题);而且她在整个过程中是迷失的,她到底要什么其实是没有想好的,所以她即使是成功搬家之后的生活是打问号的。 而我看中的却正是这位母亲。南希的梦想的内容是搬家,首先我觉得我们是不能去质疑这个决定的内容的。我的意思是,到底南希为什么要搬家、她就搬家这件事情是否做了十足的考虑、在考虑这件事情的时候她到底把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放在了怎样的天平上,作为读者的我们是没有权利去judge的,而且我们更没有权利以这种行为的成功概率来作为依据去评判这件事。说到底,南希就是决定要举家离开小镇去都柏林了,在我心中,我是默认南希是出于所有善良好意而做出的一个很坚强的决定。但是正如我不能以她决定的内容去评判这件事,我也不能仅仅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出于所有善良好意而做出的一个很坚强的决定而去肯定这件事。 我看中的不是南希决定的内容,而在于她的权衡。我比较同意这个短篇还是很契合整本小说集的标题“母与子”作为主题的,这篇的重点还是在讲母与子。即使在儿子千说万说苦苦哀求之下,南希还是毅然决然地要坚持原来的想法。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几乎就要为她拍手叫好了。为什么说我觉得这是很难能可贵的,这要从它的反面说起。回忆一下《母与子》里面的第一篇《借口》(The Use of Reason),为什么大家都对这篇里面的那位母亲有着负面的印象?即使是儿子的身份是游走在法律之外的强盗黑帮,大家负面情绪的焦点却全部在那位母亲的身上。说难听点,是大家都觉得那个母亲其实是在“利用”她的儿子;说好听点,就用那位母亲的原话“啊,上帝,我该怎么办?不要带他离开我。”要是再结合现代中国的很多母亲的形象就更明显了,母亲的世界都是围绕着孩子转的,孩子是母亲唯一的意义。母亲自己可以也愿意承受一切苦难,但是只要是为了自己孩子的利益,三观都可以瞬间抛弃了。这样的中国式母亲的例子都不用举。但是不管是怎样的母亲,即使有母亲这样的角色,不应该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吗?!我敬佩那些把自己看得比自己的孩子还要重的人!我觉得这种所谓的“自我”是丝毫是不跟对孩子的爱冲突的,而恰恰是相辅相成的,或者说一切的出发点,是最基础的东西。对我来说,这才是这篇《关键所在》的关键所在。

孤独的池塘

孤独的池塘 L’ÉTANG DE SOLITUDE 弗朗索瓦丝·萨冈(Françoise Sagan) 陈剑(译) 9787020087563 我之前对弗朗索瓦丝·萨冈的印象仅仅停留在看了三分之二没有看下去的《你好,忧愁》和几年前在上海法国电影周上看的传记电影《萨冈》上面。抛开文学才华不才华的因素,我对这样的少年得志然后挥霍无度的名人实在不抱有什么好感。《你好,忧愁》是以十几岁的刚进入青春期的少女又自以为是又作的角度切入的,我看的时候不但没有丝毫的代入感反而觉得有点反胃。这次看她的短篇小说集《孤独的池塘》,很薄的一册里面有19篇很短的短篇小说,全部都是各种白富美、高帅富的故事。只要是人总归有烦恼,萨冈笔下的这些烦恼都是属于白富美、高帅富的烦恼,我觉得非常有距离感。不是说黛玉葬花做作,这是这种建立在强大的物质基础上的追求,总觉得在老百姓最切实的苦难面前显得有点不值一提。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萨冈的确可以在短短的几页之间就构造出一个背景足够强大、爆点足够明显、主角足够扭曲的有钱人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虽短,但却不那么让人看了就忘。我印象比较深刻有《风雅的死亡》(挂念真爱前夫并死于马下的富婆)、《躺着的男人》(出轨夫妻档)、《丝绸般的眼睛》(把羚羊假想成猎杀情敌而最终放弃的丈夫)、《穿着帆布鞋的死神》(发觉节制平稳却按部就班的人生失去意义的男配角)等等。 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本短篇小说集的名字从原来的《丝绸般的眼睛》改成《孤独的池塘》。原来的书名是全书的第一篇,现在的是全书的最后一篇。但是怎么看都是觉得那第一篇《丝绸般的眼睛》不管是长度还是内容上的份量要比较重呀,难道仅仅是因为这几年“孤独”这个标签比较流行?

向田邦子 イノセント

这次由向田邦子的小说改编成电视的四个故事,为啥会没有一点时代隔离的感觉呢?明明是几十年前的作品,影视化后保留主要的故事线条,就好像和当代人写的作品一样。这样的故事现在在发展,几十年前也在发生,能够抓住这些事情最核心的地方,这就是向田邦子厉害的地方吧。 关于故事本身,自然还是非常精彩的。最出彩的肯定是第一话《隔壁女子》,最出人意料的肯定是第三话《三角波》,个人觉得最没意思整个内容和拍摄手法最没水准的是第二话《金鱼之梦》。整个看下来以后,有一点让我觉得非常困惑,就是观看到后面总感觉和我在读向田邦子的其他小说文本的时候有一丝隐隐的冲突感。冲突感就是在读文本的时候,我能明显地感受到一种很冷酷的直白,但是这次的影视化却每一集都在结局的时候藏有温情。比如第一话里隔壁女子的美好心愿独白,第二话沦落的小三遇到懂美食的知心人,第三话夫妻破镜重圆,然后我就猜到第四话里的丈夫肯定是真情犹存的。这些温情的结局,和我在读文本的时候得感觉天差地别,就不知道这是我的误读还是改编的特别心思了。 另外,我觉得有点别扭的是,怎么这四个故事都是以三角关系为主题的?向田邦子明明还写了好多没有三角关系的故事呢,弄得好像所谓爱情故事都是和小三有关系似的。还有就是这一系列里面的配乐,开头的时候怎么听怎么都觉得是MUJI店里面的背景音乐啊。

斐多

斐多 柏拉图 杨绛(译) 9787108036001 我们花了三个小时分角色全文朗读了《斐多》(Phaedo),是柏拉图写的最有名的对话录之一。借斐多之口讲了苏格拉底临死前的最后一幕,其中重点涉及了苏格拉底论证灵魂的段落。在苏格拉底的口中,灵魂肯定是存在的,而且灵魂的存在先于人出生,并且在人死后也不会消亡。然后他在临死前一段,试图向他的弟子们论证他的想法。 关于灵魂的话题,和苏格拉底对话的主要是齐贝(Cebes)和西米(Simmias)两位。但是所谓对话,根本就是苏格拉底的一家谈么。齐贝和西米的作用仅仅在于扮演困惑无知且极有求知欲的好学生,而所谓他们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完全就是用肯定语句重复一遍苏格拉底之前一长段的最后一句总结性语句。其中有一段时间,我是扮演齐贝的,齐贝不断地附和苏格拉底的所有论证。但是我几乎就读不出口齐贝的那一句句肯定,因为我觉得苏格拉底的论证我根本不能同意啊。 苏格拉底是怎样论证灵魂是在人出生前就存在的:他说我们有感觉和概念。“我们开始用眼睛看、耳朵听,或者运用任何感觉的时候,我们已经从不知什么地方,得到这个相等的概念了。”而我们的感觉是一生出来就有的,所以我们出生之前就有这些关于相等概念的知识了,这就是所谓的“认识就是记忆”。 😈 但是这段论证明显有问题啊。我们在有感觉的时候有概念,只能说明概念不在感觉之后,但是不能说明概念在感觉之前啊。苏格拉底的逻辑就好像,我看到了海,那说明在我看到海之前,海就在那里存在着了。这样的推断不有问题吗?这就好像说,“在我进入这个房间之后,我在这个房间里”→“我必然是在进入这个房间之前就在这个房间里了”,这不明显是矛盾的么。 再看苏格拉底是怎样论证灵魂是在人死之后依旧存在的:他说许多东西是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能用感觉去认识,这些东西时时刻刻在变化、从不始终如一;不变的东西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因为灵魂是看不见的、肉体是看得见的,所以灵魂是不变的,不可分解的,即使是在死后也是存在着的。 😈 这样的论证完全是归纳的呀。“很多变化的东西是有形的”并不能得出“有形的东西都是变化的,无形的东西都是不变的”呀。 后面的段落,苏格拉底再去一一推到齐贝和西米的两个观点,“把人的灵魂和琴的和谐做类比”和“灵魂可能在一次死亡之后还存在,但是可能经历了几次死亡后还是会消散”。因为我觉得苏格拉底前面的论证已经不成立了,后面再发展也只是在错误的基础上加强了。 最后一段,苏格拉底描绘了他心目中的地球的模样,想象力真的还蛮丰富的。不管怎么说,在他那个时代,能有这样关于灵魂的推论和对世界的设定,的确能称得上是一位哲学大师。唯一让我觉得有点在意的是,我总感觉苏格拉底临死前这最后一段对于他心目中世界的坦白有点自己拆自己墙角的味道。因为前面一半关于灵魂的论证,似乎他是在用很严谨的论证分析说明他的观点,而后半段关于地球的设定完全是在天马行空地显露他自己是在考纯粹的想象说明问题,并没有任何严谨的推理过程。这叫人怎么去看待这一本书呢。

Being Human S4

本来因为得知这一季Russell Tovey的戏份超少,我都已经放弃看第四季的《Being Human》了。但是后来看到有豆友看得津津有味,还是打算再给它一次机会。看了第一集才知道,都不是什么Russell Tovey戏份少,根本就是后面一点戏份都没有了。最原始的铁三角组合,两位男士都不在了,感觉好像要散架了,其实人家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这一点我不得不承认,换了两位主角的新季真的还挺好看的。 因为主角都变了,即使主要人物还是围绕着吸血鬼、狼人和鬼魂,还是明显感觉和前几季很不一样,频率都不同了。这样一来,最元老的那位女鬼反而似乎有点格格不入,怪不得在本季的最后她也圆满了。而且最让我吃惊的是,这一季埋的大梗,非常有Doctor Who的味道。不说这个梗有多妙,能在已经是在众超自然中添加进新的元素,从想象力边界的角度来看已经很了不起了。而且剧中也有隐性地用到bad wolf的reference。 关于本季的两大硬伤:一个是季终结局,个人觉得比较狗血,简直是跟我的价值观相冲突。从前面看到最后,怎么恍然之间好像是在看两部完全没有关系的剧集似的。第二个我觉得是很可惜的地方,就是Cutler。之前已经酝酿铺垫了那么多,而且也给人感觉这个人物其实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最后他竟然就如此草草结局? 最后说说新的卡司。我觉得剧组能招募到Damien Molony这位演新的吸血鬼实在是赚到了。在新季中,Damien Molony的演出真的很夺人眼球。我之前偶尔看到某张剧照,还以为他是演新的狼人呢;后来再看到他的吸血鬼的扮相,我根本没有百分百的能力确信这是同一个人。只能说这位演员的可塑性太强了!坚强脆弱冷酷卖萌,一应俱全。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Damien Molony的演出要比之前离开的两位主角还要好。大推Damien Molony,最后借用一张Damien Molony和新进荣升主角狼人的卖肉萌照。

岛歌王子中孝介

2012.4.15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 上座率大概只有70%左右,看上去有点稀稀拉拉的。反倒是最便宜的两档票价的座位几乎座无虚席,可惜的是这些座位都是背对着舞台的,大部分之间只能看到中孝介的后脑勺。于是我就坐在只能看到中孝介三分之一侧脸加后脑勺的地方。还好他在弹钢琴的时候算是正面对着。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听”演唱会的质量,说到底他的演唱会也不以视觉效果取胜么。 开场前,我在心里默默许下两个心愿。一个是希望中孝介这次上海演唱会不要为了迎合中国听众而故意唱好多翻唱中文的歌。他之前的那张主打翻唱的专辑《像乐器一样的声音》已经把我胃口给倒掉了,我可不愿意现场被倒胃口。第二个希望是一定要唱我喜欢的《夏目友人帐》第一季的片尾曲《夏夕空》。我对第一个心愿不抱多大的希望,毕竟人家可能还是想打开中国市场,倒是对第二个心愿信心满满。特别是当中孝介以《君ノカケラ》作为整张演唱会的开场曲,要知道这首歌可是《夏目友人帐》第二季的片尾曲。可是最终中孝介却没有唱《夏夕空》,这对我来说绝对残念。反倒是我之前担心的中文翻唱歌,中孝介几乎是一首也没有唱,最后只唱了一首《青藏高原》,我愿意忽略的。 第一次看到中孝介的现场演出,他比我想象当中的要活泼。唱到轻快的歌的时候,肩膀还老会扭发纽发的。演唱会有一个阶段,他连续唱了好几首比较快节奏的歌,然后不断问大家high不high。我心里的独白是:老子花钱到现场不是来听你唱high歌的。不过听他唱安静而有力量的歌还是很舒服的。特别是安可前的最后一首《遺書の書き方》,我之前在听他专辑的时候都没怎么注意,但是一搭配上东日本地震的主题加上中孝介的现场演出,还真的挺感人的。 最后吐槽一位坐得离我很近的歌迷,明显是个骨灰级的,中孝介的每一首歌都会唱(日文歌词都能背出来)。然后他就一直在默默跟唱,与此同时非常投入地用费玉清的手势不断挥舞。我的余光不断瞥到这位,我想要去看屏幕上写的歌名,还不得不往他那个方向看,distraction比较严重。

SPEC〜警視庁公安部公安第五課 未詳事件特別対策係事件簿〜翔

之前老早就说《SPEC〜警視庁公安部公安第五課 未詳事件特別対策係事件簿〜》在今天春天的时候有特别版,豆瓣上也很早就有相应的页面了。但是所谓的特别版有两个页面,一个叫《SPEC〜警視庁公安部公安第五課 未詳事件特別対策係事件簿〜翔》,一个叫《SPEC〜警視庁公安部公安第五課 未詳事件特別対策係事件簿〜天》。现在才知道《SPEC~翔》是4月1号在电视上播出的SP,而《SPEC~天》是4月7号开始在电影院上映的电影。 我刚把《SPEC~翔》看了,看得我欢乐死了!当初的常规剧集我就非常喜欢,这回的SP还瞬间召回了好多过往的主角,好多bonus。而且这些召回的主角们,在期间看了他们别的作品,又看到他们的回归更感亲切。最好玩的就是揭露了当麻姐的SPEC之后,她一一召唤回来后的那一段段口诀。这一部分我倒回去看了好几遍,笑死我了。不过提示一下,这些欢乐一定要看过常规剧集的《SPEC》之后才看才好玩噢。当麻姐和濑文哥之间主打的是嘴巴老到极点的隐形温情,所以他们之间的对话和台词是一大看点。当麻姐是真正的屌丝啊。非常想看电影版《SPEC~天》啊! You can shelve the pig shit in your mouth and shut up.

夏目友人帳 肆

好吧,我承认新一季的《夏目友人帳》卖萌卖腐的成分越来越多了,我也说不上究竟是什么一直支撑着我一直一直看下去。萌化喵星人这个点我是从来没有感兴趣过的,但是这部剧中的娘口三三,我却还是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笑笑看看的。 主题还是跟以前的差不多,所以我也写不出什么全新的观感。就记录一篇我看了印象最深刻最有启发的一集。403,这一集的妖怪主角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毛球。说到这个小毛球,很容易让人想起Doctor Who中的那个脂肪宝宝,同样都是走这条卖萌的线路,但是《夏目友人帳》里最终提到的点,是让我感到醍醐灌顶的。这集最后夏目说:“就算是那么小的刈,合在一起的话也能和甘菜那样的妖怪对抗。(那就是弱小之物的生存之道啊。)我因为自己的力量渺小,只会急着变强。但是,只要不害怕与人交心,只要相信自己不是一人……”这里的道理似乎很浅显,分开来说的话似乎每一句都很是很基础的道理,但是其中的逻辑关系我是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因为人本身是很弱小的,所以需要团结在一起才会变得强大→这种变强的方法并不是一味地通过使自己个体变强,而是通过与人交心→那如何才能迈出与人小心的那一步呢,唯有相信自己不是一个人,必定有同类存在着。 另外,当然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夏目友人帳》的配乐。这一季的片尾曲我觉得非常一般,反倒是片头曲却让我意外喜欢。片头曲是据称北海道出身的民谣乐队ひいらぎ的《今、このとき。》。这首歌我一开始还不以为然,但是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我几乎都没有快进OP过。而且喜欢这首歌的程度是递增的,特别是在看了歌词的中文翻译之后,觉得真的好阳光啊。还有就是要再一次强烈推荐原声碟《夏目友人帳 参·肆 音楽集 ひねもすきらりきらり》,封面超美,歌曲也非常治愈。

J-Playlist 2012-03

专辑类 清水翔太 – NATURALLY 清水翔太的第四张专辑,说实话没有像前两张那样惊艳的感觉,反倒是多了一分熟悉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我非常偏心的觉得这回收录的新歌都没有以前发行过的单曲好听,专辑里面的几首之前单曲碟里的歌,就算是当初听的时 候觉得一般般的歌,现在听来也异常的顺耳好听。所以,那几首还是第一波重点推荐:《冬が終わるまえに》、《Love》、《マダオワラナイ》和《君さえいれば》。然后我再试图发掘那些新歌的好,我比较喜欢的有《your song》、《Only me, Only you》(爵士腔调很浓)、《The Day》和《Tonight》。 m-flo – SQUARE ONE 厄!m-flo已经多久没有出新曲的呀!上个月月初的时候,听了他们的新曲《She’s So (Outta Control)》,确切来说是看了MV,好玩!似乎主唱又恢复到Lisa了。火花肯定是没有loves那个时代的大,但是总归算是非常坚实的回归。新专辑里,我还喜欢《All I Want Is You》、《So Mama I’d Love To Catch Up》和《Yesterday》。 GARNET CROW – GOODBYE LONELY ~Bside collection 这真的是B-side的精选集吗?为什么几乎每一首都有A-side的潜质?!而且好多首我原来都是当作A-side听的呀。两张碟里面有好多好多经典的好 歌啊,值得收藏。虽说我第一次知道GARNET CROW还是通过柯南什么的,但是我第一次真正喜欢上GARNET CROW,是因为《Holy ground》这首歌(大爱),在这张精选集里也收录了,听的时候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好歌实在太多,就不一一推荐了。 MONKEY MAJIK – Somewhere Out There 还没出新专辑的时候,一直等着MONKEY MAJIK的新作品。出了新专辑,又觉得他们的歌实在是不够出挑,可能是因为这个月我喜欢的新专辑很多盖掉了他们的风头。听他们的歌的时候,脑海里会不由控制地浮现出欧美人的外表搭配上非常流利的日语口语的影像,充满了矛盾感。 capsule – STEREO WORXXX 纯当背景音乐来听的,蛮好听的。 川嶋あい […]